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尾,承上啟下,做好年度總結企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2009這個年份,時值金融危機的最低谷,企業經受了內外部環境的巨大考驗,做好今年的年度總結就更顯得不同尋常。
然而,并不是每個企業都會重視年度總結,即使重視的也并不都真正懂得如何總結。很多企業的所謂總結往往流于形式。通病之一:擺成績大書特書,濃墨重彩,談問題和教訓,則是蜻蜓點水,隔靴搔癢。成績不擺跑不了,問題不挖不得了。這樣的總結貽害無窮。通病之二:個人或部門的總結往往是寫給領導看的,上下級之間層層套話、空話、廢話,甚至是馬屁話一大堆。
總結是進步的階梯,反思是前進的動力。通過總結,可以挖掘出成功的寶貴經驗,舉一反三,推而廣之,發揚廣大。成功的經驗可以給企業以自信的力量,可以更快地復制成功,進步和成長;通過總結,可以汲取教訓,吃一塹,長三智;通過總結,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為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每一處不足都是成長的空間。企業是否重視年度總結,是否懂得如何總結以及總結的如何,折射企業文化的成色。從這個意義上講,年度總結是企業進步的階梯。
年度預算總結:為渡過危機加油!
預算管理是企業戰略管理的基本形態。預算達成的如何,其實就是企業戰略執行的年度結果。優秀的企業,一定是嚴格執行預算的企業,一個嚴格執行預算的企業,也必定是具備了優秀企業素質的企業。然而,許多企業卻并非如此。盡管可能也有所謂長期的戰略,每年依據戰略編制企業預算,可往往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戰略、預算變來變去,還沒執行就變了樣子,結果只能是面目全非;還有的企業則干脆沒有戰略,更沒有什么預算,想到哪里就打到哪里,企業的發展也必然是“無軌”運行。運氣好了,抓住機遇了,喝湯吃肉,運氣不好了,就只能啃骨頭。根源何在呢?根源在于這些企業的成長并非戰略導向,而是經驗和機會導向,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拍腦袋文化”。
對于企業來說,2009這個財務年度預算達成的狀況如何,本身就是對企業應對外部環境能力的一次大考驗。一般說來,即使是那些在正常財務年度預算執行較好的企業,2009年度企業預算達成也未必會正常。因為,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出現了太多不可控因素,企業的經營受到了巨大影響。所以,年終進行企業預算總結,就需要有比往常更加深邃的視角。如果企業預算達成很好或較好,那就需多問幾個為什么!是基于企業對危機下的正確戰略還是偶合?如果預算達成不理想,那就需要思考:企業應對危機的整個戰略是否得當?是否需要從總體上調整企業的戰略?該如何調整?最重要的是,在危機的大背景下,企業是否能夠一如既往地堅持年初預算中的績效考核原則與標準,是否能夠言必行,行必果,是否能讓預算真正成為硬約束,這將極大地考驗企業文化的定力。
同時,對于那些拍腦袋決策的企業來說,尤其值得三思,應該思考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企業運營及管理的導向問題,即應該放棄傳統的經驗導向和機會導向,轉而步入戰略導向的正軌。
危機尚未過去,在這個特殊的年關,企業的年度預算總結,無疑可以給企業徹底渡過危機加油助智,增方添術。
營銷分析總結:為市場加油
預算總結與營銷總結聯系很緊密,然而,又不完全等同。預算總結是企業年度戰略層面的全面執行結果,而營銷總結則更注重企業戰略執行的市場部分;預算總結往往由企業財務部門牽頭或以財務部門的數據為準,而營銷總結則是由營銷部門負責。
經過了這一年危機大背景下的市場實踐,企業的年度營銷戰略是否得當?取得了什哪些成績?營銷投入效果如何?各分戰略之間是否相互匹配、是否支撐總體戰略?各部門各區域市場的執行是否有力?出現了哪些決策失誤?市場核心的矛盾和問題在哪里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在營銷總結中去重點研究解決的問題。
然而,筆者想強調的是,危機下的營銷年度總結,不能夠按部就班,而是需要突破常規。這個常規,就是不能坐在辦公室里閉門造車,而是必須到市場一線去總結,至少,要深入市場一線,這是危機下營銷年度總結必不可少的環節。
