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作為互聯網休戰期,春節前后一直新聞寡淡。可今年支付寶與微信的紅包大戰,燒遍大江南北,于是,互聯網最后一個空窗期也被填補。支付寶與微信從春節前戰到春節后,雙方動用一切資源堅壁清野,結果,參與其中的春晚哭暈在廁所,商家重金投入,也僅僅換回來效果一般的品牌露出。
在小郝子看來,戰役結束,支付寶丶微信都各取所需,但各方糾結于紅包的場景作用,對其過于高估,有些一廂情愿,那樣的YY,恐怕數年后,也很難獲得數據上的支持。其實,現實中,紅包之外,更具“扭曲力場”的顛覆場景,應該是“掃碼”,如果說智能手機是人類器官的延伸,那么它就是我們看清現實世界的另一只“眼”,接入虛擬世界的另一只“手”。
比強
比如,這次,小郝子回到安徽三線城市的老家,在超市置辦年貨時,就看到許多年輕人在借助掃碼工具進行商品的比價,看看是現場買更劃算,還是直接網購更便宜,以此決定是否在超市消費。他們身旁的促銷阿姨雖有不悅,卻也無可奈何。而這樣的場景,2年前,還僅僅發生在一線城市。
這就應驗了“時間機器”理論——大城市里的移動變革,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次在二三線城市發生。畢竟,大城市打工者返鄉,移動終端的智能應用習慣也逐漸“下沉”,波及到那些收入并不豐厚的同鄉,并以此形成口碑傳播,在不同職業丶不同年齡層的人群中,推廣開來。
當然,這樣的推廣也需要外力支持。要知道,從經濟學角度講,移動場景的應用要么“需求尾隨”,要么“供給創造”,前者是消費者需求推生,后者,如紅包丶掃碼則是由移動應用供給方
提供,依據其對消費需求的把握,開創一種場景。如此,后者其實需要供給方投入更多的市場培育丶習慣養成,方能實現移動互聯的“王道”——場景優先丶習慣之上。
現在看,紅包應用不僅培養時間短,且場景實用范圍有限,更多的意義局限于提高社交粘性丶積攢用戶數(絕難有頻次上突破)。而掃碼應用不只已培養數年時間,更可以用于比價丶鑒別真偽丶物流查詢丶支付等等環節,顯然對于傳統超市等線下商業更具現實的革命性。
顛覆
據手機淘寶提供的數據顯示,年底這波“掃碼潮”中,有近3成新用戶加入年貨掃碼比價。長于精打細算的年輕女性用戶占比較高,年齡集中在25-35歲;而掃碼多集中在美妝丶食品丶母嬰丶生活快消品(洗護丶紙品)丶酒類等關乎家人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類目上,僅2月16日當天,條碼庫掃碼量就驟增2.6倍,年貨當中熱銷的酒丶保健食品等類目的掃碼量更是翻了至少3倍。顯然,相對紅包,掃碼應用已真正聚能成勢。
一位O2O行業老行家告訴小郝子,春節加速了線下掃碼行為的普及。目前,掃碼玩家中,“我查查”預估實際條碼數在千萬級別,京東丶微信則為數百萬級別,它們或受制于工具屬性,不具“牙刷效應”(每天被頻繁使用,高粘性),或受限于發力較晚丶社交基因丶支付規模較小,未能在掃碼領域產生深刻顛覆。
反倒是阿里巴巴的“火眼”,借助手機淘寶數億用戶,兼并收購資訊大拿,共享高德丶菜鳥數據,拓展掃碼在比價丶查詢物流丶鑒別藥品真偽等方面的現實動作,再與天然的“商業交易”屬性相輔相成,構建交易丶查詢的超短路徑,由此快速拓展使用者,提升使用頻次,積累得上億條碼庫,又促成交易達成。而有此基礎,掃碼命中率又能更高,進一步固化用戶的使用體驗與習慣,形成了馬太效應的正循環……可見,阿里更具有顛覆超市等傳統渠道的勢能。
未來,隨著這類電商條碼庫的日益擴大,用戶習慣的遷移,超市們的日子還會越來越難過,看看現在諸多大型商超紛紛“觸電”,就能看出他們的難受勁——為商而電,卻又困于制度與思維方式的陳舊,一幅幅衰頹落寞,萎靡不振的樣子,只能在節假日排隊的盛景中尋找些許安慰……與之對應的是,消費者通過掃碼,觸摸到一個歸屬感尿崩,幸福感爆棚的電商世界,一去不返。
此消彼長間,線上與線下都將更深刻地感受“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歷史從不回頭,只有翻到下一頁的迫不及待,搬好小板凳,拭目以待吧。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掃碼更比紅包高大上所以請放開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