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有望入主中石化零售業務的消息終于塵埃落定。
9月14日,中石化公告,擬由25家境內外投資者以現金共計人民幣1070.94億元人民幣認購銷售公司29.99%的股權。復星國際、新奧能源、中國人壽和騰訊科技等此前傳出投資合作的企業均在25位投資者名單中。
中石化本次增資完成后,中國石化將持有銷售公司70.01%的股權,銷售公司的注冊資本將由人民幣200億元增加至人民幣285.67億元。
投資者多來自基金保險業
年初至今,中石化混改方案吸引各方奮力角逐。經過三輪競投,最終名單終于出爐。
25家投資者均為國內資本,無國外資本入圍,25家投資者可謂是國內資本圈的核心力量。除了工銀瑞信、華夏基金等公募巨頭外,以中國人壽和生命人壽為代表的4家險企也成功入圍。民營資本中,騰訊控股、海爾、復星國際以及匯源控股通過設立有限合伙企業認購共計4.58%的股權。
“這次的名單是在意料之中,因為中石化這次的主要目的還是從資本角度考慮。引入資本投資者,其實名單上這些企業都是比較合適的。”安迅思能源中國研究總監李莉告訴澎湃新聞,“此前傳出的便利店合作,物流企業等更像是業務合作。所以中石化這次是股權投資和業務合作并行。”
據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介紹,最后入股的投資者中盡可能覆蓋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投資者,中石化按不同口徑進行了統計,25家投資者中,產業投資者有9家,共投資326.9億元,占30.5%;有4家屬于惠及廣大中國公眾的投資者,共出資320億,占29.9%;有11家屬于民營資本,共出資382.9億元,占35.8% ;25家中注冊地在境內的投資者有12家,共出資590億元,占55.1%。
其中四家投資者的認購金額為100億元,是數額最大的投資主體,它們分別是深圳人保騰訊麥盛能源投資基金企業(騰訊持股24.5%)、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嘉實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和Qianhai Golden Bridge Fund I LP。
值得注意的是,25家投資者名單中,真正來自能源企業的投資者目前只有新奧能源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石油領域,基本上沒有人有資格能夠入圍。中石化一直都是老大地位,在這方面不缺合作伙伴。但中石化本身在天然氣方面不是很強。新奧作為民營天然氣企業領先者,對于中石化來說也是正確選擇。”李莉說。
銷售業務未來潛力巨大
目前。中石化零售業務經營著中國最大加油站網絡,擁有超過30000個地點,以及23000便利店。“中石化的加油站業務是巨大的金礦,它的潛在能力并未完全釋放。”中石化CEO傅玉成在今年3月份時表示。
根據中石化2014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成品油總經銷量8,826萬噸,同比增長0.2%,境內成品油總經銷量8,104萬噸,同比增長0.4%;其中零售量5,655萬噸,同比增長1.9%。非油品營業額達71.9億元,同比增長10%。
未來,中石化將把成品油銷售作為副業,利潤、銷售額的成長空間較大。傅成玉稱,過去非油品板塊的盈利、銷售額占比都非常低,未來都會有20多倍的空間。如果把電商、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聯到一起,將產生一種新的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
在此次的公告中,中石化稱“在本次引資完成后3年后,如銷售公司尚未實現上市,如果投資者轉讓銷售公司股權的,中國石化享有優先購買權”。
中石化表示,本次引資完成后,中國石化將和投資者一起,按照市場化、規范化、專業化的思路完善銷售公司的公司治理和體制機制。具體而言,一是銷售公司將建立多元化的董事會。初步考慮,銷售公司董事會由11名董事組成。其中,中國石化派出董事4名,投資者派出董事3名,獨立董事3名,職工董事1名。董事長由董事會選舉產生。
另外,中石化銷售公司已于9月10日發布公告,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易捷副總經理等9名非油業務職業經理人。這是中國石化首次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
種種跡象表明,中石化銷售業務板塊,未來很有可能將打包上市。
“通過透明的流程,不存在國有資產流失問題,都是等價值交換。未來銷售業務上市,市值增加,這些投資機構將很快收回投資。“李莉告訴澎湃新聞。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中石化賣1070億零售業務給海爾等25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