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一件代發(無貨源)”操作很簡單、投入也很靈活,自己多摸索幾遍,不需要交錢給誰學、交錢加盟誰,不要成為韭菜。
知乎上,很多小白都被“無貨源營銷號們”割了韭菜,千萬要當心。
在詳細分享之前,我得清理一些毒瘤,以下群體,趕緊洗洗睡、早起找份工作。
1. 聽風就是風、聽雨就是雨,沒有獨立思考及主動探索能力的人;
2. 吃不了苦、也耐不了勞、更抗不了壓,過分焦慮、渾身戾氣的人;
3. 兜里沒幾個錢、也沒穩定收入、更無一技之長,社會小透明、要啥沒啥的人;
4. 菜的要死又不認、不認又愛口嗨、不懂尊重、不會學習又自認牛批的人;
……
上面的大哥大姐們,聽我一句勸,真心改一改,你這樣影響不了別人,只會害了自己。
下面,我將以“四個方向”,從零到一的分享我團隊的新店運營實戰。
(注:一些基礎操作就不講了,如免費注冊、后臺操作、設置運費等。)
不論新開店鋪、還是老店新開、或是已有產品等等,我們從幾個層面開始:
一、調研“市場需求”,挖掘最易賺錢的產品!
從平臺調研、生意參謀分析,什么款式、材質、風格、價格、功能等維度的產品容易賺到錢。
說白了,就叫「選品、測款」。
二、梳理“產品梯隊”,提升全店賺錢的上限!
什么是主營產品、什么是關聯產品,主營產品中哪個主推、哪個輔助等等,以精細化的小爆款群切入市場各個需求點。
說白了,就叫「產品布局」。
三、分析“競爭環境”,做足產品差異競爭力!
同類產品的標題關鍵詞、主圖點擊率、詳情轉化率、上架時間段、單品營銷策略等維度,做到敵有我有,敵無我還有的地步,為接下來的引流推廣打好基礎。
說白了,就叫「內功優化」。
四、設定“推廣計劃”,靈活運用每一種技巧!
新品階段卜哪些詞、卜到什么程度再開車、開車又怎么提升關鍵詞排名、開到什么程度又用淘客懟羊群效應等等;
說白了,就叫「引流推廣」。
只有精準的抓住“市場需求”、清晰的掌握“競品情況”、明確“推廣節奏”,做到知己知彼的程度,心底自然有底了。
不論,你是即將投身淘寶的小白、新手,還是開了店已摸索很久的中小賣家,只要你能耐著性子、動點腦子,我就敢保證,絕對會你有一種恍然大明白的感覺。
先說前言,給大家一些信心、激情!
當你選擇“開網店”、想賺錢,你就得意識到,這就是一門生意。
這一門生意,跟咱們現實生活做生意一樣,需要啟動資金、需要方式方法、需要飽滿的狀態、需要良好的心態。
你可以沒有一個生意人的精明、從容、魄力,但你必須具備一個成年人該有的務實、積極、拼搏。
你想“開網店”賺點小錢,那就得側重“選品(測款)”,抓住精準的市場需求;同時,分析同類競品,做好“上架優化(標題主圖等)”;再然后做好“關鍵詞排名”及“評論問大家”等。
可能有朋友會疑惑,你說的我都有做,不但沒有賺到小錢,還虧了幾千塊。
我非常嚴肅的告訴你,你在互聯網所學習的、掌握的技能,大多只是常規的基礎操作,過時、碎片化的實戰技巧,或許你自己還沒認識到。
真心不忽悠大家,我的一些親朋好友、及知乎粉絲,幾乎80%都能搞點生活費、零花錢。
一天賣兩三單的
也有賣個十幾二十單的
還有人從運營助理升職運營店長的
當然,你想賺更多、賺的更快,那毫無疑問,肯定需要資金、渠道、團隊等綜合實力。
賣四五十單的
有賺個萬把的
更有賺幾十萬的
這些賣家,幾乎都是我知乎粉絲,隨時可查、實時論證。
他們開店的時候,也和絕多數新手一樣,沒有一個大致的認知概念、也沒有一個完整的運營邏輯,所以東學學、西看看,覺得這個有道理、那個也不錯,真到實戰的時候,又無從下手、似懂非懂的瞎操作。
分享這些案例,真不是忽悠誰跟我學、也不是慫恿誰開店,而是告訴大家一個事實:開網店、做生意,肯定是能賺錢的,但一定要有完整的邏輯支撐、要掌握方式方法、要熟練的靈活運用。
而不是,一臉懵逼、稀里糊涂的亂干。
等不及的伙伴,可以去看我的老回答,非常全面、圖文并茂、詳細透徹。
高能預警!!!
