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的中國零售市場可謂硝煙彌漫,外資企業頻頻殺入中國市場,雖然給傳統的中國零售業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經驗及運營技術,也激發了一些本土零售業的發展,比如:步步高、新一佳、人人樂等連鎖超市,但在本土做得優秀的超市畢竟占少數,事實上大部分的 民營超市 還是面臨更多競爭搏殺,不得不面對一次次的生死抉則。
制約 民營超市 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超市168網通過對全國100家 民營超市 的現狀觀察,發現有幾大因素最應該引起我們 民營超市 的注意,筆者總結了《關系 民營超市 發展的五大因素》一文,主要是通過一些民企現狀,增強警戒,提高我們經營中的一些認識,希望本土超市都能慢慢做大做強。
服務因素
筆者曾去一家武漢市本土超市購買文具,結果在收銀臺結算時,發現商品掃描價格與價簽上不符,無奈,重回賣場區域核實,結果發現是營業員介紹商品時報錯價,而且商品也放錯了位置。營業員并沒有因自己的工作失誤而向筆者道歉,反而理直氣壯的質問筆者:“全文體區一共有幾百多種商品,我們怎么能記得住呢?錯了可以換另一種呀”。筆者只能搖首無言,徑直走向客服臺退貨,試問這樣的服務,怎么能不讓消費者吐血。
超市,永恒的就是服務,可以把“顧客就是上帝”當作廢話,但事實上,顧客就是超市的衣食父母,很多 民營超市 存在這種服務差的現象,只有其名,不見其實。一個超市服務質量與超市管理是息息相關的,服務不好內部員工,就等于服務不好衣食父母,所以要加強員工服務意識培訓,加強人員激勵,沒有抱怨,沒有消極怠慢的環境,員工才會以飽滿的熱情去服務顧客,建立顧客的忠誠度。
運營因素
超市168曾接過河南某 民營超市 的門店整改項目,實地考察時是冬季,卻見其賣場有十幾米長的飲料促銷墻,光1元錢的純凈水就幾個品牌,而礦物水、蒸餾水等商品卻不見蹤影。洗化區的貨架大部分被寶潔系列占滿,要知道寶潔屬于低毛利商品。而且該超市當時營采并未分離,管理人員既買又賣,難免出現商業腐敗與專業度缺失。該超市為三層結構,一二層超市,三層對外出租,更恐怖的是出租層竟然是家大眾服裝經營店,而超市內部也在經營大眾服裝。這樣的經營方式是絕對會影響超市的發展的。
商品是零售的根本,管理者必須明白品類管理,商品組合及價格帶管理,冬季將飲料占大排面促銷,可見就不是明智的選擇。在家樂福,總會看到飄柔旁邊陳列飄影,很多知名非食或食品旁邊都有標有“家樂福”字樣的自有品牌,原因就在于這些二線高毛利商品可以借光低毛利“明星”商品,促進銷售。其次在管理中,營運部和采購部最好分開,相互制衡,杜絕腐敗,細化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對于商業組合方面,降低租金壓力,提高單位面積效益是一個好方法,但要注意外賣商品不要與超市內賣商品相沖突,上面案例中,外租的樓層就與超市內部發生了商品的沖突,大家都經營大眾服裝,自相競爭,必然影響銷售。既使要引進服裝,上面的案例中也要引進品牌服飾,與超市內部錯位經營,這樣才能相互補充,達到雙贏。
所以說, 民營超市 還要多借鑒成功超市經驗,貴在執行,打造專家管理團隊,讓 民營超市 走向專業化,正規化。
成本因素
筆者經常看到很多 民營超市 中,三三兩兩的營業員扎堆聊天,一堆一堆分布在賣場上,看起來比正在購物的顧客數量還多,未免有些“壯觀”;店長、主管都有獨立的辦公室,悠悠的坐著老板椅等著員工來匯報情況,要不就是在電腦旁查詢所謂的報表;豁亮的辦公區在正午太陽直射的情況下,還開著數盞照明燈……
眾所周知,超市行業現在屬于低利行業,在這么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加強成本控制。物價上漲的同時,勞動力也在上漲,人員成本也應該加強控制,在沃爾瑪,除了人事部和電腦部有個辦公室外,所有管理人員包括店長都沒有獨立的辦公室,賣場就是他們辦公的地方,所以在沃爾瑪的賣場,會經常看到店長同員工一起滿頭大汗的推購物車,一個課每個排班只有兩三個員工值班,他們要完成補貨,陳列,做計劃,促銷等工作,他們說,只有自己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才能完成這些工作量,因為負責區域中只有你一個人,如果偷懶,缺貨馬上出現。一個超市的運營,除了涉及人員成本,還涉及到很多辦公物品,硬件設施,能源等等很多的成本,合理的加以控制和預算,做到該省則省,該花就花。
數據因素
