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電商的生態環境正在發生變化,好像一個在不斷加入魚苗的池塘,漸漸讓魚群感到窒息。經過10年發展,淘寶迅速做大成為超級航母,同時,淘品牌的黃金成長期也正在遠去,淘寶孵化的品牌無法計算,這其中,高開低走的店鋪很多,死去活來的很少。微信的加入混戰,小C會因為自我生存而不得不放棄淘寶網,轉入微信。因此商海戰術應對不斷上漲的流量購買成本;女裝品牌的利潤越來越薄,淘品牌間加速整合、向上發展則勢在必行。
案例1:裂帛收購天使之城
2013年的新年鐘聲剛剛敲響之際,著名服裝品牌裂帛宣布收購另一著名品牌天使之城,引起了圈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收購事件被披露的同時,天使之城員工的因不滿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公司被收購,拉起了橫幅抗議并罷工。天使之城部分員工的罷工風波使得這一淘品牌整合事件成為業內的關注焦點,各方疑惑也紛至沓來:裂帛并購天使之城,為什么引發員工如此大的動蕩?
其實在淘寶創業史上,以入行時間看天使之城是前輩,2004年入駐淘寶后憑借全球實景外拍模式走紅,2010年、2011年蟬聯淘寶女裝類目的銷售冠軍,2012年實現的銷售額預計在3億元左右;而2006年11月創立的裂帛,以鮮明小眾的設計師風格后來居上,淘內外享有盛譽,是2012年天貓雙十一銷售額第一的淘品牌,2012年全網銷售額預計在7億元左右。兩家合并,顯然會直接打造出一家年銷售過10億元的企業。
一些長期關注淘品牌發展的業內人士看來,放眼整個大淘寶,淘品牌確實面臨著更殘酷的競爭環境(運營成本逐年增加)以及更強大的競爭對手(傳統品牌巨鱷到線上搶食),頂級淘品牌對規模的持續增長有了更大的壓力,而位于中游的實力和底氣都不足的淘品牌,出路可想而知。從傳統零售業看,當行業步入成熟階段且門店近距離競爭時,零售公司更傾向于采取收購或并購的方式整合行業。
案例2:駱駝收購小米蟲子
2013年10月30日,雙十一前夕。淘寶女裝著名淘品牌小蟲米子被駱駝以高價收購,交易將以股份置換的形式完成,駱駝將對小蟲米子實際控股。但具體收購金額尚未對外公布。小蟲米子加入駱駝大家庭,整合之后的小蟲米子,在產品研發和設計等方面基本保持原有的獨立風格,但在組織運營和管理上會更加規范。
小蟲米子2005年上線,2009年成為淘寶女裝店鋪TOP1,2011年-2012年蟬聯淘寶女裝店鋪TOP3。而作為戶外休閑服飾領軍品牌,Camel駱駝傳統專賣店數量已經超過3600家,年銷售額超過30億元人民幣。駱駝2008年正式布局電商,目前駱駝在天貓上已擁有4個店,僅僅在2012年雙十一單日就進賬達到2.15億。
大家不禁想問:小米蟲子為什么會被駱駝收購?
實際上對于“小蟲們”來說,并不缺錢,缺的是品牌運作的成功經驗。
淘寶大C“出淘”、并購已不是新話題,隨著淘寶平臺的不斷發展壯大,昔日的藍海已經競爭白熱化。越來越多的企業級大B不斷進駐,對大C形成巨大的壓力。有限的流量已無法滿足飛速成長的賣家的需求,線上客流平均購買成本飛速提升,甚至以每半年一倍的速度上漲。為了提升交易額和轉化率,多數淘寶品牌賣家通過打折促銷的方式來拉升業績。那些無法面對日益加大的經營壓力的賣家,只能選擇放棄。而對于部分在排行榜上赫赫有名的大C們來說,要么趁著目前狀況良好賣個好價錢,要么借助外力,借助強勢品牌的成功經驗,順勢而上,做大做強,是個不錯的出路。
淘寶等電商平臺第一階段是野蠻生長時代,最開始只要勇于進入敢于嘗試,就能生存和迅速發展;進入成熟期后,比拼的是品牌力和規模實力,小賣家以往的小打小鬧難以再適應當前的形勢,被大品牌相繼收購是行業發展必然。
淘品牌發展至今不過五六年,對于創始人而言,一手帶大的孩子選擇出售必然有其苦衷。大型淘品牌之間選擇并購,拋開單純的資本驅動論,本質上還是淘品牌為其更大的野心選擇的多品牌布局。并購無疑是讓品牌得以規模性增長延續的最快方式,而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并購之后,淘品牌的難題才剛剛開始。業務層面的對接,團隊的磨合,被并購方員工的安置都考驗著當事人。從罷工風波不難看出,電商草根企業在并購時管理上的步履蹣跚。當然,也可以樂觀地說,裂帛和天使之城這次并購中暴露出的問題以及接下來的磨合過程,對于電商行業中處于觀望狀態以及遲早要經歷這一步驟的其他商家而言,無疑是非常寶貴的經驗。因為魚缸里養不出大魚,池塘里無法乘風破浪。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品牌企業的求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