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元在發現蟲害的第一時間就采取了摘果深埋措施,帶有大實蠅幼蟲的果實并不好找。這并不是一種危害特別嚴重的蟲害,但是在廣泛關注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蛆蟲柑橘的消息和圖片極具傳播效力,通過網絡和手機短信的形式最終引起軒然大波。
記者◎楊璐
柑橘生蛆
2008年已經過去的時間里,廣元市嘉川鎮陳家溝果農陳弟的生活喜憂參半:在四川農業大學讀書的女兒畢業了,家里不用再支付每年1.5萬元的學費和生活費,這是過去的4年里陳家最大的一筆開支。5月12日的地震中,陳家房屋的承重墻被震裂了縫。陳弟說,根據相關政策,按照房屋損壞的程度不同,分別可以得到1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補助。村里派人來把陳家的房子定在了損壞嚴重這個級別上,但是因為補助款還沒發下來,所以,盡管5個月過去了,陳弟還是沒有修補房屋。
9月末到10月末這一個月,陳弟更沒有時間操心房子的事。柑橘是陳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產量通常分為大年小年,2007年是一個大年,陳家所有品種一共收入了2萬多元,今年的雨水有點大,但是,陳弟估計產量應該與2006年差不多,只是今年的人工費增加到了40元一天,讓他有些擔心。陳弟的妻子比他樂觀,因為同一個鎮另外一個果園雞鳴山在今年徹底垮了,少了競爭對手,她估計今年柑橘價格會比2006年高一點,可以彌補上漲的人工費。
9月25日,陳弟夫婦的這些盤算都變得沒有意義了——政府派來的技術人員在陳家溝的果園里發現了大實蠅蟲害,按規定,所有柑橘都要摘下深埋。陳弟是村干部,又是村里種植橘樹最多的果農,為了說服全村鄉親摘除蟲果,他自己家的果園就要首當其沖。
陳弟的妻子第一個反對。自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種柑橘以來,伺候這些果樹就是她的主要勞動。她說,種柑橘根本沒農閑,每年摘完果子,就要請人上山修枝,一個新周期就開始了。春節過到初四初五就要上山挖槽施肥,每棵樹要挖出10個土方。而在平時,每天4點就要起床,在她看來,摘果深埋就是抹殺她一年的勞動和搶奪她的飯碗。
但蟲害處理通告是不會因為任何感情因素而被阻止的。陳弟只能告訴妻子:“反正你不上山摘,政府也會派人上山,橘子肯定不留了。”陳弟的妻子偷偷挑了幾個大個兒的蜜橘和柑,帶回家藏起來,3個柑被丈夫發現,扔到坑里埋了。蜜橘她藏在角落里,采訪時,她拿出來給記者看,很不幸,依然有蟲。
此次蟲害毫無預兆地在9月22日降臨,旺蒼縣尚武鎮最先發現了柑蛆,到9月27日,技術人員在與尚武鎮相鄰的嘉川鎮和白水鎮都發現了柑橘大實蠅。同一天,縣政府發布了通告和處置辦法:將樹上成熟、未成熟的果實全部采摘下來,然后深埋、用石灰消毒作無公害化處理。為防止病蟲害蔓延,旺蒼縣還將縣城所在的東河鎮沿省道212線到白水鎮一線劃為疫區,嚴禁該區域柑橘類果實和苗木上市銷售、調運,并在與其他縣區交界的白水、竟成兩個木材檢查站設立“哨卡”。四川省農業廳總農藝師牟錦毅介紹,到10月10日,蛆果全部被摘除和進行了深埋處理,全縣共銷毀果實1252噸,其中蛆果12噸。
陳家溝是嘉川鎮三大果園之一,政府特地派了3名工作人員日夜守在果園,監督蛆果處理。全村果農9185棵橘樹上的蜜橘、柑和臍橙全部摘光。陳弟的妻子說,雖然政府按照每斤0.15元給了補助,可蜜橘的批發價是0.5元錢一斤,柑要1元多,陳家一共有700多棵蜜橘、這突如其來的蟲災讓陳家遭遇了種柑橘二十幾年來最慘重的損失。
