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酷、小美和小賤,三只吐舌松鼠近幾年來已成為中國白領在節假日或閑暇時刻必備的吃食伙伴。
他們的父親,以休閑食品為核心的品牌電商 三只松鼠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三只松鼠 ”)掌舵人章燎源,外號“章三瘋”,一直被視為電商時代來臨垂直領域一個“宗師”級人物,隨著2012年之后眾多知名風投機構接棒助力,三年間章燎源旗下公司的業績復合增長率高達118.72%,是行業平均值增長率的兩倍之多。
盡管“三瘋”一直對外宣稱“ 三只松鼠 不差錢”,但無論是其本人進一步做大休閑食品王國的雄心,還是VC們適時兌現回報的需求,上市并巨額融資已不可避免。
可是,風投機構可見不得回報像耍太極,即便利潤可觀,也不及上市之后股權質押回籠資金來得痛快。畢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擅長“散打”的風投們推動 三只松鼠 登陸資本市場即成為順理成章之事。
在經過IDG資本、今日資本和峰瑞資本等知名風投四輪投資后,2015年9月, 三只松鼠 的估值便已達40億元。雖然不是獨角獸級別,但 三只松鼠 的IPO無疑引發諸多關注,并很可能成為類似品牌電商的標桿。
據悉, 三只松鼠 于近日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計劃與眾風投機構分享這場資本盛宴。據招股書披露, 三只松鼠 此次IPO計劃登陸創業板,擬發行的股票數量不低于4000萬股,此前公司總股本為36000萬股。擬募集資金總金額為14.35億元,分別用于全渠道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供應鏈體系升級項目、物流及分裝體系升級項目。
研發費用暴露行業門檻偏低
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消費方式日益呈現多元化、休閑化的特點,休閑食品已成為人們日常食品消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年產值近十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7%,在此大環境背景下, 三只松鼠 在風投機構的資本助力下自然如虎添翼。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 三只松鼠 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24億元、20.43億元和44.23億元,營收復合增長率高達118.72%。其中2015年以凈利潤897.39萬元實現扭虧為盈,而至2016年其凈利潤已增長至2.37億元。
不過,相對于“日進斗金”的經營現狀, 三只松鼠 的研發支出卻高老頭般吝嗇,報告期內分別為184.53萬元、682.22萬元和1184.34萬元,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僅為0.2%、0.33%和0.27%。而同期推廣費分別為4178.82萬元、8154.29萬元和1.24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53%、3.99%和2.81%;支付給平臺的傭金費用分別為3446.84萬元、7979.16萬元和1.36億元;快遞及物流費用分別為8507.73萬元、1.72億元、2.98億元。各項費用均超過研發方面的支出。
業內人士指出,研發占營收的比例過低凸顯了行業的門檻過低,同時帶來的則是產品的同質化。而資本的助力總能體現兩面性,在互聯網紅利消散的同時,催熟被投公司的過程越來越多的是通過各種優惠的“價格戰”來搶占市場份額,帶來的則是高昂的引流和物流成本,忽略了增強客戶黏性和體驗的根本—其實就是“好吃”二字,才能夠吸引“一人千次”的消費。
事實上,研發支出決定了產品研發創新的頻率,這才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基于松鼠們一夜走紅效應的放大,以相同方式分割市場已不再是秘密。在北京五環外的各大倉庫里,就隱藏著各種類似 三只松鼠 的貼牌休閑食品網店。只不過,它們的名字很可能叫三只小貓,哪怕四只鸚鵡。
平臺費用吞噬毛利率
目前,天貓商城、京東商城、天貓超市、京東自營和1號店是互聯網休閑食品的五大平臺。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 三只松鼠 來自前五大銷售平臺的總收入占其營收比重分別達到96.53%、94.34%和88.21%。其中,通過天貓商城實現的銷售收入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78.55%、75.72%和63.69%。而三年平均高達93.03%的收入來源于線上平臺,其對于互聯網平臺的過度依賴性,致使該公司在成本方面,平臺推廣費、平臺傭金、物流快遞費用(合稱平臺費用)居高不下的同時已成為剛性支出。
高昂的平臺費用支出,致使 三只松鼠 各項財務數據對比不占優。據招股書披露, 三只松鼠 2014年和2015年毛利率分別為24.15%和26.93%,而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值則為43.06%和43.69%。也就是說,名頭不小的松鼠們毛利率水平只是那些不那么時髦前輩的60%,究其原因,則是可比上市公司基本以線下銷售為主,而 三只松鼠 基本完全依靠線上銷售,雖然避免店下商鋪柜臺租賃的支出,但其大部分利潤仍給了提供端口和導流的平臺,以及用于低價吸引客戶的補貼及優惠。
三只松鼠 儼然已經意識到線下銷售所帶來的高回報。號稱以體驗為主的 三只松鼠 “2.5次元的投食店”已陸續開業,而募集資金用途中也將計劃在兩年建設期內開立100座城市的100家體驗店。
那么問題來了,隨著 三只松鼠 IP化的逐漸成熟、獨立APP運營的完善,勢必會影響其在五大銷售平臺的業績,進而增加其線下的營收。重心的轉移,又勢必影響 三只松鼠 在線上平臺的話語權和線上的市場份額,一旦出現平臺之間的競爭,站隊的問題則會令“三瘋”同志很頭痛。
千人一次消費?
