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魔方作為理解數字化轉型的一種創新思維模式,構建了增長、運營、財務、生態、技術、客戶價值、產品和人才等企業各個關鍵職能的組織能力全景視圖,全面審視數據和技術的價值,從戰略設計到業務落地,提供了理解數字化轉型的全新視角,也為準確評估數字化成熟度提供了量化工具,更為清晰規劃數字化愿景給出了最適配的方案,最終幫助企業找到結合實際業務的最佳數字化轉型觸發點和打造在數字化時代的組織能力。
數字化轉型是技術轉型、業務轉型和組織轉型的一致成功,企業的組織能力越強,轉型難度就越低。
如今,產品的形態已經不再單一,在數字化時代,企業應該如何追求最大的產品價值?
圍繞客戶打造數字化體驗與服務
伴隨著人類商業文明的發展,從最原始的以物易物,到小規模的手工作坊產品,從蒸汽機轟鳴的工業時代規?;可a,再到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產品與服務,產品始終占據著人類商業文明的核心地位。
能為不同時代的客戶提供最大價值的產品和服務,是企業跨越時代經久不衰的利器。
工業化時代,產品基本以單純的物理產品的形式存在,產品價值是其傳統的交易價值,產品售出,交易完成。產品的所有價值,除了簡單的售后服務,也即刻完成。因此,誰能以更高的效率、更低廉的成本生產出質量更優的產品,誰就能在工業化時代成為市場領導者。
20世紀初期,福特以生產質優價廉的產品為目的,創造性的開始以流水線方式組裝汽車,其生產的T型汽車以無可比擬的價格優勢打敗市場上其他競爭者,福特也一躍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制造商。
而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科學與技術的飛躍,產品的形態已經不再單一,在數字化時代,企業應該如何追求最大的產品價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對數字化時代的產品形態進行界定。
數字化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產品形態
數字化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產品形態包括:
一次性交易產品:包括傳統的物理產品和服務,客戶單次購買,完成與企業的價值交換,是最為傳統和基本的產品形態。
數字化增值產品:產品本身仍是傳統產品,或利用數字化渠道進行銷售,如電商平臺銷售的食品等;或利用數字化手段提供增值服務,如提供在線客服等;或利用數字化手段增加品牌價值,如開設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社交賬戶。
數字化產品:產品本身形態是數字化的,如線上購買軟件,新聞訂閱類APP或公眾號或在流媒體網站購買的影音內容等。
數字化體驗與服務:產品即是服務,而服務是基于數字化技術的體驗和服務。較為代表的有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模式,供應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客戶可以根據自己實際需求,通過互聯網向供應商租用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按使用量和時間長短向供應商支付費用。
在數字化時代,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定位應該著力圍繞客戶價值去打造,并以此作為企業整個商業模式的價值管理定位,并以此去要求組織能力的變革。
同樣以汽車行業來說,在福特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制造商百年以后,特斯拉橫空出世,打破了汽車行業的生態格局,而作為破局者,特斯拉最大的不同,是它提供的數字化服務。
長久以來,汽車行業追求的是高速度的引擎,高質量的性能與高規格的安全性。而隨著特斯拉的入場,汽車行業的競爭重點已經開始轉移。
CEO埃隆·馬斯克曾說,“特斯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一家硅谷軟件企業。我們認為汽車軟件的更新和您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的更新性質一樣。
”特斯拉企業不像傳統汽車品牌一樣討論某某年生產的某某車型,他們更關注軟件版本的升級,以及軟件帶給客戶的個性化體驗和服務。
進入數字化時代后,客戶同樣經歷著技術飛躍的轟炸,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和接踵而至的新產品,“一成不變”、“千人一面”的產品無法再滿足客戶的需求,他們不但希望得到符合自己預期的產品,更希望可以能參與到上游的設計與決策中,得到符合自己使用習慣,體現自己個性的服務與體驗。
而特斯拉使這樣的構想成為了現實。
遍布全球的特斯拉車主,通過軟件升級就可以迅速獲得新的性能提升與服務體驗的改善
2015年,特斯拉就將其最新研發的Autopilot自動駕駛輔助功能,通過軟件更新安裝在汽車之上,這一過程只短短耗時數小時而已。對比傳統的汽車消費,客戶是無法便捷獲得這樣的服務的。
而特斯拉提供個性化服務的能力更是傳統汽車企業無法望其項背,特斯拉在云端為車主建立檔案,記錄他們的駕駛習慣和偏好,使他們在進入車內時就能享受最舒服的駕駛狀態。這種提供個性化服務的能力,使特斯拉與其他汽車品牌區隔開來,成為了汽車行業未來的領導者。
數據成為產品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那企業如何為客戶提供符合數字化時代特征的服務呢?這就與其利用技術手段經營數據的能力密不可分了。
在數字化時代,產品已經成為了數據的來源,大量的數據從產品中來,成為企業核心數字資產的一部分,經過加工后重新回到產品中去。在這一持續互動中,企業利用數字化能力為客戶推出更加個人化的產品和服務,而客戶的持續使用是企業獲得大量數據的固定來源,客戶——產品——數據——算法——產品——客戶,形成了管理閉環,持續提升價值。
茶飲新零售代表喜茶,就是一個挖掘了產品數據價值的成功案例。、
2018年,喜茶上線了“喜茶Go”小程序,這款小程序不僅僅是一種線上購買渠道,更是一個深度貫穿企業的數字化引擎。有了客戶數據之后,喜茶利用內部數據管理系統分析數據,反饋給供應鏈上下游:
以產品研發來說,喜茶根據大量客戶購買數據,可迅速研究客戶的購買偏好與心理,以研發更多符合客戶口味的新產品;
以庫存管理來說,喜茶可根據客戶的購買數據快速做出原材料采購分配,提升效率。
而喜茶同樣注重與客戶的持續互動,通過打造“星球會員”等線上會員體系,增加用戶黏性,刺激復購。利用產品這一數據接觸點,獲取數據,經營數據,喜茶Go在十個月之內積累了1300萬的客戶,復購率達到40%以上。2020年中,在D輪融資之后,喜茶估值或超過160億元人民幣。
數字化時代的產品價值已經呈現出了與工業時代完全不同的特點,閉關修煉的神話已經終結,要想持續獲得產品價值的增長,企業必須擁有基于數據與客戶進行互動并提供個性化服務的能力。只有培養自己經營數據,提供數字化服務的能力,不斷為自己注入除硬件以外的產品價值,才可以在數字化時代立于不敗之地。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數字化魔方:數據已經成為產品成功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