荒蕪雞鳴山
當地人告訴記者,雞鳴山是嘉川鎮規模最大的果園,有1000多畝面積,幾萬株的柑橘樹,然而沿著土路上山,現在只見到半山腰的煙花爆竹倉庫和接近山頂的種豬場,其余地方一片荒蕪。好不容易等來了兩個上山農民才知道,腳下就是著名的雞鳴山果園。經指點,在“雜草比人都高”的山坡上,隱約還可見幾株柑橘樹。據這兩位農民說,自從2007年3月之后就再也沒人給這些樹修枝、翻土、噴農藥。當年一手建立果園的奉福德雖然已經退休,但是對雞鳴山的情況還是很清楚:“不翻土,土壤就會板結不透氣,再加上不噴農藥,這種自生自滅的狀態,生蟲子在所難免。”這也印證了柑橘專家劉曉東的推測,“大實蠅并不是常見的蟲害,只要注意衛生就不可能有,發生蟲害的區域里必然有管理不善的果園”。
雞鳴山最初是大規模柑橘種植基地,它的開發政策與陳家溝相同,都是“統一規劃、分戶實施、誰栽誰有、長期不變”。有陳家溝的例子在先,村民們熱情都很高,石橋村村民王德宗說,種植柑橘所需要的土渣和化肥都是村民們一袋袋背上山的。但是,栽種3年第一次掛果時,發生了混亂。王德宗說,根本就不清楚自家樹結了多少果子,“你偷我家的,我偷你家的,都亂了,我爸爸家的果子一夜就被偷光了”。并且沒有耐心的人早就在果樹的間隔種起了玉米,這樣的套種對果樹生長很不利。
雞鳴山果園一共占了石橋、慶寨兩村7個社的2000多農民的土地。奉福德說,覺察到涉及農民太多,在撤鄉變鎮之后,他和當時的鎮黨委書記都傾向于統一管理,將果園變成一個集約化生產的綠色企業。在這個思想指導下,雞鳴山果園最終劃撥給了鎮農業站,同時給果農每株橘樹1毛錢作為補償。
此后,果園與果農脫離了關系,甚至在某些方面產生了對立。何文建說,平時果園有專人看管,特別是在成熟期,不允許當地農民上山,防止有人偷摘果子。但另一方面,農民只得到每株1毛錢的補償不甘心,趁著果園工作人員不注意,不但有人上山砍果樹回家燒柴,在果園疏于管理后,甚至開始種起了玉米和紅薯。何文建家在果園里也有2.5畝地,275株果樹。他說,這些土地每年可收200斤豌豆、700斤玉米、3000多斤紅薯,可是每年的果樹補償只有27.5元,要不是礙于鎮長的身份,他自己都上山砍樹了。
鎮農業站自己的經營也不見起色,從鎮里相關部門要來100多萬元的資金,只修了9個看水房、兩棟平房和一段水泥路面,一開始還請了一個專家組,后來專家組的工資也發不起了。何文建和奉福德都對果園的狀況感到可惜,他們討論是體制原因造成了果園的蕭條。何文建也曾提議,走陳家溝和大中壩的模式,每家承包幾畝地以提高農民的積極性。但是,當時的領導認為雞鳴山已經成為一個典型,改變體制影響不好。
其實何文建的建議也有一廂情愿的成分,從上世紀90年代始,雞鳴山上的村民已經對種植逐漸失去了興趣。因為距212省道只有1公里,又處于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很多家庭搞起了煤炭運輸。這讓石橋村和慶寨村迅速富裕起來。陳家溝和大中壩還普遍建著外表灰土土的水泥房,雞鳴山上已經到處是白瓷磚、落地窗的小洋樓了。村里年輕人說,家里的地要么是給別人種,要么就是不管它,自己長。比如何文建的三個兒子中,只有二兒子的地還在種。而與之相對應的是一個300多人的生產隊就擁有30多輛跑運輸的卡車。
鎮農業站經營了幾年實在無力維持下去,開始把果園承包給私人老板。奉福德說,每任老板都是既不懂果樹也不十分想從果樹上得到效益的,砍樹建煙花爆竹廠、砍樹建養豬場,果園的柑橘樹少了一多半。目前果園的承包者昝洪全正在跟之前的承包人張林陽打官司,他雖然真心想把果園重新打理起來,可是復雜的糾紛卻讓他不得不擱置了一切,官司打了一年多,果園就荒了一年多,即便是得知果園生了蟲子,他也沒上山看一眼,更不清楚目前自己還剩多少株樹、結了多少果子。
