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對互聯網時代機遇的捕捉,依靠低廉的獲客成本,天貓上成長起來的“網紅公司”短期內業績得以數百甚至千倍增長并紛紛踏上上市路。然而,它們中有的卻長期被兩大問題困擾——生產環節缺失導致質量監控不給力、自身對天貓的深度依賴。“ 三只松鼠 ”就是集這樣的光環與問題于一身的一家“網紅公司”。
三只松鼠 招股書中披露,2016年7月至今,公司存在15起尚未了結的訴訟,其中有12起是因涉嫌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而被消費者告上法庭。與此同時,盡管以電子商務起家, 三只松鼠 卻準備開拓線下業務,將此次募集的部分資金建線下門店,兩年內完成100家門店布局。
短期內訴訟如此之多,是否說明 三只松鼠 對食品質量監控不到位?大規模開設線下門店是否為了逐漸擺脫對天貓的依賴?就以上相關問題,記者向 三只松鼠 發送采訪提綱,得到了公司耐心的獨家回應。
生產環節缺失
三只松鼠 成立于2012年,彼時,其創始人章燎源以100萬元成立該公司。章燎源現年41歲,此前并無互聯網行業從業經歷,曾在2003年至2011年間,擔任安徽詹氏食品總經理。在此之前,曾是一家塑料包裝公司的電工。
雖然章燎源此前并無金融或是互聯網的從業經歷,卻是一位“找錢”能手。創業初期,他所管理的 三只松鼠 獲得多家風投支持,其中包括多家明星股東。2012年,IDG以150萬美元投資 三只松鼠 天使輪,此后的B輪、C輪、D輪中,公司先后獲得今日資本、IDG、峰瑞資本的資金。
這筆錢幫助 三只松鼠 度過初始的燒錢階段。盡管公司2016年盈利2535萬元,但在2014年,卻虧損1286萬元。對于當時的虧損, 三只松鼠 向《投資者報》記者解釋:創業初期,我們在供應鏈端、用戶體驗、倉儲建設、技術平臺、產品研發、品牌推廣等方面投入很多,可以理解為“戰略性虧損”。
記者注意到,同為休閑食品企業,以線下銷售渠道為主的來伊份業績穩定得多,2009年以來,來伊份一直保持盈利,且多數年份凈利潤都有所增長,僅在2012年與2015年凈利潤下滑。
三只松鼠 得以快速由虧損轉向盈利,趕上好時機是重要原因。公司向本報表示,在好的時代環境下,抓住了互聯網時代創建全國化品牌的機遇,是 三只松鼠 迅速成長的原因之一。
能夠發展如此之快, 三只松鼠 的商業模式有何獨到之處?“不生產零食,但是吃貨的搬運工”,是 三只松鼠 的一句宣傳語。之所以這樣對外講,則由于公司是將生產環節外包給合作商,其自身只有研發、采購、銷售環節。這些合作商采用 三只松鼠 收購的原材料,按其要求進行中間工藝的生產加工,最后交由公司進行質量檢測、產品篩選及分裝。
質量監控不足
但是,委托合作商來生產堅果、干果、果干、花茶等休閑食品為 三只松鼠 帶來了隱患。因自身缺席了生產這一重要環節, 三只松鼠 旗下產品質量不合格的新聞頻頻出現,對此,公司也在招股書中承認,存在食品質量控制的風險。
就在近日,有媒體曝光,一位來自鄭州的張先生在京東商城“ 三只松鼠 旗艦店”購買一款“ 三只松鼠 小美金駿眉”茶葉,檢測出非法添加色素檸檬黃。
此外,記者通過招股書發現,2016年7月以來, 三只松鼠 及其控股子公司現存在15起尚未了結的訴訟,當中有12起是因涉嫌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被消費者告上法庭。對此, 三只松鼠 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目前存在的訴訟是個案但非系統性風險。
承認了因食品安全不達標而訴訟纏身, 三只松鼠 告訴本報記者,公司也欲提升對食品安全的把控。其所募集的14.3億元資金中,將有1.2億元用于供應鏈體系升級項目。而這一項目便是圍繞食品安全和質量控制的。公司還計劃未來新建檢測工廠,以加強對食品質量的監測。
