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的迅速崛起給實體零售業帶來了很大沖擊,但 便利店 在重壓之下卻獲得逆襲、贏得了機遇。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百強企業各業態的銷售增幅分化明顯, 便利店 銷售增幅達到15.2%,超市的銷售增幅為4.1%,百貨店的銷售增幅為-0.7%。
近年來,銅川的24小時 便利店 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一些小區、學校、商業區附近,為我市實體零售注入了新鮮血液、增添了新生的活力。目前,我市 便利店 主要以惠風品牌連鎖店為主,2013年在新區市一中開設第一家24小時 便利店 ,后陸續在新區設點6個、耀州區2個,現日均銷售額在5萬元以上。 便利店 簡單有品位的裝修、白色的主題上一抹橙綠色條紋相間的店標看起來格外清新脫俗,也開辟了銅川實體零售的又一新領域。
便利店 如何在電商洪流之中逆襲并不斷壯大,記者帶你一起去探索它的“生存之道”。
市場之需 商機應運而生
隨著城市精細化的管理和時尚度的提高,再加之一些占道小攤和露天宵夜的取締,24小時 便利店 發展的土壤愈加肥沃,為很多加班族和大半夜饑腸轆轆的人提供了便利。
小張是個不折不扣的加班族,他告訴記者,下班回家都到深夜,很多飯店和商店都關門了, 便利店 亮著的燈光給他帶來了溫暖,他也被這里既暖心又貼心的小吃收買了胃。
“大半夜也能吃到熱騰騰的面條和盒飯,味道可口、價格不貴,關鍵是夠小資還干凈衛生,對于我這個半夜經常餓肚子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安慰,心里別提多滿足了。”張女士說。
市場的需求對于商家來說是資金投資和尋求發展的一大機遇。“銅川之前的 便利店 市場是一片空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們瞄準了這個商機、先下手為強,將店鋪選址在人流量大和小區集中的地方,來實現貼近民生、服務社會、解決就業的目的。”銅川惠風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便利至上 服務最后一公里
24小時營業、一通電話商品送貨上門、支付方式多元,成為了惠風 便利店 一張閃亮的名片。相較于傳統超市貨種齊全、價格實惠的優勢, 便利店 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竭力為顧客提供最便捷、舒心的服務。“全天24小時營業,在 便利店 附近范圍內,只要一個電話,不管消費金額多少,我都會送貨上門。”惠風 便利店 的店員介紹說,目前小店可以提供銀聯卡、applepay支付,微信和支付寶支付即將駐店。
這幾年,銅川惠風 便利店 不斷優化貨品,每個小店的貨品種類達到3000種以上,涉及煙酒、休閑食品、進口食品以及自己烹制的一些盒飯、包子等熟食。“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對銷售情況進行匯總分析,了解哪些是滯銷品和暢銷品,進而增減品種,調整貨物擺放位置。”銅川惠風商貿負責人說。
便利店 最大的賣點就是便利服務,最后一公里服務受到了很多顧客認可。王先生說,夏季在院子里和友人暢談,需要吃的喝的,一通電話過去, 便利店 的店員就送到,十分方便。
變革創新 激發市場潛力
零售市場激烈的競爭倒逼 便利店 經營者變革創新,惠風 便利店 試水自烹食物服務新業態,不斷強化中央廚房建設。商品從采購的新鮮原料的產地到中央廚房通過廚師的加工,每一道工序都高標準嚴要求,不僅保證了食品的安全而且以優質的熟食產品為顧客提供了美好的消費體驗。目前,惠風 便利店 根據季節變化經營的自主烹制食物有盒飯、包子、炒面、關東煮等,中午飯點前會由中央廚房配送到各個 便利店 。
在經營管理方面,惠風 便利店 也是細致高效,目前后臺團隊15人,整合各類資源,為家庭提供全方位服務,打造科學、規范化的便利服務體系。
據相關數據顯示,3000人就可以養活一個 便利店 。目前,銅川的城市人口在40萬人左右,意味著我市 便利店 的飽和數量為133個,有很廣闊的發展潛力。“我們下一步打算在王益區繼續開30到50個店,將部分店面選址在小區里面,增加一些交電費、充話費等附加服務,還將打造線上購物平臺,既能增加 便利店 利潤,又可以拉近給顧客服務的距離,實實在在地為居民提供便利。”銅川惠風商貿公司負責人自信滿滿地說。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便利店成為銅川實體零售業又一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