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互聯網+怎么做?微店模式曾被很多人唱衰,故事很好聽,難以規?;@取粉絲,又難以把粉絲轉變為訂單。“ 良品鋪子 ”不是“羅輯思維”,是微信官方力推的樣板合作伙伴,有各種免費資源可用。“ 良品鋪子 ”為什么如此在乎微信商城,如何做,又怎么做好?
“不做電商等死,做電商找死”,現在成功轉型電商的傳統企業不多,屈指可數,全國最大的休閑零食企業“ 良品鋪子 ”算一個。但在移動端,他們至今沒上線App, 也沒主推自己的官網,“ 良品鋪子 ”戰略副總趙剛說,App他們一直在測試。與之對照的是,“ 良品鋪子 ”在企業微信公眾號、微商城上花的心思很多。就在8月5日,“ 良品鋪子 ”微信公眾號以580萬粉絲量沖上新榜企業號第四名,排在前三都是建行、順豐這類大企業。
更重要的是,2015年,“ 良品鋪子 ”線上渠道銷售額12億,微信商城上線僅2年時間,就貢獻了8000萬。預計2016年,“ 良品鋪子 ”來自微信商城上的銷售額預計2億人民幣。
PC 電商已是過去式,社交電商怎么玩?
“ 良品鋪子 ”2012年就布局電商,2015年,其全渠道銷售額高達45億,其中線上銷售額12億元,僅次于互聯網零食品牌“三只松鼠”。作為線上線下最大的休閑零食企業,“ 良品鋪子 ”也是天貓、支付寶、微信支付、京東到家等各大渠道最成功的樣板合作企業。
在App上的謹慎,顯示出“ 良品鋪子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一個思考。已經熟悉了基于PC互聯網為主的電商生態和運營的品牌,當消費者大量跑到移動互聯網上,還怎么做生意。是隨波逐流做一個手機上的App,還是做點什么符合現在消費者的變化。
結論是,不要試圖用一個App去拉消費者,而是去消費者玩的地方找他,學著和消費者互動和連接,再轉化成交易。如何讓產品和消費者連接起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銷售的一個必經之路。找到消費者所在的場景,和消費者溝通,互動,這不僅是一個新零售渠道,更是一個戰略布局,是一個傳統企業學習和消費者而從交流到交易的試水。
感知趨勢,盡早嘗試是“ 良品鋪子 ”轉型電商這條路很重要的一個經驗。
2012年,天貓雙11賣了100萬元,讓“ 良品鋪子 ”意識到消費者購物習慣發生變化,是否轉戰線上,內部也有很多分歧,因為早先創業的想法是專注做好門店。最終,趨勢的重要性,“ 良品鋪子 ”下決心設立電商公司,在各大電商平臺開店。
緊接著,2013年底,“ 良品鋪子 ”從電商平臺團隊里抽出一部分人,又招了一些90后,正式上線官方微信平臺,除了與消費者溝通互動,“ 良品鋪子 ”嘗試在微商城上推介和銷售優惠產品,推出“降價拍”等社交玩法,開展主題營銷活動。
由于通過微商城購物的多為年輕人, 良品鋪子 在微商城銷售的商品包裝會更特別,會使用更多新潮元素吸引顧客,“會說話的星空棒棒糖”、“來往餅”就是來自其自媒體的專屬商品。
“來往餅”是“ 良品鋪子 ”去年打造的第一款具有社交屬性的零食,由“ 良品鋪子 ”微信、微博同時發起投票,邀請粉絲投票選出一款自己想要的社交零食。從產品的內、外包裝,到克重、周邊贈品,再到購買情景的設置,產品的定價.......產品所有的一切都由粉絲決定。這個嘗試是想通過企業微信、微博來和粉絲互動,通過產品把品牌融入到社交網絡中去,融入到用戶的社交關系中去。
