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國內知名的零售企業(yè)進行 防損 培訓時,對方培訓部曾經提到一個有關“全員 防損 ”的課題,后來因為合同的調整,這門課程最終沒有予以實施。
中國人有個習慣,對于一些詞語喜歡望文生義,對于全員 防損 ,很多人非常簡單的從字面上理解為全體員工 防損 。表面上看,這樣的理解似乎也沒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有一家企業(yè),我在調研的時候,問他們門店的店長都采取了哪些控制損耗的措施,這家企業(yè)的店長告訴我說:“我們公司實施的是全員 防損 。”我問:“你們全員 防損 都防什么啊?”她說:“團伙盜竊、內盜、外盜等損耗。”聽完她的回答,我明白了,她理解的全員 防損 就是防盜。
還有一家企業(yè),我在 防損 辦公室看到一份《關于公司實施全員 防損 的通知》及《全員 防損 操作規(guī)范》,在這份有關全員 防損 的規(guī)定中,我看到的除了倡導員工舉報不誠實行為、識別偷竊以外,其余的就是對違紀員工的處罰措施。看到這些,我的腦子里立即蹦出來四個字“全員補損”。在我看來,這些所謂的處罰措施只不過是借“全員 防損 ”的名義讓員工為損耗買單而已。
記得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篇報道,一位記者因超市理貨員被超市無故“扣錢”的事兒去采訪。店方管理層告訴記者,在這次門店的盤點中,這名理貨員所在的部門損耗超標,根據公司全員 防損 的相關規(guī)定理貨員要承擔 防損 管理不當?shù)呢熑危钥鄢丝冃Э己酥械囊徊糠郑觊L本人也被扣了300多元。
我一直不明白,明明是“變相的補損”,為何硬要和全員 防損 掛上鉤。“防”是什么?是主動出擊;而“補”呢?是被動接受。
在這里,我不想分析這種做法對與錯,只是想通過這些事例來說明我們在 防損 實操層面對全員 防損 的誤區(qū)。
結合我在幾十家企業(yè)做 防損 咨詢、培訓的實際情況,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全員 防損 尚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其一,在思想認識上,很多企業(yè)的管理層都能夠認識到全員 防損 的重要性,但對于如何有效實施全員 防損 以及全員 防損 能夠發(fā)揮多大的作用等問題,很少有人能夠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這樣看起來,全員 防損 似乎更像是一種口號。如果“全員 防損 ”是一種口號,為何所有的零售企業(yè)在十余年的時間里都舍不得換一個 防損 的口號呢?既然如此,那么“全員 防損 ”的存在一定有它合理的生存土壤的。
我在一家企業(yè) 防損 經理的總結報告中看到這樣一些文字,他說:“總體來說,公司員工 防損 意識較弱是造成門店高損耗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議公司強化對全體員工 防損 意識的培養(yǎng),以降低門店的損耗。”類似這樣的語言,在我從事 防損 職業(yè)經理人期間也多次使用過。當時的我對全員 防損 到底是一種“認識或意識”,還是一種技能并沒有特別清晰的認識,只是感覺到 防損 離不開員工,單純的靠 防損 部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現(xiàn)在的我認識到,全員 防損 并不只是一種“思想上的認識”、“理念”那么簡單,而是員工必須要具備的工作技能,并能夠通過內外的共同驅動力落實到 防損 的行動上來的活動。
舉例來說,大家都知道汽車安全駕駛的重要性,單純的依靠司機的“安全駕駛意識”能保證車禍的慘劇不發(fā)生嗎?
