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責“老百姓2元超市連鎖機構”以次充好,致使投資打水漂
“從報刊、雜志、網絡到電視、廣播”的“立體宣傳推廣”,“全場一律2元,超低價供貨,利潤翻番”,“可退換貨,創業無風險”……一家名為“老百姓2元超市”的相關信息吸引了全國各地眾多投資者紛紛加盟,卻沒想到經營狀況與預期大相徑庭。昨日,一些投資者給本報打來電話,皆稱自己“受騙”。記者經調查,發現這個“2元加盟店”有不少疑點。
加盟商 :損失慘重準備維權
樣品不錯 實貨卻“無法賣”
投資者甲女士是四川人,30歲左右。據甲女士講,兩個月前,她在某知名雜志上看到“老百姓2元超市”的招商廣告。數日后,甲女士來到位于朝陽區的該公司總部。“總部在一座高層辦公樓內,里面設有一間示范展廳,貨架上陳列的小商品制作精美,品種齊全。”甲女士說,一名公司人員帶領她參觀,并詳細講解各類商品信息。“所有商品按二至五折進價,單件價格普遍幾毛錢,最貴的貨也只有1元。我當場簽訂了加盟合同,并支付了首批貨款1萬多元。”
“當我回到四川,租了店面開始裝修,準備開業時,物流公司送到的貨品卻讓我大跌眼鏡。”甲女士說,到手的貨品與自己在總部展廳看到的樣品完全不一致。“都是一些滯銷貨、庫底貨,外觀破舊,質量殘次。”隨貨來的還有貨品價目單,“便宜的單價1元多,超過2元甚至3元的也有,根本不是他們原來承諾的進價。”甲女士表示:“這樣的價格甚至高于其當地的市場價,根本賣不出去!”
甲女士想起在合同中,公司承諾無償將這些貨品更換。當她撥打公司的售后電話時,工作人員卻一拖再拖。“現在我只能把貨按全場1元的價格出售。”據甲女士統計,自己支付的品牌使用費、進貨款、店面房租、裝修費用等款項合計6萬余元。
“受害者”建立QQ群要維權
之后,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在河北、河南、吉林等地均有自稱“老百姓2元超市的受害者”,他們講述自己加盟的經歷與甲女士毫無二致。講述者列出的損失數目從2萬余元至10萬余元不等,目前他們已經建立了兩個QQ群,稱準備“集體維權”。
記者暗訪:公司多處讓人生疑
疑點1:不招北京 加盟商
根據講者提供的信息,記者來到了該公司總部。走到前臺,工作人員要求記者先登記,登記內容包括姓名、電話、開店地點等信息,另外還要注明“在哪個媒體注意到我公司的宣傳信息”。登記之后,一位自稱業務經理的女子熱情熟練地介紹公司相關信息。“目前全國各地加盟店已經有180余家,推廣迅速。”她還列出了許多加盟的優惠政策,但強調“不招北京的 加盟商 ”,原因是“店面租金貴,成本高,要替 加盟商 的利潤著想”。
疑點2:樣品不許拍照拿走
之后,該女子還帶領記者參觀了展廳。記者注意到,現場有近十名來賓也在參觀。貨架上,各類生活用品、飾品、文具等應有盡有,但價格低廉。據業務經理口頭介紹,所有貨品都由公司自行研制生產。記者請求帶回個別樣品、為樣品拍照,均遭現場人員拒絕。
記者還提出尋求其他成功加盟者的聯系方式,對方以“不便透露隱私信息”為由未予提供。
疑點3:售后服務電話隨意掛斷
記者在“老百姓2元超市連鎖機構”網站上看到,該公司名稱為“一九零七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經查詢,其已在北京工商部門注冊。隨后,記者撥通了該公司的咨詢及售后服務電話,反映其貨品質量問題,但聽到記者提問后,對方皆沒有做出任何回答,便立刻掛斷電話。
律師支招
注意保存證據 搜集相關資料
對于受害者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記者咨詢了誠輝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律師稱,他們也接手過很多類似的事務。“受害者在維權過程中遇到的普遍困難就是舉證不足。商家總是給出口頭承諾迷惑投資者,或者模糊合同中的條款。許多投資者法律觀念不強,放松警惕,利益受到侵害以后往往拿不出實證支撐。”律師借此提醒廣大投資者,投資前要慎重,注意保存證據。如果發現利益受損,要采取事后補救的方法,“比如在交涉過程中搜集相關資料,為繼續維權做好準備。”
