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零售本質在什么地方,我認為有兩件事情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第一是技術,有了移動互聯網這樣技術工具以后,零售的商業模式,我認為會發生本質性的變化。第二個是消費者,尤其是80、90后這樣在中國富裕時代長大這群核心消費群,他追求品質、自我、分享。這兩點的變化,是我們新零售商業模式的重構和誕生。”5月11日,在中國連鎖業協會舉辦的中國便利店大會上, 盒馬鮮生 的創始人侯毅表示。
在傳統實體零售受到電商沖擊、又經歷實體店價值重構之后,業績增長疲乏依然是傳統零售業難以擺脫的瓶頸。便利店、生鮮超市等成為零售業期待轉型的方向,也受到資本關注。
2016年1月,首家 盒馬鮮生 會員體驗店在上海開業,不接受現金、只能APP付款;自建物流,APP訂單五公里內半小時送達;創始人侯毅是有二十年物流經驗的原京東物流總監。倉店一體化的 盒馬鮮生 成為零售業內最受矚目的新玩家之一。
在便利店大會上,侯毅談及 盒馬鮮生 聚焦“吃飯”場景的邏輯、傳統便利店三種類型的前景。他認為,線下向線上導流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存在。
傳統便利店優勢削弱
侯毅認為,零售便利店的核心競爭力——便利、急需,并沒有日益增強,反而是倒退的。中國的便利店聚焦于三個場景類型。第一個場景是家庭需要,類似開店超過1萬家的美宜家,聚焦家庭生活所需,基本覆蓋超市功能。第二個場景則是人群聚集區,比如學校、醫院、辦公室等。現在上海生意最好的便利店往往開在辦公區。第三種場景則是“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的馬路邊上的便利店。
他認為,只有第三種場景下的便利店依然有發展空間,而其他場景的便利店都會被取代。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傳統便利店因為地理位置的優勢,天然的距離讓多個品牌可以同時運行相安無事。但是互聯網技術和外送服務的發展,打破了地理局限,后者提供的便利性甚至超過原本由地理位置決定的便利性。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外賣業務的發展讓餐飲可以直接送達辦公室,相比之下,便利店價格便宜但是需要排隊結賬、口味單一的盒飯,再不能滿足白領需求。
對于業內人士關心的成本問題。侯毅稱,自建物流送貨上門成本更高,但是“不是高得很離譜,僅僅是兩三塊錢而已”,很多消費者愿意為到家服務買單。
便利店遇到的另一個挑戰則是,成熟市場中日系便利店中提供的收快遞、打印、交水電費等各種便民服務,在中國正被其他業態分擔,作為生活服務樞紐的功能沒有建立起來。
據此,侯毅稱,線下往線上引流的模式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存在。“不是因為有了線下店,就一定能夠引到線上去。這些需求,不足以構成商業模式。”侯毅認為,目前便利店的商品體系以標品為主,相比線上沒有價格優勢,再加上失去地理位置的優勢,模式很難成立。
在這種情況下,侯毅認為,如果現在的便利店停留在7-11模式是不足的。“我們今天需要的是跨界超越,還不是彎道超車。顛覆7-11和全家。”侯毅說。
他認為,全面掌握消費者數據畫像、行為畫像,在特定場景實現精準化才是零售業的發展方向。同時,想做“小品類電商”的商業模式并不成立,無論是平臺還是垂直類電商,淘寶、京東產生的自帶流量式的粘性,原因在于其達成某個或者多個場景下的全品類覆蓋。
侯毅指出,便利店背后的整體物流供應鏈是盈利的核心。便利店是以規模賺利潤的行業。
“當你的定單是一個完全松散的定單,你的配送的規劃,包括你每個單店配送的效率,都會下降。不管配一個城市也好,全國也好,如果連鎖企業不綜合這一點就會出大問題。這也是我們跟7-11學習的的。要形成我們供應鏈效率,如果松散性開店就會出大問題。”侯毅認為,這是便利店商業模式的核心。
“如果只是網絡的話,沒有規?;孔鳂I的話,它的效率不如我們的一級市場。所以對于這種商業模式也是存在巨大挑戰。”侯毅稱,自己目前也沒有開明白,不過以專業知識來講,規?;咝Ч湹拇罱ǚ浅ky。
互聯網的優勢是線上運營的能力。侯毅認為,在新零售背景下,線下零售業最缺乏的能力是線上的運營能力,現在,包括京東、美團、餓了么都在對外輸出特定行業的ERP系統,以達成流量、會員、交易、商品一體化。而如果傳統零售業沒有線上運營,或者不夠開放不去融入更大的數據體系中,也無法形成真正的競爭力。
