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會進入收費時代嗎?對企業來說,未來將能通過社交網絡使用哪些增值服務?移動廣告市場何時才能真正“造血”?
在這幾年的戛納廣告節上,我們能看到社交網絡的掌門人越來越多地參與進來。作為新媒體舞臺上重要的角色,這些平臺創造了與消費者溝通的新途徑,成了營銷舞臺上的大明星。拿臉譜來說,去年全年其廣告收入已超過31億美元。
但對于國內的社交網絡們來說,“錢路”則沒有這么一片光明,盡管網民們已經習慣了在路上隨時掏出手機刷新微博,或者使用網絡社區和同學好友保持聯系。新浪此前宣布,將推出付費會員服務,更引發出業內“國內社交網絡賺錢是否只能如此簡單”的討論。
微博會進入收費時代嗎?對企業來說,未來將能通過社交網絡使用哪些增值服務?移動廣告市場何時才能真正“造血”?下面將帶您看一看社交網絡的“賺錢經”。
微博進入收費時代?
一頂小皇冠正在賦予一些新浪微博用戶以新的身份:“微博會員”。6月18日,新浪微博開始嘗試收費會員制,加在微博ID后面的這頂小皇冠就是付費會員的身份標志。按照新浪的說法,每月支付10元,就可以獲得包括“無上限添加關注”等特權功能。
新浪對微博試水收費的動機,從其財報可窺見一斑。新浪對微博平臺的投資額已從去年的1.1億至1.2億美元上漲到今年的1.6億美元,這加劇了新浪的虧損。新浪財報顯示,該公司在2012年的第一季度凈收入達到1.0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但仍有1370萬美元的凈虧損。
按照一項有6548人參與投票的調查顯示,其中有2.5%愿意花錢成為新浪微博會員。以此計算,新浪微博公布的注冊用戶為3.24億,付費會員將達到810萬人,這將為新浪每月帶來超過8000萬元的收入。單憑此一項,新浪就可以大幅度縮減虧損程度。
“微博控”們關心的,則是另一個問題:微博是否將進入收費時代?
競爭對手們暫時并不打算跟進,而是將目光聚焦在用戶體驗上。繼搜狐公司產品副總裁方剛高調地表示“搜狐微博永不收費”后,一周來,搜狐微博連續推出了“創意模板每周推新”、“微博換行功能”、“動態頭像免費”等多項全新功能,與競爭對手的會員服務功能爭奪用戶。
據搜狐微博內部人士稱,“無上限關注功能”也將在搜狐微博出現,而這正是新浪微博付費會員的重要“特權”。
截至3月注冊用戶超過4.24億的騰訊微博,則將更多精力投入移動端,發布了蘋果和安卓系統的兩大手機客戶端新版。在新版中,騰訊推出了被稱為“吹一吹”的新奇功能,只需要輕輕對著話筒吹一吹,用戶可以隨機看到世界各地的資訊,以圖片圖譜流的形式展現出來。
此外,和微信結合,騰訊微博還擁有語言等私信功能,語音短消息和圖片私信功能,隨時隨地對著手機講幾句,就能直接評論朋友們的微博信息。
“新浪微博做增值服務沒有問題,但從現在給微博會員提供的服務來看,在會員的服務項目和用戶的需求對接上有所偏差。”市場研究機構易觀國際分析師董旭如此表示,微平臺們想要賺錢,并非只有向用戶要錢一條路,比較成熟的模式是借助用戶積累開發增值服務。比如通過社交網站推出游戲,然后通過游戲付費分成盈利;或者利用用戶的差異化心態推出個性化服務,收取用戶維護虛擬形象的費用。
企業服務多元化
中國萬網、新浪微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三方日前宣布,聯合推出針對中小企業的微博應用“萬網微站”。
據介紹,作為“微站”用戶的中小企業,可以將微博的圖片、文字自動生成網站,而微站內容與微博始終保持同步,并支持多種終端的移動訪問。相比傳統網站,“微站”不用專門維護、不用自備主機,建站成本僅為88元每年的管理費。
市場研究機構正望咨詢總裁兼首席分析師呂伯望認為,如何讓微博有收益是新浪必須考慮的問題,和萬網合作,新浪微博可以從中分得利潤。據萬網提供的數據,其代理的40萬家中小企業客戶中,80%使用微博進行營銷。
和開挖個人用戶的潛在價值相比,企業用戶顯然是社交網絡們商業化的更佳嘗試方向。在新浪,目前已有超過13萬家的企業開通新浪企業微博,除了中小企業,還有世界500強29%和中國500強41%的大企業。今年5月,新浪正式發布了新版企業微博,主推品牌展示、數據中心、應用中心三大亮點功能,優化品牌展示效果和速度,微博運營的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騰訊微博也對企業付費業務寄予厚望。騰訊微博總經理邢宏宇表示,2011年微博和QQ空間打通形成的社會營銷平臺給騰訊帶來了1億元的附加收入。“兩大平臺打通后,社交廣告可同時投放在QQ空間和微博上。QQ空間和微博上的社交廣告,可以選擇鏈接到微空間,也可以到QQ空間。”他說,接下來要實現的正是主要針對商業化、互動活動、社交廣告的顯示互通。
一項調查顯示,我國網民將大部分時間花在了使用社交網站上,然而圍繞著社交網絡的廣告購買卻還不到10%。目前品牌廣告主仍然將大部分預算放在了門戶或是視頻網站上,到底是什么阻礙了他們?
