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競爭的加劇和成本的上升,連鎖 藥店 紛紛引入非藥品類的經營項目,打造商品多元化。連鎖 藥店 的“便利店模式”究竟會走向何處?
2000年被認為是連鎖 藥店 快速發展的開端,而10年后的今天,連鎖 藥店 的主管單位由衛生部換成了商務部。與之相對應,連鎖 藥店 的收入結構中,包括保健品甚至日用品在內的非藥品類貢獻越來越大。連鎖 藥店 的“便利店模式”究竟緣何而起,又意欲何為?
2000年,《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等政策相繼實施,跨省市開辦連鎖 藥店 的限制被首次取消,41家企業在當年就獲得跨省連鎖試點資格。次年,中國零售 藥店 的數量增長超過70%,從7萬家猛增至12萬家。由于普遍預期日后的政策還將進一步鼓勵連鎖 藥店 的發展,一時間大量連鎖 藥店 涌入市場。截至2009年,全國零售 藥店 總量達到35.5萬家。
吸引眾多民營、國有資本進入這一領域的另一個原因在于,2005年以前, 藥店 的毛利率十分豐厚,高達20.4%,成為連鎖業態中毛利率最高的。發展至今,一批行業領頭羊相繼成型,通過各種方式完成了“圈地運動”。布局全國的有海王星辰、重慶和平藥房等,而遼寧成大方圓等地方龍頭也業已成型,部分連鎖 藥店 已經初具規模。
萬民大藥房、同濟堂等 藥店 通過連鎖加盟的方式吸收民間資本,從而實現迅速擴張。海王星辰則率先完成了資本市場的融資,借力收購其他連鎖 藥店 ,如東莞匯仁堂、寧波新世紀醫藥有限公司等得以進入門檻較高的異地市場。此外,已經獲得風投注資、并計劃上市的連鎖 藥店 也不在少數。
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經歷多年的發展,在市場擴容的同時,連鎖 藥店 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有些店鋪之間相距不過三五米。除了“同行”之間,競爭還來自于社區衛生機構—由于享受國家財政補貼,社區衛生機構通過實行零差率售藥,吸引了一大批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2010年1月1日安徽省實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零差率試點,百姓緣零售連鎖公司在頭3個月的銷售就下降了21%。
基于此,一部分連鎖 藥店 把下一步發展的重點轉移到了二三線城市。根據《中國 藥店 》對2009年熱點投資區域的調查,26.47%的參與者依然看好中心城市,但是超過85%的參與者選擇向二三級市場進軍,其中,一半的人選擇縣級市場,35.29%的人甚至認為在鄉鎮市場會大有作為。不過,廣袤的農村市場,卻只有10.29%的被調查者看好。
另外,日益上漲的勞動力、房租成本同樣也給連鎖 藥店 帶來了巨大的負擔。連鎖 藥店 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藥劑師等專業人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部分的連鎖 藥店 早先通過大量發展門店追求規模經濟,大部分并無自有物業,因此,在租金日益上漲的當下,連鎖 藥店 的利潤空間勢必受到大幅擠壓。
探索多元化經營模式
雖然連鎖規模化、產權多元化、人才現代化、管理手段電子化讓連鎖 藥店 的采購成本和物流成本有所下降,一些連鎖 藥店 甚至開始整合上游制藥廠商以降低成本,2009年海王星辰的自有品牌產品雖然只在收入中占比29%,但其所貢獻的毛利潤高達43.3%。然而,激烈的競爭仍然讓連鎖 藥店 不得不尋找更多贏利點,多元化經營已經是藥品零售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在對連鎖 藥店 的調查結果中顯示,只有7.35%的參與者反映所在的企業未經營非藥品,多達57.35%的 藥店 定位在社區便利店。
連鎖 藥店 尋找的新贏利點大部分都是與之相近的健康相關業務。《中國 藥店 》所做的調查中,在回答哪幾類是非藥品(不包括中藥類)重點經營品類時,保健食品與功能食品成為最重要的部分,獲選比例高達82.35%,其次則是中藥飲片與顆粒劑(55.88%),排在三至七位的依次是成人用品與計生用品(47.06%),參茸、蟲草、燕窩等高檔滋補品(44.12%),康復設備與家用醫療設備(38.24%),普通個人護理品、日化用品(35.29%),藥妝等功能性個人護理品(32.35%)。其中,營養品的利潤率甚至高于OTC(非處方藥),為連鎖 藥店 提供了可觀的利潤空間。
