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寶潔 、聯合利華、歐萊雅、資生堂、花王、愛茉莉太平洋、拜爾斯道夫等外資企業旗下品牌在中國市場表現參差不齊,其高管對該年中國市場的看法也各有不同。
回顧過去的2015年,最能反映中國化妝品行業局勢的,無外乎“零售寒冬”、“變”、“渠道變遷”和“行業大變局前夜”等關鍵詞。
那么,各大外資品牌高層又是如何評價自身品牌在2015年中國市場的表現的呢?
寶潔 CEO泰勒:中國市場表現令人無法接受
2月19日, 寶潔 首席執行官大衛.泰勒(David Taylor)表示, 寶潔 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令人無法接受”,并指出 寶潔 所有產品類別都正呈現節節敗退之態。
此外,泰勒在2月18日召開的一次消費者包裝產品行業大會上還表示, 寶潔 沒能跟上中國收入水平上升的腳步,而中國對于 寶潔 來說,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
據 寶潔 2015年10月—12月的財務報表顯示,凈銷售額達169.15億美元,較上一年同期的184.95億美元減少8.5%。
聯合利華首席執行官Polman:我們的增長超過了中國自己的速度
聯合利華全球首席執行官Polman在業績會上表示:“我們的增長超過了中國自己的速度,比剛剛揭曉的中國經濟增長數字要高出不少,聯合利華的市場份額同樣也是‘ 健康’的。”
據聯合利華2015年財報數據顯示,凈利潤為49.1億歐元(約合352.64億元人民幣),低于去年同期的51.7億歐元(約合371.31億元人民幣),全年基礎銷售增長4.1%,高于市場預期的3.9%——這與2015年其新興市場高達7.1%的增速不無關系。這也標志著,聯合利華的增長再次恢復到了個位數高段位的水準。
歐萊雅副總裁兼中國區CEO貝瀚青:可持續發展是重要課題
歐萊雅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CEO貝瀚青曾公開表示:“2015年的中國美妝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大的變化和趨勢。一方面,消費群體日趨年輕化,且中產階級升級為消費的主力軍。另一方面,消費者更熱衷于在社交媒體上進行直接的溝通,同時,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帶動了三四線城市市場經濟的增長。”
他強調:“在2015年,中國的美妝市場競爭依然非常激烈,但歐萊雅一直以來都做了最充分的準備,應時而為,預測市場的變化,不斷調整策略,以抓住所有的增長機會,獲得長期良好可持續發展,這也是歐萊雅集團的成功之道。”
據歐萊雅集團2015年的財報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歐萊雅集團全年銷售額為252.6億歐元,銷售同比增長12.1%,營業利潤同比上漲12.8%至43.88億歐元,營業利潤率為17.3%。
資生堂中國總經理藤原憲太郎:加強改革適應中國市場
資生堂代表董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魚谷雅彥曾表示,要大力提升中國代理商及專營店合作伙伴的返利機制,并承諾將給予店頭最大促銷力度支持。“2016年,我們承諾將在化妝品專營店的促銷場次和品牌宣傳上增加投入,會盡一切努力加強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接洽點。”
資生堂(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藤原憲太郎表示:“資生堂中國的改革是必須推進的事情,不會因為曾在中國出現不適應的情況而停止,而會將之作為經驗,加強溝通交流,繼續推進營業體制的各方面改革來加強品牌力,以適應中國化妝品市場變化。”
據資生堂2015年(4月1日—12月31日)財報顯示,營業利潤增長77.4%至376.6億日元,凈利潤232.1億日元,在華業務的銷售占比約為17%左右,且在中國市場全年的收入持平。
花王社長澤田道隆:銷售額每年都在增長
此前,花王集團社長澤田道隆表示:“2015財年雖然還未結束,但預計比2014年有更多的增長,中國每年的銷售額都在不斷增長,占比也在不斷增長,花王希望通過加強針對中國國內需求不斷增長的事業領域的產品供應機制,實現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
