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代的大部分帖子都是關于阿里系的,除了刷單就是燒車和燒展,愚以為把阿里系玩通了也不愁掙不到錢,但是始終在平臺的束縛下玩,不是小部分商家的長久之計。
事實也證明現在各大品牌都在建自己的獨立商城。然后就出現了4種情況。
第一丶POP里玩的很好,自建商城也不錯的。如駱駝丶韓都。
第二丶POP里玩的很好,自建商城不行的。如綾致旗下的幾個品牌的商城都不行,還有家酷。
第三丶本身商城還行的,入駐POP后玩不轉的。如寺庫丶萬表。
第四丶都玩的不行的。想不出,太多了。
那就出現了有2個問題。
1丶為什么天貓店那么牛,獨立品牌官網卻很爛?
這個問題,我覺得做個比喻比較好。國家保護動物大熊貓,天天都被飼養員慣著,餓了就要吃的,沒事去已經圈好的區域里覓點食,每年的珍稀動物評選大賽還排個前幾,日子自然好過。某天突發奇想想要出去走走,突然就覺得好困難,連吃的都難找。這就是某些大品牌的現狀。我相信看官能看懂。
2丶為什么獨立B2C入駐到天貓,反而做不起來?
你想想,野生慣了的大熊貓,讓他天天受束縛呆在圍墻之內,能受得了嗎?在野外,想咋撒潑打滾就咋搞,找的食物都是自己的,想找多少吃的都行,不怕撐死。到了圍墻內,給你的食物就那么多,自己找的吃的,還要分一些出去,給別人做了嫁衣。這是一方面,獨立B2C的很多運營連直通車和鉆展都不知道是什么。但是你跟他聊CPC丶CPM,人家比你天貓運營專業多了。水土不服,也是這熊貓不適應這圍墻生活的一個原因。
好了,啰啰嗦嗦這么多。說點做B2C的切實感受吧。
有對比才有結論。鄙以為做天貓和獨立B2C的最大區別就在于競爭的對手。天貓內,你是和其他的熊貓爭寵,而獨立B2C的對手是全網的競品。用做天貓的思路來做獨立商城,就是死路一條。
愚以為,做獨立商城的關鍵在于復購率,也就是用戶黏性。當然,要復購率的前提就是你的商城有價值,客觀層面的價值,而不是主觀的,不是你認為有價值就有價值,用戶說了算。當一個人做某件事的時候,就會陷入進去,跳不出來,自己也不知道有沒有價值。那你就去問問你的朋友,問問他們你的網站有沒有戳中了他們的痛點。
復購只是一個切入點,能引發的話題就太多了。請看官發散思維吧。后面的文章會重點寫。
先來談談B2C的流量問題。沒有流量,一切都是扯淡哈。其實新用戶流量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請注意我說的是新訪客。那怎么引呢?
在我看來,流量分為3種。一是長期穩定流量;二是階段性流量;三是老訪客。首先,長期穩定流量的引入靠的是鋪渠道,比如導航丶CPS丶銀行丶返利丶積分商城等,市場部門有點經驗的都懂是哪些渠道的哪些網站,不贅述了。其中我認為比較繁瑣的是銀行渠道,這一塊下足功夫,帶來的效果就不僅僅是銷量了,重要的是長尾效應。其次,階段性流量的引入,靠的是BD之間的合作和平時渠道的積累,比如天貓雙十一丶京東618等的爆發流量。最后,老訪客的引入,目前大部分公司做的是各種各樣的DSP,比如MediaV丶品友丶網易丶百度丶億瑪丶晶贊等。
至于流量引入怎么使用丶怎么變現丶怎么留下來,下一節再講。
入派代有些日子了,之前只看不寫。本人也從來不看那些大佬和高人用非常專業的詞匯組成的高大上文章。主要是覺得講的很虛,看起來費腦力。所以我打算用最淺顯的語言寫一篇大家都能看得懂的粗俗文章。首篇寫的比較粗淺,很多細節都要衍生開來細細寫,因為每個細節可能就要寫一大篇。后面鄙人會挨個寫完整。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老手對B2C的粗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