從歷年數據看,每年雙11的成交總額都在成倍增長,從2009年的5000萬元,到2010年的9.36億元,到2012年的191億元,再到2013年的350.19億元,銷售額呈現百倍增長,但面對逐漸趨于飽和的網購市場,新的增量從哪里產生?電商打破了地理界限,既然如此可否將“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做到海外。
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跨境電商的交易總額為2萬億元,2013年則突破3.1萬億元。如果按照30%的增長速度,預計到2016年將到達6.5萬億元。較之,2013年淘寶和天貓的總成交總額僅為1.54萬億元,實現規模增量,跨境電商有著巨大潛力。而阿里集團也在積極布局電商進出口零售交易,截至2014年7月,入駐天貓國際的品牌已有涵蓋45個國家的超過4000個品牌。僅今年上線的品牌就有Apple、Muji、Zara、 Calvin Klein、Costco等。
一面是海外品牌對中國市場垂涎已久,另一方面廣大中國賣家已經開始不甘心只做國人的生意。今年雙11,阿里首次將其旗下的進出口平臺天貓國際和速賣通、淘寶海外納入其中,享受一年一度的網購狂歡節所帶來的流量紅利,哪怕他們中最遙遠的海外消費者與中國賣家有著長達24小時的時差。
一大波山姆大叔來了
在國內原本名不見經傳的美國會員制零售賣場Costco(好市多),最近因其入駐天貓國際,并在雙11預售期間以3天內賣出3噸堅果和1.5噸蔓越莓干而名聲大噪。在歷經漫長的觀望期后,以其擅長的單品制勝打法,邁出了拓展中國市場的第一步。
位居美國零售批發業老二的好市多其實早在15年前就已有進入中國市場的打算。彼時,其競爭對手沃爾瑪已在深圳開設第一家實體店,同期搶占中國市場的還有德國的麥德龍、法國的家樂福。帶著精選品類的做法是否會水土不服的疑問,以及直面與眾多零售業巨頭拼殺的顧慮,讓其對中國這塊廣闊而又陌生的市場忍痛擱置進駐計劃,并以謹慎的態度觀望著。
好市多中國區負責人表示,其在創始之初的定位就有別于沃爾瑪海量SKU和低價策略,線下門店都是基于收費制會員體系推出精選商品的路線。在全球范圍內的近600家店鋪均鎖定4000個SKU。面對早批入華商超以大而全的模式獲得繁盛景象,好市多多少為自己的經營模式能否旗開得勝心存顧慮。
而在觀望期間,它也獲得了另一個信息。中國市場不同于北美,北美的大型商超位于連接商業中心和外圍居民社區的中間近郊地帶;而中國的大型商基于人流量需求大多位于租金高昂的商業中心。這種國情不同所產生的城市建設差異,讓上述巨頭們在初探中國市場時付出了高昂的“學費”。10余年間,國際大型連鎖商超退出、關閉、停罷等案例時有發生,這也間接應證了照搬北美經驗并不適應中國市場。而這段慘痛的摸索階段,好市多所幸躲過了一劫。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紐約上市的消息傳到了好市多方面。以此為合作契機,在沒有任何推廣和刻意安排下,10月12日好市多開拓中國市場的第一步以在天貓國際開設旗艦店的方式開啟。上線后的作為首波預售的兩款產品自營品牌蔓越莓干和堅果的訂單量超過15萬單,遠高于預期的訂單量,好市多在登陸中國后一夜成名。
“蔓越莓干和堅果本身就是好市多的明星單品,在選品時也參考了天貓國際提供的阿里大數據進行篩選,并在定價上參考了全網同類商品的定價標準,以品牌能做到的最低價出售;另一方面鎖定精準人群,以對品牌有一定認知的海歸和留學生為目標受眾。”天貓國際小二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品牌、海關、平臺三方的合作。好市多目前除了利用傳統直郵外另一種物流是保稅模式,即在中國海關跨境試點區的保稅倉設立配套設施,提前做好過關準備,并在貨品進關后與順豐速運對接發貨,從而縮短用戶等待時間。就目前幾次運營效果來看,預售模式有效縮短了消費者的物流時間成本和郵費成本。且為應對雙11大批量的發貨壓力,天貓國際和菜鳥物流制定了保稅、直郵、集貨三種物流方案。