建議找個安靜的地方、點杯奶茶,花半小時認真看完。
(全程奶媽式陪練,篇幅較長;甩手贊+收藏,再慢慢細讀。)
一、調研“市場需求”,挖掘最易賺錢的產品!
很多朋友確定某個品類、或具備某類貨源優勢,大都憑著喜好、感覺去賣某個產品,這是非常致命、敷衍且不負責的做法。
因為,你的產品并不是“國際大牌”等具有號召力的品牌,根本引導不了市場需求、也引領不了行業風向,必須看清現實、學會理性、保持務實,踏踏實實的從“市場需求”中調研。
我們要多維度、最大化的了解,市場上什么款式、材質、風格、價格、功能等屬性的產品,更有概率賺到錢。
還是跟上一段“找工作”的邏輯一樣:我們要了解什么平臺、哪種工作、什么公司,大概率上能讓自己拿到高薪、在新城市生存!
1)先從“生意參謀”評估“市場數據”
“生意參謀”對于我們賣家而言,實在太重要太重要了,就像吃飯需要筷子和碗一樣,很難完全拋開。
不論你處于“選品”、“測款”過程,或是“標題優化”、“補單/開車”過程,再或“店鋪問題診斷”,幾乎離不開。
(關于“新手賣什么產品最大概率能賺錢”,推薦大家看看我的文章,這里重點講“測款”。)
所以,有條件,那就買一個,一千多一年;實在想省錢、或者店鋪暫未滿足購買條件,那就租一個,幾百塊錢一年。
(實在找不到路子,我提供個方便租給你。)
下面,我以“毛呢大衣女”為例。
(注:在秋冬季,“女裝”細分類的產品非常非常多,我個人傾向于“個性化/小眾/暴利/剛需”類別的產品,比如“真絲連衣裙”、“大鵝羽絨服”、“羊絨衫”等,切記舉一反三。)
打開“生意參謀-市場-搜索分析”,輸入“毛呢大衣女”,查看30天的數據
從“毛呢大衣女”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30天行業數據”緩速上升,并非像“羽絨服女”等熱門產品一樣上升“夸張”。
一個“搜索人氣”51843、一個248158.從“市場需求”而言,“羽絨服女”更具商業價值。
但是,咱們得認識一點,對于新手來說,沒有渠道優勢、也沒有技術壁壘、更沒有資金后盾,“毛呢大衣女”比“羽絨服女”更適合新手。
那么,其他“毛呢外套”等相關詞的橫向推算,我就不一一概括了,大家學會舉一反三。
接著,我們點開“相關分析”,看看“毛呢大衣女”中,哪些關鍵詞更有“市場需求力”。
勾選“搜索人氣”、“搜索熱度”、“支付轉化率”、“在線商品數”、“商城點擊占比”、“交易指數”等,再以“7天”、“日”時間段,評估所有數據。
搜索人氣,指關鍵詞有多少人搜索;
搜索熱度,指關鍵詞被搜索多少次;
交易指數,指關鍵詞成交過程的訂單、訪客數等綜合數值;
支付轉化率,指搜索關鍵詞最終產生訂單的比例;
在線商品數,指關鍵詞下,有多少相關產品;
商城點擊占比,指關鍵詞被搜索后,顧客最終點擊天貓的占比;
根據以上數據,這個“產品”的市場需求、競爭力等信息輪廓,大致就清晰了。
通常下,我建議我的學員們以“搜索人氣5000-10000”為標準;
因為,數據太少,市場太小,沒搞頭;數據太高,市場太大,咱搞不贏。
我以“毛呢大衣女秋冬”為例,給大家分析一次公式:
搜索人氣11476、搜索熱度33650、轉化率7.03%、在線商品數201760、天貓占比34.23%……
這個關鍵詞,7天有“11476人”產生“7.03%”的訂單,約700多個訂單;
其中,天貓占比200多個訂單、淘寶C店占比近500個訂單。
通俗概括:
這個關鍵詞,在七天內,產生了700多個訂單,其中淘寶賣家產生了500多個、天貓賣家產生了200多個……
根據公式,再推算其他關鍵詞,咱們淘寶賣家的“市場需求”還算可觀吧?
