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下午, 京東 在國貿三期舉行了 京東 3C戰略發布,幾乎同一時間,魅族也在北京召開了2016年度的第一次新品發布會,3C界的全部目光都聚焦在了中國首屈一指的渠道商和手機廠商上。
在 京東 3C戰略發布會中, 京東 公布3C計劃升級版,同步從渠道、營銷、運營、金融四個方面全面升級,打通3C品類,為廠商提供除了生產研發外的幾乎所有配套服務。而同時,除了公布一系列戰略新品同時,魅族更高調宣布2016第一款新品魅藍 note 3在 京東 平臺首發。就在同一時間, 3C界兩大重要支柱同時宣布加強戰略合作,這其中蘊含著怎樣的關系?
總的來說,讓 京東 與魅族同時選擇對方,加緊合作腳步的原因有三點:
原因一:市場競爭激烈品牌商“真緊張” 京東 平臺專業 銷量高有保障
前面提到,智能手機市場是一片紅海。3C產品的生命周期在不斷壓縮,正在呈現出快消化趨勢,手機品牌商必須能夠及時、準確地推出新品才能維持熱度。據中關村在線《2016年2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分析報告》顯示,蘋果以21.6%的關注比例成為最受用戶青睞的品牌,其次為三星,國產品牌中除華為外,VIVO、魅族、OPPO等均以數據相近的個位數百分比位居第二陣營。
先不說高端品牌蘋果和三星在運營商、銷售平臺的支持下,粉絲在機型和付費模式上均有更多選擇,蘋果甚至為拉回小屏用戶再推出了4寸屏的iPhone SE來穩固地位,價格也非常接地氣;只說一直靠低價高配顏值立身的國產手機里數據接近的幾家,一疏忽就可能是“富者出貨過億,貧者無立錐之地”,而魅族不幸正是身處這樣強敵環視的情況。
現在,各家發布會都花樣不下于明星演唱會,隨著運營商降低補貼和競爭的激烈,各家國產手機都紛紛推出精品戰略,在手機續航、拍照、指紋等方面的開發不遺余力。蘋果iPhone SE、三星Galaxy S7/S7 Edge紛紛在陽春三月面世,小米、HTC等國產大牌也推陳出新,魅族僅想靠產品實力碾壓是不夠的,它還必須一個更強有力的保障,與 京東 的合作共榮能讓魅族有足夠信心。
京東 同時宣布打造 京東 3C計劃升級版,將 京東 渠道3C計劃、京騰3C計劃、 京東 運營3C計劃、 京東 金融3C計劃四個維度進行全面整合升級,打通3C品類,創造一站式購物體驗。“品牌廠商需要配套提供更多的服務來維護粉絲的熱情, 京東 就為廠商提供除了生產研發外的幾乎所有配套服務。” 京東 作為中國最大的3C銷售平臺,無論是中低端手機靠出貨量占領市場,還是高端手機以大數據精準銷售, 京東 都可以提供超高銷量和足夠多的數據定位高端銷售人群。那么,作為新戰略的第一批體驗者,與 京東 合作無疑是利益最大化的。
原因二:資源優勢互補“真合作” 京東 渠道深覆蓋用戶群體大
京東 是魅族首個電商合作平臺,2015年5月,魅族與 京東 同樣在北京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會,簽署了60億的年度采購協議。當年,魅族的魅藍note手機在 京東 商城銷量破百萬,成為 京東 千元級手機的銷量冠軍。 京東 與魅族的合作首發,可以說是真正在“戰場上”建立的牢固信任,且產生了極好的效果。
目前, 京東 活躍用戶數達1.55億,除PC端入口外,因為 京東 已獲得微信和手機QQ客戶端的一級入口位置及騰訊其他主要平臺如在線支付等服務的支持,依據自身交易大數據和騰訊社交大數據, 京東 已經能夠對消費者進行精準人物畫像,針對不同消費需求形成多維和定制化解決方案,并利用騰訊社交平臺進行精準投放。 京東 也能夠提供全程“可信”的金融服務,讓商家可以放心大膽地參與購物促銷,消費者可以放心大膽地預約和購買,在 京東 商城上完成“買、用、換”等一系列流程。可以說,有遍布1-6線城鄉的 京東 渠道網絡做背書,合作就不是“對賭”,而是“你有故事我有酒”般實打實的資源互補。
原因三: 京東 “真專業” 從“產品零售商”向“品牌服務商”轉型
數據顯示, 京東 手機的銷量在整體B2C市場中超過64%,2015年全年在 京東 的首發機型超過400款,均銷量不俗。2016年3月,三星Galaxy S7發布, 京東 通過世貿天階的“買斷銀河系”活動以及朋友圈營銷,幫助三星S7預約量完成650萬+,開創了2016年高價位段手機預約量之最。而根據 京東 的大數據跟蹤剖析,準確信息結合消費者購物反饋,一直是 京東 消費者購機時最重要的斟酌因素之一,同時也為品牌商提供指導意見。
如果 京東 真像它強調的那樣,從“產品零售商”向“品牌服務商”轉型,在商品周期的前段, 京東 會匯集消費者大數據,將消費者的需求和洞察提供給廠商,用來支持研發工作;在商品生產環節, 京東 金融能夠給廠商提供資金支持;倉儲和物流、客服也隨時待命,那么魅族這個老朋友選擇持久合作,先分得 京東 3C計劃升級版第一杯羹就是夠聰明、夠果斷的決策。銷量才是真理,畢竟,競爭這么激烈的時候,誰先搶得先機誰更能勝出。
在 京東 3C戰略發布會中, 京東 公布3C計劃升級版,同步從渠道、營銷、運營、金融四個方面全面升級,打通3C品類,為廠商提供除了生產研發外的幾乎所有配套服務。而同時,除了公布一系列戰略新品同時,魅族更高調宣布2016第一款新品魅藍 note 3在 京東 平臺首發。就在同一時間, 3C界兩大重要支柱同時宣布加強戰略合作,這其中蘊含著怎樣的關系?