而就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而言,如果在沒有充分了解中國城市零售區域的分布情況下,貿然入華開設線下門店,極有可能會面臨一些水土不服的癥狀,且試錯成本過高。好市多目前只安排少數人員負責在華業務的開展,主管品牌、貨品、供應鏈三塊,日常店鋪運營交由第三方代運營公司。如此以最低成本的運營投入,來獲取大量集中訂單和消費數據,為后續開拓工作打下了穩固基礎。就品牌方而言,在看到單品銷量可觀的欣喜之余,更多的還是看到了品牌未來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滲透率。
賣家遠征隊
如果說海外商家入華參加雙11是全球化勢不可擋的趨勢,那么向海外遠征的中國賣家則更值得我們關注。據2013年的數據顯示,中國電子商務的直接從業人員超過220萬,間接參與人數超過1600萬,其中絕大部分的賣家選擇了內銷市場,專注境外市場的賣家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
“是平日10倍的流量,雙11讓人期待。” 童儉丞是寧波從事跨境電商業務的外貿公司甜蜜時空的副總經理,旗下男裝品牌Heegrand和We best的主要顧客大多都來自俄羅斯、巴西和美國,通過速賣通、eBay、Amazon等平臺渠道銷售,成立不到兩年保持著1.3~1.5億元人民幣的年銷售量。作為速賣通賣家首次參與雙11,他覺得這無疑是阿里上市后在海外市場的首秀亮相,大促也以美國當地時間為準。
“一般人不關注我們做外貿的商家,認為只有國內電商有大促,但事實并非這樣。”在今年的819大促中,甜蜜時刻收獲了2.4萬份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訂單,按照他們店鋪的客單價15美元起算,這一次練兵的成績是36萬美元。區別于淘寶、天貓上的“人民幣賣家”,“美元玩家”童儉丞的大促經驗是利用好跨境購物的時間差。“為縮短物流時間,我們在新疆、上海和寧波建立三個倉庫,各自處理面向不同地理方位的訂單。”據介紹,甜蜜時空最大銷售對象來自于鄰國俄羅斯,按照常規的收貨時間在7~9天,但如果直接從新疆的倉庫發貨,可縮短2天。賣家利用這2天時間將發往俄羅斯的訂單收集完畢后,向新疆倉進行補單,“有點類似預售的模式,周轉快的話可以實現0庫存。”同樣,發往巴西和北美的貨由上海和寧波兩個倉完成。
面對即將到來的雙11,因其時間點臨近國外傳統節日圣誕節,本身也是出口商最忙碌的時期。因此,商家多以理性的態度來看待,畢竟能否預支海外消費者的消費潛能,對于整個市場來說尚屬試水初期。
走向世界的底氣
早在2013年雙11復盤時,天貓就曾耐人尋味的公布了來自海外買家的訂單情況,其中不乏來自北美、日本、韓國等地區的可觀數據。2014年上半年,一達通被阿里巴巴全資收購,成為阿里旗下專注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后,立刻針對外貿企業發放出口補貼政策。2014年10月的活動布告中,針對進出口零售的天貓國際、速賣通和淘寶海外成為了雙11的新成員,且各自在海外媒體和各國社交網站、線下等渠道進行廣告投放,打出買斷全球流量的口號。天貓總裁喬峰在雙11的媒體見會上也提出:將雙11推向全球是在向海外投資商表現出阿里巴巴是一家全球化視野的企業,給海外投資者更大的信心。
電子商務的出現,縮短了買賣雙方之間的距離,打消了地域的限制,買家不僅可以在線上貨比三萬家,還可以購買全球特色產品。在無法預知國內電商零售市場何時會趨于飽和,增量放緩的情況下,搶先一步開拓海外市場,進行全球化布局,是電商平臺和賣家都需關注的方向。而經營跨境電商需具備一定門檻的特性,也為有實力的賣家提供了機會。拋開雙11的增量不談,賣家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在市場培育期搶占紅利。