暫未脫離天貓
除了升級供應鏈體系外, 三只松鼠 還計劃將募集資金用在升級自營APP、擴張線下門店上。公司打算兩年內投資2.2億元,來布局100家線下門店。
三只松鼠 以網絡作為獲客主渠道,卻要大規模地開建線下實體店。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將面臨商業地產租金、裝修和人工成本高昂等“痛點”,必將導致資金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等問題。
對于 三只松鼠 當前線下門店是否盈利,公司并未直接回應,而是告訴《投資者報》記者,我們的線下體驗店處在摸索和完善階段,目前利潤不是我們衡量的指標,也不具備比較的可參照性。公司的線下體驗店叫“投食店”,并不是以銷售為目的,而是作為連接消費者與 三只松鼠 品牌體驗與交互的場所。
升級自營APP、搭建線下門店,這兩點看似都是擺脫大型電商的手段。現今,天貓仍是 三只松鼠 的主銷售渠道。2014 、2015及2016年,公司通過天貓商城得到的銷售收入分別占到營業收入的78%、76%和64%。
在大型電商平臺上銷售產品,也為 三只松鼠 帶來高昂的成本。招股書中數據顯示,公司2014年至2016年推廣費分別為4179萬元、8154萬元和1.2億元,支付給平臺的傭金分別為3447萬元、7979萬元、1.36億元。
隨著網紅公司在淘寶旗下的天貓平臺上逐漸長大,離開淘寶(“出淘”)便成了各家公司自立門戶、逐步壯大的必由之路。更何況,現蜜芽、蘑菇街等老前輩已“出淘”成功,且發展較為順利,這也為想要更多獨立自主權的天貓后輩們帶來希望。
三只松鼠 是否有“出淘”的想法,其如何看待與大型電商的關系?面對這一問題,公司并未正面回答,僅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我們與電商平臺的初心是一致的,是共生關系。電商平臺反而應該重視優質賣家,主動賦能賣家成長,也只有做到這一點,這樣的平臺才會生態可持續。
三只松鼠 招股書中披露,2016年7月至今,公司存在15起尚未了結的訴訟,其中有12起是因涉嫌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而被消費者告上法庭。與此同時,盡管以電子商務起家, 三只松鼠 卻準備開拓線下業務,將此次募集的部分資金建線下門店,兩年內完成100家門店布局。
短期內訴訟如此之多,是否說明 三只松鼠 對食品質量監控不到位?大規模開設線下門店是否為了逐漸擺脫對天貓的依賴?就以上相關問題,記者向 三只松鼠 發送采訪提綱,得到了公司耐心的獨家回應。
生產環節缺失
三只松鼠 成立于2012年,彼時,其創始人章燎源以100萬元成立該公司。章燎源現年41歲,此前并無互聯網行業從業經歷,曾在2003年至2011年間,擔任安徽詹氏食品總經理。在此之前,曾是一家塑料包裝公司的電工。
雖然章燎源此前并無金融或是互聯網的從業經歷,卻是一位“找錢”能手。創業初期,他所管理的 三只松鼠 獲得多家風投支持,其中包括多家明星股東。2012年,IDG以150萬美元投資 三只松鼠 天使輪,此后的B輪、C輪、D輪中,公司先后獲得今日資本、IDG、峰瑞資本的資金。
這筆錢幫助 三只松鼠 度過初始的燒錢階段。盡管公司2016年盈利2535萬元,但在2014年,卻虧損1286萬元。對于當時的虧損, 三只松鼠 向《投資者報》記者解釋:創業初期,我們在供應鏈端、用戶體驗、倉儲建設、技術平臺、產品研發、品牌推廣等方面投入很多,可以理解為“戰略性虧損”。
記者注意到,同為休閑食品企業,以線下銷售渠道為主的來伊份業績穩定得多,2009年以來,來伊份一直保持盈利,且多數年份凈利潤都有所增長,僅在2012年與2015年凈利潤下滑。
三只松鼠 得以快速由虧損轉向盈利,趕上好時機是重要原因。公司向本報表示,在好的時代環境下,抓住了互聯網時代創建全國化品牌的機遇,是 三只松鼠 迅速成長的原因之一。
