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普遍關注的飲用水安全問題外,消費者也在被價格亂象所困擾。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北京桶裝水市場,常有同一區域、同一品牌、同款桶裝水報價不一的情況,價差最大達9元,相當于一桶水報價的1/3。行業專家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桶裝水競爭的白熱化,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品牌商在渠道價格管控方面的無力,這也為串貨、滋生制假等可能發生的風險埋下隱患。
報價最多差9元
北京商報記者近日對全國性知名桶裝水品牌在京銷售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定價不一、零售商亂喊價問題凸顯。
娃哈哈 、樂百氏、景田百歲山、雀巢這些品牌是北京桶裝水市場上最常見的全國性品牌,不同于北京本地生產的小眾品牌,這些桶裝水的定價均在20元以上, 娃哈哈 桶裝水報價25元左右,樂百氏桶裝水25元左右,景田百歲山桶裝水22元左右,雀巢品牌報價為26元左右。
雖然這些桶裝水品牌的報價幾近相同,但是如果細究就會發現零售商的讓利空間十分可觀,更值得一提的是,僅在幾公里范圍內的不同水店,同一品牌產品的價差也比較大。例如,在北京市朝陽區相近的幾家水店里, 娃哈哈 桶裝水某家店鋪最低報價24元,而另外兩家店的報價分別是17元與15元,最高價差達到了9元;樂百氏桶裝水兩家水店提供的最低報價之間相差5元,相當于最低報價15元的1/3;雀巢桶裝水店鋪與店鋪之間的最低報價也最高相差6元。
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了解,這些店鋪的水都是一樣的。對于較大差距的報價,某水店負責人坦言,水店出售的產品是沒有任何差異的,只是店鋪之間在打價格戰,以此來留住客戶。“現在桶裝水的生意并不好做,大家都希望能報出更低的價格來留住客戶。”該負責人介紹,水店不僅在價格上爭相讓利,也推出了不少優惠活動來吸引客戶。例如,每家水店均有買10桶水送1桶水的活動。其中兩家水店表示可以免費提供飲水機使用,甚至提供5-10桶水來免費試喝。
競爭引發價格戰
原本可以賣到20多元的桶裝水,經過價格戰后降至15元,零售商為何會“熱衷”于此?售價比別人低出近1/3,會不會影響賺錢?
對此,行業人士的解析與上述水店負責人不謀而合——行業競爭所致。數據顯示,過去幾年,桶裝水規模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長,約600萬家庭每6-8天叫一次桶裝水,北京家庭桶裝水每年用量高達2.5億桶,日均消耗約65萬桶。由于桶裝水市場空間大且進入門檻低,越來越多的人做起了桶裝水買賣。據悉,目前在北京市大小水站數量多達1萬多家。“在這些水站中,一些水店的選址沒有考慮居民密度以及服務半徑,這也導致同區域有多家水店共存,為提高營業收入,水站的低價競爭才會如此盛行。”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如是分析。
除此之外,桶裝水行業增速放緩,甚至已經出現的行業萎縮苗頭也讓這些水站們感受到形勢嚴俊。北京市包裝飲用水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袁軍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頻頻爆發的水質安全問題影響到了桶裝水行業的可信任度;其次,凈水器、瓶裝水也成為桶裝水的替代品,讓桶裝水面臨增長壓力,終端水站們自然能夠感受到這樣的行業變化,也只能用降價來為競爭加砝碼。上述水店店主也坦言:“近幾年桶裝水生意越來越難做,首先消費者覺得桶裝水問題頻發,質量難以保證;其次,水店開的越來越多,但是需求量并沒有上去,大家都在搶客戶,為了能夠留住客戶,我們只能比誰的價格更低。”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一桶水上最多讓利9元,這些水站們依然有錢可賺。業內人士介紹,大中型水店每月桶裝水銷量在2000桶以上,當壓低了報價,這個數量可能會達到3000桶以上,每桶水以利潤5元計算,水店每月收入會增加5000元。“僅僅是將利潤壓薄,掙得比以前少了而已。”上述水店負責人稱。
亂象為品牌埋雷
價格是產品價值的體現,而在市場上同一款產品出現不同且較大差距的價格,最終影響的是消費者對于商品本身的信賴。袁軍表示:“僅一款產品就出現了高低不同的價格,這會導致消費者對于企業品牌的概念越來越模糊,不易形成品牌認知,對于廠家的消費信心也會不足。”
實際上,水企對每款產品都訂立了終端市場的零售指導價格,以此來規范終端商并樹立產品的市場認知度。不過從上述桶裝水價格戰看,企業訂立的指導價格已經形同虛設。袁軍對此解釋稱:“零售商低價競爭造成市場價格亂象,是零售商個人行為,并不會影響到廠家的利潤,企業干預也較為無力。因此,盡管廠家有一定的價格指導和價格監管,但在自身利益不受損的情況下,對于零售商亂報低價的行為,水企們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零售商以低價換來的走量,最終仍然有利于水企,水企們又何樂而不為?”
