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每月將近有4億的淘寶手機端用戶,在這龐大數據的基礎上,淘寶商家應如何運營?面對如此龐大的客戶群體,淘寶運營商一定要把思路從最早的運營流量轉化為運營內容、產生內容,基于內容產生互動來運營粉絲。
商家如何運營用戶和內容?
按照相關要求,商家報名后把商品提供給前端小二,通過機制輸入給有好貨、每日好店等產品,不僅能夠提升商家的運營能力,對消費者體驗也會有很大提升。
達人在內容上面更有優勢,商家有商品和用戶。
商家招募達人做一些推廣,以商業化的機制來形成商家和達人互補的運營體系。
除了以粉絲圈的方式給商家更多的商品導購,淘寶有視頻跟商品、購物結合的機會,未來每個店鋪都可以有直播。
消費者可以直接跟商家互動,包括展示商品、問題反饋和營銷玩法,可以跟直播的形式結合起來。
商家和主播利用V任務的平臺合作。這是今年重點的一個方向,也是一種模式的顛覆,而且這里面最好的是可以跟消費者、粉絲做非常好的互動。
商家要充分利用運營粉絲的陣地,比如微淘的訂閱關系,可以向消費者發送信息。粉絲圈可以作為和買家互動的平臺。
商家可以針對自己的內容做一些組織,放到店鋪里面,通過微淘去分發,甚至可以推薦給社區,把這些內容做二次組織和傳播。
商家如何參與商品導購的模式?
淘寶的必買清單、每日好店等產品,會給商家開放一個后臺。
必買清單是把商品做二次組織再提供給前臺;
每日好店會專門為商家的產品定制一個櫥窗,商品審核過后,以個性化方式出現在里面。
商家如何與達人合作?
商家不光提供原始商品,還要提供和達人合作的內容,所有內容會進入內容池,通過個性化的方式進入到前端商品中。
商家可以從阿里平臺招募達人、發布內容,讓他們幫助推廣,發布內容。
在阿里V任務里,淘寶會做一個達人機制,達人執行商家任務,有一個結算方式,因為很多內容是達人創建的,但達人需要商品支持和商家互動。
再來說說達人流量問題:
很多人認為2016年是淘寶達人元年。
其實從2014年達人已經存在,那個時候叫做識貨行家,甚至在這之前叫做淘寶優站。其實還是這個體系,只不過是換了一撥人在運營。從以前的促銷導購改變成了內容導購!估計后面都會發展為直播導購了......
那么首先我們來認識下淘寶達人:達人這個圈子我估計也就一千個人再玩吧,多的那些號估計都是小號了~ 當然達人也是有區分的,首先最為明顯的就是是否是大V達人,大V是達人的門檻,跨進來了,那么你可以開始玩了,沒進來?對不起!您還是慢慢在門外晃悠吧!
任何一個圈子都是一個江湖,在達人圈里面自然也是有江湖的存在!站在巔峰的自然是各個白名單成員!如有好貨白名單!
有好貨白名單:擁有白名單資格的人可以將淘寶單品發布至有好貨內容庫!有好貨將會在這些內容庫里面抓取商品進行展現!至于流量獲取多少?這個不是任何人決定的,而是算法決定的。
你的商品入庫有好貨之后只要產品過硬,然后不是普通的款式,那么基本上可以一直都有流量,我這邊有很多產品一年前給上線到有好貨的,到現在還是有流量!
有好貨有多屌我就不用再重復了。
這個時候你要是抱上了有好貨白名單達人的大腿,那么恭喜你。你基本上可以給你家稍微不錯的產品都做到有好貨了!
說完有好貨再來談談淘寶頭條,淘寶頭條也是吊炸天的存在!當然同樣也是白名單制度,馬云都說了:3年20億傭金砸下來!君不見各種外面權威、媒體網站都跑到淘寶來建立頭條號了?
達人在頭條里面扮演什么角色?其實每個達人就是一個媒體,只不過淘寶強制要求三店四品,所以和媒體還是有區別的,媒體寫的內容全部都是純資訊,然后在底部有猜你喜歡的模塊!! 而達人就是軟文加導購!
再說說最近火熱的必買清單!清單怎么火起來的?是在2015年雙11達人團隊玩了一波清單試試水,沒想到直接爆炸了而且比行業小二做的清單轉換高很多!很多! 所以淘寶看出清單的實力了,開始大力發展清單,必買清單算是清單中間最為重要的渠道了,畢竟手淘首頁那么大的位置! 除了必買清單,在每個熱門行業里面,甚至天貓、中國質造、極有家、等等渠道都是各種清單!
但是!不要想著直接找達人給你寫清單讓上線!不要做這個指望!為何?
因為清單審核通過率太低,太低!
那么如何獲取清單的流量呢?
首先清單要求商品圖不能有牛皮癬和logo,但是又不支持換圖!這點如果是商家那么請給你主圖留出來一張!!!放上一張沒有牛皮癬、沒有logo的圖片!
另外:將通用傭金設置稍微高那么一點點,這樣你才會有較大機會被達人選中,從而進入必買清單。要知道只要上線必買清單持續展現3個月哦!
時代不斷在進步,運營模式也是在不斷的發展,我們需要去發掘新方法新出路才能更上一層樓!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淘寶手機用戶轉化為粉絲 了解淘寶直播的運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