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從現場回來心情無法平靜。與以往撲滅 火災 凱旋而歸的不同,這次是地毯式搜救失蹤的戰友,一批批增援力量到場,終于找到了!面對眼前生死相依摟抱一團的遺體,視覺受到了強烈的沖擊,無法言喻的悲壯,眼角的溫度似乎比 火災 現場的水滴更滾燙得多。為了事業總有犧牲和奉獻,愿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進
2013年10月11日,當北京喜隆多商場的大火在燃燒了8個小時后,終于被奮勇的消防官兵撲滅。我不知道有多少家超市真正吸取了這次 火災 的慘痛教訓?我不知道有多少家超市正在采取行動對自己門店外租區的餐廳、老化的線路、違規充電、消防盲點、消防設備等進行了排查和整改?我不知道又有多少家超市以此為契機掀起了一場提升內部消防安全防范能力的戰斗?我不知道……
我唯一知道的是當這場大火的濃煙散去,一切又會歸于平靜。對于事發之外有所觸動的超市,不久之后也不過只變成PPT上的案例;對于那些以此作為談資的超市,只不過是一個沒有回響的信息而已。
難道這場大火就這樣過去了嗎?難道這場大火就一丁點都沒有燒到我們心里嗎?難道這場大火就沒有燒出我們的消防隱患嗎?
一、大火“燒出來”的隱患
隱患一:掩耳盜鈴
我們總認為“ 火災 ”是不會在我們這里發生的,我們總認為只要通過了消防部門的檢查就萬事大吉了,似乎我們所有的消防安全工作都是為了給消防部門“交作業”。殊不知,這份作業背后的后果是需要我們超市自己承擔的。
我們部分老板在沒有經過消防部門驗收合格就敢開張營業(鄉鎮店老板);我們的門店沒有 火災 自動探測系統、自動噴淋系統;我們的滅火器配置不足;我們的強電室、弱店室、空調壓縮機房被當成了庫房;我們生鮮熟食的煙罩、煙道已布滿了油泥;我們員工的電動車在辦公室充電;我們夜班防損員在辦公室的椅子上、床品區的床上、按摩椅上睡大覺。
我們出臺了詳細的消防安全制度,掛在了墻上、講出了嘴,又有多少被人記在了心里?我們有義務消防員的機制,又進行了多少次培訓?進行了多少次演練?我們的義務消防隊會啟動消防水泵嗎?我們的義務消防隊會使用消火栓滅火嗎?
對于從事了超市多年的“專業人員”,我們難道不知道這些隱患嗎?說實話,我們是知道的,老板的不投入、門店的不支持、部門的不配合成為了我們沒有消除消防隱患的阻力和借口。
但懸在我們頭上的那柄 火災 達摩克利斯之劍卻一直在那里,不知道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掉下來?
隱患二:欺上瞞下
消防機關來檢查了,我們會“應對”,“應對”的標準是不能得到消防機關的處罰;總部的安全審計來了,我們會“應付”,應付的標準是達到公司的考核分數;總部、區域的老總來巡店了,我們會“訴苦”,“訴苦”的標準是不要怪我做不到,那是有原因的。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老總堅持的我們就做做樣子;老總不堅持的,我們就打馬虎眼;消防安全在我們的嘴上那是相當重要的,但在我們的心里卻變成了一種游戲,游戲的規則是怎么做不重要,只要“不出事”就行!
銷售的壓力、費用的控制、績效考核的收益成為了我們“欺上瞞下”的合理理由,在沒有出事之前即使存在消防隱患,也可以換來足夠的同情。
這些“潛規則”的存在,讓我們的消防工作流于形式,進一步加大了隱患演變為“ 火災 ”的風險,當“ 火災 ”來臨的時候,這場“貓捉老鼠”的游戲也結束了,游戲里“欺上瞞下”的主角將品嘗自己種下的惡果!
二、大火“燒出來”的啟示
啟示一:忽視消防安全終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根據我們對國內媒體報道的20余起超市 火災 進行的初步統計和分析,截止到2013年10月15日,國內各大小超市 火災 已造成5名超市員工死亡,兩名重傷,兩名消防員殉職,經濟損失數以億計!
這些都是可以估算的,不可估算的是對人們心靈的創傷。對超市的不信任感,失去親人的痛苦,是無法用金錢來填補的。
對于辛苦創業的民營超市老板,一場 火災 意味著十幾年辛苦打拼的事業付之一炬,意味著余生還要承受心靈和精神的折磨。
無數的案例告訴我們,忽視消防安全,必將帶來慘痛的代價,這和命運無關。消防隱患這個“毒瘤”如不消除,總有一天會來“報復”我們的,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啟示二:消防安全體現老板的高度!
