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目前電商是互聯網行業中堪與智能手機、支付工具、即時通信應用等媲美的熱門領域,但具體到每一家來看,卻大都有自己的酸楚和無奈。淘寶假貨風波層出不窮、京東虧損嚴重、當當發展緩慢、蘇寧模式混亂、國美幾被遺忘……但要說最慘的,還是掛著“超市類電商”名頭,以全品類超市商品為賣點的 1號店 。
在接連被平安、沃爾瑪或投資或收購,且發展戰略始終搖擺不定,得不到貫徹之后, 1號店 原本氣勢恢宏的快速增長局面已然不復存在。亮眼的光鮮數據散去之后,內部矛盾開始凸現出來。 1號店 內部人士透露,沃爾瑪高管在 1號店 內部召開溝通會議,宣布董事長于剛與CEO劉峻嶺離職的消息。 1號店 高層的風波,正是從側面反映出當下超市類電商的弱點,前景有些灰暗。
戰略保守 超市類電商發展緩慢
事實上, 1號店 在成立的時候,顯得特別與眾不同。當時,市面上的電商主要是淘寶類的C2C平臺、京東類的3C自營以及某些關注單一領域的垂直電商為主。像 1號店 這樣直接將超市完整地搬到線上的幾乎沒有,這是當時它的優勢,也是在初期得以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但隨著巨頭的紛紛加入,大潤發飛牛網、山姆士網上超市、永輝生鮮電商、蘇寧超市頻道等都開始做得有聲有色,淘寶、天貓業務范圍的不斷擴大,極大地壓縮了 1號店 的發展空間。也讓整個市場競爭變得激烈起來,超市類電商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在這樣的情況下,為避免攤子鋪的太大, 1號店 的戰略逐漸變得保守。
比如 1號店 年初宣布的2015年戰略中,強調在移動、生鮮、供應鏈等方面的轉變,但這些歸根結底還只是優化的手段,沒能真正打破以往商業模式中的桎梏,最終業績不突出,進而導致高層的分崩離析。
而與 1號店 類似,其他超市類電商在前進的步伐中,都是在摸索前進,走了不少彎路。比如永輝超市的生鮮電商“半邊天”上線不久便被撤下,至今仍未看到復活的跡象。而且它們都沒有像淘寶、天貓、京東那樣調子極高,涉足包括金融在內的潛力領域,自然導致自身發展的緩慢。
依附大平臺 超市類電商弱勢明顯
這兩天,知名作家六六和京東的撕X大戰絕對奪人眼球。因為購買的山竹腐爛程度高,六六在與京東多次協商未果之后在微博上發布結果。然后京東就害怕了,多次與六六商討解決辦法,卻始終被六六拒絕。一時間,六六成為老百姓的代言人。從表面來看,這是六六和京東的對抗。事實上,躺槍的卻是供貨商天天果園。
原本天天果園有自己的網上商城,但因為垂涎京東的平臺和物流,就與京東展開深度合作,沒想到就出了這樣的事。從這件事看,超市版電商有著自己的苦衷。自身知名度不高,只好依附于大平臺,雖然獲得更多流量,但卻失去了掌控能力。一旦出現問題,就是純粹的受害者。就像這次六六事件,天天果園就只能表現地比京東還積極,態度更誠懇。
依附大平臺的壞處可見一斑,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這些基本都是依賴于線下傳統大型超市的電商,在自建物流、自營電商等方面的積累還很薄弱。僅僅依靠自身電商平臺的訂單,遠遠不能與運營成本持平,更別說盈利了。在線下給線上的輸血有限的情況下,依附大平臺就成為一種選擇。這是一把雙刃劍,很容易就會劃傷自己。
提速為必然選擇 停下腳步只會傷到自己
超市類電商如果按照現在的節奏發展下去,只有兩種結果。一是像 1號店 那樣,問題層出不窮;二是像天天果園那樣,最終只是大平臺上一個普通的第三方賣家,失去獨立自主的權利。要想避免這兩種結果,超市類電商必須提速,不能再左顧右盼,將希望寄予所謂的機遇上。
要想真正將發展速度提起來,必須要明確做線上電商不是順勢而為、迫不得已的選擇,而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不是線下超市的一種補充,而是與線下旗鼓相當、勢均力敵,必須增加投入以保障線上超市類電商高速發展。如果做不到這些,還是安安穩穩地做好線下吧,免得最后賠了夫人又折兵。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1號店陷高層風波 超市類電商發展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