答案是否定的,同樣的道理,全員 防損 也一樣,只有認識顯然不夠,還需要有與之配套的措施才行。
其二,在操作層面,對于全員 防損 缺乏相應的行動措施和可操作性方案,導致全員 防損 的實際效果弱化。
全員 防損 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和兩個含義,全員 防損 的三個層次一是意識,二是技能,三是行動。全員 防損 的兩個含義分別是“防內”和“防外”。
全員 防損 的三個層次
1、 防損 意識的培養(yǎng):
有正向和負向兩個方面。比如有關 防損 意識的培訓、對員工的 防損 獎勵等就屬于正向的;對員工違規(guī)的處罰、產生損耗的案例(內盜、外盜)等就是負向的。正向的帶來的 防損 意識是積極的,負向的帶來的 防損 意識是消極的,負向的帶來的后果很可能是員工的不作為(裝傻)和滑向內部偷竊的深淵。
可悲的是,在很多企業(yè),員工接受的負向的“ 防損 意識”要遠遠大于正面的。老板在塔尖極力倡導,塔底的員工還在“原地踏步”。老板逼急了,負責任的“充充樣子”給老板一個交代;不負責任的,另謀高就去了。
這說明,即使是全員 防損 第一層面的意識的提升,也需要企業(yè)花費相當?shù)牧夂统杀緛硗度氩判小?br />
2、全員 防損 技能的提升:
全員 防損 技能是個大問題,技能的提升需要意識,意識最終也要體現(xiàn)在技能的提升上。在我給全國十幾個省的數(shù)十家零售企業(yè)做 防損 咨詢的過程中,我曾經分別對不同區(qū)域、不同業(yè)態(tài)的門店進行過 防損 演習的測試,測試的結果讓我不寒而栗,所有的(我測試的)企業(yè)幾乎都沒有能夠順利通過。在測試的崗位中,收銀員的 防損 技能問題是最差的。
在超市的員工劃分中,有收銀員、服務臺員工、理貨員、收貨員、信息員、團購員工、 防損 員、管理崗位員工等,不同崗位的員工被賦予的工作職能也是不同的,工作職能的不同注定了 防損 技能的差異性。對于這一點,我們的管理層一定要有明確地認識。
全員 防損 意識的培養(yǎng)、 防損 技能的提升,最終還要體現(xiàn)在工作中的 防損 行動上,否則一切都是形式。
3、全員 防損 行動:
全員 防損 要有清晰地計劃和目標作為指引,同時還要適當?shù)谋O(jiān)督和考核作為保證才行。
全員 防損 的三個層次劃分實際上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全員 防損 的結果導向型。這個和商品陳列的道理是一樣的,商品陳列的再豐滿,銷售不出去也是白搭。
全員 防損 的兩個含義
1、防內:全員 防損 的“防內”不是防范“內盜”,而是“防自己”,這里是針對員工自身來說的。具體說來包括:
A:防自己不勞而獲的心態(tài)。
B:防自己“占小便宜”的心理。
C:防自己的不作為。
D:防自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工作態(tài)度。
E:防自己“不按規(guī)定、不按標準流程操作”。
F:防自己因工作失誤(錯誤)所產生的損耗。
G:其他(您想到的,而我沒有寫出來的)。
2、防外:全員 防損 的“防外”不是“防外盜”,這里的外是指與員工工作崗位及職能有關的產生損耗的所有因素。比如偷竊、流程損耗等等。因為篇幅原因,我就不再詳細說明了。
其三,在全員 防損 的效果評估上缺乏清晰地指標,比如通過何種標準來衡量全員 防損 效果的好壞。
面對這個問題,很多企業(yè)并不知道如何去選擇,我們整理了幾個,一一分析給大家看。
1、損耗率:全員 防損 的最終目的還是損耗率的降低,但是從事超市的人都知道,對損耗率的高低、真實度及準確度的干擾因素太多,這個指標還不能完全作為全員 防損 的效果評估標準。另外也不能反應不同崗位的員工的 防損 情況。
2、挽回金額:比如收銀員發(fā)現(xiàn)的調包、拼包、換碼、散裝多稱等商品價值;理貨員、促銷員發(fā)現(xiàn)的外盜、內盜挽回的商品價值等。
3、發(fā)現(xiàn)問題數(shù):指不同崗位的員工發(fā)現(xiàn)的各種損耗漏洞情況。
4、改進建議:指不同崗位員工提出的 防損 合理化建議數(shù)。