不少連鎖 藥店 更借助渠道優勢,開發外延更廣的業務。它們通過數量眾多的網點,出售大米、食用油等商品,并且推出一定折扣,與藥品搭配銷售,一方面增加會員人數,另一方面擴大銷售額。這些商品一般放在入口處不遠的柜臺,便于客戶發現以及選購。但是面包等即時食品由于保質期短,難以在連鎖 藥店 里大規模經營,所以這類商品很少進入連鎖 藥店 。
不光是日用品,海王星辰甚至還為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渠道,以較小的投入換取第三方支付平臺帶來的額外收入,并借以提高人流量,增加潛在客戶。僅一年時間,超過60%的海王星辰門店就安裝了信付通的終端。
而國外連鎖 藥店 的銷售門類現狀也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意義:根據日本連鎖 藥店 協會(JACDS)的調查數據,2006年度日本全國的現代 藥店 (Drug Store)的銷售額中醫藥品約占30.3%、日用品和家庭雜貨為22.7%、化妝品為24.9%、一般食品及其他約占22.1%。
風險與機會并存
連鎖 藥店 努力追求經營多元化的同時,便利店也致力于“兼容并蓄”,屈臣氏等成熟的連鎖便利店不僅設有藥品專柜,而且還配備了藥劑師。根據日本的經驗,一旦便利店開始經營大眾藥品,連鎖 藥店 又多了有力的競爭對手。便利店在網點優勢方面絲毫不弱于連鎖 藥店 ,且便利店基本上都是24小時營業,在營業時間上相對占優,當然,便利店提供的藥品數量相對較少。不過,整體而言,便利店加入競爭以后,有望促進連鎖 藥店 行業的良性競爭,提高行業的服務水平。
連鎖 藥店 的另一個風險在于,地方政府對其進入非醫藥物品行業相繼出臺了有關政策。廈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印發的《廈門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 藥店 審定辦法》中,禁止醫保店銷售化妝品、日用品、保健品或其他非醫藥物品。萬民大藥房也面臨類似的困局,其從山西省醫保中心處了解到,山西省內醫保店不得銷售日化品種。這對當地尋求多元化經營路線的醫保店造成不小的沖擊。要么放棄多元化經營,要么舍棄醫保這個巨大的市場,部分連鎖 藥店 經營因此陷入兩難的選擇。
2000年被認為是連鎖 藥店 快速發展的開端,而10年后的今天,連鎖 藥店 的主管單位由衛生部換成了商務部。與之相對應,連鎖 藥店 的收入結構中,包括保健品甚至日用品在內的非藥品類貢獻越來越大。連鎖 藥店 的“便利店模式”究竟緣何而起,又意欲何為?
2000年,《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等政策相繼實施,跨省市開辦連鎖 藥店 的限制被首次取消,41家企業在當年就獲得跨省連鎖試點資格。次年,中國零售 藥店 的數量增長超過70%,從7萬家猛增至12萬家。由于普遍預期日后的政策還將進一步鼓勵連鎖 藥店 的發展,一時間大量連鎖 藥店 涌入市場。截至2009年,全國零售 藥店 總量達到35.5萬家。
吸引眾多民營、國有資本進入這一領域的另一個原因在于,2005年以前, 藥店 的毛利率十分豐厚,高達20.4%,成為連鎖業態中毛利率最高的。發展至今,一批行業領頭羊相繼成型,通過各種方式完成了“圈地運動”。布局全國的有海王星辰、重慶和平藥房等,而遼寧成大方圓等地方龍頭也業已成型,部分連鎖 藥店 已經初具規模。
萬民大藥房、同濟堂等 藥店 通過連鎖加盟的方式吸收民間資本,從而實現迅速擴張。海王星辰則率先完成了資本市場的融資,借力收購其他連鎖 藥店 ,如東莞匯仁堂、寧波新世紀醫藥有限公司等得以進入門檻較高的異地市場。此外,已經獲得風投注資、并計劃上市的連鎖 藥店 也不在少數。
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經歷多年的發展,在市場擴容的同時,連鎖 藥店 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有些店鋪之間相距不過三五米。除了“同行”之間,競爭還來自于社區衛生機構—由于享受國家財政補貼,社區衛生機構通過實行零差率售藥,吸引了一大批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2010年1月1日安徽省實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零差率試點,百姓緣零售連鎖公司在頭3個月的銷售就下降了21%。
