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后,線下實體店愈加領略到了電商的厲害。如何才能逆轉頹勢,成為他們如今日思夜想的課題。最近,蘇城一些大型百貨商場、 連鎖超市 不約而同行動起來,利用實體店長期浸淫零售行業所獲的渠道優勢、與海外供應商談判優勢,打通海內外壁壘,搭建大型跨境電商平臺,并在線下辟出體驗店,贏取消費潛能最大的中青年人群青睞。尤其是一些有外資背景的企業更是用足了自己的優勢。
連鎖超市 強化生鮮電商平臺
借自身優勢售賣當地優質品
昨天上午一早,昆山大潤發廣場上臨時搭建的露天大棚內,一溜煙擺出了不少秀色可餐的水果。它們一只只個頭飽滿、顏色鮮嫩,吸引了路過的顧客停留關注。“這雪梨特別甜,汁水又多,到底比一般水果店賣的口感好多了。
”上班族趙小姐品嘗后,贊不絕口。“原來是臺灣的水果啊,難怪吃口不一樣。”當她獲悉還能以更便捷的網上訂購,隨即便送貨上門的方式購買,即刻拿出手機模擬下單。等到中午時分,聚集的人群越來越多,工作人員隨即拿出柑橘、柚子等展出的臺灣水果樣品請消費者試吃,獲得了一致好評,很多顧客立即表現出購買興趣。
不過,這些臺灣水果在超市內并不都能見到,因為它們的主要銷售渠道是通過線上電商平臺飛牛網售賣。這些優質臺灣水果對看重品“質的中青年消費人群會更有吸引力。”飛牛網的生鮮部負責人說,通過線上這種方式能拓展銷售對象,相比實體門店范圍更廣。
據悉,此次通過飛牛網發售柑橘、蜜棗、雪梨、紅心芭樂、甜柿、金鉆鳳梨等臺灣主要的冬令水果,銷售量大的拳頭品種接下來將在飛牛網平臺長期售賣。
“作為臺企,我們自然在售賣臺灣地產品上有足夠的優勢。”飛牛網的相關負責人坦言,他們很輕松就能在臺灣當地尋找到臺灣優質果農,并在洽談時達成一個相當合理的進購價格,又對水果品質進行了一系列前期考核,他相信這一批臺灣水果在諸多電商平臺中競爭優勢明顯。“相對別的大型電商平臺,這部分商品我們是有信心在市場上占得一席的。”他說,雖然飛牛網的快消品種類齊全,但主打產品務必要有特色,利用臺企優勢,用最低的成本尋找臺灣優質地產品就是他們如今尋到的一條路。
為了與大型電商平臺拼速度,飛牛網不惜血本構建了自身的物流網絡體系:在蘇州、上海等地的網購者上午11點前下單,下午收貨;而在浙江等稍遠地區,也可實現下午4點前下單,隔天送到。
百貨商場主攻跨境電商
在家門口就能買低價進口品
不僅僅是大型 連鎖超市 集團,百貨商場也將觸角伸向線上電商平臺的熱點領域。
本月中旬,蘇州金雞湖天虹百貨跨境電商體驗店開門迎客。體驗店占地不算大,在其超市入口處呈現了近八百種商品,包括全球母嬰用品、大牌美妝用品、日系藥妝、休閑食品、奶制品、冰鮮海產等。除了線下看得見摸得著的樣品展示,還有近400多種商品在線上展示,總共經營品種達1200多種。
據該門店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里的商品分為跨境商品(保稅)和完稅商品。保稅商品在店內都有樣品展示,市民通過天虹百貨“紅領巾”APP掃描下單,就可以等待商品從保稅區或境外直郵到家;對于完稅商品,消費者可以在現場買單后直接提貨。而為了打造這個跨境電商平臺,天虹籌備近一年,初步實現了海外市場戰略布局,通過“海外直采、關稅減免、快速發貨”,在市場上取得優勢。
“我比較過常買的韓國可萊絲面膜,價格比外面超市的便宜一半。”正在專區轉悠的馬小姐說,她已經在平臺上選購過好幾樣商品,總體感覺不錯,主要價格很便宜,特別是護膚品,優惠很給力。
據了解,這個跨境電商平臺上所售賣的進口貨品,只加收10%的行郵稅(是海關對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征收的進口稅),相當于請人海淘代購,但由于由天虹集團出面與韓國供應商直接洽談合作采購,進貨價格明顯比海淘更低,品質也更有保證。由于涉及到過關檢驗,通常從網上下單到收貨要3-7天。
實體店為何紛紛轉線上?
一面補足短腿一面吸引客流
其實,天虹和大潤發并不是個例,之前蘇城的另一大 連鎖超市 巨鱷華潤萬家也開出了跨境電商平臺,并在線下實體店開辟體驗專區,線下看貨,線上下單,”將“線上線下融為一體。為何線下實體店會紛紛不約而同轉戰線上跨境電商領域?
