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德國百年連鎖商場卡爾施泰德召開了一次特別的企業監事會會議。一天的會議沒有結出什么“成果”,但據當地媒體透露,這個在德有1.7萬余名員工、83個分店的 百貨 巨頭或將迎來大規模裁員并縮減店面。
當日會議在德國受到廣泛關注,其原因不僅在于這是一家享有盛譽的百年老店,還在于其可能的變化折射出當前 百貨 零售行業面臨的共同困境。
2013年德國所有零售額中——
僅有2.7%來自傳統 百貨 商店
卡爾施泰德早在2009年就已陷入危機。當時,卡爾施泰德與其母公司共同宣告破產,后其被美投資公司入股收購,但頹勢仍無法扭轉。2013年,卡爾施泰德虧損1.24億歐元,銷售額同比下滑6.8%至17億歐元。今年8月,以地產發家的奧地利零售商西尼亞集團用象征性的1歐元買下卡爾施泰德全部業務,并于11日召開上述會議討論新戰略。
在當日會議后發布的聲明中,新東家將卡爾施泰德近年來的失敗首先歸于“人力成本過高”,但這顯然不是唯一甚至是主要的原因。只要看看德國大小城市的中心地帶便知。上世紀80年代各類 百貨 商店匯聚在此,如今僅有卡爾施泰德、考夫霍夫和斯特勞斯等幾家“碩果僅存”。以經營棉紡織品和家居用品為主的連鎖零售 百貨 店斯特勞斯同樣在破產邊緣徘徊, 百貨 商場考夫霍夫也在持續關閉無法盈利的分店。
數據顯示,2013年,德國4330億歐元零售額中,僅有2.7%來自傳統 百貨 商店。
百貨 商場為何集體陷入困境?
首要的沖擊當然來自電子商務。根據德國零售商協會的預測,2014年德國線上零售額將增長17%至387億歐元,2020年還有可能翻番。線上零售能提供趨于無限的商品選擇以及日益成熟的銷售服務,已成為無法逆轉的潮流。
其次,越來越多的品牌選擇開設自己的專賣店而不再依賴商場,例如蘋果、zara等國際品牌垂直經營的專賣店不僅能更好地呈現品牌形象,同時也能縮減中間環節費用,更具競爭力。
第三,居民消費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德國商業咨詢公司bbe總裁約阿西姆·施圖弗說,過去20年,德國零售市場規模幾乎沒有增長,而消費者卻需要為房租、水電等支出更多,私人消費在收入中占的比重反而在縮小,因而,更好的購物方案、更好的購物地點將那些不夠好的“驅逐”,促成行業整合。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百貨商場為何集體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