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啤酒 業連續兩年產銷量下滑之時,外資 啤酒 巨頭相繼關停工廠來減負“過冬”。
日前,記者從百威英博中國獲悉,其計劃關停舟山的工廠,“關閉舟山工廠,是為了優化在中國的整體戰略布局。”
這是一直以收購、建新廠快速擴張見長的百威英博近年來首次關停工廠。目前,百威英博在中國共有30余家工廠,僅在浙江省就布局了數家。
去年開始,嘉士伯連續針對旗下的重慶 啤酒 進行調整,關掉了數家工廠。關廠優化網絡,還因 啤酒 業整體產銷量的持續下滑。2015年,國內排名前5的 啤酒 巨頭僅百威英博銷量維持正增長,即使“老大”華潤雪花的銷量也首次出現下滑。
不過,未來 啤酒 巨頭們仍會通過互相滲透來搶占市場。“未來我們將繼續投資在中國的產能。”百威英博中國還表示。
百威英博關廠優化網絡
“這個事情我不知道。”日前,當記者欲求證舟山工廠是否將關閉時,百威英博(舟山) 啤酒 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未正面回應就迅速掛掉電話。
3月11日,記者從百威英博中國方面獲得證實。“關閉舟山工廠,是為了優化在中國的整體戰略布局。”百威英博中國向記者郵件回復稱。
舟山工廠將被關掉,或因該廠產能較小的局限。公開信息顯示,舟山工廠一期設計規模年產 啤酒 15萬千升,主營產品為紫竹林、普陀山、哈爾濱等品牌 啤酒 。
實際上,在舟山所屬的浙江省,百威英博還有幾家工廠,其中溫州規劃年產120萬噸的大型工廠正在建設。
百威英博此前在中國的擴張之路,就是一系列的資本并購。除了直接收購,其還以新建工廠的方式搶占市場,近年其宣布建立多個年產超百萬噸的大型工廠,溫州工廠去年底成功拿地。
百威英博中國強調,其在中國的業務非常成功,“2015年,在中國 啤酒 行業逆增長的背景下,我們仍然取得了銷量和利潤的雙增長。”
據百威英博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在中國,其工廠數量達到37家,2015年銷量為745.62萬千升,市場占有率為18.6%。從市場占有率排名來看,百威英博僅次于華潤雪花、青島 啤酒 。
對于關停舟山工廠,一位熟悉百威英博的業內人士認為“這較為正常”,他表示,“ 啤酒 行業過去是量的增長,但往后發展,不再單純注重 啤酒 的產量和銷量。”
去年以來,另一國際 啤酒 巨頭嘉士伯率先關掉在中國的一些工廠或分公司。此前,嘉士伯控股的重慶 啤酒 相繼公告,宣布關停旗下一些位安徽、貴州、重慶的分公司或工廠,來重組和優化生產網絡。
行業上演雙雄對決?
實際上,在整個國內 啤酒 業產銷量下滑的情況下,大多數 啤酒 企業都受到了影響,中小酒企尤為明顯。
原以 啤酒 為主業的蘭州黃河,將被借殼成為一家房地產企業。對于行業的發展,蘭州黃河在近期公告中表示,“經過多年的新建工廠、搬遷擴建和并購提升 啤酒 產能,中國 啤酒 市場的容量已趨于飽和,呈現緩慢增長的態勢。競爭格局上,大集團壟斷競爭的格局已經形成。”
“受制于公司規模較小、競爭加劇,公司發展空間有限。”蘭州黃河公告稱。蘭州黃河的業績顯示,2015年1~9月主營業務收入為5.92億元,同比下降12.24%。
去年, 啤酒 專家方剛就曾分析預測,在嘉士伯關廠之后,“其他巨頭會跟進,尤其針對產量不足10萬噸的酒廠。”
未來國內 啤酒 市場格局如何?方剛近日向記者表示,“百威英博和華潤雪花都有王者之心,也具備這個實力,未來不排除中國市場上會形成雙雄爭霸的新格局。”
今年3月初,華潤 啤酒 宣布,其作價124.4億港元購買SAB Miller所持雪花 啤酒 49%股權,將全資控股雪花 啤酒 。而這部分股權被賣,系全球最大 啤酒 商百威英博為了完成對第二大 啤酒 商SAB Miller的收購。
華潤雪花目前仍牢牢占據行業第一的位置。華潤 啤酒 公告顯示,2015年公司 啤酒 銷量1168.3萬千升,同比下降1.34%;營業額為348.2億港元,同比增加0.98%。
方剛認為,過去華潤雪花一直采用沿江沿海收購整合的擴張戰略,而百威英博采用的是收購+新建廠房的路徑,但當下能夠收購的中小企業已經很少了,百威英博因為受到一定限制,難以收購或增持雪花、青島、燕京、珠江等的股份,在資本收購擴張方面,華潤雪花或占據優勢。
不過,百威英博在高端產品上更占據優勢。隨著消費不斷升級, 啤酒 市場正在逐漸高端化,中高端 啤酒 市場份額增長迅速。
近期,百威英博全球CEO薄睿拓(Carlos Brito)曾對外指出,百威英博對2016年中國 啤酒 業的判斷是:銷量依然承受壓力,但是正如之前幾年一樣,百威英博預計今年自己的銷量仍將跑贏行業,這主要是考慮到公司的業績正大大受到高端、超高端 啤酒 品牌的驅動。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外資啤酒巨頭相繼優化在華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