筆者曾跟一家 民營超市 買手聊天,了解到該超市所裝的軟件系統,只是為了統計一天的銷售額,買手下單購貨都是去賣場走一圈,看到貨架上沒貨了,就電話供應商送貨,做促銷活動前,也未曾參考過任何歷史數據,只憑印象選擇商品。沒有做歷史數據分析,不了解實際的毛利情況,可想而知,該超市的人員業績考核機制也會因此“霧里看花”失真嚴重了。
當代是信息化社會,各行各業都離不開數據分析工作,只有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利用科技手段加以輔助,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進行下去。數據分析是很多零售企業的薄弱環節,對數據分析的不重視,就等于對預算的不重視,對員工績效考核的不公平,小的方面會影響毛利銷售統計,大的方面會牽連整個超市的發展決策,沒有真實數據為依據的企業,不會走得太遠。只有時時刻刻強調用數據說話,才能夠真正作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競爭因素
筆者曾看過一些 民營超市 的促銷方案,大部分以買贈為主題,有些企業根本不做書面的方案,憑感覺的去選擇商品促銷,活動做得毫無新意,賣場搞得冷冷清清。而對面的外資超市,大打“生鮮節”,“飲料節”等等很多旗號,大張旗鼓,吸盡消費者眼球,生意紅紅火火;經常發現道路兩邊的超市為了搶生意,發生價格惡性競爭,你的純凈水9毛,我的就賣8毛,長此以往,兩敗俱傷;派出人員進行市調的周期很少,一般一兩個月才市調一次,經常不了解競爭店商品物價信息,還何談競爭?
但凡成功的零售企業都是有很強的競爭意識,重視價格調查和促銷。零售促銷現在已進入商家造節時代,重大節慶日當然少不了促銷活動,沒有節也要造了五花八門的節來,如:“啤酒節”、“家電節”、“踏青節”……有創意新穎的促銷活動,加之合理的預算評估,才會戰勝對手,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再者,競爭也并非就是“針尖對麥芒”,錯位經營,本質上也是一種競爭形式,與競爭對手惡性價格競爭只是硬碰硬,沒有好的結果。物價上漲讓消費者更加理性,市調工作不容忽視,只有隨時了解競爭對手的動態,消費人群取向,才能永遠走在競爭對手的前面。
相信,排除制約 民營超市 發展的這些因素,結合當地消費特色,不斷嘗試創新,開闊思想,我們本土的 民營超市 也會走出一片屬于自己的藍天。
本文作者:超市168網小墨魚 轉載請注明出處:超市168網
制約 民營超市 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超市168網通過對全國100家 民營超市 的現狀觀察,發現有幾大因素最應該引起我們 民營超市 的注意,筆者總結了《關系 民營超市 發展的五大因素》一文,主要是通過一些民企現狀,增強警戒,提高我們經營中的一些認識,希望本土超市都能慢慢做大做強。
服務因素
筆者曾去一家武漢市本土超市購買文具,結果在收銀臺結算時,發現商品掃描價格與價簽上不符,無奈,重回賣場區域核實,結果發現是營業員介紹商品時報錯價,而且商品也放錯了位置。營業員并沒有因自己的工作失誤而向筆者道歉,反而理直氣壯的質問筆者:“全文體區一共有幾百多種商品,我們怎么能記得住呢?錯了可以換另一種呀”。筆者只能搖首無言,徑直走向客服臺退貨,試問這樣的服務,怎么能不讓消費者吐血。
超市,永恒的就是服務,可以把“顧客就是上帝”當作廢話,但事實上,顧客就是超市的衣食父母,很多 民營超市 存在這種服務差的現象,只有其名,不見其實。一個超市服務質量與超市管理是息息相關的,服務不好內部員工,就等于服務不好衣食父母,所以要加強員工服務意識培訓,加強人員激勵,沒有抱怨,沒有消極怠慢的環境,員工才會以飽滿的熱情去服務顧客,建立顧客的忠誠度。
運營因素
超市168曾接過河南某 民營超市 的門店整改項目,實地考察時是冬季,卻見其賣場有十幾米長的飲料促銷墻,光1元錢的純凈水就幾個品牌,而礦物水、蒸餾水等商品卻不見蹤影。洗化區的貨架大部分被寶潔系列占滿,要知道寶潔屬于低毛利商品。而且該超市當時營采并未分離,管理人員既買又賣,難免出現商業腐敗與專業度缺失。該超市為三層結構,一二層超市,三層對外出租,更恐怖的是出租層竟然是家大眾服裝經營店,而超市內部也在經營大眾服裝。這樣的經營方式是絕對會影響超市的發展的。