花王2014財年的業績數據顯示,營業額同比增加6.6%,達到了1.40萬億日元(約人民幣732億元),營業利潤則時隔9年刷新歷史最高紀錄,達到了1332億日元(約人民幣70億元),同比增長6.9%。
花王集團社長澤田道隆表示,2014年花王亞洲的銷售額約為1100億日元,其中,中國的銷售額超過亞洲的20%。
愛茉莉太平洋董事長兼CEO徐慶培:仍要靠實力說話
高速增長是愛茉莉當下的狀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董事長兼CEO徐慶培(Suh Kyung-Bae)強調:“當我們認為自己進入成功軌道的時候,韓流甚至都還沒有進入中國。愛茉莉太平洋的崛起靠的是自身實力,而不僅僅是因為受到韓流推動。”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愛茉莉太平洋集團銷售額達5661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03.5億元),同比增長20.1%。營業利潤為913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9.0億元),同比增長38.6%。
拜爾斯道夫中國區總經理張順元:2015年全球業績增長得益于中國的穩定增長
“2015年全球業績上漲,得益于中國以及歐洲地區的穩定表現。”拜爾斯道夫中國區總經理張順元認為,并對未來中國的美妝市場表示謹慎樂觀。
拜爾斯道夫集團CEO Stefan F. Heidenreich表示:“即使在挑戰重重的市場環境下,我們也獲得了銷售增長,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據拜爾斯道夫財務報表顯示,全年銷售額為66.8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481.89億元),同比增長6.4%,基本符合其市場預期。
歐舒丹常務董事兼執行董事賀康祖:中國的增長很快
歐舒丹常務董事兼執行董事賀康祖(Andre Hoffmann)表示:“中國的增長很快,未來五年的策略計劃中,希望中國的收入貢獻可增長逾一倍。”
據歐舒丹2015年財務報表顯示,歐舒丹取得全面增長,主要受中國、日本、香港及美國所推動。其中,中國大陸市場營收1.03億歐元(折合人民幣6.85億元),按固定匯率計算銷售增幅為20.1%,領先于全球其他地區,中國大陸自營零售店從136家增長至161家。
回顧過去的2015年,最能反映中國化妝品行業局勢的,無外乎“零售寒冬”、“變”、“渠道變遷”和“行業大變局前夜”等關鍵詞。
那么,各大外資品牌高層又是如何評價自身品牌在2015年中國市場的表現的呢?
寶潔 CEO泰勒:中國市場表現令人無法接受
2月19日, 寶潔 首席執行官大衛.泰勒(David Taylor)表示, 寶潔 在中國市場上的表現“令人無法接受”,并指出 寶潔 所有產品類別都正呈現節節敗退之態。
此外,泰勒在2月18日召開的一次消費者包裝產品行業大會上還表示, 寶潔 沒能跟上中國收入水平上升的腳步,而中國對于 寶潔 來說,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
據 寶潔 2015年10月—12月的財務報表顯示,凈銷售額達169.15億美元,較上一年同期的184.95億美元減少8.5%。
聯合利華首席執行官Polman:我們的增長超過了中國自己的速度
聯合利華全球首席執行官Polman在業績會上表示:“我們的增長超過了中國自己的速度,比剛剛揭曉的中國經濟增長數字要高出不少,聯合利華的市場份額同樣也是‘ 健康’的。”
據聯合利華2015年財報數據顯示,凈利潤為49.1億歐元(約合352.64億元人民幣),低于去年同期的51.7億歐元(約合371.31億元人民幣),全年基礎銷售增長4.1%,高于市場預期的3.9%——這與2015年其新興市場高達7.1%的增速不無關系。這也標志著,聯合利華的增長再次恢復到了個位數高段位的水準。
歐萊雅副總裁兼中國區CEO貝瀚青:可持續發展是重要課題
歐萊雅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CEO貝瀚青曾公開表示:“2015年的中國美妝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大的變化和趨勢。一方面,消費群體日趨年輕化,且中產階級升級為消費的主力軍。另一方面,消費者更熱衷于在社交媒體上進行直接的溝通,同時,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帶動了三四線城市市場經濟的增長。”
他強調:“在2015年,中國的美妝市場競爭依然非常激烈,但歐萊雅一直以來都做了最充分的準備,應時而為,預測市場的變化,不斷調整策略,以抓住所有的增長機會,獲得長期良好可持續發展,這也是歐萊雅集團的成功之道。”
