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高調進軍白酒市場的 娃哈哈 遇挫。日前,有消息稱, 娃哈哈 此前推出的領醬國酒將退出市場,隨后這一消息被 娃哈哈 否認。不過,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 娃哈哈 白酒業務已經成為集團的邊緣業務, 娃哈哈 官網也沒有白酒的“一席之地”。面對連年下滑的業績, 娃哈哈 調整白酒業務的經營模式能否盤活相關業務仍是未知數。
白酒業務邊緣化
娃哈哈 外聯辦主任盧東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的白酒業務仍在正常有序地開展,與相關合作方依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市場因素,適時調整白酒業務的經營模式,完全是一種正常的商業行為”。
雖然 娃哈哈 明確表示并未退出白酒市場,但 娃哈哈 的白酒業務在整體業務中被邊緣化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北京商報記者瀏覽 娃哈哈 官網發現,并未出現相關白酒產品的介紹,酒類業務中也僅有宗氏啤酒。
另外,北京多家超市銷售人員稱,從未聽說過 娃哈哈 領醬國酒。在網絡銷售終端,淘寶上僅有一款53°領醬國酒賦韻500ml裝的產品在售,月銷量僅為5筆。在京東商城,有2件領醬國酒的產品,其中一件評價為零,另一件累計有47條評價。在酒仙網銷售的9款領醬國酒產品中,有3款產品已經下架,銷量最高為9038件,銷量最低的為7件。
北京商報記者詢問領醬國酒的銷售渠道等問題時,盧東表示白酒業務是與其他業務分開運營的,會聯系其他同事溝通。但截至發稿,北京商報記者并未收到相關回復。
2013年11月, 娃哈哈 董事長宗慶后宣布 娃哈哈 進軍白酒行業。發布會上,一款以貴州茅臺鎮為原產地的高品質、高性價比的醬香型白酒——“領醬國酒”宣告上市。
神秘的領醬國酒
娃哈哈 與金醬酒業的合作模式是雙方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其中 娃哈哈 在新公司中的股權占比達到80%,金醬酒業則占20%。根據當時的報道,金醬酒業主要負責生產, 娃哈哈 方面負責銷售和品牌推廣。
北京商報記者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搜索發現,與領醬國酒有關的有兩家公司,一家負責生產,另一家負責銷售,兩家企業的法人代表均為宗慶后。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領醬國酒業銷售有限公司股東為 娃哈哈 商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娃哈哈 商業”)和汪洪彬,該公司在2015年的總營業收入僅為911.49萬元,凈利潤100.25萬元。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領醬國酒業有限公司注冊資金為7.5億元,股東為杭州 娃哈哈 宏振投資有限公司和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金醬酒業有限公司,這家公司2015年營收為3269.85萬元,凈利潤為606.07萬元。盧東表示,酒類業務由 娃哈哈 商業負責。
根據2013年的消息, 娃哈哈 集團已與貴州省仁懷市政府簽訂了白酒戰略投資協議,一期投資150億元入駐仁懷市白酒工業園區。2002年, 娃哈哈 就已開始試水白酒業務。當年, 娃哈哈 兼并了涪陵地區酒廠之后,投入巨資開發中高檔產品,推出一款名為“白露醇”的白酒產品。根據報道,2004年 娃哈哈 與金六福有過一段渠道聯姻,但這一段合作非常短暫。
天花板的困擾
進軍白酒業務四年, 娃哈哈 選擇在此時進行戰略調整或許有著自己的考慮。今年以來,白酒市場正在復蘇,從市場情況來看,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一線名酒量價齊升,其他高端酒也水漲船高。在滬深兩市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4家發布了2017年半年報業績,均實現了營收與凈利潤雙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在白酒復蘇時期,進行戰略調整,對于 娃哈哈 涉足四年仍然籍籍無名的領醬國酒是一個新機會。但是在國內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作為國內老牌食品飲料生產企業, 娃哈哈 近年來整體業績中規中矩,如何實現白酒領域的突破,還要看 娃哈哈 整體戰略的調整力度。
2010年,宗慶后曾表示,“再造一個 娃哈哈 ”,爭取三年內實現年銷售收入1000億元,但是如今的 娃哈哈 卻似乎與這一目標相行漸遠。
全國工商聯此前發布的《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報告》顯示,2015年 娃哈哈 營業收入494億元,排名民營企業500強中的第70位,相較于2014年收入暴跌226億元。在2017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暨民營經濟發展峰會上發布的《2017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 娃哈哈 2016年營收為455.92億元,排在104名。
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 娃哈哈 在積極布局多元化,但選擇白酒這一需要時間進行培育的品類并非最好的選擇。經過四年, 娃哈哈 尚未將領醬國酒打入一線市場,這與最初的定位相背離。雖后來將產品調整至百元的大眾價格區間,但在渠道方面還需要進行積極的建設。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邊緣四年 娃哈哈白酒自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