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信用的應用范圍已經不是我們能想象得到的了,芝麻信用真的像大家所說的那么好嗎,你知道芝麻信用的軟肋嗎?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一個廣受質疑的問題是,由于芝麻信用是阿里系開發的產品,所以真正能夠提高芝麻信用分的辦法就是盡可能多地使用阿里系的產品,包括在淘寶天貓上網購,用支付寶還信用卡、購買余額寶等。
一方面,這會誘導更多的消費者使用阿里系旗下的各種產品,商業營銷意味非常濃厚。更重要的是,這樣一來,自然就會形成一個悖論:芝麻信用分數高的用戶,其他征信系統,比如騰訊征信的分數就會比較低,因為一個人的財務資源和生活需求是有限的。
如果我選擇把錢都放在余額寶里,就無法放在微信理財通里;如果我選擇用支付寶還信用卡,就不能再用微信支付還信用卡;如果我選擇用支付寶預訂酒店、機票,就無法用微信預訂……
因為阿里和騰訊是存在強烈競爭關系的兩家企業,今年年初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之間就上演了一出封殺與反封殺的撕逼大戰。
未來在征信市場的爭奪上,這兩家企業也不太可能共享信息,各家征信的“孤島效應”將持續存在,一時之間各家信息流通互換渠道無法建立,結果就是如果你想提高某一方的信用評分,必然是以降低另一家信用評分為代價的。
那么請問芝麻信用和騰訊征信之間,到底誰才能評估一個人的完整真實信用呢?答案恐怕是雙方都做不到。
再說到底,假如有人從來不使用支付寶,但他手里有N 張銀行白金信用卡,每月還款記錄都非常良好,也按時交納水電煤,從來不去淘寶淘便宜貨,而只上京東購買高檔商品,而且個人資產上千萬元……
但很可惜,這樣的人因為沒有在阿里系的產品線中留下個人數據,所以他的芝麻信用分只能是最低的350分,但你能說因為他的芝麻信用分低,就是一個沒信用的人嗎?
由此可見,依賴阿里系閉環生態鏈形成的芝麻信用分恐怕很難科學評估一個人完整的信用狀況。
芝麻信用推出以來,收到的更多的是用戶的正面評價,畢竟芝麻信用給很用戶帶來了更多更便捷的服務體驗,要說芝麻信用沒有軟肋肯定也是不對的,關于芝麻信用褒貶的定義只能個人去衡量咯。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芝麻信用有什么軟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