基于此,一部分連鎖 藥店 把下一步發展的重點轉移到了二三線城市。根據《中國 藥店 》對2009年熱點投資區域的調查,26.47%的參與者依然看好中心城市,但是超過85%的參與者選擇向二三級市場進軍,其中,一半的人選擇縣級市場,35.29%的人甚至認為在鄉鎮市場會大有作為。不過,廣袤的農村市場,卻只有10.29%的被調查者看好。
另外,日益上漲的勞動力、房租成本同樣也給連鎖 藥店 帶來了巨大的負擔。連鎖 藥店 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藥劑師等專業人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部分的連鎖 藥店 早先通過大量發展門店追求規模經濟,大部分并無自有物業,因此,在租金日益上漲的當下,連鎖 藥店 的利潤空間勢必受到大幅擠壓。
探索多元化經營模式
雖然連鎖規模化、產權多元化、人才現代化、管理手段電子化讓連鎖 藥店 的采購成本和物流成本有所下降,一些連鎖 藥店 甚至開始整合上游制藥廠商以降低成本,2009年海王星辰的自有品牌產品雖然只在收入中占比29%,但其所貢獻的毛利潤高達43.3%。然而,激烈的競爭仍然讓連鎖 藥店 不得不尋找更多贏利點,多元化經營已經是藥品零售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在對連鎖 藥店 的調查結果中顯示,只有7.35%的參與者反映所在的企業未經營非藥品,多達57.35%的 藥店 定位在社區便利店。
連鎖 藥店 尋找的新贏利點大部分都是與之相近的健康相關業務。《中國 藥店 》所做的調查中,在回答哪幾類是非藥品(不包括中藥類)重點經營品類時,保健食品與功能食品成為最重要的部分,獲選比例高達82.35%,其次則是中藥飲片與顆粒劑(55.88%),排在三至七位的依次是成人用品與計生用品(47.06%),參茸、蟲草、燕窩等高檔滋補品(44.12%),康復設備與家用醫療設備(38.24%),普通個人護理品、日化用品(35.29%),藥妝等功能性個人護理品(32.35%)。其中,營養品的利潤率甚至高于OTC(非處方藥),為連鎖 藥店 提供了可觀的利潤空間。
不少連鎖 藥店 更借助渠道優勢,開發外延更廣的業務。它們通過數量眾多的網點,出售大米、食用油等商品,并且推出一定折扣,與藥品搭配銷售,一方面增加會員人數,另一方面擴大銷售額。這些商品一般放在入口處不遠的柜臺,便于客戶發現以及選購。但是面包等即時食品由于保質期短,難以在連鎖 藥店 里大規模經營,所以這類商品很少進入連鎖 藥店 。
不光是日用品,海王星辰甚至還為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渠道,以較小的投入換取第三方支付平臺帶來的額外收入,并借以提高人流量,增加潛在客戶。僅一年時間,超過60%的海王星辰門店就安裝了信付通的終端。
而國外連鎖 藥店 的銷售門類現狀也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意義:根據日本連鎖 藥店 協會(JACDS)的調查數據,2006年度日本全國的現代 藥店 (Drug Store)的銷售額中醫藥品約占30.3%、日用品和家庭雜貨為22.7%、化妝品為24.9%、一般食品及其他約占22.1%。
風險與機會并存
連鎖 藥店 努力追求經營多元化的同時,便利店也致力于“兼容并蓄”,屈臣氏等成熟的連鎖便利店不僅設有藥品專柜,而且還配備了藥劑師。根據日本的經驗,一旦便利店開始經營大眾藥品,連鎖 藥店 又多了有力的競爭對手。便利店在網點優勢方面絲毫不弱于連鎖 藥店 ,且便利店基本上都是24小時營業,在營業時間上相對占優,當然,便利店提供的藥品數量相對較少。不過,整體而言,便利店加入競爭以后,有望促進連鎖 藥店 行業的良性競爭,提高行業的服務水平。
連鎖 藥店 的另一個風險在于,地方政府對其進入非醫藥物品行業相繼出臺了有關政策。廈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印發的《廈門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 藥店 審定辦法》中,禁止醫保店銷售化妝品、日用品、保健品或其他非醫藥物品。萬民大藥房也面臨類似的困局,其從山西省醫保中心處了解到,山西省內醫保店不得銷售日化品種。這對當地尋求多元化經營路線的醫保店造成不小的沖擊。要么放棄多元化經營,要么舍棄醫保這個巨大的市場,部分連鎖 藥店 經營因此陷入兩難的選擇。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連鎖藥店便利店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