今年歐洲杯期間,利用對消費者大數據分析,“ 良品鋪子 ”在微信商城首發“看球零食桶”,包含5種球迷最愛專屬零食;通過熱門的視頻直播,聯合千名斗魚網紅主播在線觀看歐洲杯并表演看球零食桶的100種花式吃法;利用朋友圈的H5傳播形式,制作文案讓消費者通過朋友圈互動分享參與。
數據顯示,這個定制產品和活動讓“ 良品鋪子 ”微信粉絲和用戶的增長作用很明顯。整個歐洲杯主題活動,“ 良品鋪子 ”微信公眾號加了20萬粉絲(20萬相當于武漢地區最大的報紙媒體的發行量)。不過,具體“看球零食桶”的銷量并沒有達到預期。在內部,這個案例應該有很多經驗教訓。這個案例也證明,社交電商的玩法并非那么容易就摸到門道,需要不斷嘗試。
而在7月,“ 良品鋪子 ”發起了一個粉絲圈層活動,一夜之間粉絲增加百萬。很多人說,現在微信增粉很難,但只要經過不停的研究和測試,找到粉絲的癢點,了解社交電商的特點,總能撬動粉絲的狂熱。
現在,“ 良品鋪子 ”探索和研究的社交電商新事物還有很多……比如,世界杯期間已應用的直播電商,通過社群形式交易(真正激活2000萬會員,消費者推動的一個業務流商業模式)。還有,共享經濟,推動“ 良品鋪子 ”2000萬會員在全球幫助物色美食,那么“ 良品鋪子 ”會省下很多研發和找尋費用。
此外,“ 良品鋪子 ”也關注像小米,華為,包括羅輯思維等企業,通過社交渠道,包括微信公眾號、會員體系、微商城、微信群等渠道矩陣形成獨特的泛社群運營體系,和消費者互動起來。消費者從簡單的產品購買者,成為參與者,參與到零食品牌生態的構建中來。
盡早起步,讓“ 良品鋪子 ”趕上微信發展紅利期,到今年,“ 良品鋪子 ”公號已有580萬粉絲,微商城銷售額增長很快。但“ 良品鋪子 ”覺得,集中精力做內容打造和運營,摸索出怎么和新生代用戶互動,再交易的最合適方法比提升銷量更重要。
“ 良品鋪子 ”在線上銷售渠道有兩個事業部,一個是平臺事業部(負責天貓、京東等第三方平臺),一個是2013年成立的互動營銷事業部,進行社交媒體的規劃和內容運營。2014年,“ 良品鋪子 ”曾組建過一個新的商城事業部,主要是整合社交媒體,進行交流到交易的商業模式實驗。
2015年,“ 良品鋪子 ”決定將互動營銷部和商城事業部合并,以打通社交運營模式的商業價值轉換和業務加速推進。通過這兩個部門的整合衍進,可以看到,「 良品鋪子 」這2年中,對打通互動營銷和商業價值轉化的思考和實踐。
現在,“ 良品鋪子 ”把社交事業部定義為整個公司的業務創新中心,期待這個部門能帶來新的玩法和創意,進而影響整個公司產品、業務單元和區域導向的組織架構。
“ 良品鋪子 ”的運營微商城的幾點心得
電商運營絕不假手于人
堅決反對外包在線運營,消費者在哪兒,就圍繞消費者設定營銷策略。讓企業和消費者直接溝通互動,建設有粘性的社群,激活企業和用戶溝通的文化密碼,進而實現交易。
是否外包電商銷售,考驗企業的電商策略是不是徹底。將電商外包的企業,可能僅將電商視為一個銷售渠道,忽視了它更大的價值。電商運營和思維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內部電商團隊建設,培養了一批人,讓整個集團具有電商思維的人通過運營端,推動企業變革。
全渠道:不要把雞蛋裝到一個籃子里
微信商城目前是“ 良品鋪子 ”社交電商試水的重要部分,也是其全渠道商業模式的一個重要部分。
“ 良品鋪子 ”的全渠道商業模式由門店、本地生活平臺、社交電商、第三方電商平臺、APP(籌備中)5類渠道組成。線下2000+個實體零售門店覆蓋湖北、湖南、江西、四川、河南五省和深圳市。線上銷售網絡主要由一系列電商平臺組成,包括天貓、淘寶、京東及1號店等第三方線上平臺、自有的B2C網站以及自有的微信商城。