首先,這塊市場蛋糕已成電商界的一片幸福藍海。根據海關總署和中國電商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2014年海淘人群1800萬,成交規模1400億,從百億級市場步入千億。預計在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萬億級別。商務部公布的全球貿易格局報告則顯示跨境出口電商市場規模的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
“隨著國家在政策層面承認了跨境電子商務,認可了業內通行的保稅模式,實體店就有了踏足這塊市場的條件。”
一位業內人士說,超市、百貨商場等實體店有著成熟的經驗,在與供應商談判、進貨渠道拓展上,相比大型電子商務平臺并不處劣勢。通過經營現下大受歡迎的海淘商品,以彌補實體店銷售下滑的劣勢,補足實體店目前的短腿。
而開出線下實體店展示體驗,讓消費者提前看貨,或讓實體店成為網上購物的線下自提點,這正是零售業實施020戰略的一種非常接地氣的做法。因為,借著這種方式,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一族從線上來到線下,通過給顧客帶來全新的購買體驗,逆轉傳統行業萎靡不振的形象。
連鎖超市 強化生鮮電商平臺
借自身優勢售賣當地優質品
昨天上午一早,昆山大潤發廣場上臨時搭建的露天大棚內,一溜煙擺出了不少秀色可餐的水果。它們一只只個頭飽滿、顏色鮮嫩,吸引了路過的顧客停留關注。“這雪梨特別甜,汁水又多,到底比一般水果店賣的口感好多了。
”上班族趙小姐品嘗后,贊不絕口。“原來是臺灣的水果啊,難怪吃口不一樣。”當她獲悉還能以更便捷的網上訂購,隨即便送貨上門的方式購買,即刻拿出手機模擬下單。等到中午時分,聚集的人群越來越多,工作人員隨即拿出柑橘、柚子等展出的臺灣水果樣品請消費者試吃,獲得了一致好評,很多顧客立即表現出購買興趣。
不過,這些臺灣水果在超市內并不都能見到,因為它們的主要銷售渠道是通過線上電商平臺飛牛網售賣。這些優質臺灣水果對看重品“質的中青年消費人群會更有吸引力。”飛牛網的生鮮部負責人說,通過線上這種方式能拓展銷售對象,相比實體門店范圍更廣。
據悉,此次通過飛牛網發售柑橘、蜜棗、雪梨、紅心芭樂、甜柿、金鉆鳳梨等臺灣主要的冬令水果,銷售量大的拳頭品種接下來將在飛牛網平臺長期售賣。
“作為臺企,我們自然在售賣臺灣地產品上有足夠的優勢。”飛牛網的相關負責人坦言,他們很輕松就能在臺灣當地尋找到臺灣優質果農,并在洽談時達成一個相當合理的進購價格,又對水果品質進行了一系列前期考核,他相信這一批臺灣水果在諸多電商平臺中競爭優勢明顯。“相對別的大型電商平臺,這部分商品我們是有信心在市場上占得一席的。”他說,雖然飛牛網的快消品種類齊全,但主打產品務必要有特色,利用臺企優勢,用最低的成本尋找臺灣優質地產品就是他們如今尋到的一條路。
為了與大型電商平臺拼速度,飛牛網不惜血本構建了自身的物流網絡體系:在蘇州、上海等地的網購者上午11點前下單,下午收貨;而在浙江等稍遠地區,也可實現下午4點前下單,隔天送到。
百貨商場主攻跨境電商
在家門口就能買低價進口品
不僅僅是大型 連鎖超市 集團,百貨商場也將觸角伸向線上電商平臺的熱點領域。
本月中旬,蘇州金雞湖天虹百貨跨境電商體驗店開門迎客。體驗店占地不算大,在其超市入口處呈現了近八百種商品,包括全球母嬰用品、大牌美妝用品、日系藥妝、休閑食品、奶制品、冰鮮海產等。除了線下看得見摸得著的樣品展示,還有近400多種商品在線上展示,總共經營品種達1200多種。
據該門店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里的商品分為跨境商品(保稅)和完稅商品。保稅商品在店內都有樣品展示,市民通過天虹百貨“紅領巾”APP掃描下單,就可以等待商品從保稅區或境外直郵到家;對于完稅商品,消費者可以在現場買單后直接提貨。而為了打造這個跨境電商平臺,天虹籌備近一年,初步實現了海外市場戰略布局,通過“海外直采、關稅減免、快速發貨”,在市場上取得優勢。
“我比較過常買的韓國可萊絲面膜,價格比外面超市的便宜一半。”正在專區轉悠的馬小姐說,她已經在平臺上選購過好幾樣商品,總體感覺不錯,主要價格很便宜,特別是護膚品,優惠很給力。
據了解,這個跨境電商平臺上所售賣的進口貨品,只加收10%的行郵稅(是海關對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征收的進口稅),相當于請人海淘代購,但由于由天虹集團出面與韓國供應商直接洽談合作采購,進貨價格明顯比海淘更低,品質也更有保證。由于涉及到過關檢驗,通常從網上下單到收貨要3-7天。
實體店為何紛紛轉線上?
一面補足短腿一面吸引客流
其實,天虹和大潤發并不是個例,之前蘇城的另一大 連鎖超市 巨鱷華潤萬家也開出了跨境電商平臺,并在線下實體店開辟體驗專區,線下看貨,線上下單,”將“線上線下融為一體。為何線下實體店會紛紛不約而同轉戰線上跨境電商領域?
首先,這塊市場蛋糕已成電商界的一片幸福藍海。根據海關總署和中國電商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2014年海淘人群1800萬,成交規模1400億,從百億級市場步入千億。預計在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萬億級別。商務部公布的全球貿易格局報告則顯示跨境出口電商市場規模的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
“隨著國家在政策層面承認了跨境電子商務,認可了業內通行的保稅模式,實體店就有了踏足這塊市場的條件。”
一位業內人士說,超市、百貨商場等實體店有著成熟的經驗,在與供應商談判、進貨渠道拓展上,相比大型電子商務平臺并不處劣勢。通過經營現下大受歡迎的海淘商品,以彌補實體店銷售下滑的劣勢,補足實體店目前的短腿。
而開出線下實體店展示體驗,讓消費者提前看貨,或讓實體店成為網上購物的線下自提點,這正是零售業實施020戰略的一種非常接地氣的做法。因為,借著這種方式,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一族從線上來到線下,通過給顧客帶來全新的購買體驗,逆轉傳統行業萎靡不振的形象。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連鎖超市百貨商場發揮自身優勢 爭做跨境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