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們在新的一年里正迎接一波店面關閉潮的到來。根據分析師的分析,隨著消費者購物持續轉向在線形式,且商場的人流量減少,零售行業在2017年將會面對門店數量過剩的問題。
當電商成為闖入傳統零售業的“野蠻人”,傳統零售在面對電商的價格與品類優勢上節節告退。在這樣的劣勢下,難道百貨、 實體店 真的難有翻身之日嗎?
百貨關店潮持續
Morningstar的商業地產分析師RJ Hottovy稱,對于那些軟弱的商家來說,2017年將會非常糟糕。他同時表示,伴隨著今年即將而來的關店潮,到2018年,會有一些商戶面臨破產的風險。
幾乎每一個美國主流的百貨商店品牌都在關店,包括梅西、Kohl’s、沃爾瑪、Sears等,在過去的幾年中,這些品牌們關閉了數百家的門店試圖從無利可圖的商場模式中減少損失。
但關店潮還遠沒有結束。
梅西百貨已經宣布將在2017年關閉100家門店,這大概占它門店總數的15%。Sears計劃在2017年4月之前關閉30家Sears和Kmart門店。CVS也宣布將關閉70家門店。
開年是一個宣布關店的高峰期。根據CNBC的數據,從2010年開始,有將近一半的關店計劃是第一季度時候宣布的。
除了關閉商店,零售商們也在試圖減少店面面積。Hottovy稱,“隨著租賃合同的到期,你會看見商家們會選擇門店面積更小的位置。”
至于關店潮的原因不外乎電商的興起,以及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等因素。客流量下滑,消費者購買欲望降低,百貨商店不得不依靠大規模的打折來吸引客戶,從而影響了整體的盈利能力。
去年三季度,梅西百貨和Nordstrom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兩家公司均延續了此前的糟糕表現。其中梅西的銷售額和凈利潤連續第七個季度出現下滑,而Nordstrom雖然銷售額增長,卻由于投資減值而遭遇了虧損。
除了電商分流了一部分的客流,美國零售業在發展時期大力投入興建的門店現在已經處于飽和狀態。根據統計,美國人均商場面積在24.5平方英尺,而加拿大的數量則是16.4平方英尺,澳大利亞是11.1平方英尺。
此前一家地產研究機構Green Street Advisers發布一份報告指出,美國百貨商店每平方英尺的營業額已經降至165美元,較2006年的水平減少24%,要恢復往日水平,需要關閉將近800家商店。
該報告還預計,要恢復到2006年的水平,Sears必須關閉43%或300家百貨商店,J.C。Penney則必須關閉31%或320處商店,梅西百貨須關閉9%或70家商店,Nordstrom則須關閉25%或30家商店。
一家叫做Conlumion的零售行業咨詢公司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主力百貨店品牌關門,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也會面臨關門的境地。類似梅西百貨這樣的主力店關門會造成一種惡性循環。
為了減少虧損,商場必須尋找一個可以替代主力客戶的百貨品牌,但是幾乎每家百貨商店都面臨客流下降的煩惱。而購物中心也很難將商場中的這些空余面積轉化成非零售用途,比如公寓等。
為何電商頻頻布局線下?
但是問題來了,在電商狂潮的沖擊下,實體零售業更是舉步維艱。然而,當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將在紐約曼哈頓最繁華的第七大道開設旗下首家實體零售店的消息曝出時,引起市場多方關注。
無獨有偶,ebay、聚美優品、紅孩子、阿芙香薰、茵曼等多個在互聯網名聲赫赫的品牌紛紛將目光轉向了 實體店 。在O2O的時代,是什么原因令電商轉變了方向?
傳統的零售行業增速下滑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近年來眾多內外資零售企業均曝出不同程度的關店潮。沃爾瑪、人人樂等大型零售企業關閉業績不佳,轉型困難的門店。
據統計,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含百貨、超市)在電商和經濟大環境的沖擊下,百貨、超市、各種零售品牌紛紛試水電商,卻沒有得到相當的進展。傳統零售業長期以來養尊處優的優越感被電子商務打擊的毫無還手之力。
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即便電商行業的發展如火如荼,但依然有其先天不足之處:其一網絡購物無法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
網絡購物雖然便捷,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消費者在購物時只能憑借圖片和文字介紹,看不到實物,無法獲得切身的體驗,勢必會造成一定的誤差。而 實體店 則凸顯了體驗的優勢,尤其是電子產品等高科技含量及高價格的產品。
德利多富公司(Wincor Nixdorf)零售總經理Martin Smethurst認為,亞馬遜開 實體店 說明,商業街永遠不會消失,消費者依然渴望能夠觸摸、感知到產品的購物體驗,尤其是那些高科技以及高價產品。
其二電商一直致力于解決的“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這一問題早就成為各大電商巨頭角力的競技場。截至目前,最被接受的方案是——用戶到店自取。
亞馬遜將 實體店 的地址選在了帝國大廈和梅西百貨旗艦店中間的曼哈頓第七大道34街,消費者在逛街購物的同時,也可以直接到亞馬遜 實體店 ,取走自己在亞馬遜網上購買的商品。京東的“京東幫服務店”還是其渠道下沉的重要手段之一。
2014年全國農村網購市場規模約為1800億元,到2016年有望增長至4600億元規模。這也就表明,“京東幫服務店”可以從大家電入手,讓眾多農村消費者體驗京東家電產品的服務模式,借助 實體店 的力量,加速在四五六線城市的物流提速,撬動這些地區的網購市場。
除此之外,不可忽略的是,電商品牌開設 實體店 對其自身的品牌宣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論阿芙香熏或是茵曼女裝,在電商環境競爭壓力凸顯的今天,布局線下,已成為電商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眾多主流品牌都在關店 電商為何還要轉投實體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