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消費者買的不是產品,是感覺。只要感覺對了,那就是買買買……,我們仔細推敲就會發現:超市可以做很多種促銷玩法,使這些玩法產生的最終結果都是打75折。這樣,一來避免了長期直接打折對品牌形象造成的損害,二來也可以調動起 顧客 的興趣來。
十五招,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
1、買一送三
假設該產品售價100元(以下也是一樣),采取買贈的方法,買3件送1件正品,送的價值是100元。
這樣,就相當于 顧客 用300元買下了價值400元的商品,效果就與75折一樣了。而且這種方法可以促進一次購買量的增加,適用于使用頻率比較快的品類,比如面膜、洗發水……
2、第一件原件,第二件半價
這種方法同樣可以讓 顧客 感覺多買一件能獲得更大的實惠。即使 顧客 不購買第2件,店鋪也有機會以原價售出第1件商品。而購買2件總值200元的商品,只需要 顧客 掏150元,相當于打了75折。
超市15招刺激消費者購買欲的玩法,讓 顧客 忍不住掏錢!
3、第一件85折,第二件75折,第三件65折
按照價格來計算,相當于第1件便宜15元,第2件便宜25元,第3件便宜35元,總共便宜75元, 顧客 以225元買下價值300元的產品,同樣是相當于打了75折。 而如果 顧客 買不到3件,則相當于前2件都不止75折。零售動力
4、買三送全場任意100元商品
顧客 原價購買3件單價100元的商品,總共花費300元。與此同時, 顧客 可在店內挑選任意總值小于或等于100元的商品,相當于得到了400元的價值,也就是原來的商品得到了75折的優惠。
這個做法一般會給 顧客 帶來一個錯覺,那就是 顧客 從店鋪獲得了超過所購商品本身的價值。對于價格不敏感的消費者來說,比較具有吸引力。通常,可以向 顧客 推薦毛利較高的商品,也可以由門店設立專門供選擇的商品范圍。原因你懂的。
超市15招刺激消費者購買欲的玩法,讓 顧客 忍不住掏錢!
5、買三得100元本店購物券
顧客 購買3件該商品,可以獲得價值100元的全場通用購物券,最好可以規定使用時間(一般在之后時間),不僅相當于打75折,還可以促進 顧客 的二次進店。
6、購三件店內任意低于該商品價值的商品免單
這個玩法與買3件全場送價值100元商品是一樣的,只不過換了個形式。但是這種形式較后者的優勢在于,可以設置為“單品免單”,這樣 顧客 就會挑選店內最接近100元的商品而避免多樣商品湊到100元。
7、兩人同行購買相同價值產品,第二人半價
假如一人購買1件,另一人再買一件只需要付50元,相當于2人合計用150元買下價值200元的商品,也是75折。這種方法可以擴大受眾范圍,增加店鋪的粉絲。
8、購買一件,可獲得其他店鋪50元抵扣劵
顧客 買下100元的商品,用獲得的這50元抵扣券(客單大于或等于100元時使用)去其他合作異業店鋪,如母嬰店,購買商品獲得現金減免。如此一來,如果 顧客 在合作店鋪購買超過100元商品,折扣也要高于75折。這個問題可以跟其他異業店鋪洽談,談得成功的話,可以獲得高效的引流。
9、買3件產品得70元商品+30元現金紅包
買3件送70元全場商品任意選+30元現金紅包(相當于7.5折),要求消費者發朋友圈分享,提高門店促銷知曉度。
所以你看,促銷活動是可以在現有毛利范圍內進行演變的。除了直接打75折,我們還有9種可以達到跟打75折一樣的效果的促銷政策。而除了促銷政策,促銷主題、促銷形式都可以不斷的變化。只有不斷地變換促銷活動,才會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覺甚至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才不會讓 顧客 對產品的低價產生依賴。
10、階梯價格——讓 顧客 自動著急
所謂階梯價格,就是商品的價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階梯式的變化。
比如:新品上架第一天按五折銷售,第二天6折,第三天7折,第四天8折,第五天9折,第六天原價銷售。
這樣給 顧客 造成一種時間上的緊迫感,越早買越劃算,減少買家的猶豫時間,促使他們沖動購物。當然階梯的方式有很多,店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設定。