那些倚重電商第三方平臺的企業,營銷費用會越來越高上,對平臺依賴程度越高,盈利能力越弱。自行建立的線上電商,比如微信商城和自營B2C商城發展可能慢,但現在的遲疑和偷懶,可能讓以后很被動。
微信商城絕不僅是增加一個零售渠道
做微信商城,運營微信,對于傳統企業來說,是一個可控的渠道。品牌和自己的粉絲和用戶交流,進而交易的重要路徑。
現在,線上獲取新客的費用很高,但是,在“ 良品鋪子 ”,經過測算,線下商鋪獲取新客的成本可能僅有4元一個。通過線上和線下門店打通,微信新客獲得成本僅為2元,線上平臺電商新客成本僅為7元。所以,有像“ 良品鋪子 ”這樣傳統線下流量入口資源的企業,持續聚焦微信,固化粉絲,可能擁有巨大的勢能。
2015年春節,“ 良品鋪子 ”發起了一個“過年就是要撲吃”的線上線下O2O營銷戰役。通過微信發紅包、搶紅包、分享紅包、使用紅包,同時,鼓勵用戶上傳自己的笑臉,由一個技術評估笑臉值,給出不同折扣,在“趣”和“利”雙重刺激下,用戶自覺成為項目的傳播者和生成者。
此外,為方便顧客掃碼,“ 良品鋪子 ”在門店、微信、微博、網站、候車廳、電梯、紙媒、海報進行了全方位的廣告投放;整個活動期間,“ 良品鋪子 ”微信公號共派發一級紅包300多萬個,二級紅包500萬個,紅包帶動銷售8000余萬元。紅包轉換率達到20%,同時,成功為微信平臺加粉40萬,總體活動曝光2.2億人次。
有贊的白鴉曾說,未來三到四年會出現聚美優品這樣體量的食品和母嬰新平臺出現,這個平臺是基于移動互聯網和基于社區的,是把線上和線下一起聯動的,未來不會再有一個領域叫電子商務,所有的零售都和線上有關系,所有的線上都和線下有關系。
基于此,傳統企業做電商,要做好內外系統,外部協同是指企業在客戶面前表現一致。內部協同,則需要建立一個存儲所有客戶和產品信息的統一數據庫,了解客戶在全渠道電商形態下的購買行為是什么,并以此來改變產品、業務單元和區域導向的組織架構。
“ 良品鋪子 ”3年前投資5000萬做內部整合的IT系統,每年投資9000萬做產品研發,不停調整步伐,投入移動新趨勢嘗試,值得所有的品牌企業研究。
至于時機,很多企業怕微信紅利已過,覺得會晚。有個諺語說,“種樹的最好時間是25年前,第二好的時間是現在”。連“ 良品鋪子 ”創始人楊紅春自己也經常引用牛頓的話:“我好像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不時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麗的貝殼而歡欣鼓舞,而展現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不做電商等死,做電商找死”,現在成功轉型電商的傳統企業不多,屈指可數,全國最大的休閑零食企業“ 良品鋪子 ”算一個。但在移動端,他們至今沒上線App, 也沒主推自己的官網,“ 良品鋪子 ”戰略副總趙剛說,App他們一直在測試。與之對照的是,“ 良品鋪子 ”在企業微信公眾號、微商城上花的心思很多。就在8月5日,“ 良品鋪子 ”微信公眾號以580萬粉絲量沖上新榜企業號第四名,排在前三都是建行、順豐這類大企業。
更重要的是,2015年,“ 良品鋪子 ”線上渠道銷售額12億,微信商城上線僅2年時間,就貢獻了8000萬。預計2016年,“ 良品鋪子 ”來自微信商城上的銷售額預計2億人民幣。
PC 電商已是過去式,社交電商怎么玩?