據歐萊雅集團2015年的財報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歐萊雅集團全年銷售額為252.6億歐元,銷售同比增長12.1%,營業利潤同比上漲12.8%至43.88億歐元,營業利潤率為17.3%。
資生堂中國總經理藤原憲太郎:加強改革適應中國市場
資生堂代表董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魚谷雅彥曾表示,要大力提升中國代理商及專營店合作伙伴的返利機制,并承諾將給予店頭最大促銷力度支持。“2016年,我們承諾將在化妝品專營店的促銷場次和品牌宣傳上增加投入,會盡一切努力加強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接洽點。”
資生堂(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藤原憲太郎表示:“資生堂中國的改革是必須推進的事情,不會因為曾在中國出現不適應的情況而停止,而會將之作為經驗,加強溝通交流,繼續推進營業體制的各方面改革來加強品牌力,以適應中國化妝品市場變化。”
據資生堂2015年(4月1日—12月31日)財報顯示,營業利潤增長77.4%至376.6億日元,凈利潤232.1億日元,在華業務的銷售占比約為17%左右,且在中國市場全年的收入持平。
花王社長澤田道隆:銷售額每年都在增長
此前,花王集團社長澤田道隆表示:“2015財年雖然還未結束,但預計比2014年有更多的增長,中國每年的銷售額都在不斷增長,占比也在不斷增長,花王希望通過加強針對中國國內需求不斷增長的事業領域的產品供應機制,實現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
花王2014財年的業績數據顯示,營業額同比增加6.6%,達到了1.40萬億日元(約人民幣732億元),營業利潤則時隔9年刷新歷史最高紀錄,達到了1332億日元(約人民幣70億元),同比增長6.9%。
花王集團社長澤田道隆表示,2014年花王亞洲的銷售額約為1100億日元,其中,中國的銷售額超過亞洲的20%。
愛茉莉太平洋董事長兼CEO徐慶培:仍要靠實力說話
高速增長是愛茉莉當下的狀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董事長兼CEO徐慶培(Suh Kyung-Bae)強調:“當我們認為自己進入成功軌道的時候,韓流甚至都還沒有進入中國。愛茉莉太平洋的崛起靠的是自身實力,而不僅僅是因為受到韓流推動。”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愛茉莉太平洋集團銷售額達5661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03.5億元),同比增長20.1%。營業利潤為913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9.0億元),同比增長38.6%。
拜爾斯道夫中國區總經理張順元:2015年全球業績增長得益于中國的穩定增長
“2015年全球業績上漲,得益于中國以及歐洲地區的穩定表現。”拜爾斯道夫中國區總經理張順元認為,并對未來中國的美妝市場表示謹慎樂觀。
拜爾斯道夫集團CEO Stefan F. Heidenreich表示:“即使在挑戰重重的市場環境下,我們也獲得了銷售增長,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據拜爾斯道夫財務報表顯示,全年銷售額為66.8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481.89億元),同比增長6.4%,基本符合其市場預期。
歐舒丹常務董事兼執行董事賀康祖:中國的增長很快
歐舒丹常務董事兼執行董事賀康祖(Andre Hoffmann)表示:“中國的增長很快,未來五年的策略計劃中,希望中國的收入貢獻可增長逾一倍。”
據歐舒丹2015年財務報表顯示,歐舒丹取得全面增長,主要受中國、日本、香港及美國所推動。其中,中國大陸市場營收1.03億歐元(折合人民幣6.85億元),按固定匯率計算銷售增幅為20.1%,領先于全球其他地區,中國大陸自營零售店從136家增長至161家。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寶潔歐萊雅等8巨頭高管如何看2015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