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國際乳業巨頭之間的兼并也讓國際奶粉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
在“賣身”消息傳出數月后,2017年2月,美國營養品公司 美贊臣 宣布:與英國快消品巨頭利潔時集團達成協議,后者將以約179億美元收購 美贊臣 。
業內更加關注的是,作為全球第三大嬰兒食品制造商的 美贊臣 易主,會對奶粉行業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加之此前雀巢收購惠氏,奶粉行業會否迎來一輪強強聯合的并購潮?
籌謀已久
從 美贊臣 處獲悉,利潔時將以每股90美元的現金收購 美贊臣 的股份,總額將達到166億美元。加之利潔時承擔的債務之后,收購總額為179億美元。
目前,交易仍需要通過 美贊臣 與利潔時的股東及相關機構的批準,預計將于2017年第三季度完成交易。據透露,此次最終收購價比最初報價高出2億美元。
這場“賣身”計劃,對于 美贊臣 來說顯然籌謀已久。
此前在2016年3月就有消息傳出達能有意收購 美贊臣 。但到了2016年7月,達能轉而收購豆奶制造商白波。2017年1月,又傳出雀巢將收購 美贊臣 的消息。受收購傳言影響, 美贊臣 股價曾幾度上揚,但業內始終不看好雀巢與 美贊臣 的這場交易。
據歐睿國際數據顯示, 美贊臣 是全球第三大嬰兒食品制造商,位于雀巢、達能之后,占有全球嬰兒食品市場10%的份額。在亞洲市場, 美贊臣 則僅次于雀巢,占有12%的市場份額。
2012年,雀巢以118.5億美元收購惠氏營養品業務,成為全球最大的嬰幼兒營養品生產商。但從雀巢2016年中報來看,其2016年上半年營收僅為432億瑞士法郎,增速為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
另外,作為雀巢第二大市場的中國業務也增長乏力,業績增幅下滑從2014年開始顯現,當年同比增長僅0.3%,遠低于2013年的28%,2015年略有回升。
對此,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指出,同行并購涉及壟斷,政策阻力較大。更為重要的是,長期來看,同行并購可能使 美贊臣 品牌地位降低,有“消滅”之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內人士透露,這起交易與近幾年國際奶粉企業的頻繁變動不無關系,雀巢兼并惠氏、達能拿下多美滋都是在近些年完成的。另外, 美贊臣 近些年在北美市場增速放緩,但全球市場依舊保持上升趨勢,當前是 美贊臣 轉手的最好時期。利潔時以高出惠氏收購價60%的價錢收購 美贊臣 ,說明 美贊臣 的品牌價值受到肯定。
乳業專家陳渝也認為,中國市場的不穩定性也是 美贊臣 “賣身”的一大原因。一方面,二孩政策帶來的新一輪人口紅利讓外界看到了中國母嬰市場的上升空間;另一方面,奶粉利潤空間越來越少也給企業經營增加了難度。
誰是贏家?
近些年來, 美贊臣 的業績持續低迷。
根據其財報披露, 美贊臣 2016年營收為37.43億美元,同比下降8.07%。凈利潤5.45億美元,同比下降16.62%。2015年,這兩項數據的降幅為7.67%、9.21%。
同時, 美贊臣 在亞洲、北美、歐洲、拉美幾大市場均不同程度下滑。其中,貢獻一半營收的亞洲市場同比下降9%。即使扣除中國匯率的影響,仍有5%的下滑。 美贊臣 指出,中國市場的業績不佳,是受到香港旅游人數減少及電商渠道轉型的影響。
此次 美贊臣 與利潔時的交易,在雙方看來都是一場只贏不輸的買賣。
美贊臣 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游佩瑜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中國乳品市場擁有巨大的潛力,相信并購將能為雙方在多方面發揮協同作用,通過資源整合、區域互補讓包括中國在內的重點市場能更快速地成長。同時,相信 美贊臣 的加入也會有效地補充及完善利潔時集團在中國乃至亞太市場的布局。
上海某超市上海某超市內出售的 美贊臣 奶粉。
“二者在健康產業和嬰童產業都有所涉及,這一點是雙方合作的前提和未來發展的方向”乳業專家王丁棉則認為,利潔時深諳中國線上銷售之道,其在中國市場有超過30%的產品在線上完成交易。這有助于幫助 美贊臣 加速線上渠道發展,未來 美贊臣 的產品銷售會由大賣場、嬰童店和線上三駕馬車進行拉動。
來自尼爾森的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全渠道嬰兒奶粉中,電商渠道占比為30.1%,比2014年增長5.9個百分點;母嬰渠道占比48.1%,增長6.1個百分點;而商超渠道占比為21.8%,大幅下降11.2個百分點;在嬰兒奶粉的銷售網絡中,商超渠道在大幅萎縮,以全年750億人民幣的行業規模計算,一年之間下降的80-100億份額,分別被電商和母嬰渠道所蠶食。
宋亮表示,成功收購 美贊臣 對利潔時而言,一方面可以直接切入專業化程度較強、利潤水平相對較高的孕嬰食品產業領域;另一方面, 美贊臣 主要業務收入約一半來自亞洲,而亞洲作為目前世界最大的消費品市場,其營養保健食品發展潛力巨大,利潔時通過收購 美贊臣 可以加快在亞太地區產業布局。
