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一些細節對微信公眾賬號文章閱讀量的影響。這一次,我們要看視覺志。
視覺志目前擁有300多萬粉絲。2014年經歷了粉絲的野蠻增長,2015年經歷了從轉載到原創的轉型,目前每天頭條圖文的閱讀量都能輕松達到平均50萬+的閱讀量,時不時會做出幾百萬+爆款文章。 有意思的不是閱讀數據有多么高,而是標題風格的調整,如何發生影響,將一篇文章正常閱讀量從20萬拉升到400萬。
一、從20萬到400萬,一個標題是如何新增百萬流量的?
為什么標題很重要?從用戶的閱讀路徑來看,文章一旦發送,用戶首先是看到訂閱號的對話框,頭條的一句話標題決定了用戶是否點開看,標題和內容決定用戶是否愿意分享,分享到朋友圈后,其他人首先看到的也是標題。標題一字千金,決定著打開率,從而影響著后續的閱讀量。
一個簡單的數據可以說明這一點。視覺志日常文章的閱讀量普遍保持在20萬左右。之前做過一個延時攝影的文章,由于標題突出,迅速引爆朋友圈,閱讀量突破400萬,帶來新增粉絲5萬。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新增20倍閱讀量背后的原因。
20萬+文章標題:《你會用哪句詩總結自己的2015?》
20萬+文章后臺數據截圖: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601/09/165144511.jpg)
數據分析:這是300多萬粉絲的大號,一般閱讀量能達到20萬+,轉發分享達到2萬+,在文章發布第一天后,會持續發酵,在第二天達到頂峰,并在第三天驟減,在接下來的三天中慢慢停止傳播。
標題分析:這是視覺志日常的一個標題形式,閱讀量達到平均數20萬+,順應跨年的氣氛做一個小標題,屬于比較正常的閱讀量范疇。(雖然可能在其他號看來,20萬+已是天數)
400萬+文章標題:《四維世界的照片,太震撼了!》
400萬文章后臺數據截圖: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601/09/165324501.jpg)
數據分析:這篇文章是在粉絲數近200萬時,達到的496萬的閱讀量。文章在第一天發出后閱讀量迅猛上升,到第二天達到高峰值,之后5天內慢慢下滑,轉發和收藏數達到1萬+。
標題分析:這個400萬+的標題當時是怎么想到的呢?其實是小編正好看到一部電影《星際穿越》,里面正好提到一個“五維空間”的概念,就把“五維”改成了“四維”,而且在開頭還特意說明了一下,四維是我們熟知的三維加上“時間線”形成的。這要在平時就是20萬+的閱讀量,為什么會出現20倍閱讀量激增的爆款呢?
為什么會火呢?總結有兩點:
一是借勢。當時這部電影很火,把電影里的熱點概念用一下,就是很好的借勢傳播了。
二是微創新,或者說反差。電影里都在說“五維”,人們的正常認知里是“三維”,最后小編轉化成“四維”,既有過去認知的失衡,也有熱點認知的強化,所以很容易吸引眼球。當然,一個好標題是需要靈感的,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可遇不可求。但是做多了,也是有一些規律可循的。
有意思的是,同樣的內容被別的平臺改過標題后轉發反響平平。
二、從幾百萬+文章的后臺數據,看取標題的方法
從“視覺志”公眾號的運營經驗來看,比較容易出爆款文章的標題主要分為3類,一是正話反說,二是對照與反差,三是一個標題講一個故事。當然所有的標題都有一個定律,那就是字數盡量簡短,能用5個字說清楚的,就不用6個字,讓每個標題都配得上文章內容。
1、正話反說——以《讓“柴靜”消失》為例
文章背景:當時是柴靜的《穹頂之下》視頻火爆的時候,朋友圈都在刷屏,大家都在討論消失很久后突然出現在公眾視野的柴靜,也在討論霧霾的危害。
后臺數據: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601/09/165358661.jpg)
數據分析:這篇文章的閱讀量達到600萬+,轉發收藏5000多,文章在發布第一天就達到250萬+,第二天接近350萬+,達到傳播的峰值,第三天開始滑落。從數據可以看出這是一篇3天內迅速引爆的文章。
標題分析:當時小編就逆勢而行,來了一句“讓柴靜消失”,用戶就會很好奇,看到標題就很想罵人“為什么讓她消失”,標題刺激到用戶的情緒后,打開文章一看,內容是是說讓“柴靜”這個名字消失,而不是讓霧霾消失,這里正話反說,屬于文字上的游戲,也是典型的標題黨,但簡單借勢之后,效果很好。這里的關鍵點是對用戶情緒的洞察和對熱點的把握。抓住霧霾討論中,用戶想要驅散霧霾的情緒,然后文字上巧妙轉換一下,既能吸引眼球,也能表達用戶的心聲,傳播量就會很高。
2、對照與反差——以《這部電影,評分比小時代高5分,票房比小時代少5億》