如果你是淘寶賣家,你會不會覺得“有搞頭”?
如果有,我們再接著“深入分析”哪種“毛呢大衣”更好賣。
在“生意參謀”,我們點開“關聯修飾詞”,得出完整的“屬性”。
肉眼可見:女、秋冬、冬、加厚、新款、妮子、雙面、寬松、長款……
那么,咱們作為賣家,幾乎知道“什么特性的產品”大概率好賣了吧?
你特么總不至于選“薄款”、“春秋”、“修身”吧,大哥!!
再接著,我們點開“關聯熱詞”……
通過上圖,我們能清晰的看到哪些屬性更“熱門”,以至于后續“標題優化”中、甚至補單中,要抓住的“側重點”就在這。
學到這,你是不是從未想過,整個“選品”、“市場分析”、“數據判斷”這么簡單、這么容易?
相比“照某君/照某醬”這類號稱淘寶店主、十年實戰經歷的大神們,在選品、測款的分享中,我比他們更全面、詳細、透徹吧?
由此推斷,他們根本不具備實戰能力、更沒有成功開店的經歷,我這么點評不算污蔑攻擊吧?
看到這,暫別激動、先安撫下,我們還得更清晰的掌握“競爭環境”,從中更進一步判斷:我們賣這個產品,能不能搞定其他對手、有多少賺錢的勝算?
2)再從“競爭環境”判斷“操盤勝率”
經過第一步的調研,我們再回到“淘寶網”評估“競爭環境”惡不惡劣、“市場需求”大不大。
搜索“毛呢大衣女”、“毛呢外套女”等詞……
核心來了,這是半桶水“大神們”更難分享的實戰細節。
因為,他們根本沒這經歷、更談不上成功打造過爆款;所以,這些實戰細節,他們完全沒概念、更無從說起。
我們先看“每個價格”的競爭情況
如,174-695元60%用戶喜歡的價位,這類“競品銷量”大都在2000-3000件
如,0-174元30%用戶喜歡的價位,這類“競品銷量”大都在4000-5000件
再到“阿里巴巴”查看“毛呢大衣女”相關供應鏈
從上述數據,我們可以大致評估幾個層面的信息:
a、肉眼可見,“低客單”比“高客單”較惡劣;基于選品講過的“五點核心”,我會偏向“高客單”保持利潤、不打價格戰;
b、肉眼可見,“受青睞”的款型為“加厚”、“雙面”、“中長款”等;
c、肉眼可見,“月銷2000件”真不算競爭惡劣,小賣家不貪心,連補帶賣“月銷500件”,沒什么難度;
d、肉眼可見,“阿里巴巴”供貨價大都在“100元左右”,小賣家定價在“188-200內”,利潤保持在“80-100元”出頭,喝點湯;
先不說我的學員月銷可以達到上千件,就新手、小白而言,最差賣個“100件”不過分吧?
以我一貫主張的理性、務實的態度出發,開個網店賺個三五千收入,這沒多大難度吧?
拿貨算100元、定價188元、利潤80元左右,賣出100件幾乎達到10000元收入。
看到這,你還覺得難,那就把這100件,分攤在不同產品連接上。
比如:188元的主推款、208元的輔助款、268的利潤款等等三個不同產品(款式或材質等),側重不同的市場需求。
假設,主推款賣60件、輔助款賣30件、利潤款賣10件,整個“目標任務”是不是更清晰、明確了?
