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好網店圖片? 如何才能拍出質感大氣的寶貝圖片?如何讓你的照片一眼就吸引住人?想找到答案,就接著往下看吧!
攝影的三項基本原則
1、這幅照片我的表現主題是什么
2、我怎樣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我想表達的主體上,如何吸引別人的視線3、畫面是否簡潔,會不會有分散注意力的物體1、光圈和快門時間和曝光的關系
什么是光圈?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對于已經制造鏡頭,我們不可能隨意改變鏡頭的直徑,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在鏡頭內部加入多邊形或者圓型,并且面積可變的孔狀光柵來達到控制鏡頭通光量,這個裝置就叫做光圈。
光圈f值=鏡頭的焦距/鏡頭光圈的直徑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0,f1.4,f2.0,f2.8,f3.2,f3.5,f4.0,f4.5,f5.0,f5.6,f6.3,f7.1,f8.0,f11,f16,f22,f32,f44,f64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光圈 f 值愈小,在同一單位時間內的進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級的進光量剛好是下一級的兩倍,例如光圈從 f8 調整到 f5.6,進光量便多一倍,我們也說光圈開大了一級。對于消費型數碼相機而言,光圈 f 值常常介于 f2.8 - f11。此外許多數碼相機在調整光圈時,可以做 1/3 級的調整。 光圈除了可以控制進光量之外,它還可以控制畫質的細膩度。原則上,光圈值愈大,拍出來的東西就愈細膩,愈緊實;光圈值愈小,拍出來的東西就愈朦朧,愈松散!所以這邊要問問各位,倘若我們今天想拍出商品或人物的細膩與精致度,各位讀者可以想想,是不是該把光圈值調大呢?所以各位讀者的心中,不要再存有“光圈值愈小,照片愈漂亮”的錯覺哦!一切都要依照你的拍攝內容來決定光圈的使用方式。
2、快門 快門是鏡頭前阻擋光線進來的裝置,一般而言快門的時間范圍越大越好。秒數低適合拍運動中的物體,某款相機就強調快門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輕松抓住急速移動的目標。不過當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車水馬龍,快門時間就要拉長,常見照片中絲絹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門才能拍出來。 3、ISO ISO感光度是衡量傳統相機所使用膠片感光速度標準的國際統一指標,其反映了膠片感光時的速度(其實是銀元素與光線的光化學反應速度)。傳統相機可以根據拍攝現場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ISO感光度的低速、中速或高速膠片進行拍攝。而對于數碼相機來說,其實并不使用膠片,而是通過感光器件CCD或CMOS以及相關的電子線路感應入射光線的強弱。為了與傳統相機所使用的膠片統一計量單位,才引入了ISO感光度的概念。同樣,數碼相機的ISO感光度同樣反應了其感光的速度。ISO的數值每增加1倍,其感光的速度也相應的提高1倍。比如ISO200的感光度比ISO100感光度的感光速度提高1倍,而 ISO400的感光度比ISO200的感光度提高1倍,而比ISO100的感光度提高3倍,并依次類推。
ISO感光度的高低代表了在相同EV曝光值時,選擇更高的ISO感光度,在光圈不變的情況下能夠使用更快的快門速度獲得同樣的曝光量。反之,在快門不變的情況下能夠使用更小的光圈而保持獲得正確的曝光量。因此,在光線比較暗淡的情況下進行拍攝,往往可以選擇較高的ISO感光度。當然,對于單反相機而言還可以選擇使用較大口徑的鏡頭,提高光通量。而對于一般數碼相機因為采用的是固定鏡頭,惟有通過提高ISO感光度來適應暗淡光線情況下的拍攝,特別是在無法使用輔助光線的情況下。
ISO感光度的高低代表了在相同EV曝光值時,選擇更高的ISO感光度,在光圈不變的情況下能夠使用更快的快門速度獲得同樣的曝光量。反之,在快門不變的情況下能夠使用更小的光圈而保持獲得正確的曝光量。因此,在光線比較暗淡的情況下進行拍攝,往往可以選擇較高的ISO感光度。當然,對于單反相機而言還可以選擇使用較大口徑的鏡頭,提高光通量。而對于一般數碼相機因為采用的是固定鏡頭,惟有通過提高ISO感光度來適應暗淡光線情況下的拍攝,特別是在無法使用輔助光線的情況下。 為了使景物達到預期的影像,要靠光圈與快門速度的密切配合。攝影的幾個技術指標——曝光正確、影像清晰、層次豐富、突出主題,都要靠光圈與快門的密切配合才能實現。 比如 : ISO 200 的時候 1/60 秒 F4 =1/125 秒 F2.8 =1/15秒 F8.0 ISO過高會有很難看的噪點,特別是卡片機和低檔的單反,拍的時間過長,芯片發熱更明顯。因此,當現場光線條件不好時應當首先考慮輔助光(閃光燈和反光板)的應用,在無法使用輔助光時再考慮三腳架的使用和防抖,最后才考慮提高ISO感光度的辦法。 測光的類型和使用常用有入射測光和反射測光
