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團購的發展帶動了O2O的興起,那么,移動終端的突飛猛進則將O2O概念帶向了高潮。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戰場”,無論是線下的傳統企業,還是線上的各大電子商務企業,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謀篇布局。
只是,這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全新市場。“線上下不來”和“線下上不去”兩大難題依舊橫亙其間,各大企業、平臺正在這條坎坷的道路上嘗試、摸索。
6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對外發布“碼上淘”開放戰略,并推出“碼上淘”平臺。這是其在無線端落下的又一枚重量級棋子。盡管阿里巴巴集團COO逍遙子在發布會當天表示O2O是個偽命題,集團內部也將“碼上淘”平臺定位為無線端的一款商家運營工具,但是,通過“手機淘寶+碼上淘”這樣的產品邏輯,依稀能夠描繪出阿里在O2O領域的前行軌跡。
從為產品消費到為生活消費
“碼上淘”開放戰略從2014年年初開始啟動,到6月正式對外發布。經過半年時間的摸索,圍繞消費者推出“商品碼”、“包裹服務碼”、“互動碼”、“媒體碼”、“碼上店”五大垂直應用場景。以“碼”為觸點,以“手機淘寶”為載體,實現人與人、人與商品、人與商戶、商品與商戶之間的精準互動,這是“碼上淘”在無線端打造的一種消費體驗,迎合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用戶的個性化、碎片化需求。
如果說“高德地圖+手機淘寶”打造的3·8手機淘寶生活節開啟了生活消費的帷幕,那么,“碼上淘+手機淘寶”打造的這一輪“掃碼世界波”,則將生活消費推向了高潮。
3·8手機淘寶生活節,是在全國范圍內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南京、武漢等大城市為核心,其他城市為聯動的移動生活大規模消費體驗。消費者通過手機淘寶App就能享受3.8元吃大餐、唱K等比PC端更低的專享價。該活動的目的是讓用戶在移動購物之外,通過手機淘寶體驗到最簡單、時尚、便捷、好玩的生活服務,讓手機淘寶成為人們移動時代生活消費的第一入口。
“掃碼世界波”是在全國范圍內的一次掃碼活動。消費者只要通過手機淘寶掃碼,不僅可以領取淘寶、天貓平臺發放的紅包、彩票,也能領取各大品牌商發放的優惠券。除此之外,消費者還能在世界杯期間獨享一小時“餓急送”、KTV看球酒水半價暢飲、獲贈熬夜特種險等十余種掃碼特權。和3·8手機淘寶生活節相比,同樣是為了構建一種基于用戶消費場景的模式,不同的是選擇了二維碼作為最小終端。
二維碼本身就是一個入口,它的背后是一個URL,能夠幫助用戶直達商家指定的頁面。這個頁面可以由各種各樣的商品、營銷活動來承載。因此,“碼”背后承載的內容和服務很關鍵。“碼上淘”依托阿里龐大的商品體系和云端數據庫,能夠幫助商家在不同的場景下建立完善、全面、精準的用戶溝通通道,給消費者帶來個性化的互動體驗、最短的購物路徑以及無處不在的“碼”上服務。
因此,“手機淘寶+碼上淘”是一種更場景化、更個性化、更高效的消費體驗通道,不僅能滿足消費者線上購物的場景,也能打造便捷的線下消費體驗,迎合消費者隨時隨地、情景式觸發的購物方式。
這種貫穿式的消費體驗正是O2O購物的本質。通過打造這種消費體驗,撬動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和習慣,在穩住PC端用戶的同時,幫助商家承接和開拓移動端的增量市場。這或許是其從線上跨到線下的重要一步,也是相對比較輕巧的一步。
從電子商務到商務電子化
“碼上淘”平臺定位為商家在無線端的一款運營工具,核心是釋放商家在無線端的生產力。
據了解,“碼上淘”落地后,30余萬商家參與其中。相比800萬賣家總量,這不是一個特別大的數字,主要是因為“碼上淘”本身具有一定的使用門檻。對線上商家來說,必須要有線下資源,或者有能力購買線下資源,比如“碼上店”、“媒體碼”都需要商家具備一定的實力。而對線下商家來說,必須先進行商品的電子化、虛擬化,才能更好地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比如輕店鋪的形式。
因此,和3·8手機淘寶生活節一樣,“碼上淘”也需要線上線下商家的聯動。通過生活消費場景的打造,幫助線下商家打通客流,把線上的消費者吸引到線下去。“碼上店”、“商品碼”以及“互動碼”等垂直應用場景都旨在借助線上商家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執行力,實現線上線下融合。
因此,無論是先從線上到線下,還是先從線下到線上,O2O的本質是融合、共建。