殃及池魚
根據資料記載,四川的大實蠅是由貴州入川的,但上世紀80年代以來,經過多年防治,再也沒有大規模爆發過。大實蠅的寄主主要是柑橘類,生有大實蠅的果子沒有成熟就變黃、落地,減少柑橘的產量。中國柑橘研究所從事柑橘病蟲害防治的副研究員冉春告訴記者,大實蠅的幼蟲主要危害果實和種子,離開了柑橘就不能存活,對果樹和人類都沒什么影響,防治起來也并不困難。加強植物檢疫、及時摘除蟲果和撿拾落果并集中銷毀,在每年5月到7月的羽化期誘殺成蟲等都是有效辦法。他工作十幾年從來沒有特別留意過這種蟲害。
然而,這種在專家眼中危害并不十分嚴重的蟲害卻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軒然大波。10月3日,《華西都市報》的記者趕到雞鳴山時,200多農民正在處理蛆柑,看到現場數不清的橘子被深埋在坑里,他寫了一則《好可惜!萬噸柑橘長蛆被深埋》的消息刊登在第二天的報紙上,這是 廣元柑橘 感染大實蠅的最早報道。雖然文章中用很大篇幅寫了當地政府面對災情采取的積極措施,但在廣泛關注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這些措施在之后的網絡論壇和手機短信的傳播中被忽略了,傳播者們更關注柑橘長蛆這樣聳人聽聞的字眼。
嘉川當地的果農根本就解釋不清楚什么是大實蠅,問急了就說“跟三鹿奶粉一樣”,在這樣的邏輯下,僅發生在旺蒼縣中三個鎮的蟲害就造成了大面積恐慌。10月21日,四川省農業廳不得不召開新聞發布會澄清謠言:
旺蒼縣最終查明僅11個鄉鎮的6.8萬多株柑橘樹發生大實蠅疫情,爆發蟲害的地方柑橘產量只占全縣柑橘總數的8.9%。因為迅速采取了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旺蒼縣年產柑橘僅6000多噸,不能滿足當地需求,加上旺蒼縣位于四川北部,目前柑橘還沒成熟,根本不可能上市銷售,更不存在柑橘外銷到別的省份的問題。
中國柑橘協會常務理事、柑橘專家鄧烈向記者分析,如此高規格的澄清謠言有更為宏觀的背景。2002年,為了應對中國加入世貿的沖擊,鄧烈受農業部委托,主持了劃分中國柑橘優勢產區的項目,其中四川被劃進了全國三大柑橘優勢產區之一的長江中上游柑橘帶。鄧烈說,從宜昌到金沙江是全國唯一沒有凍害和檢疫性病蟲害的地區,果實從10月份成熟可以一直掛果到第二年7月。三大柑橘優勢產區公布之后,國家會在科研和政策上向其傾斜,區域內的積極性很高,四川省內除了橙汁產業外,柑橘種植也有了很大發展。2005年,四川省的柑橘種植面積達到了310.4萬畝,產量達到了213.7萬噸,成為繼糧食和蔬菜之后全省第三大種植品種。
鄧烈最近幾天接觸了一些瀘州、成都的農戶,得到的反饋是因受到謠言的影響,柑橘銷售很困難。“人們現在已經不分辨是不是廣元的了,一聽是四川的就不想要。”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數據顯示柑橘滯銷和損失的情況。不過,嘉川鎮三大果園之一的大中壩果園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承包了60畝果園的劉晉蜀雖然在大實蠅的蟲害中逃過一劫,可是并沒有因為市場上柑橘的減少而出現暢銷。恰恰相反,眼看著果園里晚熟的柑壓彎了枝,每年都打交道的十幾家批發商卻都沒有登門。無奈之下,他除了每天抽出時間監督修理地震毀壞的房屋外,最喜歡做的就是帶著客人參觀果園,解釋自己的柑橘沒有問題。