“ 良品鋪子 ”2012年就布局電商,2015年,其全渠道銷售額高達45億,其中線上銷售額12億元,僅次于互聯網零食品牌“三只松鼠”。作為線上線下最大的休閑零食企業,“ 良品鋪子 ”也是天貓、支付寶、微信支付、京東到家等各大渠道最成功的樣板合作企業。
在App上的謹慎,顯示出“ 良品鋪子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一個思考。已經熟悉了基于PC互聯網為主的電商生態和運營的品牌,當消費者大量跑到移動互聯網上,還怎么做生意。是隨波逐流做一個手機上的App,還是做點什么符合現在消費者的變化。
結論是,不要試圖用一個App去拉消費者,而是去消費者玩的地方找他,學著和消費者互動和連接,再轉化成交易。如何讓產品和消費者連接起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銷售的一個必經之路。找到消費者所在的場景,和消費者溝通,互動,這不僅是一個新零售渠道,更是一個戰略布局,是一個傳統企業學習和消費者而從交流到交易的試水。
感知趨勢,盡早嘗試是“ 良品鋪子 ”轉型電商這條路很重要的一個經驗。
2012年,天貓雙11賣了100萬元,讓“ 良品鋪子 ”意識到消費者購物習慣發生變化,是否轉戰線上,內部也有很多分歧,因為早先創業的想法是專注做好門店。最終,趨勢的重要性,“ 良品鋪子 ”下決心設立電商公司,在各大電商平臺開店。
緊接著,2013年底,“ 良品鋪子 ”從電商平臺團隊里抽出一部分人,又招了一些90后,正式上線官方微信平臺,除了與消費者溝通互動,“ 良品鋪子 ”嘗試在微商城上推介和銷售優惠產品,推出“降價拍”等社交玩法,開展主題營銷活動。
由于通過微商城購物的多為年輕人, 良品鋪子 在微商城銷售的商品包裝會更特別,會使用更多新潮元素吸引顧客,“會說話的星空棒棒糖”、“來往餅”就是來自其自媒體的專屬商品。
“來往餅”是“ 良品鋪子 ”去年打造的第一款具有社交屬性的零食,由“ 良品鋪子 ”微信、微博同時發起投票,邀請粉絲投票選出一款自己想要的社交零食。從產品的內、外包裝,到克重、周邊贈品,再到購買情景的設置,產品的定價.......產品所有的一切都由粉絲決定。這個嘗試是想通過企業微信、微博來和粉絲互動,通過產品把品牌融入到社交網絡中去,融入到用戶的社交關系中去。
今年歐洲杯期間,利用對消費者大數據分析,“ 良品鋪子 ”在微信商城首發“看球零食桶”,包含5種球迷最愛專屬零食;通過熱門的視頻直播,聯合千名斗魚網紅主播在線觀看歐洲杯并表演看球零食桶的100種花式吃法;利用朋友圈的H5傳播形式,制作文案讓消費者通過朋友圈互動分享參與。
數據顯示,這個定制產品和活動讓“ 良品鋪子 ”微信粉絲和用戶的增長作用很明顯。整個歐洲杯主題活動,“ 良品鋪子 ”微信公眾號加了20萬粉絲(20萬相當于武漢地區最大的報紙媒體的發行量)。不過,具體“看球零食桶”的銷量并沒有達到預期。在內部,這個案例應該有很多經驗教訓。這個案例也證明,社交電商的玩法并非那么容易就摸到門道,需要不斷嘗試。
而在7月,“ 良品鋪子 ”發起了一個粉絲圈層活動,一夜之間粉絲增加百萬。很多人說,現在微信增粉很難,但只要經過不停的研究和測試,找到粉絲的癢點,了解社交電商的特點,總能撬動粉絲的狂熱。
現在,“ 良品鋪子 ”探索和研究的社交電商新事物還有很多……比如,世界杯期間已應用的直播電商,通過社群形式交易(真正激活2000萬會員,消費者推動的一個業務流商業模式)。還有,共享經濟,推動“ 良品鋪子 ”2000萬會員在全球幫助物色美食,那么“ 良品鋪子 ”會省下很多研發和找尋費用。
此外,“ 良品鋪子 ”也關注像小米,華為,包括羅輯思維等企業,通過社交渠道,包括微信公眾號、會員體系、微商城、微信群等渠道矩陣形成獨特的泛社群運營體系,和消費者互動起來。消費者從簡單的產品購買者,成為參與者,參與到零食品牌生態的構建中來。
盡早起步,讓“ 良品鋪子 ”趕上微信發展紅利期,到今年,“ 良品鋪子 ”公號已有580萬粉絲,微商城銷售額增長很快。但“ 良品鋪子 ”覺得,集中精力做內容打造和運營,摸索出怎么和新生代用戶互動,再交易的最合適方法比提升銷量更重要。
“ 良品鋪子 ”在線上銷售渠道有兩個事業部,一個是平臺事業部(負責天貓、京東等第三方平臺),一個是2013年成立的互動營銷事業部,進行社交媒體的規劃和內容運營。2014年,“ 良品鋪子 ”曾組建過一個新的商城事業部,主要是整合社交媒體,進行交流到交易的商業模式實驗。
