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一下“微信營銷”四個字,幾乎首屏都是付費推廣的微信營銷服務機構,這些機構的成立時間,幾乎都不會超過一年。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商業世界,每年都會有臺風,每年都會有飛起來的豬。
有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思考過沒有?微信這么火熱,你究竟拿微信做了什么?
微信公眾號很火,你就做了公眾號;微信商城很火,你做了微信商城;微信上流行大轉盤游戲,你又趕緊做了;服務商告訴你,一定要做微信CRM啊,不出一個月,你的SCRM上線了;后來鋪天蓋地的微生活會員卡丶微支付丶微金融都來了,你懷著也不知道是恐懼還是希望的想法,都搞了,仿佛跟上了時代的步伐。
但是,你有沒有覺得,這些東西做出來之后,他的力度丶力道始終差了那么一點兒勁兒?你也不知道哪里不對,有時候做個活動粉絲也漲,也能賣點東西,但是你總感覺這玩意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到底是個累贅包袱呢還是個助手拐杖呢?
微信營銷不達心意的原因,不是因為微信不好,很有可能是你誤入歧途走火入魔了,拿起來屠龍刀練起了碧血劍。
第一,微信不是陣地,是武器
那些迷信微信的人,最核心的思維模式是,微信這個陣地一定要占領,就跟網絡營銷要占領各大門戶網站一樣,就跟微博營銷要占領微博一樣,還跟電子商務要占領淘寶一樣,他們都是把門戶丶微博丶淘寶當作陣地去爭奪,去運營。
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最大特征是去中心化,同時也是破除流量魔咒,這是我在《大電商戰略》一文中強調的,微信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產物,不能用PC思維去玩,他的入口是無限的,只要你去開拓,你可以在現實世界不斷拓展,比如你的吊牌丶包裝丶你送顧客的臺歷丶鼠標墊丶你的DM丶DM上的每一個商品丶你的戶外廣告等等等等,你可以在無數個角落里擁有喚起客戶覺醒和方便客戶聯系你的通道。
可悲的是,一大批微信營銷的偽專家們,拿著PC端的營銷思維,用占領陣地的思維陷阱恐嚇一知半解的企業們:微信營銷再不占領你就OUT了,就沒你的份兒了。
一位哲人說過,未知最容易誕生恐慌!恐慌最容易失智!(這位哲人好像姓馮,嗯……)
所以你看到很多企業搞了個微這個微那個,但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微信最應該被當做武器來用,服務于你的全局營銷。
比如他應該是你收集會員的武器,就好像吸星大法一樣,像毛細血管一樣,不斷為你的顧客池累積顧客。你看小米多聰明,在各個地方開展活動,淘寶丶qq社區丶微信等等,最后還是匯聚到自己的會員論壇里去。
比如他應該是活動現場的溝通工具,實現臺上臺下即時互通,還可以玩競技類游戲讓現場嗨起來。(插播一句:未來的活動要想做的更好玩更有吸引力,恐怕要和游戲公司合作開發了)
比如可以作為自助工具,服務行業居多,好多餐飲企業做什么大轉盤的抽獎游戲增加顧客粘性,有點不務正業,現在不少有頭腦的餐飲企業,比如北京的順口溜(雖然還是非常非常初級的功能,也不太好用,但思路是對的),讓顧客在餐廳用微信點菜,在服務員越來越難招的情況下,節省人員成本,節省流程,這是最實在的,所以,微信營銷一定要抓住最實在的招數去玩,要么能節約成本,要么能優化流程,那些讓利丶抽獎吸引會員增加粘性的做法,若是配合新品推廣,偶爾為之即可,不可多玩,那才是鴉片。
再比如成為零售企業的自助收銀。這當然是好多年前的理論了,但多年前提這個思路的目的是支付方便,其實更大的意義是會員收集以及管理,某個人買了這個產品之后,又買了另一個產品的先后順序,對于零售空間規劃,有不少參考意義呢。
所以,你看到沒有,把微信作為武器,你可以玩的花樣太多太多了,但若是當成陣地,做成商城,你會很累,因為你要攻占的是一個虛無的地方,他并不會為你所獨自占有,他不像一個城市的一級商圈,你占領了,別人就沒得玩(移動互聯網恰恰有助于打破選址對零售業的重要性);也不存在流量的優劣多寡(微信營銷是在于分析用戶的優劣,而不是流量的優劣)。