有一個小伙子王某,在商場里忍不住煙癮,偷偷的在樓梯間抽起煙來。快要吸完時,被趕來的商場保安和消防大隊官兵發現,并被帶到了消防大隊。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63條規定:“違反規定使用明火作業或者具有 火災 、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的,處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下拘留。”王某被行政拘留3天。在這家企業,保安一旦發現有人吸煙,就會第一時間趕到制止,同時會通知消防部門趕到處理。
對待一根香煙都是如此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可想而知這家企業在對待消防安全上面的態度,要做就做到極致!這家企業就是遼寧興隆大家庭。
興隆大家庭如此重視消防安全和企業董事長李維龍的大安全觀和“無縫管理”是分不開的。李維龍有一次看見一位在賣場吸煙的顧客,在制止之后馬上組織該商場的所有管理層開會,對著監控開始查找,吸煙的顧客是從哪個門進來的?是否在賣場中開始吸煙的?哪位員工第一個碰見的?為什么沒有制止?
李維龍說:“就是要查找到原因,然后獎懲制度跟上,通過獎懲形成全員主動的消防安全意識。”
相對于國內那些熱衷于出臺消防管理標準及消防檢查表格的企業,在老板對待安全的態度及對細節的把控上,興隆大家庭的李維龍無疑給了我們很重要的啟示。
所以,一家超市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否落到實處,和老板的高度及理念有密切的聯系。老板的定位決定了這家企業消防安全的未來。
啟示三:消防安全體現經營管理水平!
我們對于河南胖東來的認識,起源于它的高工資,起源于它在許昌、新鄉地區創造的商業神話,當我們更加關注它的經營、品牌、人力資源的時候,其實它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胖東來的成功除了我們所知的那一切之外,它在消防安全方面的投入,對待消防安全的理念,嚴格的管理,同樣也體現了它的經營管理水平。胖東來有自己的專職消防隊,配備有專業的消防車;有專門的消防課對門店的消防安全進行管理;有專業的消防安全培訓;它門店的滅火器是一塵不染的;它門店的消防安全設備是最先進的;它的處罰是最嚴厲的;當銷售與消防安全相沖突時,銷售一定是給消防安全讓路的。
在這方面,胖東來給了我們非常重要的啟示,消防安全的管理是經營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家經營管理水平高的企業一定也是消防安全管理到位的企業。試想一下,如果連保護顧客、員工的生命安全都漠視、都漏洞百出的企業,如何體現自己的經營管理水平?
所以,消防安全管理不只是理念、口號,也不是掛在墻上的消防制度,而是扎實落地的“無縫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
啟示四:消防安全是“怕”出來的!
在國內的超市,對待消防安全的“怕”大致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怕”消防機關,因為他們會處罰我們、會讓我們停業整頓,第二種是“怕”出事,出了事誰也擔不起,老總也要承擔法律責任,更何況是職業經理人;第三種是出過事“怕”了,因為曾經出過事,深刻體驗到了那種后果,害怕再出事。
從理論上說,無論哪一種“怕”都會或多或少的促進我們消防安全的建設,但是被動的“怕”,被逼的“怕”只能是曇花一現,不會成為自查、自糾的長久動力。
只有把這種“怕”和社會責任、企業責任結合在一起,才能呈現永不停歇的內部動力,我們的消防安全依靠的正是這種內部動力。
只有把這種“怕”和企業管理、人員管理對接在一起,才能使這種內部動力發揮更大的效果。有沒有辦法讓我們的工程部“怕”?有沒有辦法讓我們的店長“怕”?有沒有辦法讓我們的防損部、保安部“怕”?有沒有辦法讓我們的處長、課長、領班、員工“怕”?如果解決了這些問題,那么我們的消防隱患將無處藏身。
老板要“怕”:“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火回到解放前”;店長要“怕”:“一時松懈 火災 至,身陷囹圄無人憐”。只有老板怕了,店長怕了,才能真正帶動防損部、營運部門的重視,才能徹底的消除“潛伏”在我們身邊的消防隱患。
啟示五:消防安全是“抓”起來的!
在北京喜隆多商場發生 火災 的當天,溫州蒼南縣龍港鎮一家企業浙江法貝實業有限公司庫房,電焊工在修因臺風影響破損的屋頂時,火苗掉進廠內的紙上,引起大火。這場大火直接燒掉的貨物損失在億元以上。
遇到不幸,我們都會想“如果”,如果北京喜隆多商場的麥當勞餐廳沒有給電動車充電,如果北京喜隆多商場的保安能及時制止,如果在初期 火災 發生時,火情得到了控制,那么……;如果龍港江貝實業的電焊工安全意識強一些,如果在電焊施工時由保安進行了現場看護,如果對破損屋頂下的貨物進行了轉移,那么……
在 火災 肆虐過的廢墟面前,任何的“如果”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我們早干嘛去了。
有因必有果,再殘忍的 火災 也不會無由頭的不請自來。時至今日,一直記得五年前,Louts PBL北方區防損總監蔣俊在一次內部安全會議上的講話,蔣總說:“消防安全工作只有滿分,99分也是一種警報!安全工作的完美追求是我們永遠的工作目標!”
也許在各位看來,這只是一種“官話”,當時的我不是這樣認為的,現在的我也不是這樣想的。正是這些“官話”我記住了,去實踐了,去傳播了。在離開Louts的這四年,我一直在傳遞PBL的這種對工作完美追求的精神。因為我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內涵,那就是一個字“抓”。
在門店,設備的隱患、操作的隱患、思想麻痹的隱患,每天都在發生,只有緊抓不放才能和大火這個“惡魔”搶時間,松懈不得的!