如果,你覺得這個標準還是很難,我非常誠懇、且負責的建議你,好好找份工作吧,別再幻想創業了。
如果,你看到曙光、也具備了一些信心,那么一步步往下好好學。
二、做出差異、提高競爭力
很多朋友在“上架優化”上,太過于敷衍、按部就班、依葫蘆畫瓢,這都是半桶水大神們復制粘貼的“普及型資訊”害了你。
尤其是那句“新店新品有流量扶持”的口號,我真心看著就想笑。
但凡開個店,找個產品按部就班“上架”就能獲得流量扶持、就能賣出去、就可以賺錢,哪里還輪得到你,我都早去了。
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你不認識馬云、馬云也不認識你,你在淘寶開店的貢獻,充其量繳納1000元保證金,就想白嫖、伸手黨平臺上幾百上千萬的買家……
你說這是不是扯犢子?
所謂的“扶持”,是咱們的產品在上架時,迎合了平臺的“準入標準”、同時精準抓住“市場需求”、再從“競爭環境”中體現了差異化,所以觸發了“流量機制”,獲得了零零散散的流量、訂單。
1)關于“類目”精準性
很多新手都容易忽略“類目”精準性,認為只要上架就行。
其實,平臺系統的算法,首先會根據“品類”相關性推送“高度匹配”的產品,再根據“單品權重”排名先后……
(詳細透徹的“競爭機制”相關的解析,參考我專欄文章)
舉個例子:“毛呢大衣女”可以放在“女裝”類,也可以放在“居家服飾”類。
但很明顯,“居家服飾”類并不完全精準、且流量推送不會大于“女裝”。
高純度小白們、新手們,你們要是實在不知道放在哪個品類最恰當、最合適,下載個“運營插件-店查查”,再搜索“關鍵詞”查看“競品”放在哪個類目,就幾乎妥了。
注:“免費插件”的營銷廣告特別誘人、特別多,當你還處于不了解、也不懂的小白階段上,千萬不要被某某流量包、某某七天上排名等噱頭誘導,千萬慎重。
2)關于“消費者權益”
通常下,一個“新店新品”不具備任何銷售額、dsr等權重,是很難獲得“流量競爭”的。
所以,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只能“犧牲自己的利益”迎合“平臺系統”,從中最大化獲得流量推送。
比如:運費險、花唄、公益寶貝、7+天退貨等等。
這些維度,在平臺的“流量入口”細分中,都有選項、也都會獲得一定流量。
注:雖然單一的“權益”不會帶來多么可觀的效果,但對于“新店新品”而言,利用平臺的規則(細節),盡可能抓住任何可以提升“單品權重”的概率。
因為,除此外,“新店新品”很難與“已穩定的老店”相提并論。
3)關于“單品定價”
我接觸過很多新手,有實體店老板、也有廠家、更有大批“一件代發”的賣家們,我發現大家在定義“價格”時非常隨意,甚至習慣性以“傳統(線下)定價”的方式在線上做生意。
這肯定是非常不明智的。
因為,線下面臨的競爭環境、市場需求,充其量是周邊五公里內的顧客,不論價高、價低還能通過面對面的形式去“說服”對方。而線上不一樣,先不說系統的千人千面問題,就所面對的競品、買家等信息基數,就數以萬計。
所以,一定要理性、務實。
在第一步,我們從“市場需求”、“競爭環境”中已獲得“什么價格的產品最有概率賺到錢”。
那么,產品基于這些數據、再根據“阿里巴巴”供貨價去定義。
我建議,以多個關鍵詞搜索“結果頁面”,從中找到“60%喜歡的價位”的平均值。
這里,我就不講透了,保留一些吃飯的細節,但大致的方向,足夠讓大家從中思考、探索。