“從報刊、雜志、網絡到電視、廣播”的“立體宣傳推廣”,“全場一律2元,超低價供貨,利潤翻番”,“可退換貨,創業無風險”……一家名為“老百姓2元超市”的相關信息吸引了全國各地眾多投資者紛紛加盟,卻沒想到經營狀況與預期大相徑庭。昨日,一些投資者給本報打來電話,皆稱自己“受騙”。記者經調查,發現這個“2元加盟店”有不少疑點。
加盟商 :損失慘重準備維權
樣品不錯 實貨卻“無法賣”
投資者甲女士是四川人,30歲左右。據甲女士講,兩個月前,她在某知名雜志上看到“老百姓2元超市”的招商廣告。數日后,甲女士來到位于朝陽區的該公司總部。“總部在一座高層辦公樓內,里面設有一間示范展廳,貨架上陳列的小商品制作精美,品種齊全。”甲女士說,一名公司人員帶領她參觀,并詳細講解各類商品信息。“所有商品按二至五折進價,單件價格普遍幾毛錢,最貴的貨也只有1元。我當場簽訂了加盟合同,并支付了首批貨款1萬多元。”
“當我回到四川,租了店面開始裝修,準備開業時,物流公司送到的貨品卻讓我大跌眼鏡。”甲女士說,到手的貨品與自己在總部展廳看到的樣品完全不一致。“都是一些滯銷貨、庫底貨,外觀破舊,質量殘次。”隨貨來的還有貨品價目單,“便宜的單價1元多,超過2元甚至3元的也有,根本不是他們原來承諾的進價。”甲女士表示:“這樣的價格甚至高于其當地的市場價,根本賣不出去!”
甲女士想起在合同中,公司承諾無償將這些貨品更換。當她撥打公司的售后電話時,工作人員卻一拖再拖。“現在我只能把貨按全場1元的價格出售。”據甲女士統計,自己支付的品牌使用費、進貨款、店面房租、裝修費用等款項合計6萬余元。
“受害者”建立QQ群要維權
之后,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在河北、河南、吉林等地均有自稱“老百姓2元超市的受害者”,他們講述自己加盟的經歷與甲女士毫無二致。講述者列出的損失數目從2萬余元至10萬余元不等,目前他們已經建立了兩個QQ群,稱準備“集體維權”。
記者暗訪:公司多處讓人生疑
疑點1:不招北京 加盟商
根據講者提供的信息,記者來到了該公司總部。走到前臺,工作人員要求記者先登記,登記內容包括姓名、電話、開店地點等信息,另外還要注明“在哪個媒體注意到我公司的宣傳信息”。登記之后,一位自稱業務經理的女子熱情熟練地介紹公司相關信息。“目前全國各地加盟店已經有180余家,推廣迅速。”她還列出了許多加盟的優惠政策,但強調“不招北京的 加盟商 ”,原因是“店面租金貴,成本高,要替 加盟商 的利潤著想”。
疑點2:樣品不許拍照拿走
之后,該女子還帶領記者參觀了展廳。記者注意到,現場有近十名來賓也在參觀。貨架上,各類生活用品、飾品、文具等應有盡有,但價格低廉。據業務經理口頭介紹,所有貨品都由公司自行研制生產。記者請求帶回個別樣品、為樣品拍照,均遭現場人員拒絕。
記者還提出尋求其他成功加盟者的聯系方式,對方以“不便透露隱私信息”為由未予提供。
疑點3:售后服務電話隨意掛斷
記者在“老百姓2元超市連鎖機構”網站上看到,該公司名稱為“一九零七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經查詢,其已在北京工商部門注冊。隨后,記者撥通了該公司的咨詢及售后服務電話,反映其貨品質量問題,但聽到記者提問后,對方皆沒有做出任何回答,便立刻掛斷電話。
律師支招
注意保存證據 搜集相關資料
對于受害者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記者咨詢了誠輝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律師稱,他們也接手過很多類似的事務。“受害者在維權過程中遇到的普遍困難就是舉證不足。商家總是給出口頭承諾迷惑投資者,或者模糊合同中的條款。許多投資者法律觀念不強,放松警惕,利益受到侵害以后往往拿不出實證支撐。”律師借此提醒廣大投資者,投資前要慎重,注意保存證據。如果發現利益受損,要采取事后補救的方法,“比如在交涉過程中搜集相關資料,為繼續維權做好準備。”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低價超市加盟商齊喊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