不過,在朱丹蓬看來,低價競爭對于企業價格體系易造成混亂,這是對于企業來說最大的危害。因為當市場價格發生亂象時,零售商易形成串貨現象,在分銷層面尤為嚴重,各水站產品會來回調串,價格體系調節作用不明顯。
此外,低價競爭暗含的制假風險也是不可不提的隱患。某不愿具名業內人士透露,市場上低價競爭的局面形成已久,在各零售商拼價格的時候,為使獲得的利潤不至于非常低,有些水店就會心懷鬼胎,顧客試喝以及訂購的前幾桶水為真水,在后續桶裝水的供應上,零售商會不時的將假冒水摻雜在真的品牌水中售賣,“因為假水的成本比真水的成本要低得多,這樣才能夠有較大的利潤空間與其他零售商進行低價競爭。而假水泛濫也使得消費者失去對于桶裝水的消費信心,最終傷及的仍然是品牌商的利益。”該人士稱。
報價最多差9元
北京商報記者近日對全國性知名桶裝水品牌在京銷售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定價不一、零售商亂喊價問題凸顯。
娃哈哈 、樂百氏、景田百歲山、雀巢這些品牌是北京桶裝水市場上最常見的全國性品牌,不同于北京本地生產的小眾品牌,這些桶裝水的定價均在20元以上, 娃哈哈 桶裝水報價25元左右,樂百氏桶裝水25元左右,景田百歲山桶裝水22元左右,雀巢品牌報價為26元左右。
雖然這些桶裝水品牌的報價幾近相同,但是如果細究就會發現零售商的讓利空間十分可觀,更值得一提的是,僅在幾公里范圍內的不同水店,同一品牌產品的價差也比較大。例如,在北京市朝陽區相近的幾家水店里, 娃哈哈 桶裝水某家店鋪最低報價24元,而另外兩家店的報價分別是17元與15元,最高價差達到了9元;樂百氏桶裝水兩家水店提供的最低報價之間相差5元,相當于最低報價15元的1/3;雀巢桶裝水店鋪與店鋪之間的最低報價也最高相差6元。
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了解,這些店鋪的水都是一樣的。對于較大差距的報價,某水店負責人坦言,水店出售的產品是沒有任何差異的,只是店鋪之間在打價格戰,以此來留住客戶。“現在桶裝水的生意并不好做,大家都希望能報出更低的價格來留住客戶。”該負責人介紹,水店不僅在價格上爭相讓利,也推出了不少優惠活動來吸引客戶。例如,每家水店均有買10桶水送1桶水的活動。其中兩家水店表示可以免費提供飲水機使用,甚至提供5-10桶水來免費試喝。
競爭引發價格戰
原本可以賣到20多元的桶裝水,經過價格戰后降至15元,零售商為何會“熱衷”于此?售價比別人低出近1/3,會不會影響賺錢?
對此,行業人士的解析與上述水店負責人不謀而合——行業競爭所致。數據顯示,過去幾年,桶裝水規模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長,約600萬家庭每6-8天叫一次桶裝水,北京家庭桶裝水每年用量高達2.5億桶,日均消耗約65萬桶。由于桶裝水市場空間大且進入門檻低,越來越多的人做起了桶裝水買賣。據悉,目前在北京市大小水站數量多達1萬多家。“在這些水站中,一些水店的選址沒有考慮居民密度以及服務半徑,這也導致同區域有多家水店共存,為提高營業收入,水站的低價競爭才會如此盛行。”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如是分析。
除此之外,桶裝水行業增速放緩,甚至已經出現的行業萎縮苗頭也讓這些水站們感受到形勢嚴俊。北京市包裝飲用水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袁軍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頻頻爆發的水質安全問題影響到了桶裝水行業的可信任度;其次,凈水器、瓶裝水也成為桶裝水的替代品,讓桶裝水面臨增長壓力,終端水站們自然能夠感受到這樣的行業變化,也只能用降價來為競爭加砝碼。上述水店店主也坦言:“近幾年桶裝水生意越來越難做,首先消費者覺得桶裝水問題頻發,質量難以保證;其次,水店開的越來越多,但是需求量并沒有上去,大家都在搶客戶,為了能夠留住客戶,我們只能比誰的價格更低。”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一桶水上最多讓利9元,這些水站們依然有錢可賺。業內人士介紹,大中型水店每月桶裝水銷量在2000桶以上,當壓低了報價,這個數量可能會達到3000桶以上,每桶水以利潤5元計算,水店每月收入會增加5000元。“僅僅是將利潤壓薄,掙得比以前少了而已。”上述水店負責人稱。
亂象為品牌埋雷
價格是產品價值的體現,而在市場上同一款產品出現不同且較大差距的價格,最終影響的是消費者對于商品本身的信賴。袁軍表示:“僅一款產品就出現了高低不同的價格,這會導致消費者對于企業品牌的概念越來越模糊,不易形成品牌認知,對于廠家的消費信心也會不足。”
實際上,水企對每款產品都訂立了終端市場的零售指導價格,以此來規范終端商并樹立產品的市場認知度。不過從上述桶裝水價格戰看,企業訂立的指導價格已經形同虛設。袁軍對此解釋稱:“零售商低價競爭造成市場價格亂象,是零售商個人行為,并不會影響到廠家的利潤,企業干預也較為無力。因此,盡管廠家有一定的價格指導和價格監管,但在自身利益不受損的情況下,對于零售商亂報低價的行為,水企們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零售商以低價換來的走量,最終仍然有利于水企,水企們又何樂而不為?”
不過,在朱丹蓬看來,低價競爭對于企業價格體系易造成混亂,這是對于企業來說最大的危害。因為當市場價格發生亂象時,零售商易形成串貨現象,在分銷層面尤為嚴重,各水站產品會來回調串,價格體系調節作用不明顯。
此外,低價競爭暗含的制假風險也是不可不提的隱患。某不愿具名業內人士透露,市場上低價競爭的局面形成已久,在各零售商拼價格的時候,為使獲得的利潤不至于非常低,有些水店就會心懷鬼胎,顧客試喝以及訂購的前幾桶水為真水,在后續桶裝水的供應上,零售商會不時的將假冒水摻雜在真的品牌水中售賣,“因為假水的成本比真水的成本要低得多,這樣才能夠有較大的利潤空間與其他零售商進行低價競爭。而假水泛濫也使得消費者失去對于桶裝水的消費信心,最終傷及的仍然是品牌商的利益。”該人士稱。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娃哈哈桶裝水零售價差最高達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