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說,電商布局游戲,這塊業務并不能從真正意義上算作是電商:你聽說過游戲廠商,你沒聽說過游戲電商吧。但是這個很簡單的事情現在竟然復雜化了,隨著淘寶、當當、京東紛紛布局游戲之后,國美、蘇寧易購也開始玩游戲了。
淘寶的布局:順勢而為
在眾多的電商中,淘寶的游戲布局是最早的。今年6月,淘寶就開設了游戲交易頻道。當時平臺一經推出,各方紛紛謾罵馬云說違背了其不做游戲的諾言。事實上,我們現在來看,馬云是打了個擦邊球:在各家的平臺中,唯獨淘寶沒有參與游戲的聯運或者自制,其只是提供了一個平臺而已。而從另一個角度考慮,馬云只是把淘寶已經存在的大量的游戲點卡和等級角色歸類而已,這也算不得上是做游戲。
事實上,大多數玩家都知道,在淘寶之前已經存在很多游戲交易平臺,這類平臺主要交易的對象不是點卡,而是角色裝備等等,然后在用戶的交易中收取一部分費用。這可以算是游戲領域的C2C了,而淘寶作為一個綜合的C2C平臺,不可能放過這塊市場,早晚都得做。
當當、京東,或為流量變現
如果說淘寶做游戲是因為其本身就存在大量的游戲相關交易,那么在今年九月份先后上馬的當當和京東則是為了流量變現而出招。京東作為B2C領域的老二,在劉強東大玩資本游戲的同時,其變現能力一度被外界質疑。眾所周知,游戲是離錢最近的互聯網領域。京東做游戲,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為變現,補貼家用。而當當,則明確表示,自己做的是“展示功能”——為其他游戲廠家賣廣告的。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和當當做游戲,很大程度上是不得已而為之————原因很簡單,游戲會影響整個平牌的形象,而同時其二者的注冊用戶和流量都很少,而京東做游戲還缺乏支付寶的支撐(要知道支付寶的市場份額在在線支付領域達六成,京東是無法使用支付寶的)。從這一點上說,京東與當當如果真不賺錢,那么顯然就是為了做面子工程,給投資人寬心罷了。
蘇寧易購:瞎起哄干啥?
這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京東的游戲屬于POP部門,當當的游戲屬于電子數字館,其都屬于公司的二級部門,而蘇寧易購則直接成立了主管游戲的部門。顯然,蘇寧易購把游戲作為了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但是問題在于蘇寧易購做游戲你本身流量不大,而且也不缺錢(蘇寧此前融資45億元),你做游戲是為何呢?
當然,我們也不排除蘇寧易購取代京東成為老二(那也得先把潛在的騰訊給搞定才行)的可能,但是這樣的布局未免也太早了吧,難道是為了甩開國美?好吧,它贏了。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電商布局游戲領域,這是玩哪門子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