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管理這個東西,實際上作為我來說,最開始是一竅不通的。什么是管理?為什么而管理?怎么管理?一想起這些問題就一片茫然。盡管在創業之前曾經做過教師,但是那只是一種機械的按部就班的做法,在創業實踐中一點都用不上;這也導致了我在創業之初因為不善管理遭遇種種問題而不知道怎么解決。
管理學的書籍我是經??吹?,比如德魯克的管理系列,我看了很多很多遍;管理方面的網站,我也經常去瀏覽,現在電腦上還有世界經理人等網站的瀏覽記錄。我想,能夠寫出來的,肯定是別人成功的經歷,我如果拿來使用,那不是省很多力氣嗎?在最初帶團隊的時候,我就是這樣想的。
比如我在重慶的時候帶團隊,我想著某為創業導師曾經說過,創業的時候,團隊最好能夠民主,這樣子的話不但可以凝聚人心,更能將事情很好的解決;然后我就用他說的辦法去套用,比如說公司開發網站,我讓大家一起聚集起來開會討論首頁定什么風格,然后大家七嘴八舌的,幾天定不下來,最后不了了之,而技術就一直傻等著我們的結果,最后導致一個簡單的事情幾周都搞不下來;再比如說公司賬面上沒多少錢了,我讓大家一起坐下來討論接下來該怎么辦,但事實上是大家一聽說賬面上沒多少錢了,馬上就想著怎么辭職,甚至有人馬上就開始去投遞簡歷了丶丶丶結果,一件好好的事情,被搞得一地雞毛十分狼狽。
實踐證明,初創企業搞民主是行不通的。我開始對我看到的那些管理知識和管理理論產生懷疑,但很矛盾的是,人家都是成功的大師啊,怎么可能人家說的理論是錯誤的呢?他們的理論行不通而他們的說法又沒錯,那問題又出在哪里呢?
我想肯定是我消化不良。一直以來,我都是拿著別人的理論在套用,但是,自己的實際情況又怎么和當時的那個環境一模一樣呢?因為所處的環境不一樣,自然當年的那些理論拿到現在來用,肯定不適合,就像農村的俗話:用看豬的方法去給人治病,能行么?那不能行我又該怎么去解決這個問題呢?是繼續找其他的大師或者理論,還是怎么辦?
找其他的理論或者經驗,其實也是徒勞的。每個人每件事情都是獨立特定的,如果要想找到一種通用的法則來解決特定的事情,基本是不可能的。那這種情況下,我應該怎么做才能解決我所面臨的問題呢?難道說我這么多年所遇到的這些問題都是無解的嗎?
平時有個愛好,喜歡研究營銷,更喜歡心理學和行為學這些東西,這是我的優勢。我一直在想,我怎么能夠將我的優勢給用上呢?以前所遇到的那些管理難題一次又一次在眼前浮現,干脆我用做營銷的方法來試試,看能不能解決管理問題?恩,就這么做。
營銷過程中,第一步就是做市場調查,摸清潛在需求,然后是競品和目標市場分析;對應到管理上,就應該是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找到管理內容和管理對象的基本情況。我們這么說吧,比如,要給一個人安排工作,我們不能看臉和看關系,而是要摸清這個人的思維特點和行為特點,根據他的思維特點和行為特點去安排合適的工作,這就像在營銷中針對不同的目標群體采取合適的訴求,是一個意思。比如說,針對35-45歲人群的產品,我們給它做的定位訴求是比較文藝范兒,自然無法獲得市場認可用戶不買單,對應到管理上肯定就是工作不稱職工作干不好丶丶丶
我一邊這樣想著分析著,一邊應用于實踐,比如團隊里面的一個小姑娘,最開始的時候安排她做一些刷微博的工作她做了一兩天就不能持續了,我曾經以為她缺乏工作素養;后來在實踐中我發現了她的思維特點屬于點狀思維,適合獨立做一件事情,后面我安排她獨立的組織活動,獨立的談判丶丶丶事實證明了我的判斷,她每一次都做得挺好的。
以前,我總以為管理,就是一個死理論,就是針對具體情況按照套路采取對策就行了,而且我也認為我當時不懂管理只是因為我閱歷不夠。到現在,我終于明白,做管理這個事情,其實不能為了管理而管理,因為管理而被“管理”,試問:你連問題的實質都不曾弄清楚,問題的脈絡都不曾看明白,又如何去做管理呢?要像做營銷一樣,按照做營銷的思路,做做市調,將管理環境和情況弄清楚,像營銷一樣做做競品分析目標對象分析,將管理內容和管理對象做全面了解,看清楚問題的本質,看明白問題的真相,針對市場需求做出最恰當的營銷決策,針對管理實際情況做出最恰當的舉措,這樣才是合適的管理。如果找不到問題的實質,就算翻遍天下的管理書籍,問遍天下的大師,也是無濟于事。
到現在,我也終于明白,世上并沒有完全可以套用的高深理論,只有自己結合實際情況,在實踐中用做市場營銷的方法,多貼近一線用戶,總結一線用戶需求,這樣才是自己的最合適的辦法,可能也是最實用和最靠譜的。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用營銷的方式去做管理你試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