但是入測測光需要測光表,很不便宜,要是想玩好單反的朋友可以考慮相機自帶的是反射測光
反射測光 多重測光、點測光、平均測光,3D測光 多點模式測光,中央重點測光,中點測光(手動) 場景模式 運動,風景,特寫,夜間肖像,夜間風景,雪景,什么名字都有 但是原理是一樣的 全局測光用在現場光比較正常,比如室外或者柔光箱里面,前提是你拍的不是反光的東西,要是很反光的,比如 磚石、金屬、塑料袋、就要用到黑箱 。切記點測光。
點測光:顧名思義 就是按照中間的那個測光點的亮度來測光。
在現場光比較復雜的情況下用,包括逆光拍攝,一些寶貝反光什么的,選擇測光的地方最好在中間調上,就是說不是最亮也不是最暗的地方。 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先測光、后構圖。這是專業攝影師都采用的方式 曝光補償----EV白加黑減,在曝光參數定好以后,通過它可以微調,比如-0.3,就是減曝1/3檔增加曝光量
按白色茶具測光、曝光,畫面主體影調灰暗,在原測光基礎上增加0.5EV曝光量(半擋),主體影調得到改善,在原測光基礎上增加1EV曝光量(1擋),白色主體得到正確表現減少曝光量。
按黑色主體測光、曝光,黑色主體影調淺淡,在原測光基礎減少0.5EV(半擋)曝光量,黑色主體影調得到改善,在原測光基礎減少1EV(1擋)曝光量,主體的黑色得到正確表現,從上面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曝光補償對于景物表現的重要作用,一些經驗豐富的攝影者常用“白加黑減”四個字來闡述曝光補償的要領,由于各種景物的反光率不同,所以補償范圍并沒有具體的標準,所以攝影者應該養成仔細地觀察景物,養成分析黑、白、灰之間的均衡度和反光率的習慣,從思考和實踐中去把握自己所需要的曝光要領,拍攝出精彩的作品。 布光的方式和用法 光源有閃光燈,優點:色溫準、光線強,容易控制各種效果。 缺點是價格高,需要專業知識,并且在拍攝完之前看不到效果。
連續光,一般拍淘寶最喜歡用的是節能燈,便宜、實惠、光效可以看到。缺點:偏色嚴重, 亮度低。
第一種、階梯布光法 圍繞相機周圍以1檔光圈遞減,以大于第7區間的曝光量設置背景光,特點是反差柔和,適合婚紗一類拍照。
第二種、夾板光布光法 在被攝體左右兩邊布置燈光,在被攝體前進、后退的過程中光感產生變化,特點是布光簡單,變化多,適合封面模特照。
第三種、蝴蝶斑布光法 側逆光配合輪廓光、補光、背景光,特點是立體感強,不確定的選取或者改變輪廓光、補光、背景光的強度,可以出來前變化萬化的效果。
第四種、高調
第五種、低調,4、5都相對適應黑白攝影,高調顧名思義,白色居多,底片反映為密度較大;低調,則相反。
一般淘寶的要求是步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方面的書。
白平衡
色溫的定義
色溫是表示光源光譜質量最通用的指標。色溫是按絕對黑體來定義的,光源的輻射在可見區和絕對黑體的輻射完全相同時,此時黑體的溫度就稱此光源的色溫。低色溫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紅輻射相對說要多些,通常稱為“暖光”;色溫提高后,能量分布集中,藍輻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稱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溫為:標準燭光為1930K(開爾文溫度單位);鎢絲燈為2760-2900K;熒光燈為3000K;閃光燈為3800K;中午陽光為5400K;電子閃光燈為6000K;藍天為12000-18000K。在討論彩色攝影用光問題時,攝影家經常提到“色溫”的概念。色溫究竟是指什么? 我們知道,通常人眼所見到的光線,是由7種色光的光譜所組成。但其中有些光線偏藍,有些則偏紅,色溫就是專門用來量度和計算光線的顏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紀末由英國物理學家洛德·開爾文所創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溫計算法,而其具體確定的標準是基于以一黑體輻射器所發出來的波長。 美國一位攝影家的經驗是,用微紅濾光鏡可在色溫高達8000K時降低色溫,而用藍濾光鏡可使日光型膠卷適用于低達4400K的色溫條件。平時,靠使用這些濾光鏡幾乎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時候進行拍攝,并取得自然的色調。