商品是零售的根本,管理者必須明白品類管理,商品組合及價格帶管理,冬季將飲料占大排面促銷,可見就不是明智的選擇。在家樂福,總會看到飄柔旁邊陳列飄影,很多知名非食或食品旁邊都有標有“家樂福”字樣的自有品牌,原因就在于這些二線高毛利商品可以借光低毛利“明星”商品,促進銷售。其次在管理中,營運部和采購部最好分開,相互制衡,杜絕腐敗,細化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對于商業組合方面,降低租金壓力,提高單位面積效益是一個好方法,但要注意外賣商品不要與超市內賣商品相沖突,上面案例中,外租的樓層就與超市內部發生了商品的沖突,大家都經營大眾服裝,自相競爭,必然影響銷售。既使要引進服裝,上面的案例中也要引進品牌服飾,與超市內部錯位經營,這樣才能相互補充,達到雙贏。
所以說, 民營超市 還要多借鑒成功超市經驗,貴在執行,打造專家管理團隊,讓 民營超市 走向專業化,正規化。
成本因素
筆者經常看到很多 民營超市 中,三三兩兩的營業員扎堆聊天,一堆一堆分布在賣場上,看起來比正在購物的顧客數量還多,未免有些“壯觀”;店長、主管都有獨立的辦公室,悠悠的坐著老板椅等著員工來匯報情況,要不就是在電腦旁查詢所謂的報表;豁亮的辦公區在正午太陽直射的情況下,還開著數盞照明燈……
眾所周知,超市行業現在屬于低利行業,在這么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加強成本控制。物價上漲的同時,勞動力也在上漲,人員成本也應該加強控制,在沃爾瑪,除了人事部和電腦部有個辦公室外,所有管理人員包括店長都沒有獨立的辦公室,賣場就是他們辦公的地方,所以在沃爾瑪的賣場,會經常看到店長同員工一起滿頭大汗的推購物車,一個課每個排班只有兩三個員工值班,他們要完成補貨,陳列,做計劃,促銷等工作,他們說,只有自己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才能完成這些工作量,因為負責區域中只有你一個人,如果偷懶,缺貨馬上出現。一個超市的運營,除了涉及人員成本,還涉及到很多辦公物品,硬件設施,能源等等很多的成本,合理的加以控制和預算,做到該省則省,該花就花。
數據因素
筆者曾跟一家 民營超市 買手聊天,了解到該超市所裝的軟件系統,只是為了統計一天的銷售額,買手下單購貨都是去賣場走一圈,看到貨架上沒貨了,就電話供應商送貨,做促銷活動前,也未曾參考過任何歷史數據,只憑印象選擇商品。沒有做歷史數據分析,不了解實際的毛利情況,可想而知,該超市的人員業績考核機制也會因此“霧里看花”失真嚴重了。
當代是信息化社會,各行各業都離不開數據分析工作,只有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利用科技手段加以輔助,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進行下去。數據分析是很多零售企業的薄弱環節,對數據分析的不重視,就等于對預算的不重視,對員工績效考核的不公平,小的方面會影響毛利銷售統計,大的方面會牽連整個超市的發展決策,沒有真實數據為依據的企業,不會走得太遠。只有時時刻刻強調用數據說話,才能夠真正作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競爭因素
筆者曾看過一些 民營超市 的促銷方案,大部分以買贈為主題,有些企業根本不做書面的方案,憑感覺的去選擇商品促銷,活動做得毫無新意,賣場搞得冷冷清清。而對面的外資超市,大打“生鮮節”,“飲料節”等等很多旗號,大張旗鼓,吸盡消費者眼球,生意紅紅火火;經常發現道路兩邊的超市為了搶生意,發生價格惡性競爭,你的純凈水9毛,我的就賣8毛,長此以往,兩敗俱傷;派出人員進行市調的周期很少,一般一兩個月才市調一次,經常不了解競爭店商品物價信息,還何談競爭?
但凡成功的零售企業都是有很強的競爭意識,重視價格調查和促銷。零售促銷現在已進入商家造節時代,重大節慶日當然少不了促銷活動,沒有節也要造了五花八門的節來,如:“啤酒節”、“家電節”、“踏青節”……有創意新穎的促銷活動,加之合理的預算評估,才會戰勝對手,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再者,競爭也并非就是“針尖對麥芒”,錯位經營,本質上也是一種競爭形式,與競爭對手惡性價格競爭只是硬碰硬,沒有好的結果。物價上漲讓消費者更加理性,市調工作不容忽視,只有隨時了解競爭對手的動態,消費人群取向,才能永遠走在競爭對手的前面。
相信,排除制約 民營超市 發展的這些因素,結合當地消費特色,不斷嘗試創新,開闊思想,我們本土的 民營超市 也會走出一片屬于自己的藍天。
本文作者:超市168網小墨魚 轉載請注明出處:超市168網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關系民營超市發展的五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