記者◎楊璐
柑橘生蛆
2008年已經過去的時間里,廣元市嘉川鎮陳家溝果農陳弟的生活喜憂參半:在四川農業大學讀書的女兒畢業了,家里不用再支付每年1.5萬元的學費和生活費,這是過去的4年里陳家最大的一筆開支。5月12日的地震中,陳家房屋的承重墻被震裂了縫。陳弟說,根據相關政策,按照房屋損壞的程度不同,分別可以得到1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補助。村里派人來把陳家的房子定在了損壞嚴重這個級別上,但是因為補助款還沒發下來,所以,盡管5個月過去了,陳弟還是沒有修補房屋。
9月末到10月末這一個月,陳弟更沒有時間操心房子的事。柑橘是陳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產量通常分為大年小年,2007年是一個大年,陳家所有品種一共收入了2萬多元,今年的雨水有點大,但是,陳弟估計產量應該與2006年差不多,只是今年的人工費增加到了40元一天,讓他有些擔心。陳弟的妻子比他樂觀,因為同一個鎮另外一個果園雞鳴山在今年徹底垮了,少了競爭對手,她估計今年柑橘價格會比2006年高一點,可以彌補上漲的人工費。
9月25日,陳弟夫婦的這些盤算都變得沒有意義了——政府派來的技術人員在陳家溝的果園里發現了大實蠅蟲害,按規定,所有柑橘都要摘下深埋。陳弟是村干部,又是村里種植橘樹最多的果農,為了說服全村鄉親摘除蟲果,他自己家的果園就要首當其沖。
陳弟的妻子第一個反對。自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種柑橘以來,伺候這些果樹就是她的主要勞動。她說,種柑橘根本沒農閑,每年摘完果子,就要請人上山修枝,一個新周期就開始了。春節過到初四初五就要上山挖槽施肥,每棵樹要挖出10個土方。而在平時,每天4點就要起床,在她看來,摘果深埋就是抹殺她一年的勞動和搶奪她的飯碗。
但蟲害處理通告是不會因為任何感情因素而被阻止的。陳弟只能告訴妻子:“反正你不上山摘,政府也會派人上山,橘子肯定不留了。”陳弟的妻子偷偷挑了幾個大個兒的蜜橘和柑,帶回家藏起來,3個柑被丈夫發現,扔到坑里埋了。蜜橘她藏在角落里,采訪時,她拿出來給記者看,很不幸,依然有蟲。
此次蟲害毫無預兆地在9月22日降臨,旺蒼縣尚武鎮最先發現了柑蛆,到9月27日,技術人員在與尚武鎮相鄰的嘉川鎮和白水鎮都發現了柑橘大實蠅。同一天,縣政府發布了通告和處置辦法:將樹上成熟、未成熟的果實全部采摘下來,然后深埋、用石灰消毒作無公害化處理。為防止病蟲害蔓延,旺蒼縣還將縣城所在的東河鎮沿省道212線到白水鎮一線劃為疫區,嚴禁該區域柑橘類果實和苗木上市銷售、調運,并在與其他縣區交界的白水、竟成兩個木材檢查站設立“哨卡”。四川省農業廳總農藝師牟錦毅介紹,到10月10日,蛆果全部被摘除和進行了深埋處理,全縣共銷毀果實1252噸,其中蛆果12噸。
陳家溝是嘉川鎮三大果園之一,政府特地派了3名工作人員日夜守在果園,監督蛆果處理。全村果農9185棵橘樹上的蜜橘、柑和臍橙全部摘光。陳弟的妻子說,雖然政府按照每斤0.15元給了補助,可蜜橘的批發價是0.5元錢一斤,柑要1元多,陳家一共有700多棵蜜橘、這突如其來的蟲災讓陳家遭遇了種柑橘二十幾年來最慘重的損失。
荒蕪雞鳴山