一位著名管理學家說,失敗的企業不外乎兩條,一是遠離自己的員工,二是遠離自己的客戶。這句話,對于危機下的企業更加確切和重要。一方面,危機之下,企業市場一線的員工掌握著有關危機最真實最鮮活的信息。毋庸置疑,在危機的大背景下,消費出現了明顯的下滑,終端銷售出現了新的變化。企業年初所采取的措施效果究竟如何?來年需要做什么調整等等,這些問題的最好答案,不在書面回報的文字里,而在一線員工的體會中。所以,在辦公室里,是永遠得不到最佳答案的。年終歲尾,企業管理者尤其是高層管理者深入一線,不僅會獲得有關市場變化及企業戰略執行層面的第一手信息,同時也會極大地鼓舞市場一線的員工,士氣是三倍的效率。另一方面,企業的客戶也必定遭遇了危機的影響。那么,在這樣一個共克時艱的年度,你的客戶究竟遇到了多大的困難進而對本企業的銷售造成了什么影響?他們在想什么,有什么建設性的意見,來年有什么計劃?想和企業進行什么樣的溝通等等,所有這些,只有企業的高管層彎下腰來才能聽的到。
先進表彰總結:為團隊加油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一個沒有偶像的時代,是灰色的時代;一個沒有榜樣的企業,是沒有生機的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很多企業把一些看似傳統但仍然有效的企業管理的手段和方式都遺忘了。其實,無論時代如何發展,無論物質利益占到了多高的比重,精神的力量都是不可忽視的,甚至是發揮更大作用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塑造榜樣,宣傳榜樣,學習榜樣,仍然是建設現代企業文化舉足輕重的有效手段。在危機之下,通過年終總結,評選先進和模范,樹立學習的標桿,對于企業來說,不但具有立竿見影之效,更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實際上,表彰先進和模范,樹立榜樣,不僅僅可以在精神層面鼓舞士氣,凝聚人心,而且還可以有更加實效的拓展。這就是做好經驗分享。做好經驗分享會讓榜樣的力量“實至名歸”。經驗分享可以貫穿企業的每一個層級每一個人。從一個班組、一個部門到一個區域市場,到整個企業范圍內,可以隨時隨地開展。經驗分享不一定拘泥于本企業內部。哪個市場的經銷商有成功的經驗,值得在全公司推廣,就把這個經銷商請來,給大家做分享。哪個員工推薦了同行業甚至其他行業一種成功的營銷模式,同樣可以拿到企業來進行經驗分享。
企業年度總結的內容絕不限于以上三個層面,企業的年度總結也往往是以個人和部門為口徑,以書面總結和總結會議為形式。然而,筆者認為,年度預算、營銷分析與先進表彰是年度總結中最核心的內容,尤其是在危機之下,堪稱企業年度總結的三大引擎。所以,無論企業以何種口徑與方式進行總結,企業都需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要給引擎加足油,加好油!
然而,并不是每個企業都會重視年度總結,即使重視的也并不都真正懂得如何總結。很多企業的所謂總結往往流于形式。通病之一:擺成績大書特書,濃墨重彩,談問題和教訓,則是蜻蜓點水,隔靴搔癢。成績不擺跑不了,問題不挖不得了。這樣的總結貽害無窮。通病之二:個人或部門的總結往往是寫給領導看的,上下級之間層層套話、空話、廢話,甚至是馬屁話一大堆。
總結是進步的階梯,反思是前進的動力。通過總結,可以挖掘出成功的寶貴經驗,舉一反三,推而廣之,發揚廣大。成功的經驗可以給企業以自信的力量,可以更快地復制成功,進步和成長;通過總結,可以汲取教訓,吃一塹,長三智;通過總結,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為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每一處不足都是成長的空間。企業是否重視年度總結,是否懂得如何總結以及總結的如何,折射企業文化的成色。從這個意義上講,年度總結是企業進步的階梯。
年度預算總結:為渡過危機加油!
預算管理是企業戰略管理的基本形態。預算達成的如何,其實就是企業戰略執行的年度結果。優秀的企業,一定是嚴格執行預算的企業,一個嚴格執行預算的企業,也必定是具備了優秀企業素質的企業。然而,許多企業卻并非如此。盡管可能也有所謂長期的戰略,每年依據戰略編制企業預算,可往往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戰略、預算變來變去,還沒執行就變了樣子,結果只能是面目全非;還有的企業則干脆沒有戰略,更沒有什么預算,想到哪里就打到哪里,企業的發展也必然是“無軌”運行。運氣好了,抓住機遇了,喝湯吃肉,運氣不好了,就只能啃骨頭。根源何在呢?根源在于這些企業的成長并非戰略導向,而是經驗和機會導向,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拍腦袋文化”。
對于企業來說,2009這個財務年度預算達成的狀況如何,本身就是對企業應對外部環境能力的一次大考驗。一般說來,即使是那些在正常財務年度預算執行較好的企業,2009年度企業預算達成也未必會正常。因為,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出現了太多不可控因素,企業的經營受到了巨大影響。所以,年終進行企業預算總結,就需要有比往常更加深邃的視角。如果企業預算達成很好或較好,那就需多問幾個為什么!是基于企業對危機下的正確戰略還是偶合?如果預算達成不理想,那就需要思考:企業應對危機的整個戰略是否得當?是否需要從總體上調整企業的戰略?該如何調整?最重要的是,在危機的大背景下,企業是否能夠一如既往地堅持年初預算中的績效考核原則與標準,是否能夠言必行,行必果,是否能讓預算真正成為硬約束,這將極大地考驗企業文化的定力。