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跨境電商的交易總額為2萬億元,2013年則突破3.1萬億元。如果按照30%的增長速度,預計到2016年將到達6.5萬億元。較之,2013年淘寶和天貓的總成交總額僅為1.54萬億元,實現規模增量,跨境電商有著巨大潛力。而阿里集團也在積極布局電商進出口零售交易,截至2014年7月,入駐天貓國際的品牌已有涵蓋45個國家的超過4000個品牌。僅今年上線的品牌就有Apple、Muji、Zara、 Calvin Klein、Costco等。
一面是海外品牌對中國市場垂涎已久,另一方面廣大中國賣家已經開始不甘心只做國人的生意。今年雙11,阿里首次將其旗下的進出口平臺天貓國際和速賣通、淘寶海外納入其中,享受一年一度的網購狂歡節所帶來的流量紅利,哪怕他們中最遙遠的海外消費者與中國賣家有著長達24小時的時差。
一大波山姆大叔來了
在國內原本名不見經傳的美國會員制零售賣場Costco(好市多),最近因其入駐天貓國際,并在雙11預售期間以3天內賣出3噸堅果和1.5噸蔓越莓干而名聲大噪。在歷經漫長的觀望期后,以其擅長的單品制勝打法,邁出了拓展中國市場的第一步。
位居美國零售批發業老二的好市多其實早在15年前就已有進入中國市場的打算。彼時,其競爭對手沃爾瑪已在深圳開設第一家實體店,同期搶占中國市場的還有德國的麥德龍、法國的家樂福。帶著精選品類的做法是否會水土不服的疑問,以及直面與眾多零售業巨頭拼殺的顧慮,讓其對中國這塊廣闊而又陌生的市場忍痛擱置進駐計劃,并以謹慎的態度觀望著。
好市多中國區負責人表示,其在創始之初的定位就有別于沃爾瑪海量SKU和低價策略,線下門店都是基于收費制會員體系推出精選商品的路線。在全球范圍內的近600家店鋪均鎖定4000個SKU。面對早批入華商超以大而全的模式獲得繁盛景象,好市多多少為自己的經營模式能否旗開得勝心存顧慮。
而在觀望期間,它也獲得了另一個信息。中國市場不同于北美,北美的大型商超位于連接商業中心和外圍居民社區的中間近郊地帶;而中國的大型商基于人流量需求大多位于租金高昂的商業中心。這種國情不同所產生的城市建設差異,讓上述巨頭們在初探中國市場時付出了高昂的“學費”。10余年間,國際大型連鎖商超退出、關閉、停罷等案例時有發生,這也間接應證了照搬北美經驗并不適應中國市場。而這段慘痛的摸索階段,好市多所幸躲過了一劫。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紐約上市的消息傳到了好市多方面。以此為合作契機,在沒有任何推廣和刻意安排下,10月12日好市多開拓中國市場的第一步以在天貓國際開設旗艦店的方式開啟。上線后的作為首波預售的兩款產品自營品牌蔓越莓干和堅果的訂單量超過15萬單,遠高于預期的訂單量,好市多在登陸中國后一夜成名。
“蔓越莓干和堅果本身就是好市多的明星單品,在選品時也參考了天貓國際提供的阿里大數據進行篩選,并在定價上參考了全網同類商品的定價標準,以品牌能做到的最低價出售;另一方面鎖定精準人群,以對品牌有一定認知的海歸和留學生為目標受眾。”天貓國際小二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品牌、海關、平臺三方的合作。好市多目前除了利用傳統直郵外另一種物流是保稅模式,即在中國海關跨境試點區的保稅倉設立配套設施,提前做好過關準備,并在貨品進關后與順豐速運對接發貨,從而縮短用戶等待時間。就目前幾次運營效果來看,預售模式有效縮短了消費者的物流時間成本和郵費成本。且為應對雙11大批量的發貨壓力,天貓國際和菜鳥物流制定了保稅、直郵、集貨三種物流方案。