4)關于“標題優化策略”
整個互聯網關于“標題優化”的所謂干貨,幾乎沒有講透徹,甚至還有些營銷號們以偏概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像“找詞”、“篩選詞”、“組合詞”等方法論,營銷號們幾乎翻過來、倒過去,你抄我、我抄你的講爛了,普及性堪比“腦白金”。
但其中的一些運營邏輯、側重點、細節,營銷號們幾乎不理解,因為沒有實戰經歷,也理解不了。
以至于,新手們認為“搜索流量”原來這么簡單,做好標題、主圖就行了,滿懷信心、非常努力的依葫蘆畫瓢,結果效果甚微、玩了個寂寞。
我總在主張,當你下定決心做好網店、或者任何一件事,你不懂、也不會的基礎上,最好的方式就是“系統學習”,千萬別指望“免費干貨”可以讓你發財致富,這不現實。
何況,像“照某醬/照某君”這類營銷號們有限的含金量,更誤導新手們頻繁掉坑、屢走彎路,非常打擊新手們的熱情及信心。
真不是我慫恿、忽悠大家跟我學習,而是我所接觸過的新手們,絕多數都是通過“免費干貨”自行摸索后,走了很多彎路、浪費很多時間精力、甚至錢,最后仍然一臉懵逼的不知道問題在哪。
所以,一些看似基礎、操作簡單的實戰工作,遠遠不是半桶水的大神、專搞普及型培訓的老師們,可以透徹、詳細、針對不同店鋪、產品,甚至不同運營側重上去分享。
畢竟,他們確實沒干過、更沒成功干過。
一個很現實的說法,看公司老板是不是他、看他開什么車,就幾乎可以判定他從這個行業做了多久、賺了多少錢。
切記:“標題”的運用靈活無比、暗涌四流,絕不是營銷號們輕描淡寫的那么簡單、容易。
(篇幅有限,詳細的“標題優化”實戰技巧,可參考專欄文章)
我們為什么要認真、嚴肅的對待“新品標題”?
是因為,我們需要新品通過標題的關鍵詞獲得排名、從中引入訪客、產生訂單。
流量基本結構 = 展現(曝光)*點擊率
通俗的講,以“搜索流量”為例,“標題關鍵詞”被顧客“搜索”并看到“產品”,這就是“展現/曝光”;再被“主圖”刺激而產生“點擊”行為,這就是“搜索流量/訪客”。
再往深入性理解,“關鍵詞”是否被顧客“搜索且看到產品”,取決“關鍵詞排名先后”;而決定“關鍵詞”初始的“排名”,除了“店鋪權重”、“單品權重”外,就只能依托更多“細節工作”來完善;比如:定價、上架卡位、新品標等等。
所以我常說,“淘寶運營”是個環環相扣、承上啟下的復雜、瑣碎工作;但理解了這些邏輯,花點時間實踐,就非常簡單了;無非是實戰中,如何靈活運用罷了。
一個好的標題,是根據不同店鋪、產品等狀況,側重“關鍵詞”運用,讓“產品”快速獲得“展現/曝光”機會,從而獲得更多“展現/曝光”。
說的嚴重點,不光是實戰中,想通過“卜單”提升“關鍵詞排名”、還是“開車”拉升“單品權重”,“標題關鍵詞”都至關重要。
否則,想“卜個單”吧,“關鍵詞找不到寶貝”;想“開車硬懟”吧,“關鍵詞得分低出價高”。
之所以深入簡出的概括這么多,就是為了大家能從“底層邏輯”一步步深刻理解到“標題”的重要性,從而務實、高效的進行“標題優化”!!!
這最終將決定“搜索流量”的快與慢、多與少、持續性強不強等效果。
再次強調:想要快速“累積權重”獲得排名,只能讓“關鍵詞”產生銷售額、dsr評分等積累,簡稱“權重”。
所以,我們得深入琢磨:在產品7-15天的新品階段,破零用哪些詞、裂變流量用哪些屬性、穩定拓展又用哪些詞?