2015年,“ 良品鋪子 ”決定將互動營銷部和商城事業部合并,以打通社交運營模式的商業價值轉換和業務加速推進。通過這兩個部門的整合衍進,可以看到,「 良品鋪子 」這2年中,對打通互動營銷和商業價值轉化的思考和實踐。
現在,“ 良品鋪子 ”把社交事業部定義為整個公司的業務創新中心,期待這個部門能帶來新的玩法和創意,進而影響整個公司產品、業務單元和區域導向的組織架構。
“ 良品鋪子 ”的運營微商城的幾點心得
電商運營絕不假手于人
堅決反對外包在線運營,消費者在哪兒,就圍繞消費者設定營銷策略。讓企業和消費者直接溝通互動,建設有粘性的社群,激活企業和用戶溝通的文化密碼,進而實現交易。
是否外包電商銷售,考驗企業的電商策略是不是徹底。將電商外包的企業,可能僅將電商視為一個銷售渠道,忽視了它更大的價值。電商運營和思維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內部電商團隊建設,培養了一批人,讓整個集團具有電商思維的人通過運營端,推動企業變革。
全渠道:不要把雞蛋裝到一個籃子里
微信商城目前是“ 良品鋪子 ”社交電商試水的重要部分,也是其全渠道商業模式的一個重要部分。
“ 良品鋪子 ”的全渠道商業模式由門店、本地生活平臺、社交電商、第三方電商平臺、APP(籌備中)5類渠道組成。線下2000+個實體零售門店覆蓋湖北、湖南、江西、四川、河南五省和深圳市。線上銷售網絡主要由一系列電商平臺組成,包括天貓、淘寶、京東及1號店等第三方線上平臺、自有的B2C網站以及自有的微信商城。
那些倚重電商第三方平臺的企業,營銷費用會越來越高上,對平臺依賴程度越高,盈利能力越弱。自行建立的線上電商,比如微信商城和自營B2C商城發展可能慢,但現在的遲疑和偷懶,可能讓以后很被動。
微信商城絕不僅是增加一個零售渠道
做微信商城,運營微信,對于傳統企業來說,是一個可控的渠道。品牌和自己的粉絲和用戶交流,進而交易的重要路徑。
現在,線上獲取新客的費用很高,但是,在“ 良品鋪子 ”,經過測算,線下商鋪獲取新客的成本可能僅有4元一個。通過線上和線下門店打通,微信新客獲得成本僅為2元,線上平臺電商新客成本僅為7元。所以,有像“ 良品鋪子 ”這樣傳統線下流量入口資源的企業,持續聚焦微信,固化粉絲,可能擁有巨大的勢能。
2015年春節,“ 良品鋪子 ”發起了一個“過年就是要撲吃”的線上線下O2O營銷戰役。通過微信發紅包、搶紅包、分享紅包、使用紅包,同時,鼓勵用戶上傳自己的笑臉,由一個技術評估笑臉值,給出不同折扣,在“趣”和“利”雙重刺激下,用戶自覺成為項目的傳播者和生成者。
此外,為方便顧客掃碼,“ 良品鋪子 ”在門店、微信、微博、網站、候車廳、電梯、紙媒、海報進行了全方位的廣告投放;整個活動期間,“ 良品鋪子 ”微信公號共派發一級紅包300多萬個,二級紅包500萬個,紅包帶動銷售8000余萬元。紅包轉換率達到20%,同時,成功為微信平臺加粉40萬,總體活動曝光2.2億人次。
有贊的白鴉曾說,未來三到四年會出現聚美優品這樣體量的食品和母嬰新平臺出現,這個平臺是基于移動互聯網和基于社區的,是把線上和線下一起聯動的,未來不會再有一個領域叫電子商務,所有的零售都和線上有關系,所有的線上都和線下有關系。
基于此,傳統企業做電商,要做好內外系統,外部協同是指企業在客戶面前表現一致。內部協同,則需要建立一個存儲所有客戶和產品信息的統一數據庫,了解客戶在全渠道電商形態下的購買行為是什么,并以此來改變產品、業務單元和區域導向的組織架構。
“ 良品鋪子 ”3年前投資5000萬做內部整合的IT系統,每年投資9000萬做產品研發,不停調整步伐,投入移動新趨勢嘗試,值得所有的品牌企業研究。
至于時機,很多企業怕微信紅利已過,覺得會晚。有個諺語說,“種樹的最好時間是25年前,第二好的時間是現在”。連“ 良品鋪子 ”創始人楊紅春自己也經常引用牛頓的話:“我好像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不時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麗的貝殼而歡欣鼓舞,而展現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良品鋪子如何在社交電商玩出2億元的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