當地人告訴記者,雞鳴山是嘉川鎮規模最大的果園,有1000多畝面積,幾萬株的柑橘樹,然而沿著土路上山,現在只見到半山腰的煙花爆竹倉庫和接近山頂的種豬場,其余地方一片荒蕪。好不容易等來了兩個上山農民才知道,腳下就是著名的雞鳴山果園。經指點,在“雜草比人都高”的山坡上,隱約還可見幾株柑橘樹。據這兩位農民說,自從2007年3月之后就再也沒人給這些樹修枝、翻土、噴農藥。當年一手建立果園的奉福德雖然已經退休,但是對雞鳴山的情況還是很清楚:“不翻土,土壤就會板結不透氣,再加上不噴農藥,這種自生自滅的狀態,生蟲子在所難免。”這也印證了柑橘專家劉曉東的推測,“大實蠅并不是常見的蟲害,只要注意衛生就不可能有,發生蟲害的區域里必然有管理不善的果園”。
雞鳴山最初是大規模柑橘種植基地,它的開發政策與陳家溝相同,都是“統一規劃、分戶實施、誰栽誰有、長期不變”。有陳家溝的例子在先,村民們熱情都很高,石橋村村民王德宗說,種植柑橘所需要的土渣和化肥都是村民們一袋袋背上山的。但是,栽種3年第一次掛果時,發生了混亂。王德宗說,根本就不清楚自家樹結了多少果子,“你偷我家的,我偷你家的,都亂了,我爸爸家的果子一夜就被偷光了”。并且沒有耐心的人早就在果樹的間隔種起了玉米,這樣的套種對果樹生長很不利。
雞鳴山果園一共占了石橋、慶寨兩村7個社的2000多農民的土地。奉福德說,覺察到涉及農民太多,在撤鄉變鎮之后,他和當時的鎮黨委書記都傾向于統一管理,將果園變成一個集約化生產的綠色企業。在這個思想指導下,雞鳴山果園最終劃撥給了鎮農業站,同時給果農每株橘樹1毛錢作為補償。
此后,果園與果農脫離了關系,甚至在某些方面產生了對立。何文建說,平時果園有專人看管,特別是在成熟期,不允許當地農民上山,防止有人偷摘果子。但另一方面,農民只得到每株1毛錢的補償不甘心,趁著果園工作人員不注意,不但有人上山砍果樹回家燒柴,在果園疏于管理后,甚至開始種起了玉米和紅薯。何文建家在果園里也有2.5畝地,275株果樹。他說,這些土地每年可收200斤豌豆、700斤玉米、3000多斤紅薯,可是每年的果樹補償只有27.5元,要不是礙于鎮長的身份,他自己都上山砍樹了。
鎮農業站自己的經營也不見起色,從鎮里相關部門要來100多萬元的資金,只修了9個看水房、兩棟平房和一段水泥路面,一開始還請了一個專家組,后來專家組的工資也發不起了。何文建和奉福德都對果園的狀況感到可惜,他們討論是體制原因造成了果園的蕭條。何文建也曾提議,走陳家溝和大中壩的模式,每家承包幾畝地以提高農民的積極性。但是,當時的領導認為雞鳴山已經成為一個典型,改變體制影響不好。
其實何文建的建議也有一廂情愿的成分,從上世紀90年代始,雞鳴山上的村民已經對種植逐漸失去了興趣。因為距212省道只有1公里,又處于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很多家庭搞起了煤炭運輸。這讓石橋村和慶寨村迅速富裕起來。陳家溝和大中壩還普遍建著外表灰土土的水泥房,雞鳴山上已經到處是白瓷磚、落地窗的小洋樓了。村里年輕人說,家里的地要么是給別人種,要么就是不管它,自己長。比如何文建的三個兒子中,只有二兒子的地還在種。而與之相對應的是一個300多人的生產隊就擁有30多輛跑運輸的卡車。
鎮農業站經營了幾年實在無力維持下去,開始把果園承包給私人老板。奉福德說,每任老板都是既不懂果樹也不十分想從果樹上得到效益的,砍樹建煙花爆竹廠、砍樹建養豬場,果園的柑橘樹少了一多半。目前果園的承包者昝洪全正在跟之前的承包人張林陽打官司,他雖然真心想把果園重新打理起來,可是復雜的糾紛卻讓他不得不擱置了一切,官司打了一年多,果園就荒了一年多,即便是得知果園生了蟲子,他也沒上山看一眼,更不清楚目前自己還剩多少株樹、結了多少果子。
殃及池魚