據招股書顯示, 三只松鼠 的產品流程主要有四大部分:1。產品研發、預算;2。根據預算量尋找供應商進行采購;3。合作的加工廠完成產品生產;4。質檢后在五大平臺進行銷售。
可以看出, 三只松鼠 與其名字一樣,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而其披露的經營范圍更印證與大多休閑食品公司一樣,產品代工自己貼牌而已。
據公開信息顯示, 三只松鼠 的經營范圍是:“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分裝)、茶成品(分裝)、代用茶(分裝)、預包裝食品兼散裝食品批發、零售等”。其優勢在于品牌運營,各大主流IP劇集的廣告植入和打造動漫劇集《 三只松鼠 》共花費了近億元,打造品牌的同時自然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周邊產品的研發增強了客戶黏性。
可是眾多互聯網標簽的包圍下,產品品質卻難以保持統一。招股書顯示, 三只松鼠 在最大供應商處的采購量也僅占總量的6%,這表明其產品需要從眾多采購商處獲得,如此便很難保證口味統一,為其產品質量埋下隱患。
隱患隨之而來
此外,據該公司招股書顯示, 三只松鼠 截至目前共涉及14起消費者起訴案件,多為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違法廣告法等,整體索賠金超過200萬元。
其中金額最大的兩筆,分別為2016年7月29日柯云飛起訴 三只松鼠 ,原因則是其所購買的松鼠小賤香辣鹵藕保質期標注與食品安全標準不符。柯氏要求 三只松鼠 返還價款5.5萬元,同時賠償其價款十倍,總額高達55萬元。
2016年12月31日,樸金子以其所購買的松鼠小美金駿眉紅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為由,起訴 三只松鼠 ,要求 三只松鼠 退還貨款8.9萬元同時支付賠償89萬元。
雖然上述案件均處于處理階段,可是,如果消費者都以此激進方法來維護權利,只怕小松鼠會好漢難敵四手。
與此同時,行政處罰也是食品企業必過一關。2014年5月15日,因 三只松鼠 的產品休閑食品香脆花生米、頂尖送禮配置堅果特產禮盒標注原價不實,被蕪湖市發改委(物價局)處以5萬元的行政罰款;2016年5月, 三只松鼠 還因在食品中添加藥品蓮子芯、用非食品原料玫瑰果生產食品等,被蕪湖市食藥監部門處以5.63萬元的行政罰款。
他們的父親,以休閑食品為核心的品牌電商 三只松鼠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三只松鼠 ”)掌舵人章燎源,外號“章三瘋”,一直被視為電商時代來臨垂直領域一個“宗師”級人物,隨著2012年之后眾多知名風投機構接棒助力,三年間章燎源旗下公司的業績復合增長率高達118.72%,是行業平均值增長率的兩倍之多。
盡管“三瘋”一直對外宣稱“ 三只松鼠 不差錢”,但無論是其本人進一步做大休閑食品王國的雄心,還是VC們適時兌現回報的需求,上市并巨額融資已不可避免。
可是,風投機構可見不得回報像耍太極,即便利潤可觀,也不及上市之后股權質押回籠資金來得痛快。畢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擅長“散打”的風投們推動 三只松鼠 登陸資本市場即成為順理成章之事。
在經過IDG資本、今日資本和峰瑞資本等知名風投四輪投資后,2015年9月, 三只松鼠 的估值便已達40億元。雖然不是獨角獸級別,但 三只松鼠 的IPO無疑引發諸多關注,并很可能成為類似品牌電商的標桿。
據悉, 三只松鼠 于近日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計劃與眾風投機構分享這場資本盛宴。據招股書披露, 三只松鼠 此次IPO計劃登陸創業板,擬發行的股票數量不低于4000萬股,此前公司總股本為36000萬股。擬募集資金總金額為14.35億元,分別用于全渠道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供應鏈體系升級項目、物流及分裝體系升級項目。
研發費用暴露行業門檻偏低
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消費方式日益呈現多元化、休閑化的特點,休閑食品已成為人們日常食品消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年產值近十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7%,在此大環境背景下, 三只松鼠 在風投機構的資本助力下自然如虎添翼。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 三只松鼠 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24億元、20.43億元和44.23億元,營收復合增長率高達118.72%。其中2015年以凈利潤897.39萬元實現扭虧為盈,而至2016年其凈利潤已增長至2.37億元。
不過,相對于“日進斗金”的經營現狀, 三只松鼠 的研發支出卻高老頭般吝嗇,報告期內分別為184.53萬元、682.22萬元和1184.34萬元,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僅為0.2%、0.33%和0.27%。而同期推廣費分別為4178.82萬元、8154.29萬元和1.24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53%、3.99%和2.81%;支付給平臺的傭金費用分別為3446.84萬元、7979.16萬元和1.36億元;快遞及物流費用分別為8507.73萬元、1.72億元、2.98億元。各項費用均超過研發方面的支出。