文章背景:《大圣歸來》剛上映,是當時的熱點,怎樣取一個不平庸的標題呢?當時討論了好久,看到豆瓣的評分產生了靈感,就和《小時代》進行了一個對比。
后臺數據: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601/09/165424561.jpg)
數據分析:這篇文章的閱讀量達到150萬+,當時的粉絲量是250萬+,文章在第一天發出時開始持續走高,在第二天達到50萬+,并維持到第三天第四天,可見持續發熱之力度。
標題分析:當時也是看到豆瓣評分產生的靈感。這里的借勢有兩種,一是對熱點的借勢,當時正火的是《大圣歸來》,二是對大眾熟知的產品的借勢,《小時代》大家都知道,雖然當時已經不火了,但是用戶的認知里是有記憶的。另外對比也很巧妙,評分有對比,票房有對比,用戶很容易認知失衡——為什么評分好的電影票房反而不好?通過對比刺激用戶的情緒,傳播量就很大。
當然取標題時也要考慮用戶的屬性,視覺志的粉絲年齡層在30歲左右,主要在北上廣深,是對生活品質有一定要求的城市白領和小中產。從用戶畫像來看,和《小時代》 的腦殘粉重合很少,所以就不會出現差異化。
同類的標題還有:《看看這位92歲的姑娘,你的生活只能叫老太婆!》 《 老外和鞏俐之間的中國風,差了一百個范冰冰》。
《看看這位92歲的姑娘,你的生活只能叫老太婆!》
后臺數據: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601/09/165454441.jpg)
數據分析:這篇文章達到400萬+的閱讀,轉發收藏數達到1萬+,也是在兩天內迅速引爆,爆款文章的出現離不開標題的支撐。
標題分析:這里也是對照與反差,用92歲來形容姑娘,而看文章的你被稱作老太婆,前者讓人很好奇——這么老還叫姑娘是怎么回事,后者讓人很疑惑——憑啥我這么年輕就老太婆了。兩種情緒交織,很容易讓人產生打開的沖動,好奇心改變閱讀量。
后臺數據:《老外和鞏俐之間的中國風,差了一百個范冰冰》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601/09/165524891.jpg)
數據分析:這篇文章達到400萬+的閱讀量,是當時粉絲數(200多萬)的2倍,可見迅速引爆朋友圈帶來大量的分享。
標題分析:這里有老外,鞏俐和范冰冰,三個人物都讓人很好奇,三個人放在一起組合會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這樣會吸引到對這三類人都特別感興趣的用戶,另外“差了一百個范冰冰”這部分,用“一百”這個數字強化用戶的認知,范爺本來就很牛啦,100個范爺會激發人的好奇心,打開的沖動會很強烈。另外,這種“某某和某某之間,隔了一個某某”,也可以稱作一種標題模板,后來好多賬號都在用。
3、一個標題講述一個故事——《64歲的姑娘:娶了3個明星丈夫,養育5個顏值爆表的子女,這還不算完…… 》
后臺數據: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601/09/165559461.jpg)
數據分析:這篇文章閱讀量達到500萬+,也是在兩天內迅速引爆。
標題分析:一句話標題講一個故事,有人物關系,姑娘,姑娘的丈夫、姑娘兒女,每個角色都有形容詞“64歲”、“明星”“顏值爆表”,還有數字“三個”“五個”,最后還加一個”這還不算完“,引起讀者繼續打開看。這是一個很棒的故事開頭。提煉一下取標題的方法就是要有人物、有情節、有事件、有沖突、有懸念、有情緒。類似的標題還有《蹲過監獄,離過三次婚,58歲嫁入豪門,這是一個讓男人們都佩服的女人》《設計師夫婦在北京郊外建起了桃花源,只為給女兒一個沒有霧霾的世界》,也都是閱讀量爆增的標題。
三、好標題需要不斷進化
標題對閱讀量的影響非常大的,但一個好標題是可遇不可求的,需要靈感和洞察。洞察的來源,一方面是不斷分析自身賬號本身的數據反饋,把百萬+的文章拿出來進行討論和分析,另外一方面是隨時關注熱點文章,從別人的標題中提取精華,看到可用的點子就記錄下來。
標題的取法是不斷進化的,因為新媒體本身的特質就是變化快,而用戶的口味也在不斷的提高,所以小編取標題也要與時俱進,隨時迭代,不要拘泥于過去的思維定勢。很多用爛的標題,比如曾經出的一篇《這才是真愛的最高境界》,這篇文章火了之后,就出現了“這才是”體,過一段時間就不好用了。現在的經驗是不能太標題黨,太多了反而不好。關鍵是根據經驗和反饋,慢慢去嘗試新的玩法,讓每一個標題都配得上當天的文章。
視覺志目前擁有300多萬粉絲。2014年經歷了粉絲的野蠻增長,2015年經歷了從轉載到原創的轉型,目前每天頭條圖文的閱讀量都能輕松達到平均50萬+的閱讀量,時不時會做出幾百萬+爆款文章。 有意思的不是閱讀數據有多么高,而是標題風格的調整,如何發生影響,將一篇文章正常閱讀量從20萬拉升到400萬。
一、從20萬到400萬,一個標題是如何新增百萬流量的?
