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名字?
認得出,不要生僻字。
搞文學的偶爾用幾個生僻字,可以顯示自己有文化,但品牌用生僻字,就是暴露自己沒經驗。雖然現代人學歷普遍很高,高不代表字認識的多,品牌命名一定要讓小學畢業的人就能認得,否則就是給自己挖坑,產品做再好,渠道鋪再大,品牌也很難建立。
讀的出,不要拽外語。
十幾年前,在香港或者某個小島注冊一家離案公司,起一個霸氣的英文、法文或者其他文字的名字,很能唬人。反觀真正國際品牌,老老實實的起中文名。讀不出來還哪里會有口碑傳播?
記得住,占有普遍認知。
我們能記得蘋果,一到超市丶路過水果攤都會想起來蘋果,因為蘋果就在生活中。
要和產品有關系。
除此三點,另外一點就是要和產品有關系,品牌資產就是消費者心智中的聯想,通過特定的情景觸發欲望。譬如汽車叫奔馳,是一種駕駛感受;洗發水叫飄柔,是一種生活感受;牛仔褲叫replay是一種生活態度;鉆戒叫IDO,是一種承諾。
品牌名具有以上特征,至少會節省一半廣告費。
9種命名方法:
通過近10年的實戰經驗總結:命名的經緯度就是暗示品牌價值和占有廣泛認知。
認知不是起名后去花錢打廣告建立的,而是在起名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到。名字已經帶有認知的,傳播起來自然事半功倍。而暗示品牌價值,就是建立自己獨有的品牌烙印。
命名的方向、方法有很多。根據數年的品牌營銷經驗,我總結了9種品牌命名方法:
1、直接利益(感康丶婦炎潔丶迅雷)
看到名字能聯想到功能,不需要解釋。適宜強化功能的品類丶產品。
2、突出差異(五糧液丶9快9丶半木)
用數字突出原料丶價格丶設計等差異。適宜密集競爭領域的破局。
3、地理特征(香格里拉丶亞馬遜丶黃鶴樓)
發揮地緣優勢,占位地區關鍵詞。適宜原產地優勢明顯的品類。
4、企業人文(海信丶三精丶王守義)
主打“道若極三境”中的信任牌。適宜同質化嚴重的品類。
5、心理對位(老干媽丶非凡丶例外)
對應消費者情感丶個性,制造感性交易。適宜強調設計的品類。
6、心理暗示(農夫山泉丶好孩子丶康師傅)
暗示產品不能直接表達的價值。適宜同質化嚴重的品類。
7、自然資源(蘋果丶小肥羊丶東北虎)
占有自然資源中的廣泛認知名詞。適宜任何產品品類。
8、民俗文化(好利來丶金六福丶黃金酒)
順應民俗心理需求,打造精神象征。適宜內銷為主的產品。
9、傳統文化(百度——源于辛棄疾詞句丶道若極——源自《易經》思想)
突出文化內涵。適宜文化行業丶科技行業突然差異。
國際品牌起中文名:
簡化:早期的國際品牌命名,多使用創始人的姓名。譬如:梅塞德斯奔馳(Mercedes-Benz),文字過多過長,不利于記憶,其在香港簡化為平治丶在臺灣簡化為賓士,在內地簡化為奔馳。諸如BV(寶緹嘉)CD或者DIOR(迪奧)也是如此。
占位:很多時尚品牌在國內并沒有占位中文名,缺乏保護意識。造成了中文名沒有規范性和統一性。譬如BURBERRY,中文名叫博柏利,但也有習慣叫巴寶莉的,這個習慣養成之后很難改,企業因此會在搜索上多花費數倍的成本。再譬如Timberland中文名更為混亂,在電商上打假丶保護品牌就會格外困難。
好記:據傳可口可樂早期的中文名叫“蝌蝌啃蠟”,如果沿用這個名字,可能在中國會被百事甩出十萬八千里。再譬如汽車,BMW中文名翻譯成寶馬,在中國文化中,直接會聯想到汗血寶馬這一高貴的馬種,而馬是早期的交通工具,即和產品有關,又傳遞了產品的定位。
產品名和別名:
既定的品牌名,有了認知之后,輕易不能更改,否則損失很大。在既有的基礎上,別名丶小名應運而生。
譬如說奢侈品,首先想到“驢牌”LV(路易威登),這簡化的兩個字母對于不懂英文的人也有了記憶傳播方法,并且是所謂社會化傳播的話題。
再譬如蘋果原來有一款筆記本,別名叫“小白”丶HTC叫“火腿腸”等等,別名,是彌補品牌名不足,在新媒體中接近與消費者距離的有效方法。
但是,不同于商標名受法律保護,別名必須通于自己的營銷行為,在消費者心智中打上烙印,形成獨占關鍵詞,才能成為品牌資產。
后記:名字丶商標丶廣告語等等對與不對的標準很龐雜,方法也有很多。很多大品牌不在9種命名法中,銷售也都很好,始稷認為:要學習一個企業丶借鑒一個品牌,要通過獨立思考,學他對的地方。
如同我們知道六祖慧能的師兄神秀,也是影響很大的一代禪師,講求:“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的漸悟,慧能之所以得繼五祖弘忍的衣缽,因其講究:“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頓悟。
市場中一個恒定不變的標準就是:不管叫什么名字,設計什么商標,產品丶渠道丶價格都對,加上大面積的營銷,肯定都能熱銷,只是會增加額外的營銷成本和時間成本。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淘字號命名方法及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