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作者塔勒布說:與其徒勞地預測“黑天鵝”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來臨,不如讓體內形成一種類似于“抗藥性”的抗脆弱機制。蠟燭無法預測風什么時候來,即使能預測到也與事無補,因為風中的蠟燭沒有“抗脆弱性”。同樣是火,野火不會因為風來而像燭火一樣被吹滅,火勢反而會因為風來而旺盛和蔓延。
當下O2O平臺們的自我革命正是因此。
生或死
但凡在互聯網世界玩商業的都明白,B2B(企業對企業)玩的是產品丶品質;B2C(企業對消費者)玩的是市場丶運營;O2O(線上對線下,抑或相反)玩的就是閉環丶服務。可過往的O2O玩法,無論團購丶優惠券丶信息分類等,不過是線上丶線下的流量導轉丶信息傳遞。O2O玩家們雖然做了信息周轉的樞紐,成就了閉環,卻沒能為埋單的消費者提供實質性服務。
畢竟,不能提供現實的服務,就不掌握消費者“用貨幣投票”的關鍵環節(團購的預付費不過是貪圖便宜的選擇,而非真正用貨幣投票),因此,難以在商業價值鏈中確立“非我不可”的強勢地位,無法形成硅谷創投教父彼得蒂爾口中的“壟斷”。
于是,彼時的O2O平臺們只能憑借UGC丶PGC點評,聚攬人氣,攜用戶以令商家,模式很“輕”。
然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革命,流量入口越發碎片,線上丶線下信息對稱的渠道越來越多,“入口第一”讓位于“習慣至上”,“路徑依賴”讓位于“場景優先”,僅做信息溝連的O2O平臺們因“輕”失勢,絕不鮮見——團購網站大批死亡,分類信息大咖被各種“跳單”,優惠券玩家逐個消失于大眾視野……
而少數覺醒的先驅者則選擇在各種垂直縱深領域,切入服務丶交易,再獲新生——美團借電影票丶外賣深入線下場景;大眾點評借訂座丶閃惠鏈接商家的服務與收入;最近聯姻的58同城丶趕集也在二手車丶上門家政等行業落子布局,直接與用戶締結消費鏈接;支付寶錢包更是與微信支付在線下搶奪各類商家,寸土必爭……
O2O平臺們的生死戰已經開始,就像鮑勃迪倫所說:“如果不是在走向重生,就是在走向死亡。”
齊家求活
這變化就是“勢”,形勢比人強,形勢逼人強,只有順勢而為者,才能得活。玩轉家裝(裝修丶建材丶家居)O2O的齊家網當然也不例外。
10多年前,齊家網從團購入手家裝行業,成為鏈接線上用戶與線下商戶的信息中介平臺,進而成長為垂直領域的O2O平臺。雖然是“操著互聯網的心,干著農民工的活”,卻讓行業信息越發透明,令大眾看清“良幣”,驅逐“劣幣”,以此,匯集買家,對接商家,每年促成數百億元交易。可與多數O2O一樣,這海量的“流水”并沒有過齊家的“手”,齊家就一直是媒體丶導購的角色。
要知道,家裝屬于低頻丶超高客單價的生意,涉及細節諸多——比如僅裝修,就要經歷水電改造丶地面找平丶衛生間防滲漏等環節,每個環節都需要裝修監理檢查認可,消費者逐次付款。可裝修隊水平丶監理水平也參差不齊,若付款后出現問題,消費者便面臨各種麻煩——這時,數萬元已經出手,即便不滿,又能怎樣?一個差評的力量此時顯得微不足道。
所以,齊家網從2013年開始,向用戶推出類似支付寶的“齊家錢包”,使用它付款的家裝消費者,齊家為其提供第三方資金監管服務,所有款項在消費者沒確認前,暫存于齊家錢包賬戶。它充當買賣雙方的信用中介——掌控交易流水,齊家便掌握話語權,由交易服務干預家裝細節,對商家形成“硬”約束,保障消費者利益。
同時,齊家獲得與國美丶京東類似的大量待付現金流,恰可玩轉“帳期金融”,經營這些現金流,比如投資無風險資產;結合平臺商家信譽水平,向其提供短期貸款等,獲取資金套利。
在此基礎上,齊家再將C端服務升級——利用多年積攢的行業供應鏈資源,打造整體家裝精品平臺,貼近消費者——將個性的裝修,變成各種標準化選項,從工人到材料,從設計到施工,都成為超市貨架上的商品,消費者憑個人喜好自選,且不用事無巨細地跟蹤每個細節,由齊家為之作保。此外,齊家網還可面對供應商,享受類似超市集中采購的低價優惠,進而做低總價,吸引更多消費者。由此,讓整個生意進入馬太效應的正循環。
可見,新環境下,O2O平臺要尋得自己的活路并不困難,關鍵是如何利用過往優勢,切入重度垂直領域,像搭建樂高積木那樣,重構深度服務的“重”價值。
如今,“互聯網+”大風愈演愈烈,連接傳統行業的O2O正在暴風眼中,覺醒的先驅們注定最先享受升騰的快感,Who can who up,這正是“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好時候,不是嗎?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分析O2O不變“重”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