如果缺乏這些邏輯思考,“套公式”般的依葫蘆畫瓢,實戰中很難快速脫穎而出。
在新品前7天,我們將“搜索人氣穩定(3000-5000)”且“轉化相對高”的精準關鍵詞及同義詞,排序至“標題最前端”;其次,緊密鏈接“熱度上升”的屬性詞+同義詞放在“標題后端”。
待我們人為操作7-10天后,再根據“生意參謀”的關鍵詞數據、同時基于“單品關鍵詞”引流情況,從中添加、替換、調整排序。
這是為了“破零”時,我們能夠側重“搜索入口”快速找到自己寶貝;
破零后,更快通過其他“數值小”的詞積累下個“關鍵詞權重”;
這樣,才能保證新品“各關鍵詞的權重積累”。
參考我“新品標題”的邏輯思路:
破零的詞:迪士尼兒童書包 寶寶、兒童書包幼兒園 一年級、寶寶米奇書包 幼兒園
裂變的詞:迪士尼幼兒園書包 一年級、幼兒園書包 一年級 米奇
穩定的詞:迪士尼書包、兒童書包、幼兒園書包、寶寶書包等
大家可以通過我的案例,更直觀的感受到“標題關鍵詞的排序側重”。
這是為了“破零”階段,我們能夠側重“搜索入口”找到自己的寶貝,快速積累權重;然后,通過其他詞快速積累下個“關鍵詞權重”。
以此循環、從數據小到數據大,一步步提升,這樣才能保證新品“各關鍵詞的權重積累”。
最終獲得排名、獲得搜索流量。
5)關于“主圖差異化”
我見過太多新手、小白們對待“主圖”的重視度,真的令人心寒。
都說網上賣貨靠的就是圖片,可偏偏這么重要的東西,新手們大都敷衍對待。
先不說給產品打上“新品標”,就未來的搜索入口、開車硬懟,這都離不開“主圖的點擊率”。
(一些基礎的“主圖設計思路”,比如白底圖、構思等等,大家可參考專欄文章)
通常下,我們做主圖設計,都會參考“競品”的幾個維度:
a、產品拍攝角度(特寫)
b、產品賣點側重(功能/服務)
c、產品營銷手段(買就送、第二件半價)
搜索精準長尾詞,按銷量排序,用心參考“競品”的主圖即可;尤其,重點關注直通車上的那些銷量高的競品。
畢竟,他們的主圖都是通過千錘百煉測出點擊率的,遠比我們冥思苦想、再花錢測試要強很多。
關于“一件代發”的朋友們,千萬不要拿著廠家的圖片一股腦的上架,極容易引起盜圖、甚至知識產權投訴。
a、先找廠家要原圖
b、再用ps、或美圖秀秀選擇圖片“畫布翻轉”、然后虛化背景
c、其次用官方工具“鹿斑”設計文案
d、最后用其他軟件合并,搞個gif的動態圖
當然,有條件的朋友可以“一件代發”買一件,自己拍個小視頻。
千萬記住:五張主圖必須自己動手,避免被“找同款/找相似”收錄,更加別被小人鉆了空子舉報。
只要大家按照我說的去摸索,保證所有的視頻、主圖都沒有被收錄,那么“新品標”也就相對簡單了。
6)關于“上架卡位”
雖說上架已被平臺削弱,并不像以前那樣“舉足輕重”,但不可否認,這個“平臺機制”仍然存在一定推送機會。
尤其對于新店新品而言,每一個對手忽略的細節,都是我們生存的希望。
試想一下,一個一鉆以下的店鋪、0銷量的產品,在某個關鍵詞下,與那些月銷幾百幾千的對手正面競爭,你會有多大勝算?
賣的便宜的,有比你更便宜的;賣的差不多價位的,人家單品銷量的羊群效應足夠碾壓。
有句話說的好,當你的能力還支撐不起野心時,慫一點穩妥的多。
所以,我們可以搜索“關鍵詞”,按銷量排序,把前三頁的爆款“下架時間”記錄下來。
然后,把自己的單品從中找個最薄弱的“空擋”上架。
比如,周一至周五,上午、下午、晚上,這三個時間段,哪個環節的“爆款”比較多,我們就繞道上架;按我們店鋪10-15個鏈接分布每一天,至少每天有2-3個產品可以搶到“上架曝光”的最大概率。
細節是魔鬼,請相信我,這個東西對你單品前100銷量用處很大。
三、提升權重、獲取流量
在上一段,我講過“搜索入口的流量”基礎構成由“關鍵詞曝光(排名)+主圖點擊”相輔相成。
而“關鍵詞”必須累積銷售額、dsr等權重,才能獲得排名、引發點擊、產生訂單。
所以,我們做好了第二步的所有細節后,重頭戲終于來了!!!
