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賣家反映,淘寶最新推出的寶貝標簽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廣告收費方式,賣家只有為標簽出價,才能獲得更多的展示機會。
“連收費通道都要使用直通車賬戶,不是淘寶直通車的變種是什么?”上述賣家指出,打上標簽的寶貝依然要向淘寶爭取流量,而這種爭奪流量的辦法就是付費。
據了解,淘寶此前已內測 “寶貝標簽”功能,并將于9月份正式上線。
根據淘寶的描述,所謂標簽,實際上是一種由賣家自行發起的個性化導購。賣家可以自己根據產品的從風格元素、興趣偏好、生活場景、適用人群等各種個性化特征來給寶貝打標,然后根據用戶參與,比如瀏覽,收藏,加購物車等后續活動,共同形成標簽商品的排序展現。
按照淘寶的設想,寶貝標簽為用戶提供了一條不斷發現、探索自己喜歡的寶貝的路徑。而這種發現商品的方式,區別于傳統的搜索、展示,可應用在更多的導購場景(如主題市場、營銷活動、類目導航)下,也可以通過更長尾的標簽,獲得更多細分人群的關注。
早在今年7月份,杭州閉門會議中,淘寶網負責人張宇(語嫣)便提出淘寶將在2013年作出重大調整,其中一項就是讓商家自行對商品定義,標簽化。比如通過“大胸沒煩惱”“小胸也聚攏”兩種標簽,對胸部豐滿和扁平的兩類女性內衣進行區隔。從而讓用戶通過標簽來直接找到所需商品,而不是通過更多的資本投入換取流量。
在這次會議上,與“寶貝標簽”一同被推出的還有個性化搜索、“淘字號”等一些列弱控制手段,即減弱對搜索入口的絕對控制,主導賣家自行獲取碎片化流量。這些舉動背后,實則是淘寶管理者試圖通過“放權”于賣家,建立新的秩序,給予賣家、商鋪、商品一個相對公平的展示機會。
但寶貝標簽的實施方案并未能獲得賣家的茍同。從賣家處了解到,在為商品打標時,除了標簽的起法十分重要之外,若想在同一個細分領域中脫穎而出,出價競標是不二法門。
目前,淘寶規定,每個寶貝可以打3個標簽,可以針對寶貝下的每個標簽出價,用戶通過標簽找到商品后,按點擊付費。 標簽最低價為0.05元,最高不超過99元。
淘寶對于標簽出價的解釋是,給寶貝打上標簽以后,可以出價,也可以不出價,出價或者不出價的寶貝都可以在標簽下寶貝列表里出現。出價是其中一個排序因子,在標簽下寶貝數量較多的時候,可以考慮出價來獲取更多的展現機會。
其中的悖論在于,淘寶商品數量數千萬種,即使被標簽化以后,所屬的同類商品競爭同樣非常激烈。馬太效應并不會因為標簽化而削弱,相反,賣家為了爭奪更好的標簽展示,還要花更多的錢。”商家反映,這種競價方式與淘寶直通車購買關鍵詞本質上并無兩樣。
顯然,在過去階段,由于淘寶上賣家分層已十分明顯,頭部賣家擁有更多的資源和實力,強者恒強的局面難以撼動,更多的腰部及底層中小賣家想要改善自身處境、搏出位已十分艱難。
盡管淘寶方面指出,標簽下寶貝排序主要取決于寶貝綜合質量、標簽出價及寶貝買家反饋。但這些標準對部分賣家卻造成了一種邏輯上的“死循環”。
編后語:
“比如買家反饋(瀏覽、收藏、加購物車、購買、分享、評價等一系列買家行為),背后是展現量、點擊量、點擊率、引導成交金額等一系列關鍵數據。也就是說沒有展現就沒有點擊,沒有點擊就沒有成交。”賣家告訴,淘寶內部的流量入口均已商業化,免費流量資源,或者是低成本營銷活動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淘寶所提供的標簽,也只是提供給有足夠資金可以駕馭的賣家占據更多碎片化流量入口的機會。
“淘寶的總流量不變,因此寶貝標簽無非給商家又制造了一處戰場而已,這是淘寶將流量變現的一貫做法,一個流量不斷產生收益。”賣家坦言,如果一個用戶從直通車、淘寶客,以及標簽分別點擊進入,最終成交,賣家要為此商品交付3次流量費用,成本反而被拉高。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個性化導購:寶貝標簽即將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