同時,對于那些拍腦袋決策的企業來說,尤其值得三思,應該思考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企業運營及管理的導向問題,即應該放棄傳統的經驗導向和機會導向,轉而步入戰略導向的正軌。
危機尚未過去,在這個特殊的年關,企業的年度預算總結,無疑可以給企業徹底渡過危機加油助智,增方添術。
營銷分析總結:為市場加油
預算總結與營銷總結聯系很緊密,然而,又不完全等同。預算總結是企業年度戰略層面的全面執行結果,而營銷總結則更注重企業戰略執行的市場部分;預算總結往往由企業財務部門牽頭或以財務部門的數據為準,而營銷總結則是由營銷部門負責。
經過了這一年危機大背景下的市場實踐,企業的年度營銷戰略是否得當?取得了什哪些成績?營銷投入效果如何?各分戰略之間是否相互匹配、是否支撐總體戰略?各部門各區域市場的執行是否有力?出現了哪些決策失誤?市場核心的矛盾和問題在哪里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在營銷總結中去重點研究解決的問題。
然而,筆者想強調的是,危機下的營銷年度總結,不能夠按部就班,而是需要突破常規。這個常規,就是不能坐在辦公室里閉門造車,而是必須到市場一線去總結,至少,要深入市場一線,這是危機下營銷年度總結必不可少的環節。
一位著名管理學家說,失敗的企業不外乎兩條,一是遠離自己的員工,二是遠離自己的客戶。這句話,對于危機下的企業更加確切和重要。一方面,危機之下,企業市場一線的員工掌握著有關危機最真實最鮮活的信息。毋庸置疑,在危機的大背景下,消費出現了明顯的下滑,終端銷售出現了新的變化。企業年初所采取的措施效果究竟如何?來年需要做什么調整等等,這些問題的最好答案,不在書面回報的文字里,而在一線員工的體會中。所以,在辦公室里,是永遠得不到最佳答案的。年終歲尾,企業管理者尤其是高層管理者深入一線,不僅會獲得有關市場變化及企業戰略執行層面的第一手信息,同時也會極大地鼓舞市場一線的員工,士氣是三倍的效率。另一方面,企業的客戶也必定遭遇了危機的影響。那么,在這樣一個共克時艱的年度,你的客戶究竟遇到了多大的困難進而對本企業的銷售造成了什么影響?他們在想什么,有什么建設性的意見,來年有什么計劃?想和企業進行什么樣的溝通等等,所有這些,只有企業的高管層彎下腰來才能聽的到。
先進表彰總結:為團隊加油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一個沒有偶像的時代,是灰色的時代;一個沒有榜樣的企業,是沒有生機的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很多企業把一些看似傳統但仍然有效的企業管理的手段和方式都遺忘了。其實,無論時代如何發展,無論物質利益占到了多高的比重,精神的力量都是不可忽視的,甚至是發揮更大作用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塑造榜樣,宣傳榜樣,學習榜樣,仍然是建設現代企業文化舉足輕重的有效手段。在危機之下,通過年終總結,評選先進和模范,樹立學習的標桿,對于企業來說,不但具有立竿見影之效,更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實際上,表彰先進和模范,樹立榜樣,不僅僅可以在精神層面鼓舞士氣,凝聚人心,而且還可以有更加實效的拓展。這就是做好經驗分享。做好經驗分享會讓榜樣的力量“實至名歸”。經驗分享可以貫穿企業的每一個層級每一個人。從一個班組、一個部門到一個區域市場,到整個企業范圍內,可以隨時隨地開展。經驗分享不一定拘泥于本企業內部。哪個市場的經銷商有成功的經驗,值得在全公司推廣,就把這個經銷商請來,給大家做分享。哪個員工推薦了同行業甚至其他行業一種成功的營銷模式,同樣可以拿到企業來進行經驗分享。
企業年度總結的內容絕不限于以上三個層面,企業的年度總結也往往是以個人和部門為口徑,以書面總結和總結會議為形式。然而,筆者認為,年度預算、營銷分析與先進表彰是年度總結中最核心的內容,尤其是在危機之下,堪稱企業年度總結的三大引擎。所以,無論企業以何種口徑與方式進行總結,企業都需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要給引擎加足油,加好油!
樂發網超市批發網提供超市貨源信息,超市采購進貨渠道。超市進貨網提供成都食品批發,日用百貨批發信息、微信淘寶網店超市采購信息和超市加盟信息.打造國內超市采購商與批發市場供應廠商搭建網上批發市場平臺,是全國批發市場行業中電子商務權威性網站。
本文來源: 年度總結:企業進步的階梯