5、其他:除了我提到的這些以外,還有些您自己想到的。
從上述對全員 防損 分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全員 防損 是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培訓、工作指導、績效考核、監(jiān)督等措施來保證,才能真正的讓“全員 防損 ”不再停留在口號、宣傳、思想認識層面。
中國人有個習慣,對于一些詞語喜歡望文生義,對于全員 防損 ,很多人非常簡單的從字面上理解為全體員工 防損 。表面上看,這樣的理解似乎也沒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有一家企業(yè),我在調研的時候,問他們門店的店長都采取了哪些控制損耗的措施,這家企業(yè)的店長告訴我說:“我們公司實施的是全員 防損 。”我問:“你們全員 防損 都防什么啊?”她說:“團伙盜竊、內盜、外盜等損耗。”聽完她的回答,我明白了,她理解的全員 防損 就是防盜。
還有一家企業(yè),我在 防損 辦公室看到一份《關于公司實施全員 防損 的通知》及《全員 防損 操作規(guī)范》,在這份有關全員 防損 的規(guī)定中,我看到的除了倡導員工舉報不誠實行為、識別偷竊以外,其余的就是對違紀員工的處罰措施。看到這些,我的腦子里立即蹦出來四個字“全員補損”。在我看來,這些所謂的處罰措施只不過是借“全員 防損 ”的名義讓員工為損耗買單而已。
記得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篇報道,一位記者因超市理貨員被超市無故“扣錢”的事兒去采訪。店方管理層告訴記者,在這次門店的盤點中,這名理貨員所在的部門損耗超標,根據公司全員 防損 的相關規(guī)定理貨員要承擔 防損 管理不當?shù)呢熑危钥鄢丝冃Э己酥械囊徊糠郑觊L本人也被扣了300多元。
我一直不明白,明明是“變相的補損”,為何硬要和全員 防損 掛上鉤。“防”是什么?是主動出擊;而“補”呢?是被動接受。
在這里,我不想分析這種做法對與錯,只是想通過這些事例來說明我們在 防損 實操層面對全員 防損 的誤區(qū)。
結合我在幾十家企業(yè)做 防損 咨詢、培訓的實際情況,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全員 防損 尚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其一,在思想認識上,很多企業(yè)的管理層都能夠認識到全員 防損 的重要性,但對于如何有效實施全員 防損 以及全員 防損 能夠發(fā)揮多大的作用等問題,很少有人能夠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這樣看起來,全員 防損 似乎更像是一種口號。如果“全員 防損 ”是一種口號,為何所有的零售企業(yè)在十余年的時間里都舍不得換一個 防損 的口號呢?既然如此,那么“全員 防損 ”的存在一定有它合理的生存土壤的。
我在一家企業(yè) 防損 經理的總結報告中看到這樣一些文字,他說:“總體來說,公司員工 防損 意識較弱是造成門店高損耗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議公司強化對全體員工 防損 意識的培養(yǎng),以降低門店的損耗。”類似這樣的語言,在我從事 防損 職業(yè)經理人期間也多次使用過。當時的我對全員 防損 到底是一種“認識或意識”,還是一種技能并沒有特別清晰的認識,只是感覺到 防損 離不開員工,單純的靠 防損 部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現(xiàn)在的我認識到,全員 防損 并不只是一種“思想上的認識”、“理念”那么簡單,而是員工必須要具備的工作技能,并能夠通過內外的共同驅動力落實到 防損 的行動上來的活動。
舉例來說,大家都知道汽車安全駕駛的重要性,單純的依靠司機的“安全駕駛意識”能保證車禍的慘劇不發(fā)生嗎?