老總要“抓”投入,店長要“抓”行動,防損部要“抓”執行,門店管理層要“抓”落地。只有這樣去抓,才能像蔣總所說的實現消防安全的管理目標。
三、大火“燒出來”的行動
行動一:走出去
沒有任何一家超市的消防安全管理是“銅墻鐵壁”,百密總有一疏。越是運行時間長的超市,在沒有新鮮血液和新理念的輸入之下,制度會老化,思維會僵化,行動會固化。
大型的外資連鎖超市不要瞧不起內資超市,制度上可能比不過,但在執行上、效率上、成效上內資超市也有各位需要學習的地方,比如興隆大家庭、胖東來等;對于內資超市也不要認為外資超市的消防安全管理體系不適合自己,消防安全管理框架的設計、消防安全的培訓機制、消防安全的隱患追蹤預警機制、消防安全的數據匯總與分析機制,也是我們所欠缺的。比如沃爾瑪、Louts等。
除了超市自己采用調研的方式到其他企業參觀學習之外,防損委也有必要建立一個企業相互交流學習消防安全管理知識的平臺,比如連鎖超市消防安全論壇、連鎖超市消防安全交流會等,幫助國內的連鎖超市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行動二:請進來
請問各位,我們多長時間會主動邀請當地的消防機關共同組織一次消防演習?我們有多長時間會主動邀請消防機關給我們的高層、中層、基層進行一次消防培訓?
可能您認為上面的問題并沒有多大的必要,我笑了,和消防機關合作組織消防演習我們是不會吃虧的,一則提升了我們撲救初期 火災 和應急疏散的能力,二則讓消防官兵熟悉了我們的現場環境。如果有一天發生不幸,也為 火災 救護爭取到了必要的時間,將我們的損失降到最低。
請問各位,如果防損委有超市消防安全的培訓,您會請進來嗎?可能您認為,消防安全培訓又不是什么高科技,我們自己就能做。問題是,您能通過自己組織的培訓來營造一種提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氛圍嗎?您能夠把自己組織的培訓演變成一場消除消防安全隱患行動嗎?
我們舍得花費培訓費去美國、韓國、日本考察,我們舍得邀請管理大師、激勵大師、零售大師去進行內訓,我們舍得安排管理人員去參加零售咨詢公司的公開課,為何在關乎企業生存的大問題面前卻舍不得丁點的投入呢?
消防安全管理一定不是固步自封、閉門造車,不是把外資超市的管理流程、標準改一下就用的事兒,我們需要新理念、新思維,我們需要創造氛圍,激發內在的動力,請“高手”、請有經驗的、有權威的人進來,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因為總有些東西您是學不會的。
行動三:練技術
國內的連鎖超市在進行初期 火災 的撲救演習時,大多數是平面無場景式 火災 演練,對于撲救立體式的初期 火災 、倉庫、狹小區域的初期 火災 并沒有太多的經驗,我們的建議是有條件的超市可以模擬幾場立體場景式的初期 火災 撲救演練,提升防損人員的 火災 撲救專業能力。
對于超市而言,消防安全的技術大致包括隱患排查及整改技術、消防安全設備的配備、使用及維護技術、初期 火災 撲救技術、消防疏散逃生技術等四類(不包括建筑消防安全設計)。
四者缺一不可,在所有的技術中,人是第一位的,我們需要懂得消防安全法規、消防安全標準的人,我們更需要懂得消防安全實操的人,畢竟懂得如何發現隱患,如何消滅隱患的人,比只會念標準的人要重要得多。
行動四:查盲點
在門店的消防安全管理中,最糾結的就是消防通道被當成了庫房,商品遮擋消火栓、滅火器、安全門,私接亂接電源線等等,其實這些只是消防隱患的一部分,門店和防損部一定要關注我們沒有重點管理的部位和區域,比如小倉庫、門店外的倉庫、外租區的餐廳、配電室、垃圾房、充電間,同時還要特別注意門店鄰居的(餐廳、小飯館)的隱患等。
對待消防盲點,關鍵的是我們的防損部們心里要“無盲點”,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因監管不力所造成的損失。
行動五:罰到底
如何才能保證制度的有效落實呢?我的觀點是除了必要的獎勵之外,還要讓對方感覺到“疼”,“罰到底”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只有把消防安全的落實與責任人的利益結合起來,才能夠確保消防安全隱患。
處罰不單純是“罰錢”,要和職位升遷、工資待遇、績效考核掛鉤,這樣才能觸動那些不關注消防安全的管理層、員工的神經,讓他們真正的重視起來。
也許我們的這篇文章并沒有完全體現出消防安全管理的精髓,也許我們并沒有告訴大家具體的方案,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通過一場大火究竟學到了什么?究竟感悟到了什么?真正讓我們采取了多少的行動?
希望這場大火,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對逝者的緬懷,還有我們那顆善良的心!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超市大火燒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