為什么標題很重要?從用戶的閱讀路徑來看,文章一旦發送,用戶首先是看到訂閱號的對話框,頭條的一句話標題決定了用戶是否點開看,標題和內容決定用戶是否愿意分享,分享到朋友圈后,其他人首先看到的也是標題。標題一字千金,決定著打開率,從而影響著后續的閱讀量。
一個簡單的數據可以說明這一點。視覺志日常文章的閱讀量普遍保持在20萬左右。之前做過一個延時攝影的文章,由于標題突出,迅速引爆朋友圈,閱讀量突破400萬,帶來新增粉絲5萬。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新增20倍閱讀量背后的原因。
20萬+文章標題:《你會用哪句詩總結自己的2015?》
20萬+文章后臺數據截圖: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601/09/165144511.jpg)
數據分析:這是300多萬粉絲的大號,一般閱讀量能達到20萬+,轉發分享達到2萬+,在文章發布第一天后,會持續發酵,在第二天達到頂峰,并在第三天驟減,在接下來的三天中慢慢停止傳播。
標題分析:這是視覺志日常的一個標題形式,閱讀量達到平均數20萬+,順應跨年的氣氛做一個小標題,屬于比較正常的閱讀量范疇。(雖然可能在其他號看來,20萬+已是天數)
400萬+文章標題:《四維世界的照片,太震撼了!》
400萬文章后臺數據截圖: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601/09/165324501.jpg)
數據分析:這篇文章是在粉絲數近200萬時,達到的496萬的閱讀量。文章在第一天發出后閱讀量迅猛上升,到第二天達到高峰值,之后5天內慢慢下滑,轉發和收藏數達到1萬+。
標題分析:這個400萬+的標題當時是怎么想到的呢?其實是小編正好看到一部電影《星際穿越》,里面正好提到一個“五維空間”的概念,就把“五維”改成了“四維”,而且在開頭還特意說明了一下,四維是我們熟知的三維加上“時間線”形成的。這要在平時就是20萬+的閱讀量,為什么會出現20倍閱讀量激增的爆款呢?
為什么會火呢?總結有兩點:
一是借勢。當時這部電影很火,把電影里的熱點概念用一下,就是很好的借勢傳播了。
二是微創新,或者說反差。電影里都在說“五維”,人們的正常認知里是“三維”,最后小編轉化成“四維”,既有過去認知的失衡,也有熱點認知的強化,所以很容易吸引眼球。當然,一個好標題是需要靈感的,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可遇不可求。但是做多了,也是有一些規律可循的。
有意思的是,同樣的內容被別的平臺改過標題后轉發反響平平。
二、從幾百萬+文章的后臺數據,看取標題的方法
從“視覺志”公眾號的運營經驗來看,比較容易出爆款文章的標題主要分為3類,一是正話反說,二是對照與反差,三是一個標題講一個故事。當然所有的標題都有一個定律,那就是字數盡量簡短,能用5個字說清楚的,就不用6個字,讓每個標題都配得上文章內容。
1、正話反說——以《讓“柴靜”消失》為例
文章背景:當時是柴靜的《穹頂之下》視頻火爆的時候,朋友圈都在刷屏,大家都在討論消失很久后突然出現在公眾視野的柴靜,也在討論霧霾的危害。
后臺數據: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601/09/165358661.jpg)
數據分析:這篇文章的閱讀量達到600萬+,轉發收藏5000多,文章在發布第一天就達到250萬+,第二天接近350萬+,達到傳播的峰值,第三天開始滑落。從數據可以看出這是一篇3天內迅速引爆的文章。
標題分析:當時小編就逆勢而行,來了一句“讓柴靜消失”,用戶就會很好奇,看到標題就很想罵人“為什么讓她消失”,標題刺激到用戶的情緒后,打開文章一看,內容是是說讓“柴靜”這個名字消失,而不是讓霧霾消失,這里正話反說,屬于文字上的游戲,也是典型的標題黨,但簡單借勢之后,效果很好。這里的關鍵點是對用戶情緒的洞察和對熱點的把握。抓住霧霾討論中,用戶想要驅散霧霾的情緒,然后文字上巧妙轉換一下,既能吸引眼球,也能表達用戶的心聲,傳播量就會很高。
2、對照與反差——以《這部電影,評分比小時代高5分,票房比小時代少5億》
文章背景:《大圣歸來》剛上映,是當時的熱點,怎樣取一個不平庸的標題呢?當時討論了好久,看到豆瓣的評分產生了靈感,就和《小時代》進行了一個對比。
后臺數據: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601/09/165424561.jpg)
