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zEl`|+O)zlO0
我想重點想分享的,是三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
公眾號怎么拉粉?
公眾號里的流量怎么變現?
我到底是做公眾號,還是做app?
我現在的建議,和2年前初到微信團隊是一樣的:先做公眾號,再考慮app的事兒!不同的是,如今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會更堅定一些。
如何更好的獲得關注用戶,我總結了三點:渠道、內容和服務
A-UM*Z? Z AN0
渠道:
擺在你眼前,最好的渠道,就是投公眾號底部廣告或朋友圈廣告啊!!!微信生態里面,僅有的兩個官方流量,杠杠的黃金位置。
G7A6n)i"q
現在公眾號底部是走廣點通的,按點擊付費,朋友圈廣告的門檻也降低到5萬起步。其實并不是很高門檻的獲取用戶渠道。如果你迫切需要用戶,這里一定是最快的渠道。
aZa&^!Up
至于要不要投,投多少,值不值。要看你做什么業務,ROI是可以很快計算出來的。在1年多以前,公眾號一個關注用戶的成本最低可以做到2元左右,現在應該要到5塊-10塊了,貴不貴?可以說很貴,也可以說很便宜。如果你的業務,5塊的獲取用戶成本,20%能轉化為付費用戶,單客利潤有25塊的話,那你已經平本了。提高轉化率或提高單客利潤,你都能賺錢了。為什么不投呢?
3He3QSy(IV0
上面說的是官方的渠道,那你自己的渠道有沒有?如果有,用起來沒?有沒有用好?
7vQ1r9VK0
前面提到的那個問如何拉粉的“熱情聽眾”,是來自某大型旅游景區的營銷負責人,她迫切希望能快速漲粉。這個景區在廣州,我15年底去過一次,當時去的時候,那么大一個景區,還有配套酒店。他們公眾號的二維碼我幾乎沒有見到過(只有酒店前臺放了幾個牌子)。你酒店景區一天那么多客流,為啥不先都撈進來呢?1、二維碼多放一些啊,告訴他們關注了可以有什么服務 2、微信連wifi用起來啊 3、停車場接微信支付啊,這幾樣東西做下來,按照這個景區的客流量,一天躺著也能有過千的關注了。
/yp,[1gEvj:_$L
內容:
開始講這個話題之前,先給大家看一張圖和幾個數字。
聽說現在有一些大的自媒體帳號,已經有成熟的套路來產生“好”的內容:
\T!k8QjJ5mlnO:b-I0
早上回來小編花1個小時搜索今天或近日熱點--篩選2-3個點---進入評審(加入主編角色,花1小時左右討論)--確定命題--花2小時左右搜集該觀點相關素材(周邊信息,微博相關等)---花3-4小時完成寫作--初稿評審--修改--評審(往返)--確認內容--發布。
}4K?"NC%I0
生產好內容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知道了套路也不一定能寫得好,但不變的共性就是---你是否花了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創造內容。
7R?cr)G2?#x.o
服務:
平臺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做“原創”的相關功能,希望有更多優質的內容可以在微信生態里流動。但在平臺上,除了“內容”,還有一塊很大的需求,就是“服務”
)k-h0V0YjA-^
公共服務領域公眾號里,從服務號和訂閱號的占比發展趨勢可以看到,服務號的比例一直在上漲,現在已經超過30%,越來越多的政府及公共事業單位,在微信生態里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歡迎體驗,微信-錢包-城市服務)。
C1?Pa8xE*H9l
銀行應該是最早一波運用微信公眾平臺提供服務的,其中招商銀行信用卡我最喜歡,它的交互做得很棒,查詢信用卡還款信息及明細非常方便。2015年10月招行官方就公布他們關注量超過2000萬,其中75%進行了注冊綁卡。
JT?c-z1~c/pAr}#ME
有價值的“服務”,應該會是下一波微信生態的熱點。
:b#xXL^ui};m
總結一下公眾號“拉粉”的三個路徑:
1、渠道:有錢的投廣告,沒錢的多鋪物料
2、內容:好的內容會長腿,用心投入是第一步
3、服務: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可以留住人
&|"d0`k6S:H$t]0
第三個話題:流量怎么變現?