阿里集團COO逍遙子曾表示,不同行業線上和線下的連接、把不同產品升級為互聯網思想和互聯網行為來支持新商業,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但不同行業選擇的方式和商業模式不一樣,很難用一個具有普適性的、統一的O2O命題去解決?! ?br />
顯然,“碼上淘”平臺是一個能夠將線上、線下優勢進行互補的工具。在線上,阿里擁有強大的云計算和云服務能力,能夠進行精準的營銷,但是要打造“入口—營銷—支付”的閉環,必須依托線下商家強大的運營支持體系及社會化營銷能力。
“阿里懂得營銷,但我們認為僅僅懂營銷不夠,還要懂商業。比我們更懂商業的是我們的小伙伴,是我們在傳統零售業界做了多年、打拼了多年,更了解消費者心智的好朋友。跟他們的合作,幫我們補齊了不了解線下商業的短板。同時基于我們了解線上電子商務的長板,我們終于既有了上半身,又有了下半身。”阿里巴巴集團O2O業務負責人逸方表示,線上的長板基礎+線下的短板補齊=阿里O2O戰略。
這是阿里從“云”到“端”的一種互動。“碼上淘”作為“云+端”戰略中的重要一環,通過“碼”這個最小的終端, 幫助企業解決“線上下不來”和“線下上不去”的困境,尋找到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融合點。
對商家來說,這是由流量驅動的,通過布碼可以實現線上線下商品庫打通、服務打通、流量打通,在碎片化的場景為消費者提供精準、個性化的服務,最終形成交易。尤其是傳統線下企業,如果要在全渠道引流,商品數字化是企業必然要做的事情。對消費者來講,這是由刺激、興趣驅動的,通過掃碼能夠享受到平臺、商家的紅利,獲得最精確的信息、體驗最短的購物路徑。
在當前整個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中,有10%來自于我們原來定義的電子商務,90%還是來自于所謂的“傳統商務”。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90%的商業正在尋求變革。或許,這個“變量市場”是阿里基于“碼上淘”的戰略目標。
之于O2O,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因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才剛剛開始,未來長成什么樣大家都不知道。所以,將“碼上淘”看成阿里進軍O2O領域的戰略性產品并不恰當 ,它或許只是阿里在打造移動商業O2O平臺進程中的一個重量級工具。
只是,這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全新市場。“線上下不來”和“線下上不去”兩大難題依舊橫亙其間,各大企業、平臺正在這條坎坷的道路上嘗試、摸索。
6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對外發布“碼上淘”開放戰略,并推出“碼上淘”平臺。這是其在無線端落下的又一枚重量級棋子。盡管阿里巴巴集團COO逍遙子在發布會當天表示O2O是個偽命題,集團內部也將“碼上淘”平臺定位為無線端的一款商家運營工具,但是,通過“手機淘寶+碼上淘”這樣的產品邏輯,依稀能夠描繪出阿里在O2O領域的前行軌跡。
從為產品消費到為生活消費
“碼上淘”開放戰略從2014年年初開始啟動,到6月正式對外發布。經過半年時間的摸索,圍繞消費者推出“商品碼”、“包裹服務碼”、“互動碼”、“媒體碼”、“碼上店”五大垂直應用場景。以“碼”為觸點,以“手機淘寶”為載體,實現人與人、人與商品、人與商戶、商品與商戶之間的精準互動,這是“碼上淘”在無線端打造的一種消費體驗,迎合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用戶的個性化、碎片化需求。
如果說“高德地圖+手機淘寶”打造的3·8手機淘寶生活節開啟了生活消費的帷幕,那么,“碼上淘+手機淘寶”打造的這一輪“掃碼世界波”,則將生活消費推向了高潮。
3·8手機淘寶生活節,是在全國范圍內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南京、武漢等大城市為核心,其他城市為聯動的移動生活大規模消費體驗。消費者通過手機淘寶App就能享受3.8元吃大餐、唱K等比PC端更低的專享價。該活動的目的是讓用戶在移動購物之外,通過手機淘寶體驗到最簡單、時尚、便捷、好玩的生活服務,讓手機淘寶成為人們移動時代生活消費的第一入口。
“掃碼世界波”是在全國范圍內的一次掃碼活動。消費者只要通過手機淘寶掃碼,不僅可以領取淘寶、天貓平臺發放的紅包、彩票,也能領取各大品牌商發放的優惠券。除此之外,消費者還能在世界杯期間獨享一小時“餓急送”、KTV看球酒水半價暢飲、獲贈熬夜特種險等十余種掃碼特權。和3·8手機淘寶生活節相比,同樣是為了構建一種基于用戶消費場景的模式,不同的是選擇了二維碼作為最小終端。
