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總理提出“互聯網+”到今天,百度搜索相關新聞約為4660萬條,網頁搜索更多。事實證明,在制造流行方面無論明星還是媒體都比不上政府,一個詞就能引起成百上千的解讀與幾千萬的轉發。“互聯網+”這個詞徹底火了,雖然這個詞不是總理首創。而無論這個概念是否被列為國家級戰略或者國策,隨著總理的提及,這個概念會被貫徹到全國各地的政府文件及口表述中,“互聯網+”會童叟皆知。
在“互聯網+”被提及之前,互聯網金融丶互聯網教育丶互聯網醫療等等領域都已經有不同程度的發展。這意味著,即便是政府不提出“互聯網+”,互聯網+傳統行業的模式的探索與嘗試已經在各行業展開。譬如蘇寧及國美的互聯網轉型丶順豐速遞做了順豐優選生鮮電商等等,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其實偉哥第一次看到“互聯網+”是在易觀的某次電商大會上,不管是在哪里首先提出,政府提出“互聯網+”并放到重要的戰略地位上,這是全行業升級與轉型時代的到來的標志。行業提出的思想只是一種趨勢,而政府提出則是一種推動。
是什么推動了“互聯網+”
推動互聯網+概念產生的,跟當前的物聯網丶智能硬件丶大數據等產業有緊密的聯系。在物聯網概念以及智能硬件興起之前,政府乃至大眾對互聯網及物聯網沒有什么概念,但是當一個水杯丶一雙鞋子都能智能化并且能連網之后,沒有道理萬物不能互聯的。尤其是去年下半年萬物互聯(IOT)概念被推出來以后,物聯網幾乎就是無所不能的,物聯網的基礎是互聯網,互聯網+各領域就能實現各領域的互聯網化。其中,在大數據一途,政府已經得到了實踐并嘗到了甜頭,不如大數據產業催生的地方經濟,也不說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如何利用大數據做分析及預判,一臺簡單的3.15晚會上的大數據分析就讓曝光事件更有理有據數倍,這樣好用的工具是沒有不被推薦的理由的。
互聯網+行業的形式是其次,背后的意義是企業互聯網化意味著商業模式的改變,這就能夠催生很多創業者及創業公司的出現,同時還能夠創造很多新的工作崗位。創投界的人士都認為當前是一個企業轉型紅利期,凡是圍繞企業轉型做服務的人在今后很長的一個階段內都能獲得很好的紅利。“互聯網+”可以看作一個政府提出的課題,圍繞這個課題將會有社會各界大量的專業人士投身這個領域,通過不斷的研究丶分析及實踐,所得結果能夠更快的應用到的社會各領域,實現全產業的升級與轉型。
從“全民創業”的角度看“互聯網+”
自從總理提出“全民創業”以來,到現在全國人民的創業熱情空前高漲,各種創業服務機構仍在雨后春筍一樣的往外冒。近幾年的創業大多圍繞移動互聯網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興起以后,移動應用成為創業潮流,各種應用扎堆出現;而等到傳感器及各種新材料的價格不斷下降以后,智能硬件一下火爆了,各領域只要能智能的硬件一股腦的出現了,包括一些做移動應用的商家在獲得大量用戶以后也開始做智能硬件。從移動應用到智能硬件,包括以后的人工智能等,這些都是基于物聯網,物聯網的基礎則是互聯網。具備互聯網思維的雞丶鴨丶鵝等衣食住行的商品大行其道以后,給人們的感覺一切都在互聯網化,互聯網可以連接一切。一夜之間,似乎所有創業都與互聯網有關系,并且老百姓能接受這些商業模式,“互聯網+”也就可以推而廣之了。
“互聯網+”更像是國策,除了全國的企業可以借助這個風口一涌而上,各地方政府同樣在大力推崇,最有代表性的是各地政府及各高校的孵化器,目前全國大大小小的孵化器總數超過1000個。與此同時,各地方政府開展的連接互聯網的產業也開始興起,譬如貴陽搞得大數據產業鏈已經成為全國的標桿,很多跨國企業都在貴陽落了產業區。至于江浙一帶早年就開始電商化就更不用說,電商化到現在還在持續影響全國乃至全球的商家。
“互聯網+”倒逼“+互聯網”
事實上,“互聯網+”也可以反過來講,即“+互聯網”,前者是互聯網結合各傳統產業,后者則是傳統企業探求企業轉型。理論上兩者意義是一樣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全產業升級進而帶動社會升級,但是傳統企業探求互聯網轉型的速度要慢的不只一點半點,無論是技術丶人才,還是體制及運營管理都與互聯網企業有太大的區別,尤其是傳統企業的體制問題是根深蒂固的,很難通過簡單的架構調整就能改變的。與其在探索的失敗中慢慢前進,不如來一個倒逼,通過互聯網模式來倒逼傳統企業的模式,迫使傳統企業轉型,這個方針與路線落實后的結果要比企業自身的探索要快很多。
事實上,當前已經有很多的這樣的案例,譬如以小米開始的小米手機以及后面的小米裝修,譬如360聯合酷派做手機,譬如樂視做生鮮電商,最近就連格力也開始做手機。簡單的講是看中萬物互聯要做生態布局,實際上就是看到了傳統企業看到了與互聯網企業的差距及自身的不足。當然,在工業4.0發展起來以后,傳統企業同樣發揮了重大的效能,地面的操作也是互聯網企業最大的一個短板。互聯網企業主動加上傳統企業的配合,就是一個“黃金搭檔”。
最后再說幾句,通過前面分析大家得知,“互聯網+”的出現與當前國情及政府政策有一定的關系。只是,“互聯網+”仍舊是以互聯網為主角,傳統企業看上去似乎有種被動的狀態。互聯網企業當前的一個共性,是為實現其生態存在大量的并購與壟斷。
“互聯網+”看上去更鼓勵互聯網企業去做一些事,希望這個概念,不會淪落為互聯網企業并購丶壟斷新的由頭。當然,也不希望各地政府與企業張口閉口之間都言“互聯網+”,還要根據地方及企業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關于“互聯網+”將倒逼“+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