這里我主要討論兩種類型帳號的“變現”,一種是自媒體,一種是企業類型帳號。
+FuC,l9QQ0
對于自媒體,流量的變現方式是比較清晰的:贊賞、廣告和電商
_A%[_TTc2liQ
贊賞:
這個是獲得原創標識后才具有的功能,用戶可以給作者打賞。在沒有贊賞功能之前,也有自媒體把作者個人微信收款二維碼貼在文末,讀者可以通過轉賬方式打賞,比如我前面提到《自我修煉》的文章收到1800元的打賞,就是通過收款二維碼收到的。
l0O'eX3[WBbE&X0
我沒有確切的數據,但我有一種感覺,用戶為認可的人或內容付費,這種行為伴隨著公眾平臺贊賞功能的推出,在不斷發酵。羅輯思維旗下的app【得到】在前不久也推出了付費訂閱欄目,199/年,目前有9個欄目,我訂閱了《萬維剛.精英日課》和《李笑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花了398大洋。其中《李》的訂閱量已經達到58000多人。
?(P.Chq
在去年微信公開課上,官方就說付費閱讀的功能,也許是2016年原創的大招,我們可以期待一下。
H8on%jk/L4^0
廣告:
這應該是目前自媒體最直接的變現方式吧。
9G ][/Am
有一個廣州本地生活的帳號,叫:吃喝玩樂in廣州。我弟弟在廣州開了一家密室逃脫店和一家奔跑主題店,兩家小小的店,在這上面就投了差不多10萬塊廣告。據我了解,他們現在頭圖廣告都排到20天后了,收費2萬多一條啊。光頭圖一個月就能收60多萬。
'{%k;i:Yo&YCM0
他這種做本地生活的,廣告其實很好收,而且對用戶來說,廣告的味道也不算重。但有一些帳號,比如說咪蒙,廣告有時候就做的太生硬了。。。廣告要做得生動有趣,確實很難。有個帳號叫《六神磊磊讀金庸》,我最早就是被他“沒有一點點防備”,卻又讓你大呼“真沒想到”的廣告植入方式所吸引,看他文章很大的一個樂趣是看他怎么植入廣告。但畢竟能做到這樣的太少,而且也不是每篇都植入得那么好。
Z6b-@'n9s {{0
不過總體來說,通過廣告變現還是最直接,且收入比較高的方式。當然,還有粉絲達到一定數量后,開通的廣點通的底部廣告分成。(據說分成越來越少了,囧)
$y#~'ZK8e c0
電商:
我曾經很懷疑在公眾號里自媒體做電商的靠譜程度。直到我慢慢接觸到多個帳號運營者和我分享數據后,我才發現這里真是別有洞天。
!pg#bn&}n/j[,C
比如有個帳號,叫【物道】,定位生活美學,倡導精致生活,內容做得很美,以獨立設計和非遺手藝為主打內容,目前關注者已經超過180萬,電商是他們目前主要的盈利模式。和他們的創立者有過一次交流,談到他們第一次嘗試在公號賣一個小玩意(沒記錯應該是一個原木文具收納盒),銷售的數量超出了他的預期(具體數字記不太清,只記得是一個讓我吃驚的數量)
7Uu4C9H3Y'AL
另一個案例,早在2014年羅胖就嘗試過在他的號里做電商,那年中秋他賣了一次月餅,活動13天,形成了2萬多筆訂單,賣出了4萬多盒月餅。
Q([rAoF0
當時羅胖的關注者是240多萬,我也不知道上面的銷售數據是否達到了羅胖的預期,但那次之后,羅輯思維節目主要推的是書籍,而他的商城大部分的位置留給了書籍,和他去年推出的得到app。
e4YYi|#^:Wmt2K
大概,賣符合自己公號氣質的產品,才是正路吧。
)i:s9F4uF
r@+UV(L
企業類型帳號的流量變現,我換了一個角度看:成本、arpu、眾籌
yVwm}'U;]y+C9j]7X
成本:
降低成本,也是一種流量變現。比如說運用公眾帳號,做客服,做“短信通道”。這一點上,銀行是最大的獲益者。2014年招行在粉絲800萬的時候,公布過一個數據,當時每天通過微信下發的交易提醒是200萬條,如果這些提醒都換成短信,按一條1分錢算,一年也是近800萬了。而如今招商粉絲已超過2000萬,節省的短信成本就是很大一筆錢。