全球兼并影響國內乳企
收購 美贊臣 是助力利潔時成為消費者保健領域領導者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行業普遍認為, 美贊臣 被利潔時收購存在三大利好:一是利潔時是世界最大計生用品和家居護理產品的企業,而 美贊臣 是世界第三大嬰幼兒奶粉企業,合作后對于 美贊臣 而言,在未來健康保健研發領域將優于雀巢和達能;二是兩者合作后,在市場開發、渠道建設、品牌宣傳等方面可以發揮協同效應;三是此次并購是現金收購,而且平均溢價約24%,讓 美贊臣 股東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
“競爭使強者恒強,合作體將更加專業、更加全面。”宋亮分析認為,隨著行業集中度提升,未來奶粉巨頭的競爭將變為體系化競爭,需兼顧研發能力、資源掌握能力、品牌宣傳能力等各方面。
陳渝指出,國際巨頭的兼并與合作也給國內乳企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從國家的層面上看,工信部、食藥局、農業部等部委鼓勵國產乳業走向集中,力求打造乳業國家隊;從企業層面上來看,包括伊利、蒙牛在內的幾大國內巨頭都在整合和兼并上、下游企業,以尋求企業的快速增長。
近期,農業部、國家發改委、工信息部、商務部、食藥監總局共同制定的《全國奶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也提出,到2020年,我國乳業奶源自給率、1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達70%,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前十家國產品牌行業集中度達80%,收入超5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數量達3—5家等。
但是,王丁棉也表示,雖然兼并是企業在資本和團隊都快速增長的最佳辦法,但是由于消費者對于國產乳制品的信任危機依然存在,目前國內乳企應該依舊將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作為發展重點,重點解決經營的細節問題和管理問題。
在“賣身”消息傳出數月后,2017年2月,美國營養品公司 美贊臣 宣布:與英國快消品巨頭利潔時集團達成協議,后者將以約179億美元收購 美贊臣 。
業內更加關注的是,作為全球第三大嬰兒食品制造商的 美贊臣 易主,會對奶粉行業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加之此前雀巢收購惠氏,奶粉行業會否迎來一輪強強聯合的并購潮?
籌謀已久
從 美贊臣 處獲悉,利潔時將以每股90美元的現金收購 美贊臣 的股份,總額將達到166億美元。加之利潔時承擔的債務之后,收購總額為179億美元。
目前,交易仍需要通過 美贊臣 與利潔時的股東及相關機構的批準,預計將于2017年第三季度完成交易。據透露,此次最終收購價比最初報價高出2億美元。
這場“賣身”計劃,對于 美贊臣 來說顯然籌謀已久。
此前在2016年3月就有消息傳出達能有意收購 美贊臣 。但到了2016年7月,達能轉而收購豆奶制造商白波。2017年1月,又傳出雀巢將收購 美贊臣 的消息。受收購傳言影響, 美贊臣 股價曾幾度上揚,但業內始終不看好雀巢與 美贊臣 的這場交易。
據歐睿國際數據顯示, 美贊臣 是全球第三大嬰兒食品制造商,位于雀巢、達能之后,占有全球嬰兒食品市場10%的份額。在亞洲市場, 美贊臣 則僅次于雀巢,占有12%的市場份額。
2012年,雀巢以118.5億美元收購惠氏營養品業務,成為全球最大的嬰幼兒營養品生產商。但從雀巢2016年中報來看,其2016年上半年營收僅為432億瑞士法郎,增速為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
另外,作為雀巢第二大市場的中國業務也增長乏力,業績增幅下滑從2014年開始顯現,當年同比增長僅0.3%,遠低于2013年的28%,2015年略有回升。
對此,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指出,同行并購涉及壟斷,政策阻力較大。更為重要的是,長期來看,同行并購可能使 美贊臣 品牌地位降低,有“消滅”之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內人士透露,這起交易與近幾年國際奶粉企業的頻繁變動不無關系,雀巢兼并惠氏、達能拿下多美滋都是在近些年完成的。另外, 美贊臣 近些年在北美市場增速放緩,但全球市場依舊保持上升趨勢,當前是 美贊臣 轉手的最好時期。利潔時以高出惠氏收購價60%的價錢收購 美贊臣 ,說明 美贊臣 的品牌價值受到肯定。
乳業專家陳渝也認為,中國市場的不穩定性也是 美贊臣 “賣身”的一大原因。一方面,二孩政策帶來的新一輪人口紅利讓外界看到了中國母嬰市場的上升空間;另一方面,奶粉利潤空間越來越少也給企業經營增加了難度。
誰是贏家?