我建議:新手們在單品100件之前,最好先做好“關鍵詞排名”、再“開車加持”,這對“搜索入口”的提升相對較快、消耗也會較低。
尤其像女裝這類“轉化普遍較低”的產品而言,“直通車”并不適合“新店新品”階段,更不適合新手拿錢試錯。
我團隊在自營項目的淡旺季中,也會找一些“潛力品類”去測試新的玩法,一來、驗證老的玩法有沒有失效;二來、從中測試一些新的技巧,一旦有效,就會復制于天貓。
所以,幾乎在引流推廣層面上,我們試過N種玩法后,還是“卜單”最具性價比、最有效。
比如,百度seo、自媒體軟文、小紅書種草、朋友圈群發、QQ群病毒營銷等等,產生“訂單”的效果奇差,對“免費搜索流量”的持續性,幾乎沒多大幫助。
因為,這些“推廣方式”的流量太廣泛、太垃圾,并沒有強烈的“購買欲望”。
避免杠精,我說明白:我并非慫恿大家去卜單,而是基于目前這個階段,除了卜單并沒有更好的方式方法。
當然了,卜單的風險,也遠比其他要高,大家在一無所知、似懂非懂的基礎上,千萬不要盲目盲從,避免白忙一場。
我再次嚴肅的提醒大家:卜單,遠不是營銷號宣導的那么簡單、粗暴;什么找個競品、算出坑產、然后幾天遞增去懟關鍵詞。
我敢保證,不用幾天絕對死翹翹。
不信邪的朋友,可以試一試。
一個很簡單的邏輯,每個店鋪、品類、產品的基礎現狀,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在平臺的大數據庫中的“成長標準”早以卡死,就像家里用電的保險絲一樣,速成式的增長,只會適得其反。
我們可以在“生意參謀-運營視窗”中,看到同個層級的“平均、優秀及我的”三組數據。
每個店鋪每天的“成長標準”一旦超出異常,平臺肯定會介入“機審(訂單預警)”,觸發“訂單清洗”。
舉個例子,你家孩子才三歲,會不會跟一個成年人比吃飯?
所以,所有賺錢的活,不論打工還是創業,都是術業有專攻。
我團隊都會很謹慎、以數據為導向,再做好計劃、制好表格、嚴格執行,一切都是有邏輯、有根據、有參考、有分析,從不會“我以為”、“我覺得”去冒險。
我創業近八年,每一年都在老的玩法中提煉,大致的操作流程如下:
1、參考“生意參謀-層級”算出“銷售額差距”,計劃多少天突破“流量天花板”。
2、參考“生意參謀-運營視窗”算出“同層平均/優秀銷售額”,這就是每天“考核標準”;
3、參考“生意參謀-搜索分析-關鍵詞數據”,優先側重“搜索3000-5000關鍵詞”卜單;
4、參考“市場同款”評論、問大家等,找出“火爆類”話術,作為“卜單評論”參考點;
5、參考“單品分析”搜索入口的關鍵詞,優先卜“排名靠前”的詞,同步拉單品銷量;
6、謹記力度:新店以2-3天遞增、老店以1-2天螺旋,這是不同概念及定義;
7、下架前一天及后一天,小幅度遞增或螺旋,這取決“店鋪權重”;
8、7-10天后,根據“單品分析”,以“生意參謀-搜索分析”數據標準,逐步替換“沒用的詞”;
9、新品銷量100、評論15-20個、4-6個精準詞具備一定排名,且“款式/價格”具備明顯差異化競爭力時,直通車每天預算50-100元定向燒;
10、根據“單品增長情況”,調整直通車、卜單、甚至超級推薦的力度、方向;
11、在“廣告預算”充足的基礎上,對標競品2-4天為小周期“懟坑產”;
12、次日觀察“排名”決定懟的力度、實時注意“入口詞”懟坑產;
整個“操作邏輯”的大致框架、方向都在這了,含金量80%左右,一些“核心細節”有所保留,還請大家多多理解、多多思考、慢慢消化。
畢竟,完全毫無保留的免費分享,我目前還做不到,請見諒。
但真心不妨礙大家有個方向去思考、去摸索,相對于全網的“教程”而言,我相信找不出第二個了。
希望我的讀者們,基于務實、勤于思考、積極進取,選擇有目的的學習,而不是沒腦子的當了韭菜。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淘寶無貨源能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