t,?U<y
渠道成本,比如7天酒店當年做的7天會(現:鉑濤會),2014年下旬的時候,7天會公眾號日訂單已經達到1萬筆,超過了OTA渠道。2016年8月,鉑濤會公眾號關注已經接近1200萬,整個鉑濤的會員數是8000萬,微信這里占了15%。目前鉑濤自建渠道,包括app、微信公眾號和網站的訂單,占了總體的80%。通過微信公眾號下訂單,省下來的渠道費,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q2p2s+w5z-[1v&r
ARPU
我把游戲中常用的apru值用到這里,簡單理解為客單價。通過微信公眾號,服務好用戶,提升客單價,也是“流量變現”的思路。
7bd@Ax3F]0
今年公開課推的一個案例:花+,這個案例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可以說對微信生態,包括朋友圈,社交流量的運用做到了非常好的切入。但我這里想重點提的是,花+通過公眾號后臺留存的用戶信息、交易數據,不斷的調整產品線、搭配產品和服務,從而將apru值做高。我老婆就是花+粉絲,第一個月訂的98元的產品,第二個訂了168的,現在已經訂第三個月了,這個月還加買了保鮮液....(后兩個月都是抽到了20元優惠券,覺得不用浪費。。。女人的消費觀啊,很可怕)
3G3h:m!j"N3dpP0
用心設計好你的服務或商品,通過更優質的體驗,提升公眾號用戶的arpu值,不也是將流量“變現”嗎?
z$ljs:{)Fm2Dt+X0
眾籌
我特意把“眾籌”這兩個字放大,因為這是我覺得公眾號流量變現一個非常好的模式。并且這個模式不局限在企業類型或自媒體類型的帳號,都可以用,只是方式略有不同。
bi8{{b9U0
眾籌不是什么新鮮概念,好多年前就有了,各種眾籌平臺也很多。
#H6kD"o8Tz0w1Z+vJ3t
有一個帳號,叫開始吧,引起了我的關注。關注到他們,是因為一篇文章《永遠不要低估理工科老爹,花了3年造一座黑科技農場,只為讓兒子安心當個吃貨》(尼瑪不打出來不知道這標題居然有這么長!)文章內容我就不說了,但這個故事背后的項目,在開始眾籌上面,籌到了151萬!
H0|&udM8oT5vSW0
我開始翻看開始吧過往的眾籌項目,從4月底開始翻看10個項目的眾籌額度,分別是:83萬,18萬,525萬,10萬,6萬,10萬,180萬,177萬,3900萬,7萬。
'ko6Y.Q&[W
這真是太有意思的數字了,從3900萬到6萬,金額的差異當然是因為不同項目,吸引力不同以及眾籌的金額不同,但我發現很有意思的是,眾籌的模式,非常好的釋放了粉絲的付費力。
\tp'od&K
關注你帳號的每一個用戶,對價值的理解和付費的能力都不一樣,如果你有一件商品,定價10元,高付費力的粉絲,他無法釋放付費力,他不可能買你100或1000件產品吧,但你可以眾籌一位商品合伙人,分1%股份出來,收1萬塊。如果你有一件產品,定價1000元,低付費力的粉絲,他買不起,但你可以設置1元抽獎眾籌,他也可以參與進來。
Bp~qx"u"G^0
眾籌模式是流量變現最有意思的模式。
vpeR)u%fHH
3a)s){xBi"b
本文來源:多金童鞋扯扯淡 可在微信公眾平臺搜索關注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被問過最多關于微信公眾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