近些年來, 美贊臣 的業績持續低迷。
根據其財報披露, 美贊臣 2016年營收為37.43億美元,同比下降8.07%。凈利潤5.45億美元,同比下降16.62%。2015年,這兩項數據的降幅為7.67%、9.21%。
同時, 美贊臣 在亞洲、北美、歐洲、拉美幾大市場均不同程度下滑。其中,貢獻一半營收的亞洲市場同比下降9%。即使扣除中國匯率的影響,仍有5%的下滑。 美贊臣 指出,中國市場的業績不佳,是受到香港旅游人數減少及電商渠道轉型的影響。
此次 美贊臣 與利潔時的交易,在雙方看來都是一場只贏不輸的買賣。
美贊臣 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游佩瑜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中國乳品市場擁有巨大的潛力,相信并購將能為雙方在多方面發揮協同作用,通過資源整合、區域互補讓包括中國在內的重點市場能更快速地成長。同時,相信 美贊臣 的加入也會有效地補充及完善利潔時集團在中國乃至亞太市場的布局。
上海某超市上海某超市內出售的 美贊臣 奶粉。
“二者在健康產業和嬰童產業都有所涉及,這一點是雙方合作的前提和未來發展的方向”乳業專家王丁棉則認為,利潔時深諳中國線上銷售之道,其在中國市場有超過30%的產品在線上完成交易。這有助于幫助 美贊臣 加速線上渠道發展,未來 美贊臣 的產品銷售會由大賣場、嬰童店和線上三駕馬車進行拉動。
來自尼爾森的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全渠道嬰兒奶粉中,電商渠道占比為30.1%,比2014年增長5.9個百分點;母嬰渠道占比48.1%,增長6.1個百分點;而商超渠道占比為21.8%,大幅下降11.2個百分點;在嬰兒奶粉的銷售網絡中,商超渠道在大幅萎縮,以全年750億人民幣的行業規模計算,一年之間下降的80-100億份額,分別被電商和母嬰渠道所蠶食。
宋亮表示,成功收購 美贊臣 對利潔時而言,一方面可以直接切入專業化程度較強、利潤水平相對較高的孕嬰食品產業領域;另一方面, 美贊臣 主要業務收入約一半來自亞洲,而亞洲作為目前世界最大的消費品市場,其營養保健食品發展潛力巨大,利潔時通過收購 美贊臣 可以加快在亞太地區產業布局。
全球兼并影響國內乳企
收購 美贊臣 是助力利潔時成為消費者保健領域領導者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行業普遍認為, 美贊臣 被利潔時收購存在三大利好:一是利潔時是世界最大計生用品和家居護理產品的企業,而 美贊臣 是世界第三大嬰幼兒奶粉企業,合作后對于 美贊臣 而言,在未來健康保健研發領域將優于雀巢和達能;二是兩者合作后,在市場開發、渠道建設、品牌宣傳等方面可以發揮協同效應;三是此次并購是現金收購,而且平均溢價約24%,讓 美贊臣 股東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
“競爭使強者恒強,合作體將更加專業、更加全面。”宋亮分析認為,隨著行業集中度提升,未來奶粉巨頭的競爭將變為體系化競爭,需兼顧研發能力、資源掌握能力、品牌宣傳能力等各方面。
陳渝指出,國際巨頭的兼并與合作也給國內乳企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從國家的層面上看,工信部、食藥局、農業部等部委鼓勵國產乳業走向集中,力求打造乳業國家隊;從企業層面上來看,包括伊利、蒙牛在內的幾大國內巨頭都在整合和兼并上、下游企業,以尋求企業的快速增長。
近期,農業部、國家發改委、工信息部、商務部、食藥監總局共同制定的《全國奶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也提出,到2020年,我國乳業奶源自給率、1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達70%,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前十家國產品牌行業集中度達80%,收入超5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數量達3—5家等。
但是,王丁棉也表示,雖然兼并是企業在資本和團隊都快速增長的最佳辦法,但是由于消費者對于國產乳制品的信任危機依然存在,目前國內乳企應該依舊將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作為發展重點,重點解決經營的細節問題和管理問題。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美贊臣被收購 國產奶粉未來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