二維碼本身就是一個入口,它的背后是一個URL,能夠幫助用戶直達商家指定的頁面。這個頁面可以由各種各樣的商品、營銷活動來承載。因此,“碼”背后承載的內容和服務很關鍵。“碼上淘”依托阿里龐大的商品體系和云端數據庫,能夠幫助商家在不同的場景下建立完善、全面、精準的用戶溝通通道,給消費者帶來個性化的互動體驗、最短的購物路徑以及無處不在的“碼”上服務。
因此,“手機淘寶+碼上淘”是一種更場景化、更個性化、更高效的消費體驗通道,不僅能滿足消費者線上購物的場景,也能打造便捷的線下消費體驗,迎合消費者隨時隨地、情景式觸發的購物方式。
這種貫穿式的消費體驗正是O2O購物的本質。通過打造這種消費體驗,撬動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和習慣,在穩住PC端用戶的同時,幫助商家承接和開拓移動端的增量市場。這或許是其從線上跨到線下的重要一步,也是相對比較輕巧的一步。
從電子商務到商務電子化
“碼上淘”平臺定位為商家在無線端的一款運營工具,核心是釋放商家在無線端的生產力。
據了解,“碼上淘”落地后,30余萬商家參與其中。相比800萬賣家總量,這不是一個特別大的數字,主要是因為“碼上淘”本身具有一定的使用門檻。對線上商家來說,必須要有線下資源,或者有能力購買線下資源,比如“碼上店”、“媒體碼”都需要商家具備一定的實力。而對線下商家來說,必須先進行商品的電子化、虛擬化,才能更好地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比如輕店鋪的形式。
因此,和3·8手機淘寶生活節一樣,“碼上淘”也需要線上線下商家的聯動。通過生活消費場景的打造,幫助線下商家打通客流,把線上的消費者吸引到線下去。“碼上店”、“商品碼”以及“互動碼”等垂直應用場景都旨在借助線上商家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執行力,實現線上線下融合。
因此,無論是先從線上到線下,還是先從線下到線上,O2O的本質是融合、共建。
阿里集團COO逍遙子曾表示,不同行業線上和線下的連接、把不同產品升級為互聯網思想和互聯網行為來支持新商業,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但不同行業選擇的方式和商業模式不一樣,很難用一個具有普適性的、統一的O2O命題去解決?! ?br />
顯然,“碼上淘”平臺是一個能夠將線上、線下優勢進行互補的工具。在線上,阿里擁有強大的云計算和云服務能力,能夠進行精準的營銷,但是要打造“入口—營銷—支付”的閉環,必須依托線下商家強大的運營支持體系及社會化營銷能力。
“阿里懂得營銷,但我們認為僅僅懂營銷不夠,還要懂商業。比我們更懂商業的是我們的小伙伴,是我們在傳統零售業界做了多年、打拼了多年,更了解消費者心智的好朋友。跟他們的合作,幫我們補齊了不了解線下商業的短板。同時基于我們了解線上電子商務的長板,我們終于既有了上半身,又有了下半身。”阿里巴巴集團O2O業務負責人逸方表示,線上的長板基礎+線下的短板補齊=阿里O2O戰略。
這是阿里從“云”到“端”的一種互動。“碼上淘”作為“云+端”戰略中的重要一環,通過“碼”這個最小的終端, 幫助企業解決“線上下不來”和“線下上不去”的困境,尋找到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融合點。
對商家來說,這是由流量驅動的,通過布碼可以實現線上線下商品庫打通、服務打通、流量打通,在碎片化的場景為消費者提供精準、個性化的服務,最終形成交易。尤其是傳統線下企業,如果要在全渠道引流,商品數字化是企業必然要做的事情。對消費者來講,這是由刺激、興趣驅動的,通過掃碼能夠享受到平臺、商家的紅利,獲得最精確的信息、體驗最短的購物路徑。
在當前整個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中,有10%來自于我們原來定義的電子商務,90%還是來自于所謂的“傳統商務”。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90%的商業正在尋求變革。或許,這個“變量市場”是阿里基于“碼上淘”的戰略目標。
之于O2O,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因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才剛剛開始,未來長成什么樣大家都不知道。所以,將“碼上淘”看成阿里進軍O2O領域的戰略性產品并不恰當 ,它或許只是阿里在打造移動商業O2O平臺進程中的一個重量級工具。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透過“碼上淘”看阿里O2O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