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茉莉時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王曉雷總裁的邀請,5月20日,邵珠富赴其位于萬達廣場的“柒煲”餐廳進行營銷交流。應該說,王總的柒煲餐廳做得非常到位,菜品講究,而且營養搭配合理、選材認真,做一個這樣的餐廳,對王總來說真不在話下。當然,王總的想法是希望“更上一層樓”,為此想到邵珠富。
通過20分鐘交流和考察,對“柒煲”邵珠富認為可從如下幾方面進行小小調整,“捅破那層窗戶紙”完全可達到目的。有意思的是,本人的建議是圍繞著“王曉雷”三個字展開的,也算玩了一把小小的文字游戲。具體如下:
1、讓特色更鮮明,成為此方面真正“王”者
據王總介紹,相對周圍其他幾家餐廳,除菜品質量外,上飯速度快是他們的優勢之一,邵珠富認為,只要有特點,營銷就好來開展,這可以作為特點之一來推廣。
同樣,“柒煲”既美其名曰“煲”,其實還可引申出兩個功能,此種飯菜加工方法來自于很會保健的香港和廣州,因此這種加工方法具備“保”健功能,是餐飲中的一“寶”,借一定手段宣傳其“保”健與“富”貴,由于“保”“寶”均與“煲”諧音,對于豐富讀者聯想非常有好處。當然,除這外,更要突出一個“快”字。
正巧當天中午和幾位同事吃飯時,邵珠富也提到幾個酒店的生存之道:a、高端能活,像舜和的全球采購;b、便宜能活,像超意興飯菜不難吃價格超便宜,開的店星羅棋布;c、速度能活,像去麥當勞或肯德基就餐,往往這邊點上那邊就出來了,所以快餐快餐,速度往往是第一位的;d、環境裝修好能活,像高第街56號,飯菜未必好吃,但環境裝修好,請客者有面子,因此這類餐廳也火了。
為此,邵珠富認為,在產品層面相差不大、提高很難的前提下,打打速度戰,成為這方面的“王”者是完全可行的。因為這樣一來消費者認為他們可以節省出更多時間逛商場了,何樂而不為?
2、讓活動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相對“柒煲”和幾個近鄰九月天、漁王等飯店,“柒煲”顯然知名度不高、給消費者留下的想像空間不大,盡管王總講“柒煲”有“吃飽”諧音之意,但畢竟太拗口且消費者很難知道,想像空間還是受限了。怎么辦?邵珠富建議是“制造動靜”,讓人們注意到柒煲的“存在”,靠活動吸引人。如利用整個萬達免費的網絡,開展微信“搖一搖”活動,在“柒煲”勢力范圍內,只要在這就餐、搖到異性朋友并相約來柜臺前結賬,就可享受到XX折優惠;抑或店總打開微信,誰先搖到店總,就可獲得免單機會;或者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誰搖到朋友最多,誰就能獲得折扣最多,如搖到10個朋友,就打9折,搖到15個朋友,就打85折,下不封底等。這樣做目的在于將營銷活動變得“有意思”起來,這也是中國第一本用互聯網思維解讀營銷的書《營銷策劃,有意義不如有意思》中所講的核心內容之一。當然活動不是目的,甚至結果也不是目的,目的只有一點,讓消費者知道我們的存在。所謂邵氏“做到不是目的,消費者知道才是目的”之理念,就是此意。
3、制造一個“雷”人的故事
沒有張瑞敏怒砸冰箱、沒有史玉柱還款、沒有zipo打火機戰場救人……或許他們的品牌啥都不是。網絡時代,傳統手段并不過時,只是傳播手段有變化了而已。為此,邵珠富第三個建議是,圍繞王總或核心產品,制造一個“雷”人故事,傳播出去。
其實在網絡時代,這樣的故事并不少見,如:“黃太吉”開著寶馬車送煎餅果子的故事,成就其半年銷售一個億的神話;“三只松鼠”一天賣了3562萬的故事,大家都認為你火了,你也就順理成章地火了;“雕爺牛腩”老板以一張獲獎彩票(500萬)買斷絕密配方的故事、切牛腩的刀為古法半月刀型采用大馬士鋼制成、所用鍋是集五位名廚之力花費數月發明、咖啡精選印尼麝香貓咖啡豆等故事,甚至其一根牙簽、一雙筷子都有著非凡的來歷。
顯然王總雷人故事未必需要做到雕爺牛腩這樣極致和做作,但制造一個相對雷人的故事,讓更多看到故事的人知道,和未看到故事的人也在傳播,這還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可以達到我經常講的“廣告不在,傳播猶在”的目的。
將鮮明特色這一長板往深里打造,做到極致你就可以成為“王”者;通過活動不斷與顧客發生關系,進而可以達到家喻戶“曉”的目的;制造一個“雷”人的故事,可以達到廣告不在傳播猶在的目的。這三個方面恰恰均蘊含了王總“王曉雷”名字中的三個字,或許這正是天意之所在。正如“牽手邵珠富,企業定能富”的社會流傳一樣,或許這同樣是上帝的安排,我們又何必違背天意呢?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商場中酒店如何用奇招營銷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