業內人士指出,研發占營收的比例過低凸顯了行業的門檻過低,同時帶來的則是產品的同質化。而資本的助力總能體現兩面性,在互聯網紅利消散的同時,催熟被投公司的過程越來越多的是通過各種優惠的“價格戰”來搶占市場份額,帶來的則是高昂的引流和物流成本,忽略了增強客戶黏性和體驗的根本—其實就是“好吃”二字,才能夠吸引“一人千次”的消費。
事實上,研發支出決定了產品研發創新的頻率,這才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基于松鼠們一夜走紅效應的放大,以相同方式分割市場已不再是秘密。在北京五環外的各大倉庫里,就隱藏著各種類似 三只松鼠 的貼牌休閑食品網店。只不過,它們的名字很可能叫三只小貓,哪怕四只鸚鵡。
平臺費用吞噬毛利率
目前,天貓商城、京東商城、天貓超市、京東自營和1號店是互聯網休閑食品的五大平臺。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 三只松鼠 來自前五大銷售平臺的總收入占其營收比重分別達到96.53%、94.34%和88.21%。其中,通過天貓商城實現的銷售收入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78.55%、75.72%和63.69%。而三年平均高達93.03%的收入來源于線上平臺,其對于互聯網平臺的過度依賴性,致使該公司在成本方面,平臺推廣費、平臺傭金、物流快遞費用(合稱平臺費用)居高不下的同時已成為剛性支出。
高昂的平臺費用支出,致使 三只松鼠 各項財務數據對比不占優。據招股書披露, 三只松鼠 2014年和2015年毛利率分別為24.15%和26.93%,而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值則為43.06%和43.69%。也就是說,名頭不小的松鼠們毛利率水平只是那些不那么時髦前輩的60%,究其原因,則是可比上市公司基本以線下銷售為主,而 三只松鼠 基本完全依靠線上銷售,雖然避免店下商鋪柜臺租賃的支出,但其大部分利潤仍給了提供端口和導流的平臺,以及用于低價吸引客戶的補貼及優惠。
三只松鼠 儼然已經意識到線下銷售所帶來的高回報。號稱以體驗為主的 三只松鼠 “2.5次元的投食店”已陸續開業,而募集資金用途中也將計劃在兩年建設期內開立100座城市的100家體驗店。
那么問題來了,隨著 三只松鼠 IP化的逐漸成熟、獨立APP運營的完善,勢必會影響其在五大銷售平臺的業績,進而增加其線下的營收。重心的轉移,又勢必影響 三只松鼠 在線上平臺的話語權和線上的市場份額,一旦出現平臺之間的競爭,站隊的問題則會令“三瘋”同志很頭痛。
千人一次消費?
據招股書顯示, 三只松鼠 的產品流程主要有四大部分:1。產品研發、預算;2。根據預算量尋找供應商進行采購;3。合作的加工廠完成產品生產;4。質檢后在五大平臺進行銷售。
可以看出, 三只松鼠 與其名字一樣,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而其披露的經營范圍更印證與大多休閑食品公司一樣,產品代工自己貼牌而已。
據公開信息顯示, 三只松鼠 的經營范圍是:“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分裝)、茶成品(分裝)、代用茶(分裝)、預包裝食品兼散裝食品批發、零售等”。其優勢在于品牌運營,各大主流IP劇集的廣告植入和打造動漫劇集《 三只松鼠 》共花費了近億元,打造品牌的同時自然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周邊產品的研發增強了客戶黏性。
可是眾多互聯網標簽的包圍下,產品品質卻難以保持統一。招股書顯示, 三只松鼠 在最大供應商處的采購量也僅占總量的6%,這表明其產品需要從眾多采購商處獲得,如此便很難保證口味統一,為其產品質量埋下隱患。
隱患隨之而來
此外,據該公司招股書顯示, 三只松鼠 截至目前共涉及14起消費者起訴案件,多為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違法廣告法等,整體索賠金超過200萬元。
其中金額最大的兩筆,分別為2016年7月29日柯云飛起訴 三只松鼠 ,原因則是其所購買的松鼠小賤香辣鹵藕保質期標注與食品安全標準不符。柯氏要求 三只松鼠 返還價款5.5萬元,同時賠償其價款十倍,總額高達55萬元。
2016年12月31日,樸金子以其所購買的松鼠小美金駿眉紅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為由,起訴 三只松鼠 ,要求 三只松鼠 退還貨款8.9萬元同時支付賠償89萬元。
雖然上述案件均處于處理階段,可是,如果消費者都以此激進方法來維護權利,只怕小松鼠會好漢難敵四手。
與此同時,行政處罰也是食品企業必過一關。2014年5月15日,因 三只松鼠 的產品休閑食品香脆花生米、頂尖送禮配置堅果特產禮盒標注原價不實,被蕪湖市發改委(物價局)處以5萬元的行政罰款;2016年5月, 三只松鼠 還因在食品中添加藥品蓮子芯、用非食品原料玫瑰果生產食品等,被蕪湖市食藥監部門處以5.63萬元的行政罰款。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三只松鼠終要上市 然而毛利率只及同業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