他指出,未來隨著5G時代到來,搜索響應速度大大提升,那時的購物行為將越來越趨向于及時消費的需求。誰能提供最好的服務、實現最快的響應,誰就有最大的機會。
在傳統實體零售受到電商沖擊、又經歷實體店價值重構之后,業績增長疲乏依然是傳統零售業難以擺脫的瓶頸。便利店、生鮮超市等成為零售業期待轉型的方向,也受到資本關注。
2016年1月,首家 盒馬鮮生 會員體驗店在上海開業,不接受現金、只能APP付款;自建物流,APP訂單五公里內半小時送達;創始人侯毅是有二十年物流經驗的原京東物流總監。倉店一體化的 盒馬鮮生 成為零售業內最受矚目的新玩家之一。
在便利店大會上,侯毅談及 盒馬鮮生 聚焦“吃飯”場景的邏輯、傳統便利店三種類型的前景。他認為,線下向線上導流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存在。
傳統便利店優勢削弱
侯毅認為,零售便利店的核心競爭力——便利、急需,并沒有日益增強,反而是倒退的。中國的便利店聚焦于三個場景類型。第一個場景是家庭需要,類似開店超過1萬家的美宜家,聚焦家庭生活所需,基本覆蓋超市功能。第二個場景則是人群聚集區,比如學校、醫院、辦公室等。現在上海生意最好的便利店往往開在辦公區。第三種場景則是“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的馬路邊上的便利店。
他認為,只有第三種場景下的便利店依然有發展空間,而其他場景的便利店都會被取代。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傳統便利店因為地理位置的優勢,天然的距離讓多個品牌可以同時運行相安無事。但是互聯網技術和外送服務的發展,打破了地理局限,后者提供的便利性甚至超過原本由地理位置決定的便利性。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外賣業務的發展讓餐飲可以直接送達辦公室,相比之下,便利店價格便宜但是需要排隊結賬、口味單一的盒飯,再不能滿足白領需求。
對于業內人士關心的成本問題。侯毅稱,自建物流送貨上門成本更高,但是“不是高得很離譜,僅僅是兩三塊錢而已”,很多消費者愿意為到家服務買單。
便利店遇到的另一個挑戰則是,成熟市場中日系便利店中提供的收快遞、打印、交水電費等各種便民服務,在中國正被其他業態分擔,作為生活服務樞紐的功能沒有建立起來。
據此,侯毅稱,線下往線上引流的模式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存在。“不是因為有了線下店,就一定能夠引到線上去。這些需求,不足以構成商業模式。”侯毅認為,目前便利店的商品體系以標品為主,相比線上沒有價格優勢,再加上失去地理位置的優勢,模式很難成立。
在這種情況下,侯毅認為,如果現在的便利店停留在7-11模式是不足的。“我們今天需要的是跨界超越,還不是彎道超車。顛覆7-11和全家。”侯毅說。
他認為,全面掌握消費者數據畫像、行為畫像,在特定場景實現精準化才是零售業的發展方向。同時,想做“小品類電商”的商業模式并不成立,無論是平臺還是垂直類電商,淘寶、京東產生的自帶流量式的粘性,原因在于其達成某個或者多個場景下的全品類覆蓋。
侯毅指出,便利店背后的整體物流供應鏈是盈利的核心。便利店是以規模賺利潤的行業。
“當你的定單是一個完全松散的定單,你的配送的規劃,包括你每個單店配送的效率,都會下降。不管配一個城市也好,全國也好,如果連鎖企業不綜合這一點就會出大問題。這也是我們跟7-11學習的的。要形成我們供應鏈效率,如果松散性開店就會出大問題。”侯毅認為,這是便利店商業模式的核心。
“如果只是網絡的話,沒有規?;孔鳂I的話,它的效率不如我們的一級市場。所以對于這種商業模式也是存在巨大挑戰。”侯毅稱,自己目前也沒有開明白,不過以專業知識來講,規?;咝Ч湹拇罱ǚ浅ky。
互聯網的優勢是線上運營的能力。侯毅認為,在新零售背景下,線下零售業最缺乏的能力是線上的運營能力,現在,包括京東、美團、餓了么都在對外輸出特定行業的ERP系統,以達成流量、會員、交易、商品一體化。而如果傳統零售業沒有線上運營,或者不夠開放不去融入更大的數據體系中,也無法形成真正的競爭力。
他指出,未來隨著5G時代到來,搜索響應速度大大提升,那時的購物行為將越來越趨向于及時消費的需求。誰能提供最好的服務、實現最快的響應,誰就有最大的機會。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盒馬鮮生侯毅:線下向線上導流多數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