實際案例:
美國愛德華法寧的商人提出了這樣的一個自動降價促銷方案:“銷售初期1-5天全價銷售,5-10天降價25%,10-15天降價50%,15-20天降價75%”。
這個方案主要針對時節性商品,對于時節性的商品,商家應該及時的予以處理,即使只是收回成本。如果商家不處理那么這些商品就沒有任何價值。預期浪費生產成本,還不如獲取盡可能多的利潤。
11、降價加打折——給 顧客 雙重實惠
降價加打折實際上就是對一件商品既降價,又打折,雙重實惠疊加。
比如以100元商品為例,如果直接打6折,一件商品就會損失40元的利潤。但是如果我們先把100元的商品降價10元,再打8折,那么一件商品損失的利潤是28元。
但是買家在感覺上還是后者比較爽。
12、錯覺折扣——給 顧客 不一樣的感覺
“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的說法,這是很多人面對各種打折時的常見心理。
所以,千萬不要冒然直接打折,這會讓他們有低價是以低質為代價的感覺,從而降低他們的購買欲。
解決方案是“錯覺打折”。讓優惠以隱晦的方式出現,和直接打折相比,錯覺打折顯得更加有藝術性丶更加吸引 顧客 的注意。
實際案列:
日本三越百貨在一次活動期間,制定了一個促銷方針:
凡是在本商場購物的客戶,無論購買什么商品,都可以用一百元購買價值一百三十元的商品。
此廣告一出,立刻吸引了很多 顧客 的注意,他們紛紛涌向三越百貨,盡情地挑選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零售動力
實行“花100元買130”的錯覺折價術,不僅讓 顧客 避開了打折處理貨的感覺誤區,而且也真正起到了促銷的作用,使得百貨商場的銷售客開始成倍增長。
13、一刻千金——讓 顧客 蜂擁而至
“一刻千金”的促銷方案就是讓買家在規定的時間內自由搶購商品,并以超低價進行銷售。
這個促銷看似大虧本,但是實際上這一舉動給你帶來了急劇的人氣提升和很多的潛在客戶,等 顧客 吸引過來之后,接下來就是讓 顧客 自愿掏腰包了。
實際案列:
武漢的一家超市貼出公告:晚上7點至7點10分,這十分鐘內所有貨品1折。
很多人看到這個營銷政策的時候第一反應是怕上當,然而第一天超市兌現了以后,第二天有了人潮般的消費者來到這家超市排隊,在此期間人流量達到同時期的5倍,第三天接近10倍流量。該超市當月的銷量實現翻5翻。
這里還有一點小技巧,那就是時間段。這個時間段最好有一個提示性的標志,比如,晚上7點的新聞聯播 。久而久之,人們開始習慣在新聞聯播的點兒去搶購,甚至還有一部分人,不由自主的成為這個超市的宣傳者。
14、超值1元——舍小取大的促銷策略
超值一元,就是在活動期間, 顧客 可以花一元錢買到平時幾十甚至上百的商品。
從表面上看,這種1元錢的商品確實賺不到錢,但是通過這些商品,店鋪吸引了很多的流量,有流量就能刺激新的消費。
實際案例:
在紹興的一家超市,由于市場不景氣,人流量很少。
有一天老板突發奇想,做了一個決定:
將超市里面的35款10多元的商品(成本約為3-6元)分成7組,也就是每組5個商品。一周七天,也就是一天上一組,而這些商品的價格僅為1元。
這些商品都是人們日常常用消耗品,如:牙膏,毛巾等。因為是日用品,每次用到的時候消費者就會產生關聯聯想到這家商店,帶來一定的 顧客 二次轉介紹。零售動力
老板定的每日每種商品數量為100件,也就是每天500件商品。而很多人購得了這個超值商品后,就有了一定的購物的感覺和需求。于是也會順帶的買一些其他不打折的商品。
在這個案列中,最重要的兩個環節:第一、超低價;第二、限量。
15、臨界價格—— 顧客 的視覺錯誤
所謂臨界價格,就是在視覺上和感性認識上讓人有第一錯覺的那個價格。比如,以100元為界線,那么臨界價格可以設置為99.99元或者是99.9元。
實際案例:
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這個促銷方案。10元變成9.9元,40元變成39元等等。這里要說的是這樣一個早期的實際案列。
一家小雜貨鋪老板在一次記賬的時候,老板用計算機計算價格得到的數字是9.9元。老板突然感覺這個價格怎么感覺好像比10元便宜的許多。于是這家店里將原來整價的商品都集體便宜了0.1元至1元。
超市管理就是細節管理,只要用心抓住細節,銷售自然會好。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