根據資料記載,四川的大實蠅是由貴州入川的,但上世紀80年代以來,經過多年防治,再也沒有大規模爆發過。大實蠅的寄主主要是柑橘類,生有大實蠅的果子沒有成熟就變黃、落地,減少柑橘的產量。中國柑橘研究所從事柑橘病蟲害防治的副研究員冉春告訴記者,大實蠅的幼蟲主要危害果實和種子,離開了柑橘就不能存活,對果樹和人類都沒什么影響,防治起來也并不困難。加強植物檢疫、及時摘除蟲果和撿拾落果并集中銷毀,在每年5月到7月的羽化期誘殺成蟲等都是有效辦法。他工作十幾年從來沒有特別留意過這種蟲害。
然而,這種在專家眼中危害并不十分嚴重的蟲害卻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軒然大波。10月3日,《華西都市報》的記者趕到雞鳴山時,200多農民正在處理蛆柑,看到現場數不清的橘子被深埋在坑里,他寫了一則《好可惜!萬噸柑橘長蛆被深埋》的消息刊登在第二天的報紙上,這是 廣元柑橘 感染大實蠅的最早報道。雖然文章中用很大篇幅寫了當地政府面對災情采取的積極措施,但在廣泛關注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這些措施在之后的網絡論壇和手機短信的傳播中被忽略了,傳播者們更關注柑橘長蛆這樣聳人聽聞的字眼。
嘉川當地的果農根本就解釋不清楚什么是大實蠅,問急了就說“跟三鹿奶粉一樣”,在這樣的邏輯下,僅發生在旺蒼縣中三個鎮的蟲害就造成了大面積恐慌。10月21日,四川省農業廳不得不召開新聞發布會澄清謠言:
旺蒼縣最終查明僅11個鄉鎮的6.8萬多株柑橘樹發生大實蠅疫情,爆發蟲害的地方柑橘產量只占全縣柑橘總數的8.9%。因為迅速采取了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旺蒼縣年產柑橘僅6000多噸,不能滿足當地需求,加上旺蒼縣位于四川北部,目前柑橘還沒成熟,根本不可能上市銷售,更不存在柑橘外銷到別的省份的問題。
中國柑橘協會常務理事、柑橘專家鄧烈向記者分析,如此高規格的澄清謠言有更為宏觀的背景。2002年,為了應對中國加入世貿的沖擊,鄧烈受農業部委托,主持了劃分中國柑橘優勢產區的項目,其中四川被劃進了全國三大柑橘優勢產區之一的長江中上游柑橘帶。鄧烈說,從宜昌到金沙江是全國唯一沒有凍害和檢疫性病蟲害的地區,果實從10月份成熟可以一直掛果到第二年7月。三大柑橘優勢產區公布之后,國家會在科研和政策上向其傾斜,區域內的積極性很高,四川省內除了橙汁產業外,柑橘種植也有了很大發展。2005年,四川省的柑橘種植面積達到了310.4萬畝,產量達到了213.7萬噸,成為繼糧食和蔬菜之后全省第三大種植品種。
鄧烈最近幾天接觸了一些瀘州、成都的農戶,得到的反饋是因受到謠言的影響,柑橘銷售很困難。“人們現在已經不分辨是不是廣元的了,一聽是四川的就不想要。”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數據顯示柑橘滯銷和損失的情況。不過,嘉川鎮三大果園之一的大中壩果園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承包了60畝果園的劉晉蜀雖然在大實蠅的蟲害中逃過一劫,可是并沒有因為市場上柑橘的減少而出現暢銷。恰恰相反,眼看著果園里晚熟的柑壓彎了枝,每年都打交道的十幾家批發商卻都沒有登門。無奈之下,他除了每天抽出時間監督修理地震毀壞的房屋外,最喜歡做的就是帶著客人參觀果園,解釋自己的柑橘沒有問題。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被夸大的廣元柑橘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