市場研究機構GroupM的首席執行官貝西認為,“社交媒體需要一種全新的價值衡量體系。”這正是社交網絡平臺們正在開發的另一項企業增值服務,數據挖掘與分析工具。
“社交網站不僅僅能統計用戶數量,還能記錄好友關系、興趣、年齡、性別、學習、工作等等,現在還有通過位置服務簽到的地理位置。同時,用戶行為也可以被追蹤,包括狀態、照片、日志、喜歡、評論、分享,他們所關注的小站和公共主頁、安裝的應用等。”人人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一舟表示,人人網因為其擁有詳盡的用戶真實信息,所以精準營銷效果顯著。以金融行業為例,拿在人人網上擁有25萬多名好友的招商銀行信用卡來說,一年的溢價超過11億,商業價值巨大。
移動互聯網新“錢途”
“我們將經歷一場重大變革,這一變革就是發展移動互聯網業務。盡管目前人人公司移動廣告的利潤不如在線廣告那么可觀,但我們將通過吸引新用戶,和尋找移動業務新的利潤渠道來緩和這一情況,比如游戲和社交商務。”陳一舟今年第一次出現在戛納廣告節的舞臺上,和渴望了解中國新媒體的廣告主們展開對話。移動互聯網成為他眼中社交網絡未來掘金的一大方向。
支持陳一舟作出這樣判斷的,是我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飛速發展。根據市場研究機構艾瑞咨詢的統計,2011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為2.23億,保守估計2012年中國智能手機的保有量會超過3.36億。
“目前,人人公司在移動終端市場已經覆蓋了所有主流智能手機平臺和平板電腦平臺,并推出了人人網移動客戶端、糯米網移動客戶端,以及私信、人人飛傳等移動應用,有75%的移動用戶使用智能手機登錄人人網,在人人網上已經有累計超過3億條帶地理位置的用戶原創內容,每天產生超過130萬條帶地理位置原創信息。”作為新媒體的社交網絡平臺們,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用戶自發生產內容,結合這些內容,就能篩選出細分的閱讀、游戲、電子商務對象,同時和地理信息相結合,還能產生出各種O2O(線上到線下)的廣告和商務模式。
臉譜網站去年31億美元的廣告收入,這正是其中重要的來源之一。數據顯示,臉譜移動版的廣告點擊率是全部臉譜桌面廣告的13.7倍,每千次展示費用也為全部臉譜桌面廣告的11.2倍。
不過,對于國內社交網絡平臺來說,仍需要研發出一套基于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習慣的廣告盈利模式,畢竟盡管有數據顯示,在未來四年,我國的移動網絡廣告市場將保持68.4%的復合增長率,2016年將上升到62億美元的市場價值,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大移動廣告市場。
但實際上,我國移動互聯網網民目前對廣告主習慣投放的“活動類”廣告點擊率并不高,市場研究機構艾瑞表示,這還需要廣告主在策劃時,考慮到用戶的使用習慣,同時采用更加具有創意和新穎的廣告形式,以提高用戶的參與興趣。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社交網絡如何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