(以下內容請正常人繞道,因為作者此時發神經——必須指明的是,有時候“陣地”也是武器之一,比如三國時期的荊州,表面上他是陣地,是戰略要地,但在戰略家的眼里,他也是武器,可以讓對手去爭奪去廝殺。但這個思想跟微信營銷沒有半毛錢關系。純屬追求嚴謹。)
此外,說句題外話,你可能還沒有安全感。
想想吧,微信最近封殺好友超過一萬的賬號,對公眾號提出越來越多的限制,封了好多個賬號(其實封的也有道理,朋友圈淪陷,已讓微信體驗下降),你有安全感嗎?你辛苦一年積累的幾萬會員,可能還來不及用于營銷就被“咔嚓”了,兩眼一抹黑,你的天都塌了。
此外,還有一個疑慮——騰訊的開放胸懷,誰也吃不準。
目前微信上可以用于支付的商業活動都是騰訊投資的,很奇怪他為什么不一開始就設置一個微信購物的商城頻道,以最大的胸懷吸引大家去開商城,輕商務(比如基金)丶服務類(比如話費煤氣費游戲充值等)丶生活類(比如團購吃喝玩樂),都有很大的空間和變幻無窮的玩法,但是我們不明白微信商業化憋了一年之后,居然都是圍繞朋友圈做收收放放的爛招數,微信自己已經迷失在社交營銷的怪圈里了。(調戲電商在《三巨頭的O2O哪一個更靠譜?》一文中最后提到,微博若是做O2O會怎么樣?答案就在這里,這是微博起死回生的重要戰略契機,要明白,在莫談國事的環境里,柴米油鹽最有粘性。)
當然,微信商業化唯一的亮點是微生活會員卡。
所以,對于微信的商業化能力,如果不是缺少戰略布局的眼光,也是缺乏溝通協同的能力,至于胸懷,暫時免提吧。
在這種形勢下,你何必費盡心思去做陣地呢?
最后忠告:微信是武器,玩到什么境界,要看你的功底。他一定有價值,但不一定給你帶來現金。
第二,不存在純粹的微信CRM
微信當初火起來的時候,大家一致的觀點是,雖然這玩意兒不能像微博一樣具備媒體屬性(其實還是具備的,而且是很特殊的媒體屬性),但是作為CRM工具,將會非常有利。
這句話到現在都沒錯,可惜的是,總有人把他做偏。
能夠做微信CRM的企業,一抓一大把,但不存在純粹的微信CRM(瑞金麟創始人安士輝語),只做微信的CRM,意義不大,第一,用戶量有限;第二,數據量有限,即便二次開發,微信CRM也難以承載更多數據價值,孤島信息價值有限,不能夠深入的分析道用戶的習慣。
所以,只有打通各個平臺的數據:淘寶丶京東等渠道;微博丶門戶等傳播;線下門店丶位置等諸多信息都有了,才能給消費者更清晰的畫像。
所以,那些微信服務公司看似很快給你搞一個SCRM,但難以發揮作用。大電商戰略下的CRM是特別復雜的體系工程,甚至需要重新設計流程和供應鏈,更需要公司開展一大波又一大波的動員丶培訓,牽扯到公司內外的所有角色,沒有半年成不了模型,沒有一年落不了地,沒有兩年磨合不順。
你的干貨就是我的毒藥
OPPO的微信運營負責人說,他們看到綾致的O2O案例之后,想照抄一下,可是仔細一分析,根本不行,完全做不了,手機跟服裝就不是一個屬性。
但是,他們慢慢摸索到了屬于自己的微信運營模式,他們發現后臺很多人詢問手機使用細節,類似怎么下載程序,手機變慢了怎么辦,怎么刷機啊,每天一千多人在問這些問題,這些客服咨詢倒是微信CRM的功能體現,后來他們做了一個新品首發的活動,效果很好。
但是,你說這種模式能用到別的品牌嗎?真不好說,這就是品類屬性的差別,當然也跟渠道屬性有關,OPPO對于渠道的控制力不可能有綾致那么強大,綾致畢竟都是直營。
所以,產品不一樣,做法也不一樣,不一定是為了銷量,也可以是活動工具。
還有一點,是企業大小的不同,使用微信的方式也不同。吳蚊米曾向我展示一個案例,一個小女生開個淘寶店,可能是開了好多年,積累了不少微信好友,現在每周在微信朋友圈上新,看中衣服的,點贊,前一百個才會給發貨,她的優勢就是特別會搭配,搭配的效果還不錯,從未做過推廣,沒給淘寶投過一分錢,雖然掙不多,但一年幾十萬也沒問題。
這種小店鋪弄弄朋友圈營銷就好了,還是不要去弄公眾號,因為公眾號本身就需要營銷,還要再營銷你的產品,多了一重困難。我眼睜睜的看著兩個做食品的朋友在弄公眾號,真是不忍心,雖然朋友圈營銷不被歡迎,但是偶爾做做,也可以,朋友圈就是個游擊戰場,還是開頭那句話,別當做陣地去攻丶守。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解讀微信營銷所存在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