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一位女同事跟我說,她會通過電商買大米,我當時覺得不可思議,網絡電商太兇殘了,居然已經開始搶小雜貨店的生意了。在超市買大米的話,對于家中沒有壯勞力的人家來說,這么重的東西往家搬很費勁,而在網上買,店家會送到你家中。
直到現在,網絡上銷售的食品大多是加工過的、包裝好的東西,如臘肉、零食,賣新鮮食品的不多,我用過的也就一家,上面東西的質量、保鮮度應該是沒問題的,送貨速度也沒問題,就是包裝有點讓人覺得浪費,但也可以理解,主要是為了保證食物的新鮮和完整吧。但快遞送貨速度再快,也不及你走到小區門口的超市或菜場買菜快,所以在網上買生鮮的次數很少。網絡生鮮電商這個先天不足還要靠別的招數來彌補。有的網店增加了食品過敏篩選條件,還會根據你的訂單推薦菜譜,甚至能夠通過手機的條形碼掃描儀續訂包裝商品。AmazonFresh還有晨間配送:晚上10點前購買雞蛋、香腸和橙汁,第二天早上7點前這些東西就會被送到你的門口。有了這些好處,享受在手機應用程序上進行大采購的人仍然在超市購買食品雜貨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
Instacart算是獨辟蹊徑,它不只是送貨速度快,承諾能在一小時內送貨,它的運營模式也很獨特:你通過它購物時,該公司通過手機應用通知一個由自由職業個人采購員組成的網絡,這些人會接到你的購物清單,從當地商店為你選購食品,然后開著他們自己的車給你送過去。該服務覆蓋舊金山、芝加哥和波士頓,一小時送貨收取14.99美元,35美元以上非緊急訂單收取3.99美元。這些自由職業采購員每小時能掙15到30美元,不需要大學學歷,工作時間也很靈活,相比之下,超市工作人員的時薪只有9到11美元。而在公司方面,它不需要店面、運貨卡車、打包和送貨的工人,也無需支付這些人的社保。這家公司的特點就是,它把懶人和閑人、把有錢而沒有時間的顧客跟有時間但是缺錢的自由職業者結合了起來。
目前,Instacart擁有1000多名采購員,大部分是大學生和中年婦女。他們并不是專業快遞人士:一個人不小心弄壞一箱雪碧包裝的話,十幾罐飲料就散落在那兒了。相比之下,中年婦女在購買生鮮方面比大學生更有優勢,因為她們的生活經驗更加豐富。要知道,購物也是一個技術活,知道在哪家超市的哪個貨架能找到顧客想買的東西,當找不到的時候,要說服顧客接受替代選擇。
跟美國人相比,中國網民是幸運的,因為要付的快遞費很低。《華爾街日報》一篇報道說,美國網上食雜店都有最低訂單限額、會員費或者配送費,當日配送費用可高達14.99美元。
如果你經常購買生鮮的話,大概會攢下許多快遞箱。該如何處置呢?有的人家的孩子想把箱子留下來,在上面畫畫。Peapod發言人說,箱子通常會在下次配送時被取走,這個辦法挺環保。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看國外電商Instacart如何賣生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