但是,在例外的情況下,當色溫超出這一范圍之外時,就需要用色彩轉換濾光鏡,如琥珀色的85B濾光鏡,可使高達19000K的色溫適合于日光型膠卷。相反,使用燈光型膠卷配以82系列的濾光鏡,可使色溫下降到2800K。倘若需要用日光型膠片在用鎢絲燈照明的條件下拍攝時,還可以用80濾光鏡。如果當時不用TTL曝光表測光的話,須增加2級光圈,以彌補光線的損失。而當用燈光型膠片在日光條件下拍攝時,就需用85B濾光鏡,需要增加2/3級光圈。然而,目前市場上通用的濾光鏡代號十分混亂,不易識別,并不是所有的制造廠商都用標準的代號和設計。因此,在眾多的濾光鏡中,選出一個合適的濾光鏡是不容易的。為了把濾光鏡分類的混亂狀況系統化,使選擇濾光鏡的工作簡化,加拿大攝影家施瓦茨介紹了國際上流行的標定光源色溫的新方法。 顯示屏電視或者顯示屏的色溫是如何界定的呢?因為在中國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溫約在8000K~9500K之間,所以電視臺在節目的制作都以觀眾的色溫為9300K去攝影的。但是歐美因為平時的色溫和我們有差異,以一年四季的平均色溫約6000K為制作的參考的,所以我們再看那些外來的片子時,就會發現5600K~6500K最適合觀看。當然這種差異使我們也會因此覺得猛的看到歐美的電腦或者電視的屏幕時感覺色溫偏紅,偏暖,有些不大適應。 1、 這幅照片我的表現主題是什么2、 我怎樣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我想表達的主體上,如何吸引別人的視線3、 畫面是否簡潔,會不會有分散注意力的物體 服裝類分為模特和平鋪。模特又分為棚內和街拍。 如玻璃、金屬、塑料袋等反光的物體燈光布置、 怎么確定曝光 單反可以考慮上一個偏光鏡。還有一種亞光噴劑 一般情況下反光體表面是非常光滑的比如:表面光滑的金屬或是沒有花紋的瓷器,拍攝反光體通常要“黑白分明”才能體現出質感。要表現它們表面的光滑,就不能使一個立體面中出現多個不統一的光斑或黑斑。
拍攝反光物體最布光方法就是:采用大面積照射的光或利用反光板照明,光源的面積越大越好。如果想要表面光亮的反光體上出現高光,則可通過很弱的直射光源獲得。
很多情況下,反射在反光物體上的白色線條可能是不均勻的,但必須是漸變保持統一性的,這樣才顯得真實。
反光物體的布光最關鍵的就是反光效果的處理,所以在實際拍攝中一般使用黑色或白色卡紙來反光,特別是對柱狀體或球體等立體面不明顯的反光體。 反光物體的基本布光方法:
主光為一盞位于拍攝物上方,角度為45度左右的裝有柔光箱的燈,布光時需注意閃燈照射的角度對于手機金屬飾邊和亮面化妝盒反光的影響。
副光位于拍攝物的左側,使用一盞帶有柔光箱的燈。作用在于對拍攝物的暗面進行補光,以及減弱由于主光的照射而帶來的陰影。
背景光位于拍攝物的右后方,燈上加裝了標準反光罩、擋光板和蜂巢。作用在于勾勒拍攝物輪廓的同時照亮背景,拍攝時需注意調整擋光板的位置,來控制光照范圍。 透明物體的布光方法主光位于拍攝物的右側前方,用一盞帶有柔光箱的閃光燈。作用在于照亮拍攝物的正面和LOGO。
副光位于拍攝物的左側,使用一盞帶有柔光箱的閃光燈。作用在于對拍攝物的暗面進行補光,以及減弱由于主光和輪廓光的照射而帶來的陰影。
輪廓光位于拍攝物的側后方,使用一盞加裝了標準反光罩、擋光板和蜂巢的閃光燈。作用在于使光線穿透瓶身,用來體現通透感和勾勒出香水瓶的造型。使用蜂巢來控制光的走向,使用擋光板來控制光照范圍。
吸光物體
吸光物體包括:毛皮、衣服、布料、食品、水果、粗陶、橡膠、亞光塑料等。它們的表面通常是不光滑的。因此對光的反射比較穩定,即物體固有色比較穩定統一,而且這些產品通常是本身的視覺層次比較豐富。為了再現吸光體表面的質感層次,布光的燈位通常以側光、順光、側順光為主,而且光比較小,這樣使其層次和色彩表現得都更加豐富。
吸光體--木質飾品的基本布光方法:
1、主光位于拍攝物的右前方,加裝了傘用反光罩,傘用反光罩的照射面積相對于標準反光罩的照射面積更小、更集中。作用在于勾勒主體的形狀,使其具有立體感。
2、頂燈為于拍攝物的左上方,燈上加裝一個6090cm柔光箱。作用在于使拍攝物均勻受光并且減弱由主光照明所投射出的陰影。
3、背景光位于拍攝物的右后方,燈上加裝了標準反光罩、擋光板和蜂巢。作用在于通過在標準反光罩上加裝擋光板和蜂巢來控制背景的照射面積及照度。
后期的重要性及常用方法 原理到使用,到注意事項,到出片。但是完了嗎?沒有, 其實還有一個關鍵是后期!很多人說后期都是覺得會調的亂七八糟,其實不是 后期的第一目的是 校正顏色 第二是修改瑕疵 最后才是調色 ,這個誤區是被影樓帶壞的,把顏色調的五顏六色。但是我可以負責的說 專業的商業攝影都需要后期,就是為了校正色偏,在昂貴的相機如果光線曝光不準都會偏色。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淘寶寶貝拍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