能夠發展如此之快, 三只松鼠 的商業模式有何獨到之處?“不生產零食,但是吃貨的搬運工”,是 三只松鼠 的一句宣傳語。之所以這樣對外講,則由于公司是將生產環節外包給合作商,其自身只有研發、采購、銷售環節。這些合作商采用 三只松鼠 收購的原材料,按其要求進行中間工藝的生產加工,最后交由公司進行質量檢測、產品篩選及分裝。
質量監控不足
但是,委托合作商來生產堅果、干果、果干、花茶等休閑食品為 三只松鼠 帶來了隱患。因自身缺席了生產這一重要環節, 三只松鼠 旗下產品質量不合格的新聞頻頻出現,對此,公司也在招股書中承認,存在食品質量控制的風險。
就在近日,有媒體曝光,一位來自鄭州的張先生在京東商城“ 三只松鼠 旗艦店”購買一款“ 三只松鼠 小美金駿眉”茶葉,檢測出非法添加色素檸檬黃。
此外,記者通過招股書發現,2016年7月以來, 三只松鼠 及其控股子公司現存在15起尚未了結的訴訟,當中有12起是因涉嫌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被消費者告上法庭。對此, 三只松鼠 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目前存在的訴訟是個案但非系統性風險。
承認了因食品安全不達標而訴訟纏身, 三只松鼠 告訴本報記者,公司也欲提升對食品安全的把控。其所募集的14.3億元資金中,將有1.2億元用于供應鏈體系升級項目。而這一項目便是圍繞食品安全和質量控制的。公司還計劃未來新建檢測工廠,以加強對食品質量的監測。
暫未脫離天貓
除了升級供應鏈體系外, 三只松鼠 還計劃將募集資金用在升級自營APP、擴張線下門店上。公司打算兩年內投資2.2億元,來布局100家線下門店。
三只松鼠 以網絡作為獲客主渠道,卻要大規模地開建線下實體店。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將面臨商業地產租金、裝修和人工成本高昂等“痛點”,必將導致資金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等問題。
對于 三只松鼠 當前線下門店是否盈利,公司并未直接回應,而是告訴《投資者報》記者,我們的線下體驗店處在摸索和完善階段,目前利潤不是我們衡量的指標,也不具備比較的可參照性。公司的線下體驗店叫“投食店”,并不是以銷售為目的,而是作為連接消費者與 三只松鼠 品牌體驗與交互的場所。
升級自營APP、搭建線下門店,這兩點看似都是擺脫大型電商的手段。現今,天貓仍是 三只松鼠 的主銷售渠道。2014 、2015及2016年,公司通過天貓商城得到的銷售收入分別占到營業收入的78%、76%和64%。
在大型電商平臺上銷售產品,也為 三只松鼠 帶來高昂的成本。招股書中數據顯示,公司2014年至2016年推廣費分別為4179萬元、8154萬元和1.2億元,支付給平臺的傭金分別為3447萬元、7979萬元、1.36億元。
隨著網紅公司在淘寶旗下的天貓平臺上逐漸長大,離開淘寶(“出淘”)便成了各家公司自立門戶、逐步壯大的必由之路。更何況,現蜜芽、蘑菇街等老前輩已“出淘”成功,且發展較為順利,這也為想要更多獨立自主權的天貓后輩們帶來希望。
三只松鼠 是否有“出淘”的想法,其如何看待與大型電商的關系?面對這一問題,公司并未正面回答,僅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我們與電商平臺的初心是一致的,是共生關系。電商平臺反而應該重視優質賣家,主動賦能賣家成長,也只有做到這一點,這樣的平臺才會生態可持續。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三只松鼠訴訟纏身欲自立 生產環節缺失質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