而就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而言,如果在沒有充分了解中國城市零售區域的分布情況下,貿然入華開設線下門店,極有可能會面臨一些水土不服的癥狀,且試錯成本過高。好市多目前只安排少數人員負責在華業務的開展,主管品牌、貨品、供應鏈三塊,日常店鋪運營交由第三方代運營公司。如此以最低成本的運營投入,來獲取大量集中訂單和消費數據,為后續開拓工作打下了穩固基礎。就品牌方而言,在看到單品銷量可觀的欣喜之余,更多的還是看到了品牌未來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滲透率。
賣家遠征隊
如果說海外商家入華參加雙11是全球化勢不可擋的趨勢,那么向海外遠征的中國賣家則更值得我們關注。據2013年的數據顯示,中國電子商務的直接從業人員超過220萬,間接參與人數超過1600萬,其中絕大部分的賣家選擇了內銷市場,專注境外市場的賣家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
“是平日10倍的流量,雙11讓人期待。” 童儉丞是寧波從事跨境電商業務的外貿公司甜蜜時空的副總經理,旗下男裝品牌Heegrand和We best的主要顧客大多都來自俄羅斯、巴西和美國,通過速賣通、eBay、Amazon等平臺渠道銷售,成立不到兩年保持著1.3~1.5億元人民幣的年銷售量。作為速賣通賣家首次參與雙11,他覺得這無疑是阿里上市后在海外市場的首秀亮相,大促也以美國當地時間為準。
“一般人不關注我們做外貿的商家,認為只有國內電商有大促,但事實并非這樣。”在今年的819大促中,甜蜜時刻收獲了2.4萬份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訂單,按照他們店鋪的客單價15美元起算,這一次練兵的成績是36萬美元。區別于淘寶、天貓上的“人民幣賣家”,“美元玩家”童儉丞的大促經驗是利用好跨境購物的時間差。“為縮短物流時間,我們在新疆、上海和寧波建立三個倉庫,各自處理面向不同地理方位的訂單。”據介紹,甜蜜時空最大銷售對象來自于鄰國俄羅斯,按照常規的收貨時間在7~9天,但如果直接從新疆的倉庫發貨,可縮短2天。賣家利用這2天時間將發往俄羅斯的訂單收集完畢后,向新疆倉進行補單,“有點類似預售的模式,周轉快的話可以實現0庫存。”同樣,發往巴西和北美的貨由上海和寧波兩個倉完成。
面對即將到來的雙11,因其時間點臨近國外傳統節日圣誕節,本身也是出口商最忙碌的時期。因此,商家多以理性的態度來看待,畢竟能否預支海外消費者的消費潛能,對于整個市場來說尚屬試水初期。
走向世界的底氣
早在2013年雙11復盤時,天貓就曾耐人尋味的公布了來自海外買家的訂單情況,其中不乏來自北美、日本、韓國等地區的可觀數據。2014年上半年,一達通被阿里巴巴全資收購,成為阿里旗下專注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后,立刻針對外貿企業發放出口補貼政策。2014年10月的活動布告中,針對進出口零售的天貓國際、速賣通和淘寶海外成為了雙11的新成員,且各自在海外媒體和各國社交網站、線下等渠道進行廣告投放,打出買斷全球流量的口號。天貓總裁喬峰在雙11的媒體見會上也提出:將雙11推向全球是在向海外投資商表現出阿里巴巴是一家全球化視野的企業,給海外投資者更大的信心。
電子商務的出現,縮短了買賣雙方之間的距離,打消了地域的限制,買家不僅可以在線上貨比三萬家,還可以購買全球特色產品。在無法預知國內電商零售市場何時會趨于飽和,增量放緩的情況下,搶先一步開拓海外市場,進行全球化布局,是電商平臺和賣家都需關注的方向。而經營跨境電商需具備一定門檻的特性,也為有實力的賣家提供了機會。拋開雙11的增量不談,賣家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在市場培育期搶占紅利。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跨境買賣:一大波高帥富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