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的真相
國內代表性農村電商模式
1、阿里“農村淘寶”遂昌“趕街”:和地方政府簽訂協議(收費),自上而下推動;代購(淘寶客),消費品下鄉,農產品進城;
2、京東3F戰略:工業品進農村戰略(京東幫服務店)、農村金融戰略(京東白條等創新型金融服務)、生鮮電商戰略(地方特產館、特產店);
3、“我是農民”:以產品團購為嵌入點,與村民保持粘性,通過延伸服務發展;2016年重點之一在社群電商這塊;
4、郵政“郵掌柜”村郵樂:通過郵掌柜系統(進銷存),掌握農村大數據。
農村與城市的區別
生活習慣/消費習慣:
城市:個體化形態,業余生活選擇性多,生活多姿多彩,追求品質和時間;
農村:團體社群化形態;業余生活圈子小,選擇余地少;主要圍繞衣食住行基本面上,口碑文化傳播,追求產品性價比。
目前農村電商的優缺點
優勢
1、輸出標準:農村電商服務站標準、農產品標準;
2、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政府一起參與寬帶、通信基礎等設施建設等;
3、引導和普及:農村消費升級,農村生活品質升級;
4、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各類服務:產品和信息化便民生活服務。
劣勢
1、通過網上平臺農產品進城渠道銷售(虛):紅海市場,專業知識,有門檻,靠流量買單;
2、燒錢,目前無一家農村電商平臺盈利;
3、農民玩電商(偽):老一代無法升級,只能靠下一代(農二代)實現。
農村電商的商機方向
1、企業可以與地方政府或巨頭合作:做些配套輔助性工作——培訓、第三方物流等。
培訓:直接或者間接取得培訓資質,合作共贏,去和對應機構談。
第三方物流:消費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時所需。
2、借助地方政府政策:打造差異化區域農產品品牌,結合旅游業。
備注:整合當地特色農產品,寫一份共贏的方案,找農業局或供銷社,另外結合旅游業發展。注意量力而行。
3、加盟農村電商平臺(低成本或無成本):享受政府紅利,收獲多多——提成+獎勵+口碑+地位等。
備注:當地如要開展或者已經開展農村電商,可以借勢加盟合作。
4、發展社群微商:舉例遂網,一個不足百人的微商,多次超過聚劃算的銷量,走差異化特色農產品路線;這里完全可以借助社群團隊來進一步提升壯大自身。
備注:特色產品+專業知識+社群團隊管理。
5、團購產品下鄉:不定時組織特價貨源巡回車銷下鄉,解決信任,保證品質和性價比,可長期做。
備注:產品對路+取得信任+性價比高+共贏。
6、旅游:通過村里負責人或意見領袖,聯合旅行社。
7、其他:開展各類綜合性業務。
備注:前面有幾點做好了,其他可以開展的業務多多。
在國家政策及相關部門支持下,眾多農村電商平臺走在摸索、引導和升級之路上,任重而道遠。企業或者個人可以在戰術上配套政府或巨頭去做些輔助性業務,從而錦上添花借勢壯大自己。另外就是可以借助社群電商理念來挖掘農村市場的空白點。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農村電商的真相與商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