答案是否定的,同樣的道理,全員 防損 也一樣,只有認識顯然不夠,還需要有與之配套的措施才行。
其二,在操作層面,對于全員 防損 缺乏相應的行動措施和可操作性方案,導致全員 防損 的實際效果弱化。
全員 防損 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和兩個含義,全員 防損 的三個層次一是意識,二是技能,三是行動。全員 防損 的兩個含義分別是“防內”和“防外”。
全員 防損 的三個層次
1、 防損 意識的培養(yǎng):
有正向和負向兩個方面。比如有關 防損 意識的培訓、對員工的 防損 獎勵等就屬于正向的;對員工違規(guī)的處罰、產生損耗的案例(內盜、外盜)等就是負向的。正向的帶來的 防損 意識是積極的,負向的帶來的 防損 意識是消極的,負向的帶來的后果很可能是員工的不作為(裝傻)和滑向內部偷竊的深淵。
可悲的是,在很多企業(yè),員工接受的負向的“ 防損 意識”要遠遠大于正面的。老板在塔尖極力倡導,塔底的員工還在“原地踏步”。老板逼急了,負責任的“充充樣子”給老板一個交代;不負責任的,另謀高就去了。
這說明,即使是全員 防損 第一層面的意識的提升,也需要企業(yè)花費相當?shù)牧夂统杀緛硗度氩判小?br />
2、全員 防損 技能的提升:
全員 防損 技能是個大問題,技能的提升需要意識,意識最終也要體現(xiàn)在技能的提升上。在我給全國十幾個省的數(shù)十家零售企業(yè)做 防損 咨詢的過程中,我曾經分別對不同區(qū)域、不同業(yè)態(tài)的門店進行過 防損 演習的測試,測試的結果讓我不寒而栗,所有的(我測試的)企業(yè)幾乎都沒有能夠順利通過。在測試的崗位中,收銀員的 防損 技能問題是最差的。
在超市的員工劃分中,有收銀員、服務臺員工、理貨員、收貨員、信息員、團購員工、 防損 員、管理崗位員工等,不同崗位的員工被賦予的工作職能也是不同的,工作職能的不同注定了 防損 技能的差異性。對于這一點,我們的管理層一定要有明確地認識。
全員 防損 意識的培養(yǎng)、 防損 技能的提升,最終還要體現(xiàn)在工作中的 防損 行動上,否則一切都是形式。
3、全員 防損 行動:
全員 防損 要有清晰地計劃和目標作為指引,同時還要適當?shù)谋O(jiān)督和考核作為保證才行。
全員 防損 的三個層次劃分實際上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全員 防損 的結果導向型。這個和商品陳列的道理是一樣的,商品陳列的再豐滿,銷售不出去也是白搭。
全員 防損 的兩個含義
1、防內:全員 防損 的“防內”不是防范“內盜”,而是“防自己”,這里是針對員工自身來說的。具體說來包括:
A:防自己不勞而獲的心態(tài)。
B:防自己“占小便宜”的心理。
C:防自己的不作為。
D:防自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工作態(tài)度。
E:防自己“不按規(guī)定、不按標準流程操作”。
F:防自己因工作失誤(錯誤)所產生的損耗。
G:其他(您想到的,而我沒有寫出來的)。
2、防外:全員 防損 的“防外”不是“防外盜”,這里的外是指與員工工作崗位及職能有關的產生損耗的所有因素。比如偷竊、流程損耗等等。因為篇幅原因,我就不再詳細說明了。
其三,在全員 防損 的效果評估上缺乏清晰地指標,比如通過何種標準來衡量全員 防損 效果的好壞。
面對這個問題,很多企業(yè)并不知道如何去選擇,我們整理了幾個,一一分析給大家看。
1、損耗率:全員 防損 的最終目的還是損耗率的降低,但是從事超市的人都知道,對損耗率的高低、真實度及準確度的干擾因素太多,這個指標還不能完全作為全員 防損 的效果評估標準。另外也不能反應不同崗位的員工的 防損 情況。
2、挽回金額:比如收銀員發(fā)現(xiàn)的調包、拼包、換碼、散裝多稱等商品價值;理貨員、促銷員發(fā)現(xiàn)的外盜、內盜挽回的商品價值等。
3、發(fā)現(xiàn)問題數(shù):指不同崗位的員工發(fā)現(xiàn)的各種損耗漏洞情況。
4、改進建議:指不同崗位員工提出的 防損 合理化建議數(shù)。
5、其他:除了我提到的這些以外,還有些您自己想到的。
從上述對全員 防損 分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全員 防損 是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培訓、工作指導、績效考核、監(jiān)督等措施來保證,才能真正的讓“全員 防損 ”不再停留在口號、宣傳、思想認識層面。
樂發(fā)網超市批發(fā)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fā),日用百貨批發(fā)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fā)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fā)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fā)市場行業(yè)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內容整合網站:百度百科、知乎、淘寶平臺規(guī)則
本文來源: 什么是門店的全員防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