數據分析:這篇文章的閱讀量達到150萬+,當時的粉絲量是250萬+,文章在第一天發出時開始持續走高,在第二天達到50萬+,并維持到第三天第四天,可見持續發熱之力度。
標題分析:當時也是看到豆瓣評分產生的靈感。這里的借勢有兩種,一是對熱點的借勢,當時正火的是《大圣歸來》,二是對大眾熟知的產品的借勢,《小時代》大家都知道,雖然當時已經不火了,但是用戶的認知里是有記憶的。另外對比也很巧妙,評分有對比,票房有對比,用戶很容易認知失衡——為什么評分好的電影票房反而不好?通過對比刺激用戶的情緒,傳播量就很大。
當然取標題時也要考慮用戶的屬性,視覺志的粉絲年齡層在30歲左右,主要在北上廣深,是對生活品質有一定要求的城市白領和小中產。從用戶畫像來看,和《小時代》 的腦殘粉重合很少,所以就不會出現差異化。
同類的標題還有:《看看這位92歲的姑娘,你的生活只能叫老太婆!》 《 老外和鞏俐之間的中國風,差了一百個范冰冰》。
《看看這位92歲的姑娘,你的生活只能叫老太婆!》
后臺數據: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601/09/165454441.jpg)
數據分析:這篇文章達到400萬+的閱讀,轉發收藏數達到1萬+,也是在兩天內迅速引爆,爆款文章的出現離不開標題的支撐。
標題分析:這里也是對照與反差,用92歲來形容姑娘,而看文章的你被稱作老太婆,前者讓人很好奇——這么老還叫姑娘是怎么回事,后者讓人很疑惑——憑啥我這么年輕就老太婆了。兩種情緒交織,很容易讓人產生打開的沖動,好奇心改變閱讀量。
后臺數據:《老外和鞏俐之間的中國風,差了一百個范冰冰》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601/09/165524891.jpg)
數據分析:這篇文章達到400萬+的閱讀量,是當時粉絲數(200多萬)的2倍,可見迅速引爆朋友圈帶來大量的分享。
標題分析:這里有老外,鞏俐和范冰冰,三個人物都讓人很好奇,三個人放在一起組合會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這樣會吸引到對這三類人都特別感興趣的用戶,另外“差了一百個范冰冰”這部分,用“一百”這個數字強化用戶的認知,范爺本來就很牛啦,100個范爺會激發人的好奇心,打開的沖動會很強烈。另外,這種“某某和某某之間,隔了一個某某”,也可以稱作一種標題模板,后來好多賬號都在用。
3、一個標題講述一個故事——《64歲的姑娘:娶了3個明星丈夫,養育5個顏值爆表的子女,這還不算完…… 》
后臺數據:
![](http://m.gooddi.cn/file/upload/201601/09/165559461.jpg)
數據分析:這篇文章閱讀量達到500萬+,也是在兩天內迅速引爆。
標題分析:一句話標題講一個故事,有人物關系,姑娘,姑娘的丈夫、姑娘兒女,每個角色都有形容詞“64歲”、“明星”“顏值爆表”,還有數字“三個”“五個”,最后還加一個”這還不算完“,引起讀者繼續打開看。這是一個很棒的故事開頭。提煉一下取標題的方法就是要有人物、有情節、有事件、有沖突、有懸念、有情緒。類似的標題還有《蹲過監獄,離過三次婚,58歲嫁入豪門,這是一個讓男人們都佩服的女人》《設計師夫婦在北京郊外建起了桃花源,只為給女兒一個沒有霧霾的世界》,也都是閱讀量爆增的標題。
三、好標題需要不斷進化
標題對閱讀量的影響非常大的,但一個好標題是可遇不可求的,需要靈感和洞察。洞察的來源,一方面是不斷分析自身賬號本身的數據反饋,把百萬+的文章拿出來進行討論和分析,另外一方面是隨時關注熱點文章,從別人的標題中提取精華,看到可用的點子就記錄下來。
標題的取法是不斷進化的,因為新媒體本身的特質就是變化快,而用戶的口味也在不斷的提高,所以小編取標題也要與時俱進,隨時迭代,不要拘泥于過去的思維定勢。很多用爛的標題,比如曾經出的一篇《這才是真愛的最高境界》,這篇文章火了之后,就出現了“這才是”體,過一段時間就不好用了。現在的經驗是不能太標題黨,太多了反而不好。關鍵是根據經驗和反饋,慢慢去嘗試新的玩法,讓每一個標題都配得上當天的文章。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從20萬PV到400萬PV,只隔著一個好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