總的來說,讓 京東 與魅族同時選擇對方,加緊合作腳步的原因有三點:
原因一:市場競爭激烈品牌商“真緊張” 京東 平臺專業 銷量高有保障
前面提到,智能手機市場是一片紅海。3C產品的生命周期在不斷壓縮,正在呈現出快消化趨勢,手機品牌商必須能夠及時、準確地推出新品才能維持熱度。據中關村在線《2016年2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分析報告》顯示,蘋果以21.6%的關注比例成為最受用戶青睞的品牌,其次為三星,國產品牌中除華為外,VIVO、魅族、OPPO等均以數據相近的個位數百分比位居第二陣營。
先不說高端品牌蘋果和三星在運營商、銷售平臺的支持下,粉絲在機型和付費模式上均有更多選擇,蘋果甚至為拉回小屏用戶再推出了4寸屏的iPhone SE來穩固地位,價格也非常接地氣;只說一直靠低價高配顏值立身的國產手機里數據接近的幾家,一疏忽就可能是“富者出貨過億,貧者無立錐之地”,而魅族不幸正是身處這樣強敵環視的情況。
現在,各家發布會都花樣不下于明星演唱會,隨著運營商降低補貼和競爭的激烈,各家國產手機都紛紛推出精品戰略,在手機續航、拍照、指紋等方面的開發不遺余力。蘋果iPhone SE、三星Galaxy S7/S7 Edge紛紛在陽春三月面世,小米、HTC等國產大牌也推陳出新,魅族僅想靠產品實力碾壓是不夠的,它還必須一個更強有力的保障,與 京東 的合作共榮能讓魅族有足夠信心。
京東 同時宣布打造 京東 3C計劃升級版,將 京東 渠道3C計劃、京騰3C計劃、 京東 運營3C計劃、 京東 金融3C計劃四個維度進行全面整合升級,打通3C品類,創造一站式購物體驗。“品牌廠商需要配套提供更多的服務來維護粉絲的熱情, 京東 就為廠商提供除了生產研發外的幾乎所有配套服務。” 京東 作為中國最大的3C銷售平臺,無論是中低端手機靠出貨量占領市場,還是高端手機以大數據精準銷售, 京東 都可以提供超高銷量和足夠多的數據定位高端銷售人群。那么,作為新戰略的第一批體驗者,與 京東 合作無疑是利益最大化的。
原因二:資源優勢互補“真合作” 京東 渠道深覆蓋用戶群體大
京東 是魅族首個電商合作平臺,2015年5月,魅族與 京東 同樣在北京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會,簽署了60億的年度采購協議。當年,魅族的魅藍note手機在 京東 商城銷量破百萬,成為 京東 千元級手機的銷量冠軍。 京東 與魅族的合作首發,可以說是真正在“戰場上”建立的牢固信任,且產生了極好的效果。
目前, 京東 活躍用戶數達1.55億,除PC端入口外,因為 京東 已獲得微信和手機QQ客戶端的一級入口位置及騰訊其他主要平臺如在線支付等服務的支持,依據自身交易大數據和騰訊社交大數據, 京東 已經能夠對消費者進行精準人物畫像,針對不同消費需求形成多維和定制化解決方案,并利用騰訊社交平臺進行精準投放。 京東 也能夠提供全程“可信”的金融服務,讓商家可以放心大膽地參與購物促銷,消費者可以放心大膽地預約和購買,在 京東 商城上完成“買、用、換”等一系列流程。可以說,有遍布1-6線城鄉的 京東 渠道網絡做背書,合作就不是“對賭”,而是“你有故事我有酒”般實打實的資源互補。
原因三: 京東 “真專業” 從“產品零售商”向“品牌服務商”轉型
數據顯示, 京東 手機的銷量在整體B2C市場中超過64%,2015年全年在 京東 的首發機型超過400款,均銷量不俗。2016年3月,三星Galaxy S7發布, 京東 通過世貿天階的“買斷銀河系”活動以及朋友圈營銷,幫助三星S7預約量完成650萬+,開創了2016年高價位段手機預約量之最。而根據 京東 的大數據跟蹤剖析,準確信息結合消費者購物反饋,一直是 京東 消費者購機時最重要的斟酌因素之一,同時也為品牌商提供指導意見。
如果 京東 真像它強調的那樣,從“產品零售商”向“品牌服務商”轉型,在商品周期的前段, 京東 會匯集消費者大數據,將消費者的需求和洞察提供給廠商,用來支持研發工作;在商品生產環節, 京東 金融能夠給廠商提供資金支持;倉儲和物流、客服也隨時待命,那么魅族這個老朋友選擇持久合作,先分得 京東 3C計劃升級版第一杯羹就是夠聰明、夠果斷的決策。銷量才是真理,畢竟,競爭這么激烈的時候,誰先搶得先機誰更能勝出。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京東3C計劃升級 成魅族首個電商合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