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168消息】在零售業疲軟的夏季,以休閑、時尚為賣點的“ 微百貨 ”卻備受歡迎,在各大商圈競相上演搶客潮。那么,這些“ 微百貨 ”迅速擴張,憑借的到底是什么?它們的產品又是否真的像自己所宣傳的“物美價廉”呢?近期,記者走訪廣州市各大商圈了解到,價格便宜、產品新穎是受寵主因,而低價美妝商品山寨過頭,則頻遭消費者吐槽。有業內專家表示,“ 微百貨 ”的經營模式填補了超市、大型百貨之間的空白區,不過該業態會走多遠還要看市場需求而定。
隨著“名創優品”的不斷擴張,“ 微百貨 ”的經營模式開始被復制。近期,記者走訪廣州市各大商圈發現,這類微型精品“百貨”店越來越多,“優宿優品”“木槿生活”“千韓良品”等已開始緊跟腳步扎堆開店。
記者走訪發現,這些相似的“ 微百貨 ”一家連一家。在天河區東圃大馬路上,不到1000米的距離,就有“名創優品”“優宿優品”“生活無憂”3家;而天河又一城內僅單側一條街,同樣不到1000米的距離,就有4家 微百貨 ,其中兩家為“名創優品”一家名為“木卡木卡”,一家直接取名“ 微百貨 ”。除此之外,江南新天地等其他地下商城內均有2家以上,每家店生意都不錯。“這些店從裝修風格到所賣商品都差不多,我還以為他們是一家呢”在江南新地商業街逛街的市民吳小姐對記者說。
一條街4家 微百貨 “搶客”
復制“外國血統”已成這些新開“ 微百貨 ”的共性,幾乎每家店門口都播放著宣傳語,號稱80%以上的產品都來自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地,就連店名也帶著繁體字或外文。
記者在優宿優品店內觀察發現,每件商品背后,幾乎都用中文、韓文混雜注寫產地、價格、授權代理,標注方式并不統一,但絕大部分產地為中國或廣東。而記者在店內問詢了10個人,有9名消費者均表示知道產品產自中國,說進口商品僅是噱頭,買它們只因價格便宜,產品還算新穎。
記者在其中一家店內駐足了20分鐘,發現帽子、襪子、拖鞋、鏡子、小風扇等小件家居用品都買得比較多。消費者吳小姐表示:“小孩子的玩具幾天就不喜歡玩了,沒必要買那么貴的。我在這些店里買的冰雪奇緣人物玩偶,才10塊,而商場內的正版玩偶要賣90元以上。”周末打算去海邊玩的姜阿姨直接在店內買了一頂沙灘帽和一副太陽鏡,“在海邊玩,帶的東西都容易弄丟,所以看見東西便宜款式又挺新穎,直接就買了,就算丟了也不心疼。”
標簽用洋文 產地卻在國內
價格便宜固然受歡迎,但一些低廉美妝產品過度山寨大牌的現象,卻遭到消費者吐糟。市民黃女士向記者“投訴”她的經歷:黃女士平時喜歡收藏香水,一次逛街發現某 微百貨 內一款29元的香水和自己幾百元買回來的香水幾乎一樣,細看之下才發現是“山寨包裝”,讓其哭笑不得,留香時間也比正品短得多。
針對這一情況記者走訪多家“ 微百貨 ”門店,發現店內不少化妝品和洗滌用品,如眼影、香水、BB霜、粉底液、腮紅、防曬霜、洗面奶等,外包裝設計幾乎和一些大牌一模一樣,售價卻僅為10元~30元左右。例如名創優品內的舒緩保濕噴霧,其外包裝和雅漾舒緩活泉噴霧極為相似,顏色搭配和圖案從遠處看根本分不清,前者售賣10元,而后者則售價98元;名創優品的男士防曬霜和曼秀雷敦的男士防曬霜也極為相似,前者售價10元,而后者售價68元。
“我覺得沒必要抄襲大牌的包裝,這樣會讓用正品的消費者感到反感。另外,如果在外面拿出來用,被朋友發現是‘山寨貨’也會覺得尷尬。”曾女士表示。記者在東圃大馬路優宿優品店內的美妝區觀察10分鐘,共有18名消費者經過,但僅有2名消費者拿起產品進行嘗試。消費者孔小姐表示,“相比商場內的美妝價格, 微百貨 的太過便宜,很擔心其質量,畢竟是往臉上涂抹的。”
低價美妝商品“山寨”大牌
名創優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內部員工告訴記者,采用各種名牌包裝也是為了更好的吸引消費者眼球,借助名牌效應,但產品的成分確實與大牌產品的成分并不一樣。而一位業內知情人告訴記者,實際上,這些 微百貨 化妝品成本很低,一個眉筆的成本價僅3毛錢。
市民姜阿姨告訴記者,其在某 微百貨 花10元買的黑色打底衣,掉色非常厲害。一位洗滌用品研究者告訴記者,類似“10元店”這種經營模式售賣的產品質量確實都僅剛過國家檢測標準,例如洗衣液,售賣25元的洗衣液,其成本大概在6元左右,柔順、去靜電等功效都不會具備。
成本極低 質量或剛剛達標
名詞解釋: 微百貨
所謂“ 微百貨 ”是原來“十元店”包裝升級定位后的產物,因其店內囊括小型家居、健康美容用品、潮流飾品、文體禮品、季節性產品、精品包飾、數碼配件等品類,涵蓋生活基本需求,而店面相對精美,逛起來較為舒適,所以被稱為“